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态势及其走向*

2021-12-02张现栋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破冰船美俄北极

孙 凯 张现栋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极的地缘战略地位日益增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关系恶化,这一态势“外溢”并影响到北极地区。美俄随即在北极掀起了新一轮“军事化”进程,北极地缘政治竞争的态势进一步加强。美俄作为全球大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博弈将对北极地区乃至全球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一、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新态势

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错综复杂,既在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合作,也在军事安全方面存在竞争,甚至在同一个领域也存在复杂的竞合关系。对于俄罗斯而言,北极地区是其振兴经济的希望所在,也是其战略空间的底线。美国方面则看到了北极地区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其视为推行“航行自由”和遏制俄罗斯的战略重点。利益诉求的冲突与两国在认知上对立的加剧,使得美俄在北极地区日益陷入安全对抗。(1)姜胤安:《北极安全形势透析:动因、趋向与中国应对》,《边界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6期,第104页。为争取在北极军事上的主动权,两国在北极军事安全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具体表现如下:

(一)加强军事战略顶层设计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北极军事战略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一系列北极战略文件将俄罗斯定位为在北极地区的“竞争对手”,强调俄罗斯对美国的安全威胁。同样,俄罗斯也在战略层面上做出回应,将美国及其盟友视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主要安全挑战。

在国家层面上,特朗普政府对北极事务采取了“安全化”政策,促使北极地区日益呈现地缘政治竞争态势。(2)孙凯、耿嘉晖:《特朗普政府北极事务“安全化”政策及其实践》,《美国研究》2021年第3期,第113页。2017年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中国和俄罗斯挑战美国的力量、影响力和利益,试图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3)White House,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December 2017,p.2,https://trumpwhitehouse. 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visited on 10 September 2021.2019年5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前发表讲话,称北极“已经成为权力和竞争的竞技场”,认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采取了“侵略性”的行为。(4)“Looking North:Sharpening America’s Arctic Focus”,May 6,2019,https://2017-2021.state.gov/looking-north-sharpening-americas-arctic-focus/index.html,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2019年6月出台的美国《国防部北极战略》同样重点关注美国在北极地区“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竞争”,并认为“这是对美国长期安全和繁荣的主要挑战”。(5)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port to Congres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tic Strategy,June 2019,p.2,https://media. defense.gov/2019/Jun/06/2002141657/-1/-1/1/2019-DOD-ARCTIC-STRATEGY.PDF,visited on 12 September 2021.这一系列战略文件和讲话的发布,标志着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已将俄罗斯定位为其在北极地区的“安全威胁”。

美国军队近年来也对北极地区日益重视,各军种纷纷以美俄军事安全博弈为主线制定本部门的北极战略。2019年1月,美国海军发布《北极战略展望》。同年4月,美国海岸警卫队也出台了《北极战略展望》。2021年1月,美国海军部进一步颁布了《蓝色北极:北极战略蓝图》。2020年7月,美国空军部颁布了其北极战略文件——《空军部:北极战略》。2021年1月,美国陆军部发布《重获北极优势》战略文件。美国空军部发布的《空军部:北极战略》强调,“俄罗斯在北极拥有最强的军事存在”,据此提出了其在北极地区的四大战略目标:保持全域高戒备状态;精确投送战斗部队;强化与盟友及伙伴的合作;为北极行动做准备。(6)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 The Department of The Air Force:Arctic Strategy,July 21,2020,pp.6-7,https://www.af.mil/Portals/1/documents/2020SAF/July/ArcticStrategy.pdf,visited on 12 September 2021,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美国海军部在2021年1月发布的《蓝色北极:北极战略蓝图》中明确指出,“海冰融化和航道通航为美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果没有美国海军在北极地区的持续存在和伙伴关系,和平与繁荣将日益受到俄罗斯和中国的挑战”。(7)Department of the Navy,A Blue Arctic:A Strategic Blueprint for the Arctic,January 5,2021,p.2,https://media.defense. gov/2021/Jan/05/2002560338/-1/-1/0/ARCTIC%20BLUEPRINT%202021%20FINAL.PDF/ARCTIC%20BLUEPRINT%202021%20FINAL.PDF,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美国陆军部的北极战略——《重获北极优势》同样认为,北极是“大国竞争”的空间,“俄罗斯和中国寻求利用军事和经济力量,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获得并维持进入该地区的机会”。(8)Department of the Army,Regaining Arctic Dominance:the U.S. Army in the Arctic,January 19,2021,p.15, https://api.army.mil/e2/c/downloads/2021/03/15/9944046e/regaining-arctic-dominance-us-army-in-the-arctic-19-january-2021-unclassified.pdf,visited on 12 September 2021.从国家战略到军种战略,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关系定位在美国的话语主导下不断演进。

