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多重逻辑
2021-12-02高延春周雪玲
高延春,周雪玲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人人都追求幸福,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人民乃至人类谋幸福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的理论坚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和社会大同思想的文化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奉行,也是对新时代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现实应答,它具有理论、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多重逻辑。
一、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实现人类解放和幸福作为理论研究的最高目标。少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中指出,我们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2]459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2]459在此,他以基督信徒的名义表明,要成为完美的、高尚的、最幸福的人应当把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大多数人的幸福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学派宣扬的宗教抽象幸福观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3]2要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就必须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可惜的是,政治革命解除了套在人身上的封建专制枷锁,实现形式上的政治自由,只是把公法领域中宗教对“神的信仰”置换为私法领域中政治对“理性的信仰”罢了。马克思进一步挖掘出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说明政治现象隐藏的经济原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他考察工人的生存状态,对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存在的“劳动异化”和“资本异化”进行猛烈的抨击。在马克思看来,“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4]而资本主义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劳动”,[5]174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5]174因为工人的自主活动、生命的活跃、对象的生产都由异己力量或异己的人所操控,使工人成为充当资本增值的工具,丧失了属人的全部特性,表现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创造的货币财富越大;自己消费的产品越少,自身的生活越贫困,结果失去身体健康、家庭快乐及闲暇时间,没有其他一切生活享受和乐趣。所以,“成为生产工人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6]然而,资产阶级却大声吼道,工人只能永远做奴隶,“我们才能增加自己的财富和幸福”,[7]283否则,“我们这个国家统治阶级就不能继续统治下去”。[7]283恩格斯对这种为少数的资产阶级幸福而牺牲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幸福的道德基础和社会合理性进行否定性驳斥,认为“资本主义对多数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所给予的尊重,即使有,也未必比奴隶制或农奴制所给予的多一些”,[8]“富有和贫穷的对立并没有化为普遍的幸福,……劳动群众的贫穷和困苦成了社会的生存条件”。[9]389只有消除劳动异化和资本异化,废除私有财产,推翻一切使人受剥削、受奴役、受压迫的资本主义制度,把人的感觉和特性归还于人,人类解放和人类幸福才会真正实现。这时,生产劳动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9]310它就会“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9]310
谋求人类解放和人类幸福的物质力量是什么?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3]15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3]15这个领域“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3]15无产阶级就是一个被锁链束缚着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它已经完全丧失了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这决定它必须解放一切受资产阶级奴役的违反人性的社会领域,才能解放人类和自身。虽然,资产阶级曾经推翻封建制度,使得生产超越了自然分工,激发出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能力,人们摆脱物质生活的匮乏;商品经济解除了人对人依赖的关系,使人获得“平等”的公民身份和追求更多“自由”的权利。但是,“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3]406后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全面分析了无产阶级担负人类解放和幸福历史使命的原因所在:一方面,无产阶级是随资产阶级发展而来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不仅生产促使自身灭亡的武器,还生产使用这些武器埋葬自己的无产者。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其他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走向衰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3]411他们没有财产和加以保护的东西,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遭受的剥削和压迫最深重,因而不存在狭隘的利己主义束缚,具有实现人类解放和幸福的彻底革命性。基于以上两点得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起初,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处于自发的盲目的、个别的局部的,无组织无统一行动的阶段,无产阶级还不能全面认识私有制的本性、自身的阶级地位和使命。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科学共产主义必须结合当时的工人组织创立无产阶级的政党,即共产党,才能使无产阶级的斗争上升为自为的有计划的、整个的全部的、有组织有联合行动的阶段。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党,它代表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根本没有与其相区别的特殊利益。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代表不同民族的无产阶级利益。在实践上他们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起推动革命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他们掌握革命运动的客观条件、具体过程和一般结果。所以,共产党人是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战士,具有科学理论的先进性和革命实践的丰富性,他们能够引领时代的潮流,掌握革命的方向,站立阶级的前列,能够担负起以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人的自由联合体,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类幸福。
二、文化逻辑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民为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周时期,以民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而提出的,目的是破除神权统治,承认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尚书》中最早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是国家稳定和君主统治的基础,主张君主力行仁政,采取爱民、惠民、保民政策。儒家把以民为本思想作为仁政学说的基础,成为君主巩固统治地位的基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修己以安百姓’,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0]作为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1]1067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2]西汉的贾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武,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13]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大胆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时提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14]近代的谭嗣同提出,君是为民办事者,臣是助办民事者的观点。可见,以民为本思想反映了国家统治者高度重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也较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古代君主不仅倡导以民为本的思想,而且把爱民惠民利民付诸于治国理政之中,以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持人民的基本生活。早在《尚书》中就有德为善政,政在养民的思想,孔子在《礼记》中从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安富来保息养民,使人人不独善其亲,不独子其子,做到老有终,壮有用,幼有长。孟子对“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11]800-801的其乐融融生活场景寄予极大的厚望。墨子提出:“为贤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之,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15]这样,就能达到“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和谐的幸福状态。根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大多数君主都有多次下诏“赐高年帛”“赐高年米”“赐个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的施政举措。
