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型综合大学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
——以Z 大学为例
2021-12-0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季 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普及,提升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教师素质对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创新和问题解决十分必要,因此教育硕士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中重要的一环,其科研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承担起了培养教育硕士的责任。
但是,2016 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通知,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西北大学四所高校的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其中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均是内生型综合大学。“目前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外向发展型,……;第二,合并型,……;第三,内生型,即以前没有教师教育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Z 大学即属于第三类的内生型综合大学。
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培养的质量,我国鼓励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育硕士的培养。2018 年1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因此高水平内生型综合大学作为主力军之一,教师培养要以培养教育硕士为重点。
一、基于PDCA 循环理论进行科研能力培养
PDCA 循环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提出的,应用于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是四个环节的循环。它作为一种循环上升法,在质量管理中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PDCA 循环理论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其中计划部分是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解决方案进行假设;实施部分是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计划;检查部分是根据实施情况来评估实施结果;处理部分是根据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方案调整。PDCA 循环理论与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有共通之处。一方面,PDCA 循环理论是螺旋式的前进和波浪式的上升,它需要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进行,然后根据开展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下一次的循环必须在上一次循环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计划、实践、修改、更新逐渐提升培养质量;另一方面,PDCA 循环理论是一个紧密结合的系统,只有每一个环节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才能促进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转,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中,制定培养计划,实施培养,修改和更新密切联系,前一环节的顺利完成是后一环节进行的基础,因此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可利用PDCA 循环理论,分为四个部分。
(一)计划环节
计划环节居于循环理论之首,起着先行作用,它制定出实施方案以便后续的践行。在Z 大学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从管理层面来讲,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是否有独立的制度措施属于宏观层面的计划环节;从导师和学生层面来讲,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导师准备怎样培养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学生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什么样的预期,预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属于微观层面的计划环节。
(二)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作为第二个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将计划付诸实施,才能进行后两个环节。因此在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从管理层面来讲,考虑方案的实施情况,把握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是否达到培养要求,是对计划实施情况的掌握;从导师层面来讲,了解导师在指导教育硕士进行科研的方式方法非常必要,需要掌握导师对教育硕士科研能力指导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从学生层面来讲,要考虑学生对学院制定的培养方案的理解和落实情况。
(三)检查环节
检查环节是进行反思,发现前面两个环节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起到反馈的作用。从管理层面来讲,院系要反思有哪些因素影响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如何,培养方案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从导师层面来讲,导师认为学生目前的科研能力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导师在培养工作实施中存在的优缺点;从学生层面来讲,学生是否满意自己的科研能力,在科研能力培养的落实过程中是否达到了学院制定的培养计划的要求。
(四)处理环节
处理环节是根据上一环节找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理和改进。它既是这一循环的结束,又是下一循环开始的基础。管理层、导师、教育硕士自身都要根据前面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
根据以上四个阶段考虑的问题编制访谈提纲,并对部分管理人员、导师、教育硕士进行访谈,了解教育学院在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四个阶段的现实情况。
二、Z 大学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Z 大学作为内生型综合大学,当前已经正式开展教育硕士的培养。教育硕士的培养由教育学院、历史学院、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联合进行,教育学院从2015 年开始正式招收教育硕士。本研究以教育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对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一)计划环节——课程设置
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属于计划环节,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设置的课程本应让教育硕士学到专业知识,还能锻炼科研必备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但实际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管理人员:我们的课程设置是考虑了国家对专业的要求、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以及我院教育学硕士开设的课程进行的,课程中研究方法这门课是专门针对科研能力培养的,有2个学分,三十多个学时。
通过对管理人员的访谈可以得知,在课程方面有一门教育研究方法是专门针对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和其他院系联合培养的课程主要是专业知识的教学,没有对科研能力进行考虑。
校内导师A:关于教育硕士的培养,我们参与过课程设置的讨论,研究方法课主要是介绍科研相关知识的。有些课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短不得不压缩课时,课程的理论性和务实性就难以兼顾。
