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对策分析

2021-12-02许维爽

电力与能源 2021年4期
关键词:火点综合体阵地

许维爽

(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上海 200001)

城市综合体是指城市中各类功能复合、高度集约的街区群体,具有超大空间尺度和开发规模、良好的交通可达性、复合的功能配置及在规划建设上、功能配置上和安全管理上政府参与度高的基本特点。本文主要对大型城市综合体的灭火救援对策进行分析。

1 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特点

(1)容易造成立体燃烧。防火分隔大,易形成空气对流。商业综合体中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主要为承重骨架结构,建筑门窗多,很多还设有大型共享空间,可燃物料较多。一旦发生火灾,空气的对流导致烟气流动加快。大空间中蔓延途径多,在热气流的作用下,燃烧速度加快,容易形成大面积火灾甚至立体式燃烧,灭火救援难度增加[1-3]。

(2)人员疏散救助难度大。商业综合体中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恐慌,出现拥堵和踩踏。建筑体量大,疏散距离较长,外部人员对周边疏散通道、方向不熟悉,不易迅速找到出口,导致不能及时逃离火场。

(3)火点隐蔽,排烟放热困难。商业综合体空间跨度大,火灾中冷空气补充缓慢,一旦初战未能有效控制,着火点短时间内很难发现,消灭火灾非常困难。同时,一旦阴燃物质接触到外界空气,会瞬间形成有焰燃烧,给扑救工作造成意外困难。建筑内部在可燃物多且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下,若没有排烟设施,燃烧物会迅速释放出大量含有一定比例有毒成份的烟雾,给内攻作战加大了难度。

(4)可燃物多,烟气成分复杂。由于商场超市的密闭性好,可燃物品一旦燃烧,在通风条件差,空气供应量不足的条件下,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形成浓烟和含CO、H2S等有毒气体,直接危及商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大型商场、超市尤其是地下商场的含氧量在10%~14%时,人会因缺氧失去判断方向的能力;含氧量在6%~10%时,人会晕倒;含氧量低于5%,几分钟内人即会窒息死亡。商场售卖的指甲油、摩丝、发胶、气体打火机充气罐(丁烷)等商品,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2 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难点

2.1 初期火点寻找难

(1)建筑面积大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非常大。以上海新世界为例,占地面积9 746 m2,建筑面积127 739 m2,火灾初期火势没有突破外壳,深入内部寻找起火点非常困难。

(2)通道复杂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复杂,通道纵横交错,这就给寻找火点带来难度,加之发生火灾时,形成的防火分区,更增加了寻找火点的难度。

(3)烟雾浓导致寻找火点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空间大、火灾荷载大,火灾初期火势蔓延会非常迅速,烟雾会迅速充满空间,高温烟气聚集,即使在使用热成像仪的情况下,寻找火点也非常困难。找不到火点,就做不到有效控火。

2.2 人员救助疏散难

(1)人员密集导致救助疏散难。城市综合体使用功能而言,均为人员密集场所,人员流动量非常大。火灾发生时,在慌乱作用下,会选择不理智的逃生路线,有的甚至逃向“死胡同”,给消防人员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2)内部通道似迷宫,导致救助疏散难。火灾条件下,烟雾造成视线不清,大量逃生人员为找出口惊慌失措,慌乱无序,疏散楼梯间和疏散门容易被拥堵,甚至发生踩踏,给消防人员救助疏散带来难度。

(3)可隐藏地点多导致救助疏散难。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大,各种房间多、疏散通道错综复杂,可隐蔽地点多。当火灾发生时,人员可能慌不择路,逃向房间或被烟火封堵的楼梯间,这也给消防人员救助疏散带来极大的难度。

2.3 进攻阵地选择难

(1)预先展开方向难确定。城市综合体在多个方向上有直通室外的疏散门。火灾初期,虽然从外部可以看到烟雾,甚至多个方向均有大量烟雾。但对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和途径、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不清楚,预先展开方向也很难确定,初战指挥员很难把握火场主要方面。

(2)建筑图纸与内部格局不符导致进攻阵地选择难。在灭火作战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是建筑图纸与内部装修隔断(或使用功能)不符,导致进攻(堵截)阵地受阻,无法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

(3)防火分区设置情况也是进攻阵地选择的难点。城市综合体在设施灭火和堵截阵地时可能要跨越一个甚至多个防火分区,单位内部防火分区如何设置、设置形式均是在内攻阵地的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必须把握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最小的体力消耗原则来选择进攻阵地。

2.4 内攻作战难

(1)供水线路铺设难。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进攻阵地线路会很长,一个攻坚组很难单独完成供水线路铺设,有时需要2~3个攻坚组,甚至更多人员完成一条干线水带的铺设,在通道复杂、高温浓烟的情况下,供水线路更难形成。

(2)交替掩护进攻难。在高温浓烟情况下,内攻作战往往需要2~3个攻坚组交替掩护进攻,每个攻坚组必须分别携带热成像仪和导向绳,进攻路线长、通道复杂,给交替掩护内攻作战增加难度。