作为回应,俄罗斯方面也通过发布相关北极战略,将美国及其盟友在北极地区的相关行动视为对俄国家安全利益的挑战。2017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时表示:“美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在北极地区开展的军事活动已经对俄罗斯造成了一定的威胁。”(9)“The Arctic:Territory of Dialogue international forum”,March 30,2017, http://en.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54149,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2020年3月,俄罗斯出台了《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国家基本政策》,该政策提出:“作为落实基本政策的一部分,一支常规部队已经组建,可以在不同军事、政治条件下维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强化北极军事部署是因为俄方面临国家安全挑战,包括北极地区外国军事存在逐渐增加以及俄方在北极的一些活动遭外界抹黑。”(10)杜鹃:《俄罗斯强化北极军事部署》,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world/2020-03/07/c_1210504007.htm,登录时间:2021年9月22日。2020年10月,俄罗斯颁布的《2035年前俄罗斯联邦北极地区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则首次直接指明了其他国际行为体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和挑战,认为随着某些国家增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该地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11)朱燕、王树春:《新版俄罗斯北极政策:变化、原因及特点》,《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47页。2021年6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出席北极委员会会议时表示:“一些国家积极地试图遏制俄罗斯在北极的活动,侵占北冰洋的矿产资源,并寻求控制该地区的海空战略通信……这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的恶化,因此俄罗斯必须继续努力加强配备现代武器的北极部队。”(12)“National Security Chief Says Russia Must Bolster Its Arctic Military”,June 23,2021,https://thebarentsobserver.com/en/security/2021/06/national-security-chief-says-russia-must-bolster-its-arctic-forces,visited on 16 September 2021.尽管相较于美国,俄罗斯方面对两国“军事安全博弈”关系的定位较为模糊,但在两国矛盾堆积、关系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俄罗斯显然也关注到北极地区军事安全态势的变化,在军事安全战略层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挑战积极做出回应。

(二)争先发展北极实战能力

军事演习是增强一国实战能力的直接手段,也是展示自身实力和威慑对方的重要方式。美俄两国近年来频繁在北极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在演习规模、地点等方面相较以往都有所突破,呈现出愈发激烈的博弈态势。

近年来,美俄两国北极军事演习的地点愈发靠近对方领土,呈现出针锋相对之势。2020年5月,美军“波特”号驱逐舰、“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和“罗斯福”号驱逐舰,以及英国皇家海军“肯特”号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沿挪威海岸线驶入了北极附近的巴伦支海。(13)林渊:《北约到俄“家门口”挑衅示威》,《中国国防报》2020年5月11日,第4版;“US Navy Sails Warship into Barents Sea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ree Decades”,May 4,2020,http://lite.cnn.com/en/article/h_f5a2fe08c6eae1c549c407e2e 718c8ac,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在于,美国军舰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重回巴伦支海。尽管美英在联合行动之前就已告知俄罗斯国防部,但还是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应。此后,在2020年9月和10月,美国军舰又先后在巴伦支海区域航行。(14)“U.S. Warship Returns to Barents Sea”,October 20,2020,https://thebarentsobserver.com/en/security/2020/10/us-warship-returns-barents-sea,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俄罗斯北方舰队联合战略司令部就位于巴伦支海上的北摩尔斯克,在俄罗斯战略空间被北约东扩不断挤压的今天,美国“重返”巴伦支海对于俄罗斯国家安全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对此,俄罗斯方面也积极做出回应。2020年8月,俄海军在美国阿拉斯加附近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约40架飞机和50多艘军舰参与其中。此次演习同样规模空前,是自苏联时代以来俄罗斯在该地区举行的最大规模演习。(15)“Russian Navy Conducts Major Maneuvers near Alaska”,August 29,2020,https://apnews.com/1f6c6dceba65e893 aeeee9dfa814ef8f,visited on 18 September 2021.

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演习强调北约盟国之间的协作,而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演习则主要依靠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对俄罗斯采取“抵近钳制”,以扶持俄罗斯西北、西南及东部邻国为手段,在地缘上围堵俄罗斯。(16)肖洋:《威慑与防御:北约对俄罗斯“抵近钳制”的北极拐点》,《和平与发展》2021年第4期,第49页。美国在北极地区军事演习的伙伴既包括其北欧—北约盟国,也包括其北美—北约盟国。2020年,美国战略轰炸机与挪威战斗机在北极至少执行了4次联合任务,美挪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合作日益成为“新常态”。(17)“Geopolitics Is Changing as B-2 again Flies Arctic Mission together with Norwegian F-35”,June 18,2020,https://thebarentsobserver.com/en/security/2020/06/arctic-geopolitics-changing-b-2s-again-flies-high-north-mission-together-norwegian,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美国与挪威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合作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对。俄罗斯驻挪威大使馆表示:“增加挪威的军事活动并将北约拉到该地区是破坏现有和平、稳定与合作精神的直接途径……我国仍然反对将北极军事化。”(18)“Russia Warns against Pulling NATO into the Arctic”,June 17,2020,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russia-warns-against-pulling-nato-arctic,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挪威在地理上属于北欧,是美国在北极地区掣肘俄罗斯的重要锚点。2020年8月,美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舰“河马”号及美国海军驱逐舰“胡德”号参加了由加拿大领导的“北极熊行动”军事演习。8月中下旬,美国和加拿大战机在北极地区开展防空演练。 2021年2月,美国与加拿大决定对北美空防司令部进行现代化改造,启动扩大版的美加北极对话,该对话涵盖大陆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北极治理等有关议题,凸显出美国对美加北极安全合作的重视。