导师反映课程设置经过老师们集体讨论,但课程仍是研究方法一门课程介绍科研的基础知识,缺乏配套课程进行科研能力训练,说明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忽视了多种课程综合培养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且由于教育硕士在校时间短,课时被压缩,课程的效果无法保证。
教育硕士A:我们有设置选修课,但大多还是本院系自己开设的,且数量也不多,有的课程虽然是选修课,但大家都要上,其实也不算选修。实践课程主要就是案例讨论,课程上理论知识讲授的多,实践的部分主要是实习。
在课程性质上,教育硕士的课程中必修课占大部分比例,很少有选修课,选修课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在课程类别上,课程设置与学术硕士差别不大,理论讲授多,针对实践开展教学少,不能满足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
(二)实施环节——导师指导
导师指导是实施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十分关键。
管理人员:我们开展了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教育硕士的课程学习和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实践,还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提供帮助。但在实际工作中,校外导师在科研能力培养这一部分发挥的作用不大。
教育硕士的双导师制并没有达到院系的预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从选题到答辩的整个过程,校外导师在科研能力培养上作用非常有限。
校内导师A:每一位导师都应当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对教育硕士进行引导,有目的地指导阅读专业书籍,导师要结合自身和教育硕士的工作实际,以导师的名义申请教育教学课题,涉及中小学的部分由学生主导完成,老师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
校内导师在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怎样导师并没有进行直接说明,应然和实然的距离难以通过校内导师的描述判断。
教育硕士A:校内导师在培养科研能力方面起主要作用,在日常学习中,导师会推荐与科研能力相关或者研究方向的书;在学位论文写作中,我们将自己的主题、遇到的困难汇报给导师,导师进行指导;导师会给我们开组会,指出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教育硕士F:我们校外导师是实习的指导老师,实习时间没有那么固定,大概一到三个月,之前有工作单位的可以回自己工作单位实习。没有感觉校外导师在选题上有帮助,还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回学校跟校内导师讨论,实习结束之后交一份实习报告就行。
由访谈可以得知,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主要是校内导师负责,校内导师对于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有一定的规划,但由于没有硬性规定,每位导师对教育硕士要求的落实程度都不同,一般限于满足院系的基本条件要求。同时,院系的实践管理制度不严格,对于实习时间和过程监测没有严格要求,实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校外导师在科研能力培养上作用也很有限。
(三)检查环节——论文写作
管理人员:目前教育学院在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方面规章制度比较完善,有外审和内审,进行外审之前,在校内先进行一次审查,审查的严格会提高教育硕士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度,通过论文写作训练他们的科研能力。
在学位论文上以Z 大学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要求为主,在开题时间、完成学位论文时间、和导师见面次数、字数限制等方面有比较明确的要求。院系通过学位论文作为检查培养质量的依据。
校内导师B:大部分教育硕士的初稿都不尽人意,写作经验性很强,理论性很差,老师从开始到论文写作结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必须承认,对于那些没有主动联系我的学生,我也没有及时询问他们的进度。
由于院系对学位论文做了要求,校内导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位论文,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对教育硕士进行科研能力的锻炼,对于不积极主动的学生,导师没能给予较多关注,因此学位论文质量不一,教育硕士科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在发表论文上,教育硕士没有明确要求,学术硕士要求必须在学习阶段发表一篇论文。
教育硕士C:学校没有要求教育硕士发表论文,没有硬性要求,自己也不主动。并且自己是教育硕士,实践性更强,以后不打算做科研的话,也不会很认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教育硕士D:如果老师没办法固定开组会,大家不太认真地做科研这个事情,科研局限于写学位论文。但是如果身边朋友同学在学做科研,自己也会学,氛围的影响很重要。
教育硕士E:我觉得参加讲座和读书对科研能力培养也很重要,学术硕士有要求毕业前交听讲座的心得,我们没什么要求,大家比较容易懒散。如果做一些要求的话,大家就会积极一些,能够在院系的监督下在科研能力上有所提升。
在影响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因素方面,主要有自身因素、导师指导、学校要求、科研氛围。在自身因素方面,教育硕士自己对于科研能力的要求和将来的规划影响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导师指导方面,如果导师的关注度不高,教育硕士很难达到标准,第三,在氛围方面,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Z 大学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完善
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属于科研能力培养的计划方面,对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培养十分重要,但目前存在着课时安排不合理、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失调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时安排上,教育硕士目前开设的课程中,和科研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仅仅有研究方法一门课程,占2 个学分,主要介绍基本知识,课堂上对于研究方法的训练不足。课下导师指导由于导师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习惯的研究方法,教育硕士在跟随导师的练习中缺乏独立性和完整性。另外,由于教育硕士的集中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对于课程中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实务性两个方面,授课教师常常难以兼顾,因此选择减少课程内容。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课程结束之后教育硕士没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知识不系统,案例教学不全面也导致教育硕士对研究方法知识的了解和实践一知半解,课堂教学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有限。
二是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不协调,教育硕士的课程中必修课占大部分比例,涉及面广但缺乏针对性,同时很少有选修课。说明在课程设置上目标不明晰,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硕士毕业生“不伦不类”,既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技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失调。教育硕士的目标是将来成为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教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但目前由于专业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与学术硕士差别不大,理论讲授多,实践教学少,教学模式仍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师、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求。
(二)培养方式不全面
