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 思、 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2021-12-02张如雪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孔子小学生

张如雪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内涵

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认为“学”“思”“行”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学中有思、有行,思中有学、有行,行中有学、有思,学是思、行的起点,思是学、行的中介,行是学、思的目的和归宿.孔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思、行”三者并重,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中庸》写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在《劝学》中写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由此可知,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此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对孔子学、思、行相结合教学方法内涵的阐述,笔者将基于自己的理解概述学、思、行在数学教育范畴中的含义.笔者认为,“学”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型的基础性知识材料的认识,如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定理、性质、数学问题等的教学与学习;“思”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或者创造,从而形成思维,如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等;“行”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数学相关知识,形成了数学思维后,将所学知识与数学思想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解决问题.

二、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改革以来,经过相关人员的钻研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各方面的情况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当今的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根据当今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阐述小学生及小学数学教师使用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证明引入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层面

1.小学生间接经验丰富但直接经验匮乏

我国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仅限于间接经验,对于直接经验的学习十分缺乏.他们会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学习课本,按时完成练习册,以及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但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学习大自然中存在的知识,这样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获得的知识类型也比较固定.当然,间接经验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但这些大多是学生不需要思考便能接受的知识.而直接经验的学习不同于间接经验的学习,直接经验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这恰恰是大多数学生所缺少的能力.

2.小学生问题意识不强

大多数小学生因为年龄缘故,心智发展还不太成熟,在他们的眼中,教师就是智慧的化身、人格的完美者.他们觉得教师说什么都是正确的,对教师的信任远远高于父母和朋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只会单向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愿意主动去思考,认为只要是教师讲的知识就是正确的.同时,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提问,即使给学生提出疑问的时间和空间,但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默不作声.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学生和教师都脱不了干系,或是教师本身提供的时间不够充足,抑或是教师在不恰当的时机打击了学生的提问热情,也有可能是学生本身就不愿意思考,不愿意主动地提问.

3.小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实践

虽然我国正在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但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比起素质教育,大多数学生家长更愿意选择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所以,稍微有能力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不用理会与学习无关的事,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孩子是否理解所学的知识,也不关心孩子能否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很多学生迫于家长的要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书本知识上,并按时完成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书面作业,不愿意去思考这些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这些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也不愿意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师层面

1.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我国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同时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迫于升学率、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会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虽然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知识,但其所取得的成果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暂时的,时间长了反而会使学生养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更加愿意直接等老师的答案.

2.教师评价标准过于片面

当今仍有很多教师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唯一标准为考试.他们认为学生就应该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考取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成绩,对于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知识、实践知识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因此,不少数学教师追求在短时间内准确、清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过分重视大量、重复的习题演练,而忽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3.教师学、思、行各方面的能力欠缺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对各地区的小学数学教材没有硬性的要求,很多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使用之前的教材,而这一做法助长了很多教师的惰性.他们会选择借鉴其他教师或者直接使用自己之前的教案和课件,并根据自己的惯性思维进行教学,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也不太愿意去思考每个知识点或者每个单元或者每本教材之间的具体联系,更不愿意去实践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或者课堂教学.大多数数学教师对学、思、行相结合这一教学方法的认识不清,同时,他们自身在学、思、行各方面的能力欠缺,这就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学、思、行各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

三、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学和思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的能力,这和我国新课标中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所以,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下面笔者将谈一谈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以及小学数学教师的启示.

(一)小学生层面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认识不足,所以仅靠他们自己去进行学、思、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成效不大.因此,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积极引导.下面对小学生提出的启示都是基于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而进行的.

1.小学生要提高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人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提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参加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及数学实践活动,留心观察周围有趣的数学现象,和他人一起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之后,才会乐于学习、享受其中,才能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加以思考、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学会主动地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及数学应用意识.

2.小学生要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逻辑起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勤思、善思、深思,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等教师提问时再进行思考.同时,小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点时,要多开动脑筋、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努力探求新思路、新方法、新见解.当然,这一过程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与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慢慢地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及创造性思维.

3.小学生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历史上众多名人都非常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不仅要学好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及思考题,更应该学以致用,把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思数学、用数学.

(二)小学数学教师层面

1.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给向师性极强的小学生做好榜样.所以,教师要想快速掌握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让小学生学会学、思、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就需要自身先能够做到学、思、行的结合.首先,数学教师不仅要阅读与教育、数学有关的书籍,还需要大量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从而使自己增长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其次,数学教师在教学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养成随时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若自己无法独立解决,则需要做到不耻下问;最后,数学教师还需要在学和思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将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提出了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提出了很多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时,还可以选择孔子其他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合.比如,大多数学生长期处于教师单方面讲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变得懒于思考、懒于实践,导致所学习到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慢慢地忘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教学最好在学生学、思、行中“思”的时候予以进行,这样得到的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学习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在使用学、思、行相结合教学方法的时候,选择与之相配的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探究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3.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想让学生在学的基础上还能进行思和行,那么教师需要在学生学的内容及形式上做出一些调整.小学数学教材中部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这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是难以迅速掌握、难以理解的,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提出一些小学生经常遇见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使其能够主动利用自己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此类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真实存在的数据进行统计(如父母的工资、家庭每月的水电量等),从而使其体会到“统计与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4.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事实证明,想要提高学生除学之外的思与行,仅仅靠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课堂上开展符合要求的数学教学活动,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只有真正自己动手做了,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地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还能学习到新的知识,从而循环往复地进行学、思、行.

5.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的动力,但如今,部分数学课堂中,教师只关注提问的形式,却忽视所提问题的价值,很多课堂总是师问生答,流于表面.短时间内这样做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还会提高教学效率,但是,长此以往,这样做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主动性,阻碍学生问题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小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索,在思索中学会提问,在问题中加深理解,最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

四、结 语

通过上述结合《论语》对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涵的阐述,对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笔者发现,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小学数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与体会,从而更好地指导数学教学,让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孔子小学生
孔子的一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孔子的一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孔子在哪儿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