同样,俄罗斯也通过北极军事演习展示自身强劲的实力,以回应美国及其盟国之间日益强化的军事安全合作。2020年4月,俄罗斯在弗朗兹·约瑟夫群岛举行了军事演习。该群岛距北极点仅有约900公里,是世界上最北端的群岛,该群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被冰雪覆盖,作战条件极为不利。(19)“Franz Josef Land”,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org/projects/pristine-seas/expeditions/franz-josef-land,visited on 22 September 2021.俄罗斯通过此次演习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北极各国证明了俄罗斯军队在极端天气下的作战能力。同样在该群岛,2021年3月,俄罗斯组织了 “白熊—2021”北极考察行动。尽管此次行动被定义为“考察任务”,但俄罗斯军队同样参与其中。通过此次行动,俄罗斯海军历史上首次实现三艘核潜艇同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破冰而出,(20)《俄军北极演习 三艘核潜艇从1.5米厚冰盖下破冰而出》,新华网,2021年4月2日,http://www.xinhuanet.com/mil/2021-04/02/c_1211095072.htm,登录时间:2021年9月25日。显示出俄海军在北极地区保持隐蔽性的同时进行潜射导弹打击的能力。2021年9月,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北极地区举行了大规模军演,近8000名士兵和50艘舰艇参加了演习。该演习是北方舰队本年度收官演习,旨在进一步提高俄罗斯军队保护北方航道的能力。此次演习吸引了美国及其盟国的关注,美国、英国、挪威等国纷纷派出舰艇和飞机监测俄罗斯北极军演的动态。

(三)强化北极动员能力建设

破冰船具有保障港口、水道和沿海安全的功能,为包括军事、科研等领域在内的各种极地行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各国在北极开始军事行动必需的重要技术装备,代表着各国在北极地区的动员能力。近年来,美俄两国加紧推进破冰船的建设。

长期以来,破冰船的落后制约了美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能力。美国目前只有“极地星”号和“希利”号两艘具有机动能力的极地破冰船,其中“极地星”号是美国唯一的重型破冰船,在破冰船数量上与俄罗斯存在较大差距。这两艘破冰船还故障频发,日渐老旧。“极地星”号于1976年服役,至今已服役超过40年,而较新的“希利”号也已经服役超过20年。2019年,“极地星”号破冰船发生故障并起火。2020年8月,“希利”号在美国北极地区的白令海峡进行巡逻时也突遭引擎起火,被迫取消了原定为期26天的“北极盾行动”巡逻任务。(21)“U.S. Cancels All Arctic Operations After Icebreaker Healy Suffers Engine Fire”,August 26,2020,https://www. highnorthnews.com/en/us-cancels-all-arctic-operations-after-icebreaker-healy-suffers-engine-fire,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

为缩小与俄罗斯之间的差距,美国近年来日益重视破冰船的建设。2020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关于在北极和南极地区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美国将在2029财年之前建立一支准备充分、能力强大和随时可用的北极破冰船队,该船队将包括至少3艘重型极地破冰船。另外,该《备忘录》还要求国土安全部长等根据破冰船队的规模和组成,评估并确定至少两个美国本土破冰船基地和至少两个海外破冰船基地,并拟定包括船只租赁在内的相关方案,以在2022—2029财年之间实现良好过渡。(22)White House,Memorandum on Safeguarding U.S.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 Regions,pp.1-4,June 9,2020,https://www.uaf.edu/caps/resources/policy-documents/us-memorandum-on-safeguarding-natl-interests-in-the-arctic-and-antarctic-regions-2020.pdf,visited on 18 September 2021.2020年12月,美国国会两院批准了另外三艘极地破冰船的建设,将在2021年增拨6.1亿美元,以用于购买极地破冰船。(23)“U.S. Steps up Arctic Engagement as Congress Authorizes Three Additional Polar Icebreakers”,December 15,2020,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us-steps-arctic-engagement-congress-authorizes-three-additional-polar-icebreakers,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