培养方式属于实施环节。院系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的标准仅限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的要求上,其他关于科研的过程性要求交给导师和教育硕士自行安排。在课程教学上,实践性不足。教育部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然而教育硕士的实践时间没有满足要求,大部分学生实习一到三个月。且缺乏详细全面的实践管理制度,仅需一份实习报告作结,实习过程中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测,实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选题来源于实践也就不能得到保证。
由于培养方案只对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提出了要求,导师对教育硕士的指导主要围绕着学位论文进行,其他有利于锻炼科研能力的内容,比如科研训练、课程学习等并不是所有导师都能严格要求实施的;导师指导的方式也比较局限,学位论文大多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完成,很少有教育硕士采用教育调查的研究方法,学位论文类型单一。
(三)检查反馈不健全
对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科研能力培养进行检查反馈并改正是后续工作极为重要的方面。但目前教育学院在这两方面的工作还需继续改进。在检查环节上,院系的检察环节仅限于院系自我观察,并没有进行情况调查以及意见收集。检查反馈的不健全导致处理实施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在实践考核中,教育硕士认为实习指导教师打分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考查这种方式应该改进,但没能传达给导师以及院系管理人员。
从导师的角度来讲,一方面,由于院系在培养方案上的要求比较单一和笼统,不能帮助导师判断教育硕士应该达到的科研能力标准,导师们只能按照经验自己安排,导致衡量标准不一致;另一方面,导师自己对于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标准不清晰,有的导师并不能仔细地说出他在对教育硕士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时有哪些要求,要达到什么程度,因此培养多了很多随意性。导师们对于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并没有及时地反馈到院系,更提不上改善。
四、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完善的课程为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应用进行科研训练,使教育硕士学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课程设置上,一是调整课时比例,专业课中和科研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是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对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起基础作用,能够保证科研实践的规范性。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课时数,以帮助教育硕士在课堂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对于课程内容包含理论加实践的课程,同样需要增加课时数,以保证教师能够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务实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是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明确课程目标,根据目标设置课程,进一步完善“专业学院课程”“教育学院课程”“研究生院课程”的课程管理体制,发挥优势,职责清晰,培养教育硕士应该具备的能力。在选修课程方面,借助Z 大学多学科门类的优势,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跨学科课程和通识课程,融合多学科思维来培养教育硕士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对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益,还有利于教育硕士将来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做出成绩,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发现力敏锐的优秀教育者。
三是促进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融合。“让学生以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为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以其科研成果直接推动工作的改进,使学习与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同时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培养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实践性教学方式包括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模拟教学、观摩教学等。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方式,使教育硕士切实做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融合。
(二)多途径培养科研能力
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应该多样化,综合性大学要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与所在地优秀的中小学校建立一个互惠互利的共同体,使高校和中小学校共同成为培养师资的载体。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实践制度,对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管理。不仅仅需要在学位论文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还应提出多方面的要求鼓励导师在教育硕士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指导,鼓励教育硕士进行自我教育。
因此,在制度方面做好多途径培养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规定,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比如规定教育硕士参与讲座,并提交讲座心得等,将结果上交院系保存;在导师指导方面,对导师和教育硕士的见面次数,科研训练次数等,都做规范化的要求,导师的工作也就更有方向,更加明确。
(三)健全反馈系统
按照PDCA 循环理论的四个环节紧密执行,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首先,借鉴有经验的发达国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在评价和考核上对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进行规定。国外高校采取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综合的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撰写论文、参与课题、课堂演讲、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都是进行全面科学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院系实施的实际情况,将教育硕士参与课题项目、发表论文数量等加入评价标准。
其次,导师要加强对教育硕士的要求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第一,强化导师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导师真正在教育硕士科研能力培养上规范化;第二,导师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固定开组会的时间。能够及时了解教育硕士的动态,讨论时确保质量,比如在讨论沙龙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形成自己的观点,锻炼研究思维;第三,对教育硕士进行写作锻炼,使教育硕士的科研训练规范化、常态化,提升教育硕士科研实力。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中提到,“教师教育是研究型的。……逐步加大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培养力度。……着力加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训练;……实现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向教师教育实践有效转化。”因此教育硕士自身要高标准严要求,正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向院系和导师沟通自己对于教育硕士培养的看法和意见,与导师沟通学习进展和困难,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