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花生规范化播种技术
2021-12-02郝继平
郝继平
(莒南县岭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莒南 276621)
种植花生时,采取规范化播种技术,通过优化品种布局、合理密植及科学施肥等,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对山东省花生播种技术进行规范,有利于提升花生栽培产量和品质,为山东省全年花生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1 优化品种布局
山东省分为鲁东、鲁中南和鲁西南3个花生种植区域[1]。根据这3个不同花生种植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及耕作制度等,可分别栽培出口型、加工型、高油型3种不同的花生品种,逐步形成山东省花生种植的市场优势。选择花生品种时,尽可能选择品质较好的新品种,如鲁东地区选择潍花6号、山花7号或花育22号等品种,鲁中南地区选择丰花1号、丰花3号、花育19号及花育22号等品种,鲁西南地区选择丰花1号、潍花8号及花育22号等品种。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可筛选两三个品种,并通过引进新品种的方式,建立优良品种培育基地,从而避免出现品种多、乱等问题。
2 整地
2.1 深翻整地
花生种植前,于冬前或早春做好深耕翻地工作。耕地时,保证耕地深度在30 cm左右,并确保每3 a深翻1次,增加土壤的活性,保证土壤蓄水蓄肥。
2.2 打好播种基础
精细化整地后,播种前需在冬耕的基础上旋耕整地,并清除残膜及石块等杂物。平原地播前要挖好排水沟,或在播种时留出排水沟的位置。
2.3 施加基肥
施肥时需控制好基肥用量,基肥用量过多会使成本过高,基肥用量过少则花生生长会受到影响[2]。山东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14℃,需早施基肥,施用磷肥、钾肥、有机肥。对于石灰性土壤、中性和微酸性土壤,磷肥宜施过磷酸钙,一般每667 m2用量为10~15 kg;钾肥一般选用氯化钾或硫酸钾,每667 m2用量为5~10 kg;如果该地区缺少化学钾肥,可以使用窑灰钾肥,一般每667 m2用量为50 kg左右。在耕地后、起垄前均匀地将基肥施入垄内。如果施肥较浅,则易烧死花生种;如果施肥较深,则不利于后期花生种子对肥料的吸收。所以,最佳施肥方法是在耕地后起垄前,在垄的中心位置划一道沟,随后将基肥施入沟内。
3 花生种子预处理
3.1 选种
播种前,需将花生种子晒干,但晒种时不能剥掉外壳,一般晒两三天即可。播种前7~10 d,剥掉花生外壳,剥壳时需随时剔除有虫、烂芽、烂果的种子,并将剥壳后的种子分为3种不同类别。选择籽粒饱满较大的种子作为一类种子,而种子干扁且质量不足一类种子1/3的种子划分为三类种子,其他属于二类种子。在种子分类过程中,必须剔除杂色种子和异型种子,播种时优先播种一类种子,一类种子不够时再播种二类种子。
3.2 拌种和浸种
用种子质量0.2%的50%辛硫酸乳剂溶液均匀喷洒种子,可以有效预防地下害虫。为预防花生烂种和茎腐病,可以使用种子质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良好。使用0.3%钼酸铵进行拌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而且能增强植株的固氮能力[3]。要想更好地促进花生幼苗生长,可以使用0.04%硼酸溶液将花生种子浸泡3~5 h,浸泡结束后晾干种皮再进行播种。
4 密植和播期
4.1 密植方式
合理密植有利于花生生长。种植密度过低,会影响花生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影响花生品质。因此,在花生种植过程中,需根据花生的品种特性、种植制度、土壤条件等,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植密度,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通常,花生种植垄距为85~90 cm,垄面宽为55~60 cm,垄高为10~12 cm,每垄2行,垄上行距为35~40 cm,穴距为13.5~17.5 cm,每穴播种2粒即可,播种密度控制在13万~18万穴/hm2。如果花生品种具有较多分枝,同时肥水条件良好,可适当减小种植密度;如果花生品种分枝较少,且肥水条件较差,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4.2 适当推迟播种期