俄罗斯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队,但这些破冰船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面临船只老化等问题,为此俄方也加快了建造破冰船的步伐。2019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第五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时表示:“俄罗斯将继续更新破冰船队并增加冰级船舶的产量。2035年前,俄罗斯北极船队将拥有至少13艘主力重型破冰船,其中9艘为核动力破冰船。目前,俄罗斯正在圣彼得堡建造3艘新型核动力破冰船。”(24)《普京:北极地区的经济意义将越来越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9年4月9日,http://sputniknews.cn/politics/201904091028150876,登录时间:2021年9月15日。2020年10月,3艘新型核动力破冰船之一的“北极”号正式服役,该破冰船是世界上动力最强的破冰船。2020年11月,在一艘以俄罗斯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命名的新破冰船的揭幕仪式上,普京再次重申对俄罗斯北极舰队进行现代化建设,引进建造破冰船和其他同类船只的先进技术,以强化俄在北极地区的破冰能力。(25)“Putin Pledges Russian Superiority in the Arctic with New Icebreakers”,November 4,2020,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russia-putin/putin-pledges-russian-superiority-in-the-arctic-with-new-icebreakers-idUKKBN27J2AU,visited on 16 September 2021.

(四)增强北极地区军事实力

在北极军事安全博弈不断强化的今天,美俄通过部署先进武器、完善军事机构等方式,争先加强在北极的军事部署。

首先,美俄两国争相在北极部署先进武器。美国近年来加快了在阿拉斯加部署先进战斗机的步伐,以加强其在北极的空中打击能力。2020年4月,首批两架F-35A战斗机被分配到阿拉斯加州埃尔森空军基地。预计到2021年底,将有共54架F-35A战斗机部署在这里。加上此前阿拉斯加州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部署的两个中队的F-22战斗机,阿拉斯加州将成为美国第五代战斗机最为密集的一个州。(26)张强:《F-35A战斗机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 北极圈又迎来新访客》,新华网,2020年5月6日,http://www. xinhuanet.com/mil/2020-05/06/c_1210605976.htm,登录时间:2021年9月12日。与之对应,俄罗斯也在北极地区积极部署先进武器。2020年11月,俄罗斯首次完成在北极地区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试验。此后,俄国防部决定为北方舰队海军航空兵装备“匕首”。“匕首”是俄罗斯最新型的战略武器之一,可用于摧毁敌方的军事基础设施和国家指挥机构。(27)柳玉鹏:《俄北方舰队配备“匕首”导弹》,人民网,2020年12月29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20/1229/c1011-31982492.html,登录时间:2021年9月18日。

其次,美俄两国加紧完善在北极的军事机构。2018年以来,美国海军先后宣布重建第二舰队和第二潜艇大队,以加强其在北大西洋扇区的军事能力。(28)王丛丛:《美国北极政策军事化及其影响》,《战略决策研究》2021年第2期,第23—24页。2020年12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防部地区中心——“泰德·史蒂文斯北极安全研究中心”(Ted Stevens Center for Arctic Security Studies)。该中心是美国国防部首个北极安全研究中心,有助于提升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决策能力。在得到国会授权后,国防部将在120天内建成该中心。(29)“New DOD Arctic Security Studies Center Approved by Congress”,December 11,2020,https://www.sullivan.senate.gov/newsroom/press-releases/new-dod-arctic-security-studies-center-approved-by-congress,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2021年11月,美国国防部宣布泰德·史蒂文斯北极安全研究中心落户阿拉斯加安克雷奇。(30)“DOD Announces Basing Decision for the Ted Stevens Center for Arctic Security Studies”,https://www.defense.gov/News/Releases/Release/Article/2846861/dod-announces-basing-decision-for-the-ted-stevens-center-for-arctic-security-st/,visited on 7 December,2021.同样,俄罗斯也不断完善其北极军事机构。2020年6月,俄总统普京签署法令,宣布北方舰队自2021年1月1日起将同西部、南部、中部和东部军区一样成为独立的军事行政单位,进而获得“第五军区”的地位。由此,俄罗斯在历史上首次将一支舰队提升到“军区”的地位,足见俄罗斯对北极的重视。2021年10月,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海军可能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北极舰队,以更好地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安全。(31)“Russia Looks into Navy Arctic Fleet Creation — Source”,October 7,2021,https://tass.com/defense/1346611,visited on 20 October 2021.

二、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影响

美俄作为北极大国的身份决定了两国的军事安全博弈将对地区态势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北极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上升,促使域内的北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安全。