中国古代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对“社会大同”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上。“社会大同”是孔子最早在《礼记·礼运篇》提出的,他描绘出一幅乌托邦式的美好大同社会画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老有养,壮有用,幼有长,鳏、寡、孤、残者皆有养等。近代的农民领袖洪秀全以“社会大同”为蓝本确立了太平天国的社会纲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康有为撰写的《大同书》指出,大同社会必须破除“九界”即国界、级界、种界、形界、家界、产界、乱界、类界、苦界,以此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艰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揭示了不平等社会制度是造成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憧憬着实现人类幸福的大同社会愿景。孙中山强调:“将来世界上总有和平之望,总有大同之一日,此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16]他对三民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释义,三民主义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17]843-844实现大同社会理想必须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三民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大同世界。面对中国人民“既贫且弱”的生活现状,孙中山一方面提出“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17]841的主张,同时实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措施,以防止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另一方面注重分配问题,他认为实行民生主义的目标是将发展实业所实现的利益合理分配给人民来使用,而不仅仅为了赚钱。孙中山对西方国家分配不公进行无情揭示,“欧美国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17]84-85显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质是努力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消除两极分化,为广大人民谋求自身利益和幸福。他指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做全国人生利的事,要中国像英国、美国一样的富足;所提富足的利益,不归少数人……要归多数人,大家都可能平均受益。”[17]895为此,他赞成土地公有、资本公有的办法,把所得的利益归人民所有,形成与资本家利益不相冲突的社会局面。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根基。
三、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中的人类幸福作为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伟大飞跃,不断把中国人民幸福的内容和层次推进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益和幸福的奋斗史。
党的一大通过党的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18]13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奋斗”。[18]77-78人民群众的绝大部分是占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工人和农民,他们是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也是无产阶级的主要来源和共产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革命?毛泽东作出三个“为了”的回答,即为了民族解放、人民统治、人民经济的幸福。中国的革命是人民的革命,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入侵和封建地主的剥削,造成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追求。毛泽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指出,我们应该更加关心人民群众的土地、劳动,柴米油盐等生活问题,这些问题要提到党的议程上,“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的命运惺惺相惜的”。[19]13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号召广大军民“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等,有效解决了人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党员干部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20]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于人民的利益,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法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问题,勇于担当、不怕牺牲,与人民同甘共苦、亲如鱼水,使人民相信并选择了共产党人,从而汇聚为中国革命的巨大合力,建立起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走出一条“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人民获得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为了摆脱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团结并带领人民创造社会主义幸福。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状况、人均寿命等方面都得到不断提升和改善,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中国人民享有真正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规划。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和当时人民生活现状入手,认为人民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21]265其次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极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21]364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动力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根本在于不发达的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21]135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直接动力。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增强为人民谋幸福的创新动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实现人民的物质精神幸福。邓小平把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细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必须表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推进,强调各项方针政策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此外,立足人民生活的实际状况结合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制定出“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设计出为人民谋幸福的阶段任务和目标。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摆脱了贫穷生活状况,提升了人民幸福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重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更高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进一步深化,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之后,把第三步划分为三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勾画出美好愿景。面对新世纪人民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现状,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回答如何为人民谋幸福的发展方式。“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幸福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意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的各项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提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和政治本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每个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以人民切实得到实惠、改善生活、保障权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满足人民内容丰富、层次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不断得到更多更强烈的幸福感。为此,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划分为两个阶段目标,一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二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这样,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为人民谋幸福紧密地统一起来。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每个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贯彻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22]的标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虚心倾听人民利益的强烈呼声,积极回应人民幸福的更高期待,保证人民享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幼育、学教、劳得、病医、老养、住居、弱扶的“七个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新时代的幸福。
