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枫香育苗及造林技术

2021-12-02丁晓红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枫香除草整地

丁晓红

(潜山市梅城林业站,安徽 潜山 246300)

枫香,是一种落叶乔木,多年生枫香树体高大、主干粗壮、皮呈褐色,在我国分布广泛。枫香木质较硬,适合制作家具及一些大型物品的盛装箱。另外,枫香浑身都是宝,根叶、果实都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枫香树脂,在制药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枫香枝干可供培植香菇、木耳等,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

枫香是安徽省潜山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栽植树种,也是人造林的优势阔叶树种,在2021年潜山市“市树、市花”征集评选活动中被列为“市树”优选品种。枫香生长快、抗逆性和萌生力强,对白蚁具有较强的抗性,在潜山市山区、丘陵岗地、圩畈地带普遍生长,秋季叶红,景色优美,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加强研究枫香育苗及造林技术,对促进生态建设及林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枫香的生物学特性

枫香为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速生。枫香在肥沃、深厚的红黄壤、沙壤土林地上生长良好,耐水湿但不耐涝,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也能生长。种子不耐寒、干旱及盐碱;幼树稍耐阴,不耐涝。由于枫香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因此其抗风性优良。

枫香一般于10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由多数蒴果组成,内含多数种子,但每一枚蒴果内仅有一两枚可孕性种子[1]。种子隔年发芽。枫香树形高大,可达30 m,胸径可达1 m,冠形美,且树叶在不同季节呈多种颜色,极具观赏性。

2 枫香育苗技术

2.1 播种育苗

2.1.1 选地整地。一是合理选地。由于枫香种子不耐干旱及盐碱,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肥沃、pH值为5.5~6.0的沙壤土或中壤土地块作为苗圃地,并要求苗圃地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及坡度较小。有条件的使用前茬为水稻的田块育苗,不宜使用前茬种植蔬菜的地块,以免土壤中的细菌引发病害。二是精细整地。选好苗圃地后,整地前先清除地块上的杂草、杂灌、石块等,再进行全垦深翻。翻耕深度在30 cm以上,以起到蓄水保墒、提高肥力、破坏病原菌及害虫生存环境的作用。结合翻耕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可以喷洒硫酸亚铁、10%吡虫啉溶液。翻地时施入基肥,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饼肥125 kg或复合肥50 kg,把肥料均匀撒入地块并翻耕埋入土壤。翻耕后细致耙地2次,做到土壤细碎、平整,然后做床。苗床宽1.2 m、高20 cm,长度视育苗数量而定。苗床之间留40 cm步道,便于后期管理。

2.1.2 种子处理。一是采种。枫香果实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下旬,当球形果穗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且尚未开裂时应及时收集。选择十年生以上、健壮通直、树冠圆满、无病虫害的母树,用长杆将果穗击落,收集起来带回苗圃。因枫香果实开裂后种子易飞散,果实收集回来后要放置在阳光下晾晒,并轻轻用工具翻动。晾晒3~5 d后,蒴果裂开即可取出种子。枫香蒴果包含的种子较多,但黑色的可育种子数量少,黄色的不育种子数量多,出种率较低(约2%),因此要认真筛选。取种后过细筛,以去除杂质。二是种子处理。选好的种子可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24 h后捞出平铺在细密竹帘上,并覆盖一层湿纱布。每天早晨用40℃温水淋透纱布,以保温保湿。4 d后揭开纱布,如果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1.3 播种。播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3月10—20日,可以采用撒播和条播方式。将催芽后的种子与湿润细沙拌匀,在苗床上均匀撒播后,覆盖一层薄薄的过筛细土,厚度以隐约可见种子为宜。枫香种子比较小,一般千粒质量在3.5~5.5 g,每667 m2播种量为2.0 kg左右。覆土后再盖一层稻草。也可采用条播方式,在苗床上开10 cm宽的播种沟,行距20 cm,将种子均匀播在沟内,播后覆土并覆盖稻草,每667 m2播种量为1.5 kg[2]。无论采用哪种播种方式,盖草后都要将草帘边缘用重物压住,防止大风吹起,并在育苗地周边设置稻草人或拟声设备,防止鸟兽危害。

