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料法环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院应急管理实践
2021-12-02姚红梅高婧媛施秉银
姚红梅,丁 凡,高婧媛,叶 青,雷 凌,王 琛,施秉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院长办公室,陕西西安 710061)
作为国家卫健委委属委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刚露出苗头时,就以医者的敏锐对疫情发展提前做出预判,迅速构建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决策,统一部署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全院应急响应,全面有序开展医疗救治、综合协调、服务保障各项应急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西安交大一附院采用“人机料法环测”质量管理六大要素,对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关键要素进行预先处置,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不断评估和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智慧和模式,现报道如下。
1 “六要素”管理理论
“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主要因素,简称“六要素”管理[1]。其中的任意一个部分都可以与作业现场管理与服务质量中的具体环节相互对应,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进而保障其各环节的协调进行[2],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从启动应急响应到实施应急处置,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效率与管理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工法因素、环境因素和测试因素[3]。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是医院领导者的组织力与决策力,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与医疗技术水平,患者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机械因素主要指医疗设备的配给、性能和效率;材料因素包括药品、试剂、防护用品等医疗物资的储备、供应与调配;方法因素包括规范、流程、方案等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医疗管理环境、医疗技术环境和劳动环境;测量因素主要是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上述六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急处置效率和管理质量,所以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实质上就是对这六个方面的因素实施监督和控制的过程[3]。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质量控制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对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事先干预[4],并根据发展情况评估后再调整和改进,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生。
2.1 人的因素
2.1.1启动应急响应,构建高效组织指挥体系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疫情应急处置、综合决策、指挥调度、资源调配。领导小组下设综合业务组和医疗业务组,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救治、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的统一指挥、安排部署。在管理与业务的双重架构下,通过决策层、管理层和实施层互相作用[5],实现医院应急工作的统一行动、分工明确、沟通顺畅、反应迅速、指挥有力。
2.1.2组建应急梯队,做好人员储备在疫情防控前期,医院紧急备战,门诊部以及从各科室抽调的多名医护人员轮流值守。同时医院迅速组织组建三批医疗人员梯队,全院护理应急队仅用30 min就组建完毕。第一梯队以感染科、呼吸内科等重点相关科室人员为主,第二梯队以大内科医护人员为主,第三梯队则为其他科室医护人员。形成以感染、呼吸、重症、影像、检验、急诊、妇儿为主,其他临床科室为辅的医护人员梯队。各梯队人员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可随时批次上岗,以保障疫情防控发展需求。
2.1.3强化分层分类培训,确保全员覆盖根据风险等级对全院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各有侧重并全员覆盖。通过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院级层面与科室层面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重点人员培训相结合,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重点岗位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对新冠肺炎诊疗技术的掌握。同时分批次对重点科室医护人员、储备人员开展现场实践培训,强化考核,做到人人过关,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另外,医院专门开展针对行政、后勤、医废处理、施工改造、保洁、送餐等其他各类人员的专题培训[6],确保院感防控不留死角。
2.1.4加大宣传力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医院主动发声,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健康科普、科学防护、问诊咨询、感人事迹等,促进信息公开和共享,减轻公众恐慌和焦虑情绪。引导群众相信科学、理性应对,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动员助力群防群治,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2.2 机械因素
2.2.1强力控感,固定专用检查设备严格按照院感防控要求,设置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区域和血液学检查区域,配备专用的荧光定量RT-PCR仪和生化检测设备。同时在影像检查区域设立普通非发热患者检查室、普通发热患者检查室、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检查室和隔离区域,为各区域固定专用的CT、DR检查设备,做好CT超负荷量后随时使用移动DR在发热门诊进行扫描的应急防控准备。增加床边生化快速检测仪和床旁移动CT设备,最大限度满足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需要。
2.2.2规范操作,强化检验检测质量高度重视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质控质量,提前对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专用仪器荧光定量RT-PCR仪、生化检测设备、影像检查设备进行校正,并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培训,指导相关技术人员规范使用RT-PCR仪,做好相关仪器维护与日常保养,以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操作规范性。
2.3 材料因素
2.3.1多措并举,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储备在医院统一协调和指挥下,各相关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对接战“疫”防线需求,迅速摸清医院医用物资用量、库存与短缺底数。通过上级部门统一协调采购、积极寻找供货渠道、国内外捐赠、自制防护用品等多种方式,多方筹措医用物资,紧急调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用药和核酸检测试剂盒,保障疫情防控发展需求及应对突发状况。
2.3.2统一管理,实现医疗物资高效调配加强物资储备与调配,科学高效调度[6]。医用物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对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服等急需的防护用品严格分类管理、分级使用[7],既保障物资的正常合理使用,又避免物资浪费。根据不同岗位防护级别,通过OA系统和问卷星等信息化资源按需配发,动态调整,实现防护物资的精细化管理。
2.4 方法因素
2.4.1完善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相关诊疗方案及防控指南,结合医院实际,围绕患者就诊路径等重要诊疗环节逐一进行检视,先后制订了医院《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方案》《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等100余份规范管理文件,明确重点医疗诊疗操作流程及标准路径。
及时优化新冠患者隔离区域消毒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等,严格界定不同岗位医务人员防护级别和标准,完善个人防护办法,协助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做好业务科室防控方案的梳理,加大对血液净化科、急诊科、门诊、检验科、手术室、新生儿科、产科、影像科等院感高风险科室的指导和监管。
严格落实门诊、急诊患者入院预检分诊制度,严把入口关,对体温异常者立即分流。通过多层次分诊、专人陪检、专门通道等举措,实现患者就诊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
