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创新与实践
——以民间游戏“跳房子”为例

2021-12-02戚伟文

好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跳房子游戏规则玩法

文 戚伟文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民间游戏的种类较多,教师该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民间游戏“跳房子”为例,从游戏的发现、游戏的开展、游戏的创新等方面,系统阐述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创新与实践。

一、课程来源

一次晨间活动,幼儿发现操场上用来做操的小圆点也可以玩游戏。

“你看我厉不厉害,我能从这个点跳到前面那个点上。”婷婷一边跳一边对旁边的幼儿说。听了她的话,周围的幼儿也学着她在操场的点子上跳来跳去。

“我会玩一种不一样的跳法。”子昂说完,跑到材料区拿出一根粉笔,然后在地面上画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房子图案的形状出现了。“你们谁会跳这个?”子昂自信满满地对幼儿说。

幼儿聚在一起讨论“这是什么游戏?”“应该怎么玩?”“玩这个游戏需要什么?”……

蹦跳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幼儿喜欢利用周围的材料“跳”,个别幼儿(子昂)还对民间游戏“跳房子”产生了初步认识。

教师发现了幼儿对“跳”这一运动产生了兴趣,在幼儿的讨论中,确立“跳房子”在幼儿游戏中的可行性。教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通过师幼谈话、调查记录等方式,了解幼儿有关民间游戏“跳房子”的生活经验,从而开展基于班级幼儿游戏经验的“跳房子”课程。

二、课程实施

(一)“跳房子”我知道

“跳房子”游戏是怎么玩的呢?幼儿带着疑问与调查表回家,询问父母、爷爷奶奶。第二天,幼儿带着调查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

婷婷说:“我和爷爷玩的‘跳房子’游戏是先画好房子,再轮流跳,看谁先跳到房顶就算胜利。”她的调查表中画有两个人物,一人在画好的房子里跳,另一人紧跟前者跳。

玥玥说:“我爸爸说他小时候的‘跳房子’游戏很简单,只要有小石子就可以玩,但是在运动前一定要热身。”玥玥的调查表中用一个个圆点代表小石子,但是她在小石子的旁边还画出了一个个在歪头、伸胳膊、踢腿的孩子。

睿睿说:“房子上要有数字,老师需要准备沙包和粉笔,画好房子后才能开始。”

反思:幼儿通过调查记录,发现“跳房子”这一民间游戏的存在,由此引发了幼儿玩“跳房子”游戏的兴趣,并且自发地探索调查表中提出的材料、玩法。在此环节中,幼儿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二)“跳房子”初体验

有了前期了解,幼儿开始自由探索各种“跳房子”的玩法。有的说“老师可以双脚按照数字的顺序向前跳”,有的说“老师可以单脚按照数字的顺序向前跳”,有的说“我会按照格子单双脚交替跳”……幼儿争论不休,最后幼儿决定将每一种方式都试一试。

就在幼儿轮流尝试时,子昂说:“老师,你看!我会倒跳。”原来,他正倒着从房子的底部跳到房顶。教师向他竖起大拇指,并且提醒他倒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随后,其他幼儿也模仿他倒着“跳房子”。

反思:经过调查、分享,幼儿积累了各种玩法,尝试单脚、双脚、单双脚轮流、倒着跳等方式,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地面上格子的造型等,跳出自己的玩法。这时,游戏规则成了新话题。

(三)游戏规则我来定

针对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游戏分享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老师要按顺序游戏,不可以抢。先来的先玩、后来的要在后面排队。”“对,玩过的也要到后面排队。”“那如果有小朋友踩线,或者跳到格子外面去了,怎么办?”“那他就排到队伍的最后面吧,因为他已经输了。”……随后,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讨论出的游戏规则展示在游戏区,以提醒幼儿共同遵守。

反思:在游戏中,幼儿发现若没有游戏规则,游戏就无法正常进行。于是,幼儿通过讨论,确立了游戏规则:轮流玩、不踩线、不出格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建立在幼儿具有游戏经验的基础上,更有目的性与秩序感,也更易被幼儿接受和遵守。