2.1.4 苗期管理。播种后依靠自然雨水一般可以满足种子发芽的需求。如遇春旱,可适量淋水。播种20 d后,即可有1/3左右的种子出苗,此时可将覆盖的稻草去掉。待大部分种子出苗后,即可实施抚育管理,主要做好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是及时除草。枫香苗床易滋生大量杂草,必须坚持“除早、除小、除尽”的原则,及时拔除杂草。杂草长势相对较快,短时间内就会超过枫香苗,甚至枫香尚未出苗杂草就会覆盖整床,所以除草宜早不宜晚,在杂草很小时及时除掉。需要注意的是,除草时要尽量除尽,避免留根二次生发。4月除草一两次,5—7月每月除草两三次。可选在降雨后除草,把杂草连根拔除,避免牵动枫香幼苗根部土壤。

二是科学施肥。充足的养分能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和木质化,增强苗木抗病力。幼苗出土后7 d喷施1次复合肥溶液,5月和6月每10 d喷1次复合肥溶液,7月和8月每隔10 d喷1次氮肥溶液,9月每隔10 d喷1次复合肥溶液。枫香幼苗的快速生长期为7—9月,此期间一定要做好肥水管理。

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枫香幼苗适应性较强,一般苗期病害较少。但幼苗出土后,覆土上面的盖草揭去后,由于幼苗嫩弱,易发生茎腐病。在病害防治方面,要加强苗木的水肥管理,提高苗木的抗性;注意避免光照过强产生灼伤;夏季搭棚遮阳,灌水抗旱,降低土壤温度。揭草后,使用百菌清2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苗期要重点防治虫害,此时期幼苗嫩小,根茎易被地下害虫啃食,主要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以使用地虫消500 g兑水后喷雾地表,喷药后适当浇水,防治效果较好;虫龄较大时选用50%辛硫磷、80%敌敌畏乳油0.2 kg兑水400.0 kg灌根,也可以使用糖醋溶液诱杀的方法进行防治。另外,要及时做好苗地除草工作,地老虎通常会在草丛中产卵繁殖,除草时要把铲下的杂草带到苗地外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虫卵。

2.2 插条育苗和根蘖繁殖

枫香育苗也可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如插条繁殖和根蘖繁殖。

2.2.1 插条繁殖。一是苗地选择。一般宜选择沙壤土作为育苗地,插条前要进行土壤处理,重点是加强消毒和补肥,施腐熟饼肥7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或动物粪肥25 t/hm2,对土壤进行深翻,同时喷施多菌灵粉剂15 kg/hm2,肥料和药剂一同翻耕混合后埋入土壤中。二是插穗制作。选用当年生的半木质树条作为母条,一般在每年6—7月进行,将母条剪断,以15 cm长为宜,下端削斜,上端剪齐口,插条要保留2片叶。剪好的插穗在扦插之前要进行泡根,促进生根,把剪口下端1 cm浸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4 h,再用清水冲洗,便可在苗床上进行扦插,生根时间基本在2个月左右。

2.2.2 根蘖繁殖。这种方式是利用枫香的老树,在主干被砍去后,利用余下的树桩进行分株繁殖。由于枫香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将树桩周围的土壤翻挖,一般春秋两季可以在原树桩周边长出新的萌条,这些芽条随时都可以进行分株移栽。一般用苗量不大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播种育苗的方法。

3 枫香造林技术

枫香可营造纯林,也可与杉木等营造混交林。造林实践表明,枫香与杉木营造混交林对枫香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同等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下,枫香在混交林林分中胸径与高度比枫香纯林林分相比分别增加20%和13%左右。

3.1 造林地选择

根据枫香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适宜枫香和杉木生长的造林地,要求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水湿条件优越。从地形上分析,应选择符合前述条件的海拔为100~700 m的山脚、谷地、阴坡和半阳坡等地,尤其是山体下坡坡位的凹坡和中坡坡位的凹坡[3]。

3.2 整地

造林前要细致整地。荒山造林的可在林业管理部门及消防部门的同意下,在配备充足的防火人员及设备的前提下炼山。其他造林地要进行劈山、挖山。缓坡地全垦,稍陡坡的造林地可采用带状整地+穴状整地或鱼鳞坑整地,带宽2.0 m,带之间留1.2 m植被带。定标穴呈品字形排列,规格为50 cm×50 cm或60 cm×60 cm,深度50 cm。挖穴时表土、心土分开堆放,以利于表土归心。整地要在冬季前完成。