2.4.2动态调整,实施分层诊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时间,西安交大一附院在互联网 “智慧好医院”上增设发热患者线上咨询功能,由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专家免费咨询。同时开通新冠肺炎疫情24 h热线电话,随时为患者及广大群众解答新冠肺炎相关问题,实现线上线下、虚拟实地相结合的接诊模式。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及时做出调整,致力于打好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西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日常接诊患者的“两地三线”战役。通过“智慧好医院”线上问诊和预约诊疗满足慢性病和危重症患者的就医需求。严把医院入口关,对正常就诊患者实施医院入口、患者通道、门诊大厅、专科分诊台、医师诊室的“五层筛查制度”。严格实行“一人一室”,缩短排队等候时间。进一步规范普通病房陪人及探视人员管理,强化疑似患者的持续跟踪管理。
随着各地开始陆续复工,医院注重兼顾患者安全与医疗服务效率,实施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患者基本就医的分类诊治,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2.4.3全力以赴,集中精锐力量救治患者
2.4.3.1强化预检分诊,确保精准诊断强调落实发热门诊患者预检分诊,由传染科、呼吸科专业有经验的医师和护理人员轮流值守,有效分离疑似和不明患者[7]。坚持严格把关、避免漏诊、及时收住、多学科诊治原则,对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开展核酸检测,及时识别可疑病例;对疑似病例存在明确流行病学史,但核酸检测多次阴性的病例,经感染、呼吸、影像等多学科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下一步筛查方案,确保不漏诊一例病例。
2.4.3.2聚焦“一人一策”,实施精细化个体治疗组建多个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救治小组,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分类救治,分层管理。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制定规范、科学、系统的治疗方案。加强对病情监测和前期临床观察,每日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一人一策”[8]。强化中西医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作用。
2.4.3.3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多学科协同攻关对涉及产科、儿科等特殊学科的疑似病例,组织相关专科医师协助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保证治疗的专业性及连续性。集医院精锐力量和先进技术保障重症或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组建包括感染、呼吸、重症医学、外科ICU、血液净化、影像、麻醉及超声等多学科专家诊治组,每日全院会诊,必要时提请院外、省外专家会诊,并通过电话及微信等进行实时病情汇报、讨论及指导。
2.4.3.4关注全程管理,加强心理干预与康复治疗加强床旁交流,建立医患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随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关注患者的需求。安排精神科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心理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指导其进行呼吸康复锻炼,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2.5 环境因素
2.5.1系统布局,划分调整隔离区域作为陕西省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医院重新调整布局,科学划分隔离区域,在医院空旷醒目场地设置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将预检分诊前移。在原有发热门诊基础上,分别设置普通发热门诊和新冠发热门诊,明确发热患者就诊专用通道。将医院感染科病房腾空,将其改造为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患者留观和收治区域,明确发热患者检验检查专用设备和专用通道,有效切断院内传播路径[9]。
后续在感染科收治区域基础上,又先后外延出神内ICU和健苑病房两个独立区域,与院内其他区域进行物理隔离,形成独立的小型医院,实现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确诊患者、成人和儿童疑似患者的分层分区域收治和管理。
2.5.2科技攻关,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医院迅速启动新冠病毒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并获省市专项经费资助,目前进展顺利。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筛选出可能对新冠病毒有效的5种抗病毒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派出科研团队赴武汉,与当地医院与科研机构联合,协同攻关。
制作线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课程,组织录制系列抗疫视频课,已在人卫慕课上线选课。成功研发新冠肺炎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免费开放使用。组织编制新冠肺炎背景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指南,发挥区域引领和专业指导作用。
2.5.3全方位服务,关爱医护人员身心健康设置专门的非医学隔离区域,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休息场所和营养饮食。联合出租车管理处、交通运输管理处等社会企业,组织“爱心车厢”志愿队,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凝聚各界爱心力量,保障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无后顾之忧。同时,为一线医护人员和各类服务保障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2.6 测量因素
2.6.1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督导机制为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在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中增设督导组,重点从作风建设督导、防疫规范督导、流程检验督导三个方面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建立疫情防控每日例会制度,强化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进行评估和策略调整,形成有效的“督导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解决后再督导”运行模式[10]。
2.6.2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落实到位针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开展督导检查。督导组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监测、人员培训、资源调配、物资保障、综合协调等方面,实施动态监测,现场检查。针对防控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确保防控关口有效前移。
3 效果与建议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第一时间启动全院应急预案,构建院内外联防联控机制,探索建立了“两地三线”作战模式,全面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高效完成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筛查、疑似患者接诊和确诊患者救治工作。医院历经94 d,成功将陕西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从死亡线成功挽救,该患者是我国目前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时间最长的患者,创造了医学奇迹。在成功救治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也满足了其他危重症患者和正常就诊患者的基本就医需求,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医院分5批派出158名队员驰援武汉,与武汉第九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出色完成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取得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护佑了人民群众健康。
此次新冠肺炎传染性强,防控难度大、任务重,医院在充分总结以往SARS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经验上,围绕“人机料法环测”质量管理六大要素,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环节进行提前干预,制定了一系列应急管理对策,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和策略调整,有效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医院要立足长远,树立常态化防疫意识,优化应急处置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持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