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2019年中山地区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2021-12-02任仲强李彩琴李春玫

智慧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登革热皮疹蚊虫

任仲强,李彩琴,李春玫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0 引言

登革热(Dengue fever,DF)经相关的研究发现,是由携带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的蚊类携带,对其携带本体并未造成相关问题,但是由携带病毒为蚊虫对人类进行叮咬后,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造成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由于虽然表现出的症状与患者本身有关系,但是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的突出的特点,如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骼肌肉酸疼症状,1896 年正式被命名为登革热[2-3]。此外,一些 DF 临床发现[4-5],典型DF 患者多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疼,并伴有皮疹、出血和淋巴结肿大等,甚至出现严重低血压、体循环衰竭以及休克等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考虑与患者的地域、环境等有着直接的关联。而目前对于中山地区的相关登革热流行调查的情况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地区收治的登革热患者,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症状表现特征及流行性特点,为临床进行相关预防与诊治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彭文伟主编的《传染病学》标准诊断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在中山地区就诊,近期(2017 年06月至2019 年12 月时期)纳入的总计符合要求的登革热患者360 例。其中男性203 例,女性157 例,年龄7~72 岁。

1.2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 软件,以n(%)描述,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组间比较χ2检验;()描述计量,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

360 例登革热患者中,35 例为居住于本地市区的外来工,325 例为本地居民。其中76 例(26 组)来自同一家庭,同时发病9 例来自同一社区。其中的发病月份以10 月份143 例,占39.72%;11 月份110 例,占30.56%居多,详见表1。

2.2 360例纳入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

纳入患者中,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表现,其中发热天数以在4~6d 居多(84.17%),体温低于38.5℃居多(90.83%),皮疹类型以斑丘疹居多(50.00%),其有28.33%患者出现出血倾向。伴随症状主要以关节痛(87.22%)、头痛(72.50%)、淋巴结肿大(68.61%)、厌食(63.33%)为主,详见表2。

3 讨论

DF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的途径较为特殊,主要经伊蚊传播。由于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导致了此病的发生主要广泛流行于蚊虫肆虐的地区,如热带、亚热带地区。而本病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存在两种诊断,其诊断的名称则主要是根据表现差异,分为古典型(Classicaldenguefever,CDF)和登革出血热型(Denguehaemorrhagicfever,DHF)。古典型的症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即症状出现后,即可在综合的考量下,初步-判定为CDF 患者,其主要的特异性的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为主,偶现伴随症状,伴随症状较多,且表现各异,考虑到与患者身体条件有着相关的关联。而本病的特点就是患者在患病后,其由于本病所引发的病死率并不高,但是相对于其他的疾病而言,其主要的传播能力迅速,波及的范围较广,在某种程度上,可引起大规模流行情况发生。而另一种疾病类型则为DHF 患者,此类型的疾病表现也存在有一定的特异性,如临床则主要以高热、出血、休克为其重要的表现,而本证型的疾病患者,其无论治疗与否,其获得的预后均相对较差,且临床的症状表现则更为的严重。目前,在相关的流行性调查表明,国内外的疾病种类趋势不同,而对于我国而言,则是多见古典型的症状表现。世界各地流行各不相同,目前的研究指出其相关的疾病己有200 多年的历史,记录于1779 年,医疗工作者在相关调查中,首次记述了此病,尔后至20 世纪50 年代,在全球一直暴发不断的情况,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在每10~30 年会发生一次大规模流行,考虑与其特殊的传染方式有关联,蚊虫的繁殖季节的变化等特点所引发的变化。而登革热的早期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区重复流行,考虑诱发登革热的蚊虫在出现爆发的时候,被进行的系统的消杀,在其恢复正常繁殖与数量,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随着气候的变化,工业污染、空气污染等情况发生的加剧,因此,在近千年来的时间上,登革热的流行呈现出一种显著增加的趋势。据WHO 估计,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地区流行性,因此在调查中获得有超过25 亿人口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在登革热相对较为流行的区域中进行,而在这其中的,每年感染者较多,其中大约有5 千万到1 亿的感染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统计指标中,可以获得。中国最早报告发生登革热流行是在1873 年厦口。1945 年,湖北汉口地区热暴发,之后30 余年中国未发生本病。1978 年广东佛山出现登革热IV 型集中暴发,此后广东省发生多次流行,并在广西、福建、浙江等地陆续出现登革热疫情。近年,范围进一步扩大,2013 年云南出现暴发。2014 年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日增病例达1000 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流行聚集性的改变,并非完全有迹可循。考虑到登革病毒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其主要是存在着变异性,且其变异性较强,考虑蚊虫需要需要适应环境等问题,而其演变的变化可以帮助其达到可以迅速的适应人体、环境等因素,加速其的生存情况,保障其繁衍。由于其上述的特点,因此对于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医疗技术手段而言,尚无特效的药物或者说是治疗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完全的恢复健康,甚至部分患者都不能可以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而在于此同时中,对于易感人群中,亦没有有效的可以进行预防的手段,比如说相对应得疫苗,或者其他的可以预防的手段。可以看出在本病的治疗与防控的问题上,防控的重点是大于治疗的,而在做好防控的前提条件,则是在地区范围内,做好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因此本研究对本地区进行开展调查,以明确其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对登革热的防控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6]。本研究可见,360例登革热患者中,35 例为居住于本地市区的外来工,325 例为本地居民。其中76 例(26 组)来自同一家庭,同时发病9 例来自同一社区。其中的发病月份以10 月份143 例,占39.72%;11 月份110 例,占30.56%居多。纳入患者中,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表现,其中发热天数以在4~6d 居多(84.17%),体温低于38.5℃居多(90.83%),皮疹类型以斑丘疹居多(50.00%),其有28.33%患者出现出血倾向。伴随症状主要以关节痛(87.22%)、头痛(72.50%)、淋巴结肿大(68.61%)、厌食(63.33%)为主。登革热流行于气温高的季节和雨季,本研究发病月份以10 月份143 例,占39.72%;11 月份110 例,占30.56%居多。考虑登革热作为一种重要的虫媒传染病,因此在蚊虫繁殖的时间为本病大肆发病的时段。而伴随着温度的上升,对于蚊虫生存的特点,潜伏期缩短,考虑蚊虫繁殖速度加快、频率増加有着直接的关联。而本病一般都有急性发热,而发热的特点则是以不规则热为多。皮疹则先在躯干部出现,而后延及四肢,并伴有轻度的瘙痒,在皮肤表现上则是无脱屑,皮疹消退后不遗留色素沉着。而对于出现出血性皮疹者,则其皮疹消退较慢,考虑机体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关节肌肉疼痛,则是随体温下降或皮疹出现而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本研究结果亦与之相符。而由于在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中,症状表现可能存在着较细微的差异性,而对于地区性的流行特点,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结果,均基于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发展而来,其获得的相关结果,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研究结果仅针对我地区纳入研究的人群,为获得更符合实际的研究结果,希望扩大研究范围,获得更多的临床数据,以为登革热的防控与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临床其他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

综上所述,在2017~2019 年中山地区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登革热具有聚集性、季节性发病特点,发病月份以10 月份、11 月份居多。症状表现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表现,伴随症状主要以关节痛、头痛、淋巴结肿大、厌食为主。可见其发病缓慢且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无明显的典型症状。因此,为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应加强对其相关检测研究,获得其特异性的表现,进行早期的干预,以降低聚集性发病发生率。

猜你喜欢

登革热皮疹蚊虫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登革热是什么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