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策略理解“新鲜感”的词句
2021-12-02张婷
张 婷
(东海县双店中心小学,江苏 连云港 222331)
语文教学所关注的语言单位,开始由字词逐渐走向具有独特魅力的词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为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的过渡单元,已经开始在语文要素的设定方面显现端倪:“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什么是新鲜感?新鲜感就是文本能给读者带来新奇、陌生且愉悦的感觉。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家吴然的作品《大青树下的小学》,整篇课文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发现、认识并感受到这种新鲜感。教师直接灌输只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尝试采用对比策略,引导学生在内容和表达层面上进行辨析性阅读,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主动、积极地拥抱和悦纳文本中具有新鲜感的词语,更好地培养学生感知和解读文本语言的能力。
一、对比生活实际
阅读必须联系自我,找准文本与自我之间的联系。如果只是感知文本,完全沉浸在课文中,失去了自身的体验认知,阅读就不再是创造,而是被动接受。
以《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为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上课状态、不同的课间活动……怎样才能将这种“不同”刻在学生的心中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对比中找不同。课后思考第二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对比自己的校园生活,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对比,大青树下这所学校的独特之处,就显而易见了。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表达的结构,教师相继提供语言表达的句式:我们的学校________,大青树下的小学却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从文本内容入手,鼓励学生尝试与自己的学校进行对比,寻找“不同”,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提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借助句式进行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规整、处理信息,学会有联系、有目的地表达,在历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意识的形成。纵观整个教学板块,学生既阅读又联系自我,这样的阅读既有趣,又有生命,更富有创意。
二、对比常规说法
从内容的角度来捕捉新鲜感,难度不大,稍做点拨,便能达成。统编版教材编者设置这一语文要素的目的,并不是要将训练局限在内容层面,而是要引领学生从内容转向表达层面,将新鲜感的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比,才能使原本蕴藏在文本中的“新鲜感”逐渐浮现出来。
随着学生的发现和交流,教师对课文中的语句进行了修改。比如课文原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教师将其修改为:“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小鸟、松鼠、山狸都来了。”在对比之下,很多学生认识到,修改后的语句“不生动”“不好玩”“没意思”。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课文中的句子怎么就生动了、怎么就好玩了、怎么就有意思了呢?这个时候教师的不断追问特别关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进行了对比和辨析,思维正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之中,教师要及时地“启”、及时地“发”,这样描写的画面才能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教师相继追问,要比冒冒失失地直接问“你读了课文的语句,想到了哪些画面”效果好得多。
相同的意思,换了一种说法,读起来就不一样了,变得新鲜、有趣,也有情感了。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关注“新鲜感的词句”也就水到渠成地落到了实处。
三、对比常规句式
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三年级的学生习惯读内容,在教师的点拨下会有所触及内涵,但言语形式的确是一个蕴藏在文本中的大秘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找,估计对他们来说很难,教师不能在学生思维难以触及或者首次接触的时候无动于衷,而是需要通过示范,给学生以榜样的呈现。比如直接出示语段:“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这句话里有三个“从”,找出来,直接告诉学生;有三个“有”,一个“还有”,标出来,先读,再对比。学生的思维是敏锐的,他们在对比中明显感受到课文语句表达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就可以“依葫芦画瓢”了。后来学生找到了类似的语句:第一自然段中的三个“向”。这句话侧重点就不应该是继续交流语句的“形”了,否则就是机械的一种量的积累。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读”上:“向”小鸟打招呼,正常读;“向”老师问好,真诚读;“向”国旗敬礼,郑重读。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下,层次感、递进感在学生的心中形成。
四、对比常规视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方法的梳理,为学生言语实践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统编版教材在课后思考题中经常设置相应的题型,教师要善于抓住其背后的价值意蕴,将读、写高度融合。
《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课后思考题第三题要求学生运用“新鲜感的词句”造句,想象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事?选择一个场景说话。教材编者的意图很明显,课文写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那就请你模仿: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这道题怎么指导呢?怎么让学生说得具体呢?起步练笔,教师不妨淡化方法策略的指导,理由很简单:①接手的新班,不做细致指导,探探孩子的“底”,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原始学情;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可能意义不大,真正能够迁移到练笔中运用起来的并不多见。不指导方法和策略,并不意味着教师直接“甩手”。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都被课文中描写的学校吸引了。这所学校环境优美,学生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还有各种小动物,好玩、有趣,学生很向往这样的学校。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改变一下认知,课文中的学校“与众不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是课文中的学校所没有的呢?很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我们学校有体育馆,可以打篮球,下雨天还能上体育课”“我们的学校有图书馆,可以在里面尽情地阅读”“我们的学校有跑道、操场,想跑就跑,想躺就躺”“我们的学校有投影仪、大屏幕,还有报告厅”,这些可能都是课文中描写的学校所没有的。
起步作文,或小练笔,其实是可以淡化方法和策略进行指导的,教师通过视角转变的方式,调整了学生的情感倾向,让学生有强烈的动机:夸学校,让别人也向往我们的学校;让学生有鲜明的对象感:写给课文中的小孩,将练笔转变为一种倾诉,用笔写自己的心里话。
新鲜感词句的体悟要落实到文本中,要强化文本资源的充分运用,要把握语文课程语言文字运用的本质定位,积极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趣,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