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演化理论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转换
2021-12-02樊哲银林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樊哲银 林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青年时期进入大学学习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大学学习是一个人以学生的身份系统地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这既是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运用、巩固、升华已有知识的过程,更是了解社会实际、获取工作技能、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准备的过程。大学生由中小学学生升学而来,在进入大学后,部分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不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1],缘于其学习模式没有得到及时转换,没有从中小学学习模式转换到大学学习模式。本文试图借用经济演化理论,对大学生学习模式的转换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两个不同学习阶段的两种学习模式存在差异
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学习的惯常性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或通过自己实际摸索形成的各种学习活动的结构、方法以及学习程序体系,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评价、学习的手段[2]。学习模式会决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大学是中小学的延续,两者是递进的关系,但中小学与大学又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学习阶段,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学习模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学习目的、学习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这些要素上。在这些要素中,学习目的是关键要素,学习目的的性质决定了其他要素的性质。
(一)学习目的的差异[3]
中小学的学习目的是在考试时尽可能获得高分。在中小学,弄懂教材上的内容、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能够应付考试,在考试(特别是在中考、高考)时尽可能获得一个高分,就是成功的。中小学也要求学生为了提高能力而学,但无论怎样强调中小学何种能力提升方面的要求,都不会,也不能脱离为获得理想的考试分数而学习的实质,因为没有一个理想的考试分数,要想在“中考”和“高考”后升入理想的更高一级学校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个中小学生不管考试分数,也会被社会(含学校、家长、亲朋)异化成为为分数而学了。况且中小学生年龄偏小,离参加工作年限尚远,对于窗外的世界和社会实际,可以不用顾及太多。在大学,学生不再以获得高分为学习目的,而是以获得就业技能为主要目的,虽然在大学里也还要看分数,但这个分数只是一个掌握某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在考试时,获得60 分就算这门课程过关了。各门课程都拿到60 分后,即可顺利领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了。
(二)学习评价上的差异
在中小学的学习评价上,除了比较学习成绩,其他的项目基本可以忽略。中学、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往往也只是看学业成绩,其他因素不大会考虑,比如,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往往不会顾及也无法顾及。在大学的学习评价上,没有同学相互之间的成绩比较,在学习成绩的要求上比较简单,只要求各门课程达到60 分以上即可,但还有更为重要的内容万万不可忽视,比如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专业能力等,这些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这些能力需在大学期间获得,但不一定会在大学期间换得分数,而是会在学生进入社会后,由社会来进行评判,给出相应的“成绩”。当然,这里的“成绩”是给已进入社会的学生的回报,包括收入、声望等。
(三)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中小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需要被家长和老师督促学习,不能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有老师、家长的监督,加之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因而相对而言往往都会努力学习,认真听课、做作业。在大学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加压,是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态度,选修何种课程、阅读何种课外资料、学习多长时间、课外学习地点等,均由学生自己定;没有家长的监督,学校也是比较粗略地进行管理,学生得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学习哪些课外内容;增减学习份量和学习时间、如何提高学习质量,这些也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出现差别,认真学习者有之,敷衍应付者也有之。
(四)学习手段上的差异
听老师讲课、做完课本上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虽然中小学也有课外阅读的要求,但这不是主要的。在大学里,不仅只有听课、做作业、教材上的内容需要学生弄懂,还有大量的课外资料需要阅读和掌握。大学学习是自主型的学习,自主阅读课外资料是主要学习手段之一,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提升多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大学生还需要掌握社会和企业实际知识,需要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教学活动,以提升工作技能;自己进入企业、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这些,都给大学生提出了比中小学生更高、更严的要求。
(五)学习内容上的差异[4]
在中小学,主要弄懂教材和学习资料上的内容就算合格了,虽然也会要求中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社会实际、进行部分能力训练,但那毕竟是次要的。在大学里,除了少数考研者外,大学生是直接为未来的工作而学习。大学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知道如何找工作、如何工作、如何与人打交道、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等。既然是面向工作而学,那么,有关工作的知识,也应是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至少,有哪些工种、有哪些著名企业、企业是怎样运行的、员工该如何工作、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如何给付报酬、员工有哪些权益、员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在大学期间一定会有所涉及。
二、大学生学习模式固化的成因
(一)经济演化理论的内容
在1982 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R.纳尔逊和悉尼·G.温特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系统性地提出了经济演化的理论[5]。他们认为,企业有固定的行事方式,这就是惯例。企业行为的演化是“惯例性”的,而不是“理性选择”或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企业现行的惯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相对的刚性。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惯例,整个企业的运转离不开惯例。企业与学生是不同的行为主体,但在按惯例行事的方式上,两者却有类同之处,故能用经济演化理论来说明学生学习模式固化的原因。
(二)中小学的学习惯例导致大学生学习模式固化
