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

2021-12-02黄建中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理论

黄建中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今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地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了党、国家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具体来看,需要在理论方面丰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拓展教育工作的新领域。长期以来我们都关注如何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忽视了从其他课程的实效性角度分析教学教育的创新模式。在后续的教学环节,应深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责任,发挥其他学科协同作用。

一、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关的核心概念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从基础概念的内容来看,思政课程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与之相关的教育活动,但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以各个学科为载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教育因素融入各科课程教学[1],一方面关注学科本身的知识教授,另一方面关注课程的价值取向,向学生传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却存在着相同的方向定位,都关注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让教师能够充分挖掘课程本身所具备的育人资源,以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形式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总体来看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必然是主渠道——“思政课程”[2],其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在教育开展环节中的不可代替地位,例如其教授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识为主,任何思政教育都无法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而存在。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给“思政课程”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渠道,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让学生得到思想引导,且多样化的教学开展方案也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全方位教育、全方位育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符合同向同行的发展关系,共同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工作,形成互相促进的工作联动机制,打造新时期的育人新模式实现教育功能的扩展。

2.课程思政的主要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课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因此课程思政也会根据固有属性进行内容的区分,即我们所熟知的“活动课程”和“学科内课程”。而根据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来看,可以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等。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高等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所有的显性课程都应该被包含在课程思政的范围内,必须重视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政工作的地位[3],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本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当代高校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包含了社会主义下的办学要求。

其次是哲学社科类型的内容,其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社科课程都包含了意识形态属性层面的内容,且社会科学课程本身会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价值观的渗透问题。在发挥主渠道的同时,也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最后则是其他课程或是隐性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科之外的某些课程内容,例如德育教育、民族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接受专业化教学的同时理解价值引导的作用,保持教育的主渠道方向。

3.课程思政开展的价值定位

在协同育人模式的要求之下,课程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对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明确的促进作用。而从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来看,它既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融合了多种文化和社会思想。课程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显著影响,且所有课程都高度重视教书育人工作的统一。

从人才培养的方向来看,我们已经走进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即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理性意识,才能为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课程思政在开展环节也需要注重意识形态属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的指导思想,配合其他课程进行统一联动,符合高校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要实施“全课程育人”的发展方案,让课程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和主渠道教育一同完成知识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督促教师时刻关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原则

1.注重价值与知识的联动

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环节,我们需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到的一样,反映并体现课程育人功能所坚持的教学原则。我国高校的人才培育过程中固然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过程,但也同样涉及价值的引导过程,具备专业深厚知识的学生需要在思想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所以在育人机制协同发展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层面具有的主导地位。虽然其他课程并不像传统的思想教育课程一样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但其育人功能仍然显著,在深度探索和挖掘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价值和知识的联动统一,以专科课程为中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4],在给学生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的形成。课程思政本身具有渗透性的特征,将思政教育的价值渗透至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全员全课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5],也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2.坚持政治与理论的协同

课程思政教学具有政治性的主要特征,其中内涵的规律性元素可以在教学环节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哲学社科课程来说,在教育环节的意识形态把握不仅体现在课程具备的育人功能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上。课程思政基础下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具有课程层面的政治性,同时还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方向性特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具有的崇高道德政治和素养水平将实现教学效果的深度优化。如果单纯注重政治学习而不注重理论学科,会使得原有的优秀理论成果教学大打折扣;反之如果单纯注重理论学习而不进行政治素养教育,会让主渠道教育偏移原有的方向。但无论如何,课程思政在教学环节中都要保持政治和理论的协同发展,既注重理论本身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求,又关注课程的政治性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来维持思政教育的程度。未来的学生应该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合格接班人,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基础。

3.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一直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联动,让学生深度了解理论中的思政元素,帮助他们更加直观清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问题,原因在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节奏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间存在明显偏差,尤其是和社会现实之间缺乏联系。因此,教师应该在理论讲解的过程当中多融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元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一方面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不断地将优秀的理论成果内化于心,既能够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能充分把握人才培育的客观规律。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体系构建

1.挖掘社会实践活动的隐性课程

课程思政除了从课堂教学的渠道展开之外,还可以从课外渠道展开,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主动地融入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当中,以思政教育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状况[6],提升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实践本身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思想认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指导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课堂中不具备的感性知识内容,也能从侧面大幅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具体来看,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蕴含的隐性课程资源,通过践行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的言语和行为保障教育效果。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理论知识具备的内涵和价值,也需要从感性认识的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实践活动从表现形式上看和理论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更加倾向于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社会活动当中,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同时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而后者则更加倾向于学生自身得到的教育,提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将隐性的课程载体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例如可以通过红色旅游活动或参观活动来融入革命理论教育,这既是对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对当代学生的深度教育。各个高校也应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关键作用,将隐性课程教育作为质量和水平指标的主要参考依据,让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教育的进程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协同教育平台

构建跨学科协同教育平台并实现联动教育机制是未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本身要高度关注学生、环境和教育工作之间的配合联动,让教学过程得到合理规划,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通常情况下各门课程中都包含了重要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都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或爱国主义思想。尽管在教学环节深度挖掘德育资源和课程思政开展的难度较大,但只要教师能意识到协同教育平台构建的现实作用,协调好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就能将课堂进行拓展。

例如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互联网+”课程实践模式,联通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之间的联系可以成为教育参考模式,实现跨学科的课程平台建设,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让课堂内外成为联动发展方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用于协同教育发展模式,一些传统的形式政策教育、重要理论成果教育更倾向于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问题讨论的过程当中,让这些传统教育资源发挥出育人的功能。总而言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起到反作用,课程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平台作为核心载体也应该发挥应有的功能。

3.多学科协同思政教育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之下,以高校为主体建立多学科协同思政教育体系,需要深入挖掘现阶段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资源,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明确教育目标的定位。所有课程都无一例外地具有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会议上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点。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不是完全要求将专业课程作为思政课程而存在,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统一,让学生具有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行。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加入一些数学家的研究事迹,感受这些专家学者们的刻苦钻研精神;在工科教学环节,加入一些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挖掘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总而言之,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可以实现深度融合建设多学科协同思政教育体系,并巩固主渠道教学效果。课程思政要求将每一门课程都视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新的理念下,思政课程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其他课程也同样需要在课程思政框架下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让各个学科能够根据内容特点广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彰显出学科的德育价值,充分结合时代背景与技术手段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时代精神与思政

以社会时代精神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思政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但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却在社会之中,在时代精神元素之中。社会中的现实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教育素材,对教育实效性起到关键作用。而很多优秀的时代精神也可以成为课程思政开展时的主要依据。例如我们熟知的“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工程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文化,也为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当前的课程思政环节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有关元素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当中,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关键内容作为教育主题,这不仅是文化发展的传承,也是基于时代要求的教育回归。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时代精神,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意识中的优秀内容转化为重要的思想道德基础,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环境发展态势,避免整个社会产生价值危机。对于今后的学校教育而言,也应该融入更多的时代精神元素,把握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优秀的思想理论转化为社会思想文化阵地,给现代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今后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关注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坚持立德树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这不仅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要求。在十九大报告中的“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中,也能证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与课程思政协同构建育人新模式。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品格塑造,让课堂教学、课外教学都能成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途径,保障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理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