(一)阻碍美俄两国关系的改善

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博弈,是两国自乌克兰危机后关系恶化并“外溢”到北极地区的结果,然而近年来两国对北极地区的“军事化”,包括推进军事演习、部署先进武器等举动,反过来又使北极地区成为新的军事焦点。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博弈日益加剧,逐渐成为影响两国关系改善的一大难题。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美国在北极的军事对话与合作几乎陷于停滞,具体表现为搁置美俄联合军演、暂停北极地区国防参谋长会议、俄罗斯退出北极安全部队圆桌会议(Arctic Security Forces Roundtable)等。从2004年开始,俄罗斯和美国定期在巴伦支海举行“北方之鹰”海军演习,2008年起挪威也被邀请参加该演习。然而自2014年起,“北方之鹰”海军演习被取消。北极地区国防参谋长会议是北极各国加强互信和对话的有效机制,该会议曾举行过两次,但在2014年也被暂停。北极安全部队圆桌会议始于2011年,参与国包括北极八国以及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是各国军事首脑进行非正式讨论的场所,然而俄罗斯自2014年起就再未参加过。国际海上力量研讨会(International Seapower Symposium)是由美国海军主办的论坛,该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会者包括各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首脑。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海军缺席了最近三次的会议。(32)“Russia Should Be Invited Back to Arctic Security Forums,New Report Suggests”,January 27,2021,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russia-should-be-invited-back-arctic-security-forums-new-report-suggests,visited on 22 September 2021.相关合作和对话渠道的中断,增加了美俄在北极地区发生信息误判的风险。

长期以来,北极地区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和平区”和“对话区”,独立于全球政治动态之外,呈现出区域治理、功能性合作与和平共处的特征。(33)“On Arctic Exceptionalism:Critical Refle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Arctic Sunrise Case and the Crisis in Ukraine”,April 2015,p.4,https://www.fiia.fi/wp-content/uploads/2017/01/wp85.pdf,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然而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关于“北极例外主义”(Arctic exceptionalism)已结束的言论日渐兴起。学者罗伯特·休伯特甚至认为:“冷战从未结束,现在进行的是冷战的重演,而北极则是美俄竞争的核心地区。”(34)“A New Cold War in the Arctic?! The Old One Never Ended!”,December 17,2019,p.1,https://arcticyearbook.com/images/yearbook/2019/Briefing-Notes/2_AY2019_COM_Huebert.pdf,visited on 21 September 2021.尽管休伯特关于“冷战重演”的观点有待商榷,但美俄近年来在北极地区的相关举动的确进一步升级了两国在北极地区的安全困境。

在北极与外部联系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美俄两国任意一方在该地区的举动都很容易刺激另外一方做出针对性回应。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较高的“信息误判”的风险,一方的行动容易被另一方“过度解读”,甚至将地区军事安全竞争拔高为两国整体层面上的矛盾,从而人为地将两国之间的分歧“扩大化”。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加剧,成为阻碍两国关系向好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北欧国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安全

美俄关系的恶化,使得北欧国家(包括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纷纷采取措施以维护自身在北极地区的安全。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挪威和丹麦,呼吁北约加入北极安全事务并在北极地区实现军事存在。(35)邓贝西:《北极安全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20年版,第123页。瑞典和芬兰作为北约“能力增强伙伴”(Enhanced Opportunities Partner),近年来也在考虑增强与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合作。2020年,瑞典议会首次出现多数人支持将加入北约作为一种可能的安全政策选择的情况。(36)“Majority in Swedish Parliament Backs ‘NATO Option’ after Sweden Democrats Shift”,December 9,2020,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sweden-nato-idUSKBN28J1UL,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瑞典将申请加入北约,但却反映出瑞典国内支持加入北约的声音日渐高涨。芬兰在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受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但近年来其仍积极参与“三叉戟接点”“北极挑战”“寒冷反应”等系列北极军演,不断强化与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协作。加入北约或加强与北约的军事协作,成为北欧国家的重要选择。

除依靠北约保障国家安全外,北欧国家也重视自身在北极的军事能力建设。2019年,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表示,由于担心北极地区的潜在冲突,丹麦准备将其在北极的国防开支增加两倍。(37)“Denmark Will Triple Arctic Defense Spending”,December 3,2019,https://www.arctictoday.com/denmark-will-triple-arctic-defense-spending,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同年,丹麦政府宣布将斥资15亿丹麦克朗用于北极能力建设。2020年10月,挪威国防部长巴克·詹森介绍了挪威国防部修订后的2021—2024年长期计划。按照该计划,挪威政府在2024年的国防开支将比当下增加83亿挪威克朗,到2028年将增加165亿挪威克朗,用于加强武装力量和发展军事能力。(38)“Norwegian Long-Term Defense Plan:‘The Main Perspective Is on the Coming Four-Year Period’”,October 16,2020,https://www.highnorthnews.com/en/norwegian-long-term-defense-plan-main-perspective-coming-four-year-period,visited on 18 September 2021.在美俄北极军备竞赛的背景下,北欧国家也被迫卷入北极地区的“军事化”进程。

此外,北欧国家也加强了在北极的军事安全合作。2009年11月,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在赫尔辛基签署了建立北欧防务合作组织(NORDEFCO)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丹麦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强调“北极的大国政治正在加剧……”,因此建议“丹麦加强与其他北欧北极国家的协调,提高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发展足够的北极军事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和北约”。(39)“Intensifying Great Power Politics in The Arctic-Points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Kingdom of Denmark”,August 2019,pp.5-39,https://pure.diis.dk/ws/files/3166021/Intensifying_great_power_politics_Arctic_DIIS_Report_2019_08.pdf,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除在政策上重视北欧合作外,北欧国家还积极组织北极军演。其中,“北极挑战”演习更是以北欧合作为核心。2019年5—6月,瑞典、芬兰和挪威空军主办了“北极挑战—2019”军演,来自9个国家的100多架飞机参与到此次演习之中。