播种过早,会因温度较低导致花生出苗较慢,花生种子在土壤内时间较长,极易受土壤中各种细菌侵害,从而引起烂种,也会使花生开花结果较早,在集中收取花生果实时易出现伏果和芽果等[4]。此外,由于早播花生的饱果成熟期处于雨季,易造成烂果,所以可以适当推迟播种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花生种子萌发,而且可以提高花生产量。根据山东省3个区域的气温情况,鲁东地区花生播种时间以5月1—10日为宜,鲁中南和鲁西南以4月25日至5月15日为宜。
4.3 足墒播种
当土壤水分含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时,可以进行播种。判断土壤中水分含量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用手将耕作层的土壤捏成团,如果土壤松散,则有利于花生种子发芽和出苗。播种时要“有墒抢墒播种、无墒造墒”。
5 规范化播种
花生播种前需施基肥,并将田间旋耕一两次,确保田间地平、土细和肥均。首先,选用常规的聚乙烯地膜,确保地膜宽度在90 cm、厚度不小于0.004 mm、透明度在8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展铺性能。其次,播种前需根据设定的播种密度,将机器穴距调整至合理范围,将化肥通过播种机上的施肥器施入土壤,确保种子数量不超过化肥总量的1/3。再次,播种时喷施50%乙草胺乳油或者72%乙丙甲草胺,可用1 700 mL/hm2乙草胺乳油兑水1 000 kg/hm2均匀喷洒在垄面上。最后,播种后覆土厚度控制在4~5 cm,才能更好地引导花生幼苗自然破土,从而减少破膜放苗工序。
6 放苗和补苗
6.1 撤土清棵
对于播种行上方覆土的地块,幼苗顶裂土堆时,需及时将播种行上方土壤撤至垄沟。如果覆盖的土量不足,花生幼苗则难以自动破膜出土,此时需要人工破膜释放幼苗。破膜后需随即抓取一把松散的湿土盖在聚乙烯地膜孔上方,有利于地膜保温和保湿,避免光照引起幼苗出土。
6.2 破膜放苗
幼苗出土时,一旦发现播种行上方没有覆土,则需及时进行破膜压土处理,并引导幼苗及时出土。通常,用食指、拇指及中指在幼苗上方开1个较小的圆孔,确保圆孔直径不超过5 cm,有利于诱导幼苗出土[5]。但在花生幼苗生长过程中,因生长速度不同,其出土时间也不同,因此,需将破膜放苗分2批进行,如果幼苗已暴露出绿叶,那么破膜放苗必须在每天09:00前或者16:00后进行,否则会因高温而灼伤幼苗叶片。当花生幼苗出现2片复叶时,应及时撤开膜孔上的土堆,使花生幼苗的子叶节裸露出来。
6.3 查苗和补苗
花生出苗后,需立即进行查苗。田间缺苗或少苗时,应及时补苗。对于缺苗较为严重的地块,可以使用原品种进行催芽补苗处理;对于缺苗较轻的地块,可以在花生出土的二三叶期带土移栽。移栽幼苗时,最好选择在傍晚或者阴天进行,移栽后应及时浇水,防止幼苗移栽后死亡。
6.4 抠取膜下侧枝
在花生团棵期,需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以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在花生苗开花前,需抠取膜下侧枝两三次。
7 追肥和灌溉
在花生种植后期,需做好追肥与灌溉工作,追肥时以花生专用的缓释肥为主,每667 m2施加40~50 kg,增施过磷酸钙50 kg,还需施加锌、铁、硼、钼等微肥1~2 kg,从而为花生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春播后必须及时灌溉;在夏季干旱季节,需根据花生生长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灌溉,避免花生旱死,从而保证花生幼苗健康生长。在降雨较多的时间段,需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花生因长时间浸泡于水中而死亡。
8 结语
花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山东省鲁东、鲁中南、鲁西南3个区域种植花生时,可以采取规范化种植技术,以实现花生高产量、高品质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