四、现实逻辑
习近平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3]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知道自己是从为人民谋幸福来的,要到为人民谋幸福去的,一直朝着人民幸福的目标前进。总结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逻辑进程,可以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提供一定的方向性规范和操作性准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当前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求。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无产阶级要完成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就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必须坚持政党的领导。列宁指出,在现代文明国家内,政党领导阶级,政党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24]政党是由少数具有优秀品质和领导才能的杰出人物组成的,它在实现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居于领导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严密的组织性和广泛的团结性,掌握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基本规律,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最有能力担当为人民谋幸福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而不是自身赋予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依然在黑暗中摸索;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仍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只有党领导的坚强有力,才能使中国有了新的面貌,中国人民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坚持党的领导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必然逻辑和政治保证。如今,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党员能够积极应对诸多考验和化解各方面风险,但有极少数党员抱着经济贪婪、政治腐化、生活奢华的人生信条,理想动摇,信念模糊,脱离群众,无视组织纪律和党性国法,走上贪污腐败的犯罪道路。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思想不过硬,精神动力不强大,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和消极敷衍的心理和行为。这些情况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地位,动摇党在人民心中的权威和形象,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实现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总揽军民学的全局、协调东西南北中的定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为基础,组织建设为原则,作风建设为形象,制度建设为保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建设成为经得起各种考验和风险,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永葆坚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
(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人民既是实践主体又是幸福主体。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5]历史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幸福也不会自然从天上降落;历史是人民的实践创造,幸福是人民的劳动所得。在劳动实践中,历史在持续发展,幸福在不断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最终使党发生由弱到强,由革命到执政的转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所向民心的政治立场,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阶级本色,是推动党的事业前进的不竭源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持久动力。党植根和服务于人民,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但是,随着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盛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经不起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在思想和行为上背离党的宗旨,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大大降低党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严重影响党执政的合理性,深刻考验党领导的威望度。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坚持共建共享、实施惠民举措,发挥贫困农民的主体能动性,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建立健全脱贫扶贫治理体系,决胜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幸福目标而不懈奋斗。
(三)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地位会发生转化而表现出阶段性特点,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工作重心的依据。毛泽东提醒一切共产党人都应注意“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19]326-327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民利益和幸福是我们党总结的基本经验。在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人民幸福指向获得民族独立、人身解放。党领导人民大众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使人民过上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党的八大以后,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幸福是指物质丰富和精神充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已基本满足。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和幸福具有相通性,二者都是对生活状态的表达。从词义上来看,美好生活比幸福的内容更多、层次更高,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肯定性评价,美好生活是对幸福实现状态的总体性评价,幸福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美好生活是幸福的完美解读。总之,美好生活是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创造与享受、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是一个永远趋于全面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需要我们不断追求和实现的过程。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有新的要求,人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面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友好等复合性需要,人民需要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人民的美好生活包括丰富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生活、民主的政治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优美的生态生活等。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之间以及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任务和重点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四个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经济建设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意愿,畅通人民表达利益的渠道,为人民美好生活筑牢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文化建设上,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社会建设上,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抓手,更好地满足人民对教育、就业、收入、健康、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需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的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人民美好生活谋求更好的民生水平;在生态建设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变革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为人民美好生活营造美丽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