(三)北极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增加

美俄在北极的军事活动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恶化了地区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批评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演侵犯了北欧国家的水域和领空,而俄罗斯则指责美国打算在北方海航道及其周边地区开展“航行自由”行动。邓肯·德普雷奇等学者认为,“如果华盛顿和莫斯科双方的态度没有重大转变,军事竞争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意外武装冲突)的风险将会持续存在”。(40)“Why We Need to Talk about Military Activity in the Arctic:Towards an Arctic Military Code of Conduct”,p.2,December 17,2019,https://arcticyearbook.com/images/yearbook/2019/Briefing-Notes/4_AY2019_BN_Depledge.pdf,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本杰明·谢勒也表示,当前北极地区“合作安全的理念已经普遍消失,威慑和迫在眉睫的军备竞赛的风险已经回到安全议程的首位……北极作为和平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41)“The Forgotten Spirit of Gorbachev”,p.2,December 17,2019,https://arcticyearbook.com/images/yearbook/2019/Briefing-Notes/5_AY2019_COM_Schaller.pdf,visited on 22 September 2021.阿卡迪·莫什则提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路径依赖”关系,两国正处于冲突的道路上,持续的时间越长,越难向更好的方向改变。(42)“EU-Russia Relations:Quo Vadis? Muddling,Normalization,or Deterioration”,January 30,2017,https://www. ponarseurasia.org/memo/eu-russia-relations-quo-vadis-muddling-normalization-or-deterioration,visited on 25 September 2021.在这一背景下,北极地区面临越来越大的冲突风险。

目前,美俄北极安全对话的机制仅剩北极海岸警卫队论坛(Arctic Coast Guard Forum)还在运作。然而,由于各国海岸警卫机构涉及的国家安全层次不同,承担的职责也不尽相同,导致美俄在北极海岸警卫论坛框架下仅能就低敏感的问题进行对话和磋商。(43)刘芳明、刘大海、连晨超:《北极海岸警卫论坛机制和“冰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合作》,《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年第6期,第52页。因此,目前的北极军事安全治理机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治理赤字”,难以应对美俄日益加剧的北极军备竞赛,也难以降低北极潜在的冲突风险。

三、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未来走向

当前,美俄在北极的关系面临着许多新的影响因素,例如,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与前任总统特朗普相比,是否会在北极军事安全政策上做出调整和改变?此外,俄罗斯将在2021年接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在主导北极议程期间,俄罗斯将会采取怎样的军事安全政策?又将如何影响美俄之间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 这一系列因素为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走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一)美俄北极军事博弈将继续推进

与特朗普政府重视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相比,拜登政府更加关注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问题。2020年11月,当选总统拜登任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为美国首个总统气候特使,专责处理气候变化问题。此后,美国重返《巴黎协定》。然而,拜登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不代表美国将暂缓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能力建设。

拜登在其竞选计划中曾表示:“将利用北极理事会来关注俄罗斯在北极的活动,与理事会伙伴一起,让俄罗斯对其军事化行动负责。”(44)“Biden versus Trump:How a New President Will Affect the Arctic”,November 2,2020,https://www. highnorthnews. com/en/biden-versus-trump-how-new-president-will-affect-arctic,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因此,拜登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不意味着美国将放弃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备竞赛。美国国务院前海洋和渔业大使大卫·鲍尔顿也认为:“拜登政府可能跟随特朗普政府的脚步,继续阻止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化……美国将继续加强与北极盟友的结盟关系,阻止俄罗斯再出现此类行径,重建安全平衡。”(45)“How U.S. Arctic Policy and Posture Could Change Under President-elect Biden”,December 15,2020,https://www.newsecuritybeat.org/2020/12/u-s-arctic-policy-posture-change-president-elect-biden,visited on 22 September 2021.2021年2月4日,拜登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演说,首次阐明其外交政策。拜登表示:“美国领导人必须迎战这专制主义崛起的时刻,包括……俄罗斯破坏与干扰我们民主体制的决心”。(46)“R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on America’s Place in the World”,February 4,202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1/02/04/remarks-by-president-biden-on-americas-place-in-the-world,visited on 16 September 2021.拜登的演说正式为其外交政策定调,表明未来美国在北极地区将继续坚持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政策。

(二)北极安全格局向美俄两极发展

近年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建设,使得俄罗斯在北极的军事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尽管尚未达到冷战时的水平,但俄罗斯无疑是头号北极军事强国,是北极安全格局中的一极。另外,得益于北约盟友在北极的协作和自身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正成为北极安全格局中的另一极。