(3)战斗任务转换难。内攻作战人员阵地转移、阵地延伸、灭火任务转为救人、救人任务转为增设水枪阵地等,由于进攻起点器材、装备有限,加之作战位置距离进攻起点较远,致使战斗任务转换难。

2.5 作战保障难

(1)车载水带满足初设阵地难。内攻阵地水带线路也会很长,目前主战消防车水带配备标准为20盘水带,在两个攻坚组掩护进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车载水带不够用的情况,需另一台消防车进行补充。在大兵团作战时,内攻阵地会更多,此问题也会更显突出。

(2)车载空气呼吸器满足内攻需要难。消防救援队伍使用的6.8 L空气呼吸器,经过多年实践,内攻作战使用时间为30~45 min(含10~15 min撤离时间),作战强度大时时间会更短,经常出现到达作战位置没多长时间就报警。为此在进攻起点设置器材保障区,备用空呼钢瓶,但车载空呼和钢瓶也很难满足内攻作战需要。

(3)车载器材满足装备保障区难。在大兵团作战时,需要多个方向进行内攻堵截,此时每个器材保障区均需集结大量的装备物资,比如水枪、水带、空气呼吸器、备用钢瓶、导向绳、热成像仪、照明、破拆器材、绳索等,现场车载器材很难满足器材保障区集结需要。

3 城市综合体灭火对策

3.1 做好预案

制定预案时要根据重点部位可能引发的灾害进行假设,在灾情设置上要从最大、最难的角度出发,按逐步推断灾情发展的每一阶段,认真评估本支队的作战实力,把优势兵力部署在火场主要方面,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同时应采用三维扫描仪对大型综合体内部进行实地数字化采集,实时传输后台自动拼接成建筑的三维图,弥补平面作战力量部署的不足。

3.2 第一时间调足救援力量

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辖区支队必须第一时间启动《灭火救援预案》,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作战力量到场处置,坚决杜绝零打碎敲,整合现有作战力量,发挥最大作战效能。辖区支队还应根据前期作战力量评估情况,在城市综合体发生火灾时,及时请求跨区域增援力量,为灭火战斗赢得时间。

3.3 切实做好现场侦察

(1)对建筑周边进行侦查,在外部寻找火点位置及被困人员位置,初步确定作战车辆的停靠位置和进攻路线。

(2)及时与单位报警人(负责人)取得联系,收集有关火警、被困人员及建筑布局等资料,必要时调集该建筑图纸,派人到消防控制室予以侦查并启动相关设施。

(3)迅速对现场形势做出评估判断,如到场或加派增援力量明显不足,应立即请求增援。

(4)到场外部未发现起火点,或报警人(负责人)明确火已灭,也要进入建筑内部进行确认,进入内部也要按照实际作战着装和携带器材装备。

3.4 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

在火灾扑救中,根据条件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如: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墙壁消火栓、水泵接合器、防烟楼梯间、排烟机、通风空调系统等。充分利用建筑内消防设施不仅可以节省体力、时间,还可以对火情进行快速侦查,确定灭火战术和措施,为尽快消灭火灾赢得时间。

3.5 把握灭火战斗行动关键环节

(1)通过途中观察、到场观察、询问知情人和查阅图纸等方法不间断收集现场情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细致的火情侦查,时刻准确把握火场主要信息。

(2)有人员被困的现场,必须多手段、多措施做好搜救工作,营救被困人员始终是作战行动的第一要务。

(3)抓住时机以内攻近战。火灾扑救初期,必须坚决内攻,组织攻坚力量梯次掩护,火灾荷载大、温度高时宜采用移动炮直接射向火源。如果进攻通道受高温阻挡,应使用喷雾射流降低环境温度,以便进入火场。攻坚队员进入建筑后,登高车、高喷车应停止由建筑开口部位向内射水,以减少内攻人员的作战压力,做到“攻放结合”。

(4)堵控、取舍相结合。根据起火建筑的面积和燃烧面积,指挥员首先要确定哪个方向是堵截重点。火灾初期,燃烧面积不大,温度不高,火势没有突破外壳,横向堵截应是重点;火灾已经发展到猛烈阶段,燃烧面积大、温度高或已突破外壳,此时竖向堵截应是重点。根据到场力量情况,总指挥员要敢于取舍,能量不及的要敢于放弃。

3.6 注意作战安全

(1)综合体内的大型超市中自选货架配置的物品多,有一定高度,灭火中要防止其因烧损或强水流冲击而倒塌。

(2)消防行动中破拆外墙玻璃幕墙或窗户时,要注意玻璃碎落伤人,防止损坏器材装备。

(3)注意火场中产生的浓烟高温对救援人员构成重大威胁,须组织梯队掩护及人员轮换。

(4)内攻作战防止轰燃、爆燃,特别是开启门、窗散热时,要寻找掩体缓慢开启,身体避开泄爆方向。

(5)内攻人员在纵深作战过程记准进攻方位,密切配合同进退,卧倒等待救援。

猜你喜欢

火点综合体阵地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2015—2020年河南省秸秆焚烧火点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
书屋“小阵地”教育“大课堂”
无限追踪(二)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按图索骥
吉林一号光谱卫星在火点识别中的应用
人身上有5个祛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