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典教育模式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以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例
2021-12-02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邹 婷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大学生进行经典学习的必要性
(一)碎片化信息扰乱学习步调,让人焦躁与茫然
当今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噪音”在网络上轰鸣,影响同学们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扰乱着他们的价值体系。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是一时的感官体验和心灵冲击,却难以对人的成长产生持久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信仰“佛系”价值取向,抱着一切随缘、风轻云淡、得过且过的空洞消极的心态,缺乏目标和方向感,容易导致茫然而不知所措。
(二)经典品读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内修与外化
党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写入党章,并将对文化的尊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朱永新看来,阅读经典是学生绝美的精神底色,是为人生大厦夯实最稳固的根基。品读经典可以超越时空,与高人对话晤谈,习得经验,获得真知。大学生通过品读经典,提升气质,提高境界和格局,内修品格,外化形象。
(三)人的独立思想,需要在经典品读和实践中升华
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价值、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具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对大学生人格养成有指导性意义。倡导大学生读经典读原著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信仰的价值感不是凭空而来,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作为奠基,这就需要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吸取知识面越广,精神底气越足,就越能独立自主地选择、消化与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和世界。
二、经典阅读“365”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内容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方位开阔学生视野,将学校经典百书项目进行多维度多形式宽领域推广和演绎,实施“365”经典教育模式。该模式的设计理念围绕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在1946 年就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来开展。该理论告诉我们,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学习保持率(初次学习两周后的效果):亲身体验,动手做过并做报告能记住90%,参加讨论并发言能记住70%,观看展览和现场观摩能记住50%,看图能记住30%,聆听能记20%,阅读仅能记住10%。于是,我们以3 大支柱性活动为支撑,通过听、说、读、写、演、分享等6 种形式激活感官体验,从校内到校外、从学院到学校、从宿舍到班团、从个人到团队、从线上到线下等5 大端口全方位进行拓展,遵循文化育人的理念,将经典学习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夯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3”是指3 大系列活动
我们设计3 大系列活动,每一系列包含三项子活动。第一,是三大支柱性活动,包括微视频大赛、微策划大赛、微剧场大赛;第二,是三大延伸性活动,包括百篇优秀征文大赛、校院两级经典朗诵大赛,以及早起读百书活动;第三,是三项贯穿性活动,包括“听我读百书”线上读书活动、“我和百书有个约会”线下读书分享会和一人一年一篇读书心得的“三·一”计划。本项目通过三大系列九项子活动贯穿全程,注重全过程全员育人。
(二)“6”是指听、说、读、写、演、分享等6 种形式激活感官体验
本项目在活动设计中,除了微视频、微策划和微剧场三大主体活动之外,还有百书征文大赛,早起读百书活动,校院两级的朗诵大赛、百书线上阅读和每月百书分享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采用听、说、读、写、演、分享等6 种形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丰富学习形式,层层提升学习效益,提高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三)“5”是指从校内到校外、从学院到学校、从宿舍到班团、从个人到团队、从线上到线下等5 大领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项目推广实践
微策划大赛由各班自行组织策划,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把读百书的实践活动延伸到校外,通过班集体、小组等形式,到校外图书馆、公园、历史文化纪念馆等地方进行现场学习和分享。微视频大赛通过宿舍“五室一站”的功能从学院层面向全校全体学生宿舍区进行活动推广,同学们热情组队参与。征文比赛、早起读书打卡、朗诵比赛、微剧场等,个人参与和团队组合相结合,可以满足一些不愿意参加团体活动的同学的需要,也让同学们能够在组队完成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同时,“365”的理念也引导全体学生全年365 天,天天与经典有约,将经典阅读纳入日常读书计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经典阅读“365”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成效
(一)项目与第二课堂学分深度链接,学生参与度高
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同学们的兴趣。项目在一年的实施周期里,共有超过3000 人次参与,在一、二年级学生中做到100%全覆盖。广州大学自2017 年开始实施的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条例要求学生必须修满7 个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其中2 学分是经典百书系列必修分。本项目所有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学分深度融合,学生只要参与活动,都可以取得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同学们一开始被倒逼学习,在体验过活动的趣味和收获的喜悦之后,逐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经典阅读的氛围日益浓烈,在学生中形成学习经典,阅读经典,分享经典的好习惯,润物细无声地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
(二)有效促进班团建设和个人价值生成
本项目多数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尤其是微策划活动,由班长结合班上同学实际情况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带领同学主动将方案落地实施。同学们自己策划自己组织自行操作,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项目运营与操作能力,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也让他们得到很好的磨砺与反思。微剧场、微视频、朗诵比赛等团体活动,学生自行组队,充分发挥合力,在团队中锻炼与成长,在共同学习经典中感受团队的力量,磨砺相互合作的品格。正如有学者指出:经典阅读可以让大学生获取真正的知识和理智,得到心灵的洗涤和震撼,经典阅读可以促进大学生持续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其核心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事业的可持续进步。多样化项目参与形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口味,也在多个层面引导他们自我挑战,在活动中思考与成长。
(三)学生文化底气和内在素养得到提升
经典阅读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商科学生素质与涵养的内修与外化。本项目的落地也是基于商学院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初衷,这始终是一个重要抓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生在文化涵养方面更加有底气,他们在日常的交流中有更多的引经据典,他们的谈吐也更加深刻化。文化知识丰富使得学生们更有智慧,视野更开阔,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品性修养,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助人为乐、积极乐观、淡定从容、乐于开拓与创新。他们在企业中的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毕业生的质量与口碑越来越好。
四、关于实践中的经典阅读”365“模式的反思与建议
(一)组建专业化团队,完善经典育人长效机制
项目实施以来,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下,还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组织、易班工作站、宿舍五室一站和年级委员等组织和成员的服务功能。虽然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发挥各类学生群体的育人纽带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但由于各组织比较分散,项目缺少一个核心的团队进行系统化的引领,在落实过程中会存在脱钩和断层以及没能及时反馈和创新的现象。项目后续开展建议成立由领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业化项目指导团队,再由团队成员对接相应的学生组织,以便及时规避问题并进行实时创新,确保活动的长效性和延续性。
(二)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诉求,有效发挥朋辈互助功能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活跃分子都是低年级学生,而高年级学生相对比较被动。我们将更多地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功能,让高年级学生加入朋辈导师队伍中,让他们在各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学科学生的职业诉求,我们将设置一些项目,让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来共同完成,让他们在活动中既将自己的文化资本得以运用,又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启发,扎实文化根基。
(三)深度挖掘经典百书的育人理念,强化商道智慧
在项目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不同形式深入挖掘经典百书中的育人理念,将其与当今商科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深度融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喜好,研究能够将其理念有效学习的方式方法,让优秀文化深入商科学子内心,帮助他们更进一步提升境界和格局,强化商道智慧,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让文化自信不仅深扎内心,而且能外化于行。
(四)经典学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经典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增识、益智、正心、修身,这是一个惠生的项目,需要用心经营。我们要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使整个方案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社会,更贴近生活。包括活动的参与机制,奖励机制等,要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将经典学习模式不断完善,真正发挥育人功能,提升思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