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视角下动画媒介暴力及其解构路径研究

2021-12-02宗传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哪吒暴力媒介

宗传玉

动画作为一种深受儿童喜欢并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样式和当下全新的一种传播媒介,其独特的假定性特征更容易成为呈现暴力元素和内容的载体。受“消费主义”和“娱乐至上”的观念影响,很多动画作品出现了暴力元素表达的“伦理失范”现象,对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动画媒介暴力的概念及成因出发,探讨动画媒介暴力的解构路径。

动画媒介暴力;动画暴力成因;暴力元素解构

动画伴随儿童的成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伙伴。优秀的动画片可以给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适当观看有助于启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其个性发展,给儿童带来美感的体验,并能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但大量充斥着暴力内容的动画片,却影响着儿童的认知观念和价值判断,对儿童产生了不良影响。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很多动画作品背离了原本的艺术属性,忽略了认知启蒙与审美教育的社会责任,出现了暴力元素表达的伦理失范现象。近年来,由于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而发生了许多儿童暴力伤害事件,引起了家长、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动画媒介暴力的解构路径,对于动画的发展及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1.动画媒介暴力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戏剧、表演、音乐、摄影等许多艺术类别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绘画和数字动画技术制作完成。其高度的假定性和充满想象力的内容深受青少年及儿童群体的喜爱。动画媒介独特的开放性使得动画被视为一种表意媒介、一种媒介内容和手段,成为观念表达的一种语言形式[1]。作为一种叙事语言,其所具有的特殊的视听艺术属性和极强的表现力,更容易成为呈现暴力内容和出现暴力元素的一个载体。

“暴力”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具有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文化学等许多方面的界定意义[2]。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从大众传媒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左右,不管是电影当中人们打斗的动作还是当下多种形式的暴力内容展现,商业电影、动画片、动漫游戏、电视新闻,不同媒介几乎都缺少不了和暴力相关的内容。美国传播学家乔治.格伯纳在《暴力与媒介》中定义了暴力,即公然使用武力对待他人或自我,或者违背他人意愿使其遭受伤害或杀害的强制性行为。

动画暴力,则指运用动画表现技巧、动画视听语言、动画技术手段等对上述描述的暴力行为的视觉化表达[3]。动画中的暴力元素,既包括动画中出现的粗俗语言和暴力打斗、不文明等行为,还包括动画中的人物为了解决问题而使用暴力手段实现其目的的思想和态度,以及建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了突出动画的假定性、夸张性,通常会将动画中的暴力场景进行夸张化处理,以使动画中的打斗场景表现得绚丽夺目、淋漓尽致以及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却容易忽视暴力带来的危害,容易使低龄儿童将虚拟环境中的暴力后果与真实环境相混淆,从而降低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暴力的免疫力。

国外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了对媒介暴力的相关研究。其中以乔治.格伯纳的成果最为著名,其“涵化理论”认为:“电视具有塑造受众观念及间接影响其行为的巨大能力,看电视越多,受电视影响越大。人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各种不同媒介体验后,会逐渐习惯于媒介暴力,并将逐渐形成欣赏的态度。”[4]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看电视,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即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同时强调“奖赏”和“惩罚”的重要性。班杜拉等人(1963)曾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暴力动画对儿童的影响。他分别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看暴力动画组和未观看暴力动画对照组,通过实验发现前者比后者儿童具有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弗里德里希(1973)进行了另一个实验,将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观看暴力动画片《蜘蛛侠》和《超人》,另外一组则观看社会认同节目《邻居罗格斯先生》。通过两周的观察,发现观看暴力动画的儿童与观看社会认同节目的儿童相比,在与其他儿童的互动中更具有攻击性[5]。电影及动画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观察学习或模仿是儿童获得攻击性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婴幼儿开始,孩子就时刻观察新鲜的事物并开始积极模仿,而动画片的特性迎合了儿童的兴趣,促成了其观察学习。由于儿童无法将动画作品中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因此动画作品中出现的任何角色互动,可能会成为模仿的对象,而反复的暴力行为更容易增强模仿的冲动、降低儿童对暴力的免疫力。

2.暴力产生的理由:动画媒介暴力成因的理论透视

2.1 “商业至上”的消费主义影响

“动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本应具有崇高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然而消费主义浪潮中的国产动画却陷入商业实用主义之中”[6]。当今是一个消费的时代,艺术被卷入消费市场,成为精神文化消费的产品。动画的商业特征,决定了它必须遵从观众的喜好并照顾观众的心理,才能生存和发展。数字化时代,观众对精神消费品的娱乐和消费具有了更宽泛的尺度,观众对暴力的审美需求和消费心理,使得商业电影创作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过于追求表层的感官娱乐满足,忽视动画艺术深度的精神意义内核诠释,由电影艺术引申来的暴力美学热潮被越来越多运用到动画作品中,动画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创作含有暴力元素的动画。含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里面紧张激烈的打斗、视觉冲击力强的特效、夸张的语言和强烈的音效,都引起了观众观看的欲望,而传统动画所倚重的价值表述与意义指向日渐式微。动画审美趋向世俗化。