由于北约盟友之间的伙伴关系和美欧合作的历史传统,美国近年来采取了联合其他北极国家打压俄罗斯的政策。地缘上的接近与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感,使得北欧国家近年来加强了与美国的北极军事合作。

未来美俄之间的北极安全博弈将继续朝着俄罗斯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两极”格局发展。北极周边地区对北极事务的安全化进程使得北极形成安全复合体,而北极安全复合体的特性由权力关系和友好敌对关系决定。未来北极安全复合体包括两个实力强大且相互对抗的“极”——美欧与俄罗斯,“两极”可能向冲突态势转变,也可能向安全机制演变。(47)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阈下的北极安全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第125—139页。目前来看,短期内美俄“两极”冲突的风险将继续增加,向安全机制转变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

(三)短期内北极仍将保持和平与稳定

北极能否保持和平与稳定,取决于各国在北极的军事能力以及使用军事能力的意愿,而美俄两国无疑是决定北极军事安全态势的主导力量。此外,美俄两国在北极治理中的合作也影响着两国军事安全博弈的烈度。

首先,美俄在北极的军事建设决定了双方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能力,双方军事能力差距到达一定水平之前,北极地区很难爆发大规模冲突。尽管两国在北极地区掀起了“再军事化”进程,但距离冷战时仍有较大的能力差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重建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即便经过几年的重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队和资产仍然比较稀疏和分散。(48)“Russia’s Military Posture in the Arctic:Managing Hard Power in a ‘Low Tension’ Environment”,June 28,2019,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19/06/russias-military-posture-arctic/5-russias-arctic-military-intentions,visited on 15 September 2021.此外,俄罗斯的安全机构不仅肩负着纯粹的军事职能,还肩负着诸如清理苏联时代制造的环境混乱、搜救行动、打击石油泄漏、偷猎、走私和非法移民等问题。(49)Valery Konyshev and Alexander Sergunin,“Russian Military Strategies in the High North”,in Lassi Heininen(ed.), Security and Sovereignty in the North Atlantic,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4,pp.81-89.瓦列里·科涅谢夫和亚历山大·塞尔古宁两位学者认为,西方过分夸大了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能力,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武装力量的两个组成部分——海军和空军都不如北约。同样,美国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较冷战时也存在较大差距,潜艇、航母、大型舰艇、战机等的数量远不及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北极地区有78艘潜艇,而在2010年前后却仅有33艘。(50)Valery Konyshev and Alexander Sergunin,“Is Russia a Revisionist Military Power in the Arctic?” Defense and Security Analysis,Vol. 30,Issue. 4,2014,pp.6-7.以破冰船为例,美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破冰船困境”,与其北极大国身份极不匹配。尽管美国依靠北约增强了在北极的军事存在,但北约的北极防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作战能力和军事配合能力不足,北约盟国对于能否在北极成功遏制俄罗斯也信心不足。(51)肖洋:《威慑与防御:北约对俄罗斯“抵近钳制”的北极拐点》,《和平与发展》2021年第4期,第56—59页。因此,北约难以真正地在北极为美国“背书”,无法在增强西方阵营对抗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方面发挥显著作用。综上,目前美俄两国在北极地区都不具备挑起军事冲突的能力。

其次,美俄两国在北极是否有使用武力解决分歧的意愿,同样是影响北极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在双方没有这一意愿的前提下,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仍将以和平方式解决。即便分歧难以弥合,也可能会转向新一轮军备竞赛,而不是直接使用武力。目前来看,美俄都没有意愿在北极地区挑起军事冲突。俄罗斯北极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北极经济发展而非对外军事扩张。(52)肖洋:《安全与发展:俄罗斯北极战略再定位》,《当代世界》2019年第9期,第47页。俄罗斯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将北极开发视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挑起北极的军事冲突对其并非理性选择。2020年10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保护北极国家利益机构间委员会”(Interagency Commission on Protecting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Arctic)首次会议上表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国家正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俄罗斯在北极的活动,而俄罗斯将维护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伙伴关系视为目标。”(53)“Dmitry Medvedev:The Arctic Must Remain a Territory of Peace”,October 13,2020,https://arctic.ru/international/20201013/983454.html,visited on 17 September 2021.可见,俄罗斯并没有意愿破坏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美国角度看,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强大的军事能力以及与其爆发冲突的严重后果,决定了美国同样没有在北极地区主动挑起大规模冲突的意愿。

再次,美俄两国在北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渔业治理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有着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烈度。在环境保护方面,美国方面有改善阿拉斯加地区环境污染的需求,俄罗斯方面也存在着治理北极核污染的动力。从最初的《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到后来的北极理事会,无不体现了美俄在北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此外,美俄还在《加强国际北极科学合作协定》框架内展开科研合作。在渔业合作方面,俄罗斯也参与了美国发起的《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