既然大学与中小学的学习模式存在差异,那么,学生进入大学后,为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理应进行学习模式的转换,由中小学学习模式转换为大学的学习模式。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仍然固化在中小学阶段,在大学里依然采用以前中小学自己熟悉的学习模式开展学习,表现为在学习目的上,仅以获得高分为满足;在学习评价上,主要看学业成绩而不管能力如何;在学习态度上,需在监管的状态下才愿学习;在学习手段上,仅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缺乏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内容上,仅了解能应付考试的教材知识。之所以如此,根据经济演化理论的原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形成了学习上的“惯例”,而这种惯例会引起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固化,导致大学生按照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惯例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用中小学成功的学习模式应对大学阶段的学业。在中小学,为了获得理想的学习分数,学生自己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以达到获得高分的目的;周边的环境(如老师、家长、亲戚)也要求学生想办法提高分数。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是围绕着获得理想的分数而展开,而且经过中考、高考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理想的学习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惯例”。在惯例的作用下,学生进入大学后,依旧沿袭中小学的学习模式,中小学怎么做,上大学后依然还是怎么做。
三、大学生学习模式固化的不良后果
学生升入大学后,环境变了,要求变了,再不能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大学的学习了,因而学习模式也要变。如果学习模式不变,在大学仍采用中小学的学习模式,那么,就会出现花了代价但不能收到应有回报的不良后果。
(一)大学学习效果不理想
由于学习的目的仍以获得分数为主,学生仅学得教材范围内的知识,教材以外的知识所知甚少,能力所获有限,该完成的学业没有完成,该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没有获得,结果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毕业后不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工作要求。在中小学学习期间,学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上了大学后,依旧固守这个心态,就会出现专业知识上的短少、业务能力上的亏欠。如果不能从中小学学习模式转换到大学学习模式,那么,就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不能取得应有的大学学习效果,毕业以后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资源浪费
学生在大学学习,既要消耗学生本人的时间、精力,又要花费家长和社会提供的资金、教育条件。家庭、社会花大力气培养大学生,目的是希望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以期让家庭和社会获得比付出更大、更多的回报。现在由于大学生仍以中小学学习模式应对大学学业,培养大学生未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结果就是收益低于成本,浪费社会、家长、学校付出的各种成本以及学生的时间、精力、资金等成本,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转换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学学业,需要我们拆除学习模式的固化现象,摆脱惯例,通过提高认识、改革教学方式等途径,转换大学生的学习模式。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与中小学在学习模式上存在的差异。如果学生认识不到这种差异,或者让学生进入高校后自己花时间摸索总结出这种差异,那转换学习模式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模式的差异,在进行入学教育时,就要突出这一特性。高校的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帮助和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差异,让学生知道学习模式转换的重要性并知道转换的方法,及时和有效地实现学习模式的转换。
其次,改革目前的教学、考试及学生评价方式,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要求[6]。一是改革和优化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大学里,虽然也要花时间传授部分新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通过理论分析、案例探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模拟或实际参与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这些能力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的照本宣科就能让学生得到的,而是要让教师在对所授理论课程进行研究、对实践教学内容有所经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只是将教材内容在课堂上重复一遍、对实践教学听任学生自由发挥,这既不符合高校的教学要求,也与学生的学习模式相差甚远。二是改革现行的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期末结束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现在,部分课程就是教师事先出好考卷,再给学生透露一下考试范围,学生在考前集中复习一下,在考场上就能顺利完成考试;考试内容也往往是将教材上的部分内容重复一下。这种考核形式与内容,与大学的学习模式完全不相适应。大学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应与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而不是照搬和重复教材。三是优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每个学期期末,各高校都要求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效果进行评价,名曰“学生评教”。在学生评教时,上课效果好的教师得分高,但重复教材内容的教师得分也高。这样的评教方式及指标设计,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要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授课效果,那么,需在学生评教的指标设计中,充分体现高校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
第三,选配和培养适应高等教育的教师[7]。一是把好进人关,选配适应高等教育的教师进入高校任教。现在,高校在进人时,往往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其对于社会实际的了解,对于工作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其教学能力。结果,这样的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往往是将高深的理论在课堂上重复一遍,既不能将这些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也不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实际;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不能解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因而,在选配高校教师时,既要重视其科研能力,更要重视其教学能力。要实行高校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应允许其离开高校师资队伍。二是要注重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让其掌握高校的教学方法,适应大学学生的学习模式。可采用校内示范、校外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四,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要体现大学学习模式的特质[8]。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提升学生能力的内容,除了要有各专业的能力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提升学生能力的课程。二是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理论内容,更要有实际操作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会理论、把握实际。要通过课堂理论和案例分析、课外实际历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