APP下载

传统纤维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及价值分析

2021-12-02田予果

纺织报告 2021年7期
关键词:手工艺纤维旅游

田予果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传统纤维手工艺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带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帮助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同时,还必须保证传统文化在创新的道路上保留原有的艺术气息和文化精神,这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纤维手工艺如何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发展并带动乡村经济不断提升展开论述。

1 传统纤维手工艺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1.1 以传承为目的,对传统纤维手工艺的传承进行保护

乡村振兴需要不断给予文化上、智力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进而真正实现振兴乡村的目标。传统纤维手工艺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特色的手工艺,将抽象的乡村文化转化成纤维手工艺产品,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还能使乡村文化得到弘扬。以新疆回族刺绣为例,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经济、文化、思想的冲击,不断进行传承创新,成为独具特色的刺绣工艺。随着非物质文化元素不断缩减,国家开始重视对它的保护,而传统纤维手工艺作为非遗文化也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将其传承和发扬下去。因此,新疆地区积极开展各类纤维培训班,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促使传统纤维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新时代的纤维艺术工艺以原始工艺为主,在原来的基础上,运用了堆砌法、绞花编法和电脑制图,将现代工艺和传统纹样相结合,充分体现出现代乡村文化,反映了当前乡村的民俗、生活和生产等,成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助力。

1.2 在乡村振兴的驱动下,对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加工实施保护

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建设、推动人民致富的重要内容。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为目的来发展民间手工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可以通过构建传统纤维手工艺的延伸产业,将与传统纤维手工艺相关的开发环节、销售环节等有效结合起来[1]。同时,通过对民间纤维手工艺的不断开发和创新,逐渐形成以乡村文化为中心的企业生产链,以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乡村振兴助力。

1.3 通过体验途径,增强民间传统纤维手工艺的价值体现

在现代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背景下,传统纤维手工艺要想长久地传承和发扬下去,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借助多种现代化模式,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市场环境中不断寻找能与之衔接的产业开发和文化传承的契合点,以便促进传统纤维手工艺的持续发展。

以新疆英吉沙县开展的体验旅游为例,英吉沙县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传统特色纤维手工艺与旅游相结合,以体验的形式来销售手工艺品,增强了传统纤维手工艺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在消费者制作手工艺品的体验过程中,还能不断提升传统纤维手工艺产品的艺术价值,促进销售量的增长。当前,新疆开展了许多为客户量身打造的专属性游玩项目,融入更多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使游客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景等充分联系到一起,提高游客对手工艺产品的现场体验感,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1.4 以创新理念挖掘设计潜力

设计服务是最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营销手段。中国民间手工艺对传统纤维技艺的直接套用,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产品样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缺乏艺术美感。需要在原有纤维手工艺的技艺和产品形式上进行设计创新,为特色的纤维手工艺量身打造传承创新的方案,以最具潮流前沿的眼光为手艺人提供创作灵感,帮助他们进行创新设计,同时,提高传统纤维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产品。

2 传统纤维手工艺的产业化价值分析

2.1 将传统纤维手工艺与旅游相结合发展

利用传统纤维手工艺的优势与旅游融合发展必定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巨大的助力。当前,人们都比较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舒缓心情,多数人会通过旅游来放松,将旅游与传统纤维手工艺进行融合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

(1)让传统纤维手工艺与当地特色小镇建设共同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旅游文化景点。如来自我国山东地区的草编产品就是一种常见的纤维手工艺产品,其种类丰富、工艺精美,通过深挖传统纤维手工艺的技艺,对传统的技艺加以创新,结合皮革、丝绸等新型材料,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2]。当地还建立了大规模的草艺品生产基地,并联合当地的旅游产业建立了手工艺体验馆,可以让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亲自制作,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能够深刻地体会文化艺术的内涵,体现出纤维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传统手工艺+旅游的方式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非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2)要加大力度对非遗产品进行开发和加工。一方面,对非遗文化进行产品创新和研发,制作具有当地品牌文化的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做好非遗文化产品进入景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将传统民间文化融入有形的产品之中,使消费者通过购买非遗旅游产品,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气息,同时,还能使自身的精神需求和娱乐需求得到满足。这些产品作为手工艺的衍生品,充分体现出非遗+旅游的附加值。

2.2 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纤维手工艺

传统纤维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而所有的非遗物质文化只有在历史、现实、自然的变化过程中进行变化和创新,才能在新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由此可见,特定的变化、生存形态和价值观,使非物质文化具有活态性特征。非遗以一种生存方式凝结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保护非遗的目的并不是想要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想让其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使其与当前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将传统纤维手工艺与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工艺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精湛,更能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这才是非遗能够立足当今社会,被人们接受的必经途径[3]。因此,传统纤维手工艺必须在当代社会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才能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2.3 以非遗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非遗文化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许多地方已经将非遗资源作为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发传统纤维手工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纤维手工艺的潜力挖掘出来尤为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乡村振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深度挖掘传统手工艺文化,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传统文化,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为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自身的文化价值。

2.4 创建传统纤维手工艺文化与经济共享平台,传播传统文化,拓展传统纤维手工艺的消费渠道

促进传统纤维手工艺发展和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传统纤维手工艺文化与经济共享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建立“互联网+非遗”的网上销售平台。当前,已经有许多大型的电商平台已经开辟了传播非遗物质文化的空间,在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大力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产品,使大众对非遗产生更多的了解,开始重视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实际价值,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是传统纤维手工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非遗文化在网络化的传播作用中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对于传统纤维手工艺而言,非遗文化语境下的传统纤维手工艺复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复兴[4]。传统纤维手工艺逐渐发展成人们比较重视的人文资源,被当作构建全球一体化生产模式的主体意识,成为推动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有利于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手工艺纤维旅游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探讨
跟踪导练(一)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