3.3 栽植

造林一般在2月下旬进行。枫香和杉木均采用植苗造林方法。

枫香选择二三年生、主干通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杉木选择一年生Ⅰ级或Ⅱ级健壮苗。要合理设置造林初植密度:营造生态公益林,枫香栽植密度宜控制在667~2 000株/hm2,杉木栽植密度宜控制在1 500~2 300株/hm2;营造商品林,枫香栽植密度宜控制在556~1 650株/hm2,杉木栽植密度宜控制在2 000~3 000株/hm2。栽植时,枫香与杉木呈品字形混交,以提高林地利用率,充分发挥林地的空间效应[4]。

栽植时,苗木要随起随栽。先用ABT生根粉混合稀泥浆处理苗木根系,把苗木放在定植穴中央,舒展根系,先回填表土,适当轻提苗木,使根系充分舒展并与土壤紧密接触,轻轻踏实后回填心土。栽植时要确保苗木笔直、分层填土、苗梢朝下坡,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3.4 抚育管理

3.4.1 除草砍灌。造林后3 a内,要定期进行除草和砍灌,林地中过多的杂草和灌木会争夺水分养分,影响枫香生长。如果杂草、灌木长势过高,会导致枫香光照不足,影响枫香长势。一般每年7—8月除草、砍灌1次,抚育时要避免损伤幼树基部和茎部。把砍除的杂草、杂灌覆盖在树盘上,有利于保持墒情、减少水土流失。

3.4.2 松土。松土的目的主要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起到保水保墒的作用,同时能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抑制害虫繁殖。造林后3 a内,每年松土2次。造林第1年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松土要深浅均匀、全面,不漏死角,特别是苗木根下一定要松土到位,但不能过深,避免伤及苗根,并在10月浅挖一次。第2年和第3年以扩穴为主,挖土深度为15 cm。

3.4.3 施肥。施肥对于枫香幼苗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苗对于氮和磷都十分敏感,根系发育和苗株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氮,此时期以氮肥施用为主。施肥一般在秋季进行,可以采用干施法和湿施法。干施法即通常采用的沟施,在距幼树树干40 cm处开施肥沟,深15 cm,施肥后覆土。开沟位置宜在根系须根位置,不宜紧邻树干。湿施法是把肥料溶于水中,调成水肥液,然后均匀浇施在林地上。不同肥料的施入深度不同,氮肥移动性强宜浅施,钾肥移动性弱宜深施,磷肥移动性最差,要加深施用。施肥宜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此时土壤相对干燥,易于枫香对肥料的吸收;阴雨天不宜施肥,水分过多易造成养分流失,增加生产成本。施肥还需要考虑土壤条件:沙质土壤不保肥,易多次进行,每次不宜过多;黏质土壤通气性差,土温低,可以适当施入腐熟的马、羊粪肥。

3.4.4 修剪间伐。造林后第2年、第3年可轻剪幼树下部竞争枝,枝剪要锋利,避免撕裂树皮。杉木与枫香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林分结构,两种树木的生长量不同,因此,造林后第4年可适当修剪以使郁闭度保持在0.6左右,为幼树创造充足的生长空间。待造林林分充分郁闭时开始间伐,强度为25%,郁闭度不小于0.6[5]。

3.4.5 病虫害防治。枫香与杉木混交林的病虫害较少,漆斑病、白粉病、天幕毛虫、栎毛虫等病虫害虽有发生,但总体上为轻微发生,即便如此,也要足够重视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病虫害发生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例如,做好病虫害测控预报工作,加强科学抚育管理,及时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定期修剪,及时清理林地杂物杂草,布置灯光诱杀;药剂防治以选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为主,可有效保护林间生态环境。

4 结语

枫香是一种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很高的树种,在林业生产及环境美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枫香育苗造林涉及许多环节,每个环节的管理水平都会对枫香生长产生重大影响。笔者对枫香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和修剪等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潜山市枫香大面积生产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枫香除草整地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枫香染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枫香园四季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