(四)“跳房子”再体验

有了游戏规则,游戏更加顺利了。

这一天,婷婷、玥玥、睿睿三个人又一次进行“跳房子”游戏时。婷婷拿起一个沙包,将其扔进了6号“房子”里,然后跳到6号房子里捡起沙发,又跳回起点。

“婷婷,你的这种游戏方法老师还没见过呢。真不错!”教师肯定了她的探索。

幼儿开始尝试新玩法。

反思:在掌握并了解基本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尝试“跳房子”后,挑战难度的增加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在游戏中,某个幼儿的偶发行为将“跳房子”游戏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也蕴含了数的概念等,使幼儿在创新中获得经验与能力的提升。

(四)“跳房子”之造新房

游戏规则的不断改变,为幼儿的游戏体验打开了新大门。幼儿开始讨论,除了规则还有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老师可以把房子也变一变。”

“对,老师都是跳9个房间的房子,教师可以变成6个、7个、8个的。”

“我觉得老师的房子用粉笔画有点烦,老师可以用呼啦圈摆一摆就行了。”

…………

于是,幼儿自由分成不同小组,小组内商讨出“新房子”里的房间数量和位置。

然后,拿着设计图寻找造房子的材料,呼啦圈、尾巴、PVC管、积木、一次性纸杯等都成造房子的材料。

反思:“造新房”环节是一种游戏经验的迁移与拓展。在平面设计中,幼儿突破了九格房、六格房、梅花房的变式规律,大胆设计出多种房子形式;在立体搭建中,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设计搭建多样型房子,有距离、高度、方向等不同维度的改变。幼儿以自由分组、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整个活动,使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程反思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整合,为“跳房子”这一民间游戏注入了整合教育的活力,让幼儿运用各种经验对游戏玩法再创造,使该民间游戏的玩法得以拓展,赋予民间游戏更丰富的教育内涵。

四、支持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以兴趣促活动——让幼儿“会玩”

幼儿喜欢按自己对材料(玩具)的兴趣程度来选择材料(玩具)。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玩具),并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玩具)互动。教师通过幼儿偶发的游戏行为发现了幼儿对民间游戏“跳房子”的兴趣,引导幼儿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二)以创新促生成——让幼儿“慧玩”

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民间游戏,注重幼儿在游戏中个性化的表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玩有想法、玩有花样、玩有智慧、玩有创造。

1.观察、分析,引导幼儿改编民间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既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又要思考和分析幼儿的发展前景,从而提供恰当的策略支持幼儿游戏。

在游戏前,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经验,为后续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奠定基础;在游戏中,教师关注幼儿全体发展及个体需要,引导幼儿与同伴、教师有效沟通、合作,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关系;在游戏后,教师及时与幼儿分享、交流,分析游戏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共同为下一步游戏的开展提供策略,从而不断完善游戏内容、推进游戏进行。

2.整合、实践,引导幼儿生成新的民间游戏

随着幼儿游戏的进行,一成不变的民间游戏将渐渐失去对幼儿的吸引力。改编、创编民间游戏进行显得尤其重要。自由转化法让幼儿在玩一个民间游戏时,由此游戏引发出另一个或多个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发现材料(玩具)的“一物多玩”,从而丰富游戏内容;拓展延伸法能引导幼儿在有游戏经验、游戏能力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扩展游戏内容,串联多个游戏,从而生成新游戏;发散引导法也能引导幼儿发散出民间游戏内容。

(三)从活动到课程——让幼儿“深玩”

在民间游戏探究中,教师应该顺应幼儿的学习规律,建构游戏课程。在活动组织、课程建设中,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整合与渗透。在上述“跳房子”游戏中,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从幼儿的问题入手,引导幼儿深挖“跳房子”的教育内涵,完成了游戏从活动到课程的转化。

猜你喜欢

跳房子游戏规则玩法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推理:阳光下,跳房子
跳房子
操场欢乐多
零跑的新玩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跳房子
游戏规则
游泳
趣味数独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