四、管控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路径

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事关重大,“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是各国开展各类北极活动的重要保障”,(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北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1月26日,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618203/1618203.htm,登录时间:2021年12月4日。也是各国在北极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北极地区存在的“治理赤字”,将使得北极和平与稳定受到较大挑战。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分歧,使得两国在北极的摩擦多于合作,且摩擦主要存在于军事安全领域。(55)郭培清、杨楠:《论中美俄在北极的复杂关系》,《东北亚论坛》2020年第1期,第35页。因此,如何管控好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军事竞争,使两国在北极的军事安全博弈“斗而不破”,就成为摆在两国决策者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目前看来,有效地管控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安全博弈,可从以下主要路径入手。

(一)制定北极军事行为准则

在北极进入战略竞争新时代的情况下,可通过制定“北极军事行为准则”(Arctic Military Code of Conduct)来减少北极地区的冲突。制定北极军事行为准则的目的在于:让所有拥有能够在北极开展行动的武装力量的国家共同界定北部高纬度地区军事活动的红线。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北极可接受和合法的军事实践,使北极环境保持“低紧张”态势。考虑到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首要的任务在于“界定不可接受和非法的军事做法”。(56)Duncan Depledge,et al,“Why We Need to Talk about Military Activity in the Arctic:Towards an Arctic Military Code of Conduct”,p.3,https://arcticyearbook.com/images/yearbook/2019/Briefing-Notes/4_AY2019_BN_Depledge.pdf,visited on 20 September 2021.

(二)建立北极军事论坛

北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北极国家的担忧,很可能对北极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需要一个永久性的地区论坛来解决军事安全问题。(57)Marzia Scopelliti and Elena Conde Pérez,“Defining Security in a Changing Arctic:Helping to Prevent an Arctic Security Dilemma”,Polar Record,Vol. 52,Issue. 6,2016,p.674.成立论坛的目的不在于劝阻有关国家在北极地区使用军事力量,而是有选择地将军事活动纳入制度框架内,阻止在地区分歧中使用军事力量。(58)Adam MacDonald,“The Militarization of the Arctic:Emerging Reality,Exaggeration,and Distraction”,Canadian Military Journal,Vol. 15,Issue. 3,2015,p.19.创建一个新的北极军事论坛需要各国有强烈的北极安全合作意愿,也需要各国付出巨大的努力。北极军事论坛从建章立制到运转良好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甚至可能随着地缘政治的紧张而陷入“失效”。北极军事论坛应当是北极安全对话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目标,应当以各国不断深化的安全合作为基础,应对当前北极军事安全面临的愈发紧张的安全困境,实现从“安全博弈”到以“合作”为宗旨的安全机制的过渡。

(三)加强北极安全对话与交流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俄在北极的主要安全对话机制停摆、军事博弈加剧,标志着传统地缘政治理论重新占据两国北极安全政策的支配地位,显示出两国北极安全治理理念的倒退。因此重新树立对话、磋商的北极安全治理理念,成为管控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博弈的必然要求。强化既有的北极安全治理机制是完善北极安全治理的现实选择。(59)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6页。因此,恢复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对话机制,加强北极安全问题磋商就成为管控美俄北极军事博弈较为务实的选择。

恢复美俄北极安全对话机制,加强北极安全问题磋商具有现实可行性。其一,北极地区国防参谋长会议和北极安全部队圆桌会议等北极安全对话机制皆是受乌克兰危机影响而搁置,两者本身并非是因为机制失效而暂停,机制本身仍具有效用,相较于建立新的北极安全机制也更加现实和更易操作;其二,重启美俄北极对话机制恰逢其时。2021年2月,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托诺夫呼吁重启北极地区国防参谋长会议。(60)“Russia Calls for Resumed Contacts between Arctic States’ General Staff Chiefs”,February 25,2021,https://arctic.ru/international/20210225/991287.html,visited on 22 September 2021.2021年5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再次提议恢复北极地区国防参谋长会议,并呼吁首先可以举行军事专家级别的会晤。(61)《俄罗斯提议恢复北极理事会国家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定期会议》,环球网,2021年5月17日,https://world. huanqiu.com/article/43A9RqFK9ZN,登录时间:2021年9月24日。俄罗斯不断释放出呼吁重启美俄北极安全对话机制的信号,显示出俄罗斯对加强与北极其他国家互信、促进北极地区和平的意愿。2021年,俄罗斯先后接任北极理事会主席国和北极海岸警卫队论坛主席国,且把国家安全问题视为其担任主席国期间的优先事项之一,因此,由俄罗斯推动重启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对话机制恰逢其时。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将修复同盟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短期内难以在北极地区投入过多精力,这对恢复美俄北极军事安全对话而言无疑是良机,或可使管控两国北极军事安全博弈迎来转圜。

猜你喜欢

破冰船美俄北极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破冰船推进功率与破冰能力的匹配性分析
破冰船结构冰致疲劳计算方法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原子破冰船
美俄聚焦东南亚
破冰船性能及设计经验述评
北极飞来毛脚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