2.2 动画艺术特性及叙事的需要

动画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电影艺术。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动画可以将各种假定的情境变为艺术现实。与真实电影相比,动画在创作中不受演员的表演、场景的设定等约束,对暴力元素的建构更加容易。暴力在文化艺术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动画作品中出现的暴力元素根源于动画的本体特性。动画的本体特性使其以游戏化、喜剧化、正义化的方式将现实暴力进行合理化和美学化改造,从而使动画暴力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叙事的需要使暴力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暴力成为推动故事发展和吸引观众不可或缺的手段。叙事中的暴力在体现冲突、展现社会现实和塑造英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7]。动画片《姜子牙》中,姜子牙与巨型九尾狐打斗那段极具观赏性,行云流水的武打动作设计,中国风的配色,以及具有冲击力的景别构图,呈现了顶级的神妖大战与视听盛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与敖丙的打斗动作,一个英姿豪迈、戾气十足,一个身法柔软、进退有节。哪吒敖丙大战中冰与火的对决,哪吒以红火莲花包围蓝色冰柱的爆发力,哪吒与海夜叉的轰炸式打斗,两组师徒的车轮大战和花式打法,为观众提供了直观、震撼的观影效果。同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打斗极具观赏性和夸张性,里面的动作借鉴了许多经典武侠片。为了拯救被混沌囚禁的孩子,孙悟空在烈焰中重生,再次穿上金色盔甲,红色长袍飞舞,在悬崖峭壁间与混沌展开决死格杀,更是将全片推向了高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类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进行拓展和演绎的动画电影,由于其特定的表现内容便决定了暴力出场的必然性,暴力成为建构全片最基本的叙事元素。很多动画中暴力,不仅成为全片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有时还成为故事表现的对象,成为故事情节本身[8]。像《功夫》《美少女战士》等热血格斗类动画。此类动画通常围绕杀戮、侵犯内容等展开,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打斗动作等元素,暴力成为此类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解构:动画媒介暴力解构路径探析

纵观我国动画史,我国曾出品过大量充满人文关怀的关于暴力表达的佳作。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出品的《哪吒闹海》中,“自刎”“再生”“复仇”等暴力的描绘作为重要的叙事动力而存在,它表达了人物的曲折和英雄复仇的悲剧感,并创造了生动、紧凑、曲折而巧妙的情节。作为反抗者的化身,“哪吒”与压迫者龙王作战,最后除暴安良为正义而献身。暴力是正义与邪恶的象征,给电影增添了些许悲剧审美意味[9]。而《大闹天宫》则是通过曲折和充满矛盾的情节场景以及夸张和想象力的暴力动作进行呈现,塑造了机智、勇敢、无所畏惧,能够做人之不敢做、想人所不敢想的英勇的齐天大圣形象。孙悟空的顽强斗志,奋起金箍棒,扫除所有怪物的大无畏精神,代表着一种正义的力量,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表现出人民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在这些民族风格意向明显的作品中,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如剪纸艺术、戏曲配乐、武术打斗等都被融入了动画的制作中,中华民族美术风格鲜明。

3.1 叙事上对暴力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构

在动画作品中,相对于暴力本身,暴力产生的原因才是作品叙事的重点。动画作品中呈现的暴力,应该是为了展现勇敢、忠诚、彰显正义等。也许是英勇仗义为友情拼杀,也许是为了荣誉、职责、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而战斗。这些人物虽然有暴力行为,但是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片中人物暴力的使用是出于道德和正义的名义,这些暴力行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伦理道德,即借助暴力行为行正义之事,暴力元素承载了侠义精神。国产武侠、神话题材动画很多都是以道德、伦理或正义的名义使用暴力。例如,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敖丙为了拯救自己族人决定要让陈塘关不留一个活口,最终被哪吒制服。哪吒是为了拯救陈塘关百姓而大战敖丙,塑造了一个重情重义,敢于斗争反抗、不向命运低头的新型哪吒形象。《哪吒闹海》中,哪吒“闹海”,目的是营救被龙宫夜叉抓捕的孩童。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重披战甲,是为了江流儿大战妖魔。需要注意的是,动画中暴力的描述与展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利用暴力来思考严肃的社会问题,挖掘人性深处的黑暗,将现实生活的意义内涵与视觉奇观相结合,并在暴力斗争的基础上承载某些社会内涵和认真思考,这样才真正发挥了暴力所应有的作用。

3.2 采用写意的艺术手法,进行暴力元素的诗意化解构

我国早期曾借鉴传统戏剧、武术、民间美术等艺术元素,在角色造型设计、动作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设计、音效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诗意化解构、艺术化处理,创作了诸如《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哪吒闹海》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打斗动作具有戏剧等舞台艺术中的程式化处理,具有极强的表演性、符号性和程式化。《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打斗动作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武功表演。孙悟空灵活的打斗动作姿态优美、圆润灵巧,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装饰意味。哪吒在《哪吒闹海》中的动作设计倾向于夸张幽默的戏剧化打斗风格,准确地展现了哪吒单纯直接、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特别是在与敌人打斗的时候,更着力凸显夸张的京剧造型,也比较符合典型的动漫化艺术风格,为影片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写意的艺术手法进行暴力内容的艺术处理和诗意化解构,将暴力动作进行浪漫化、舞蹈化、写意化处理,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后软化暴力的体现。艺术化的暴力动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影片画面的美感,消解了暴力带来的残酷性,使暴力动作呈现出中国电影特有的美学风范和民族特色。

3.3 灵活运用动画视听语言技巧,消解暴力元素。

动画创作中,对于不可规避的暴力,可以通过镜头转接、音效处理等技巧,为暴力增添喜剧成分,将原先那种严肃、恐怖、血腥的暴力表现方法转化为幽默、戏谑、滑稽和浪漫。喜剧元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冲、消解动画叙事中的暴力情景,使呈现方式变得更有情趣和夸张搞笑,暴力元素也成为一个有效的视觉穿插[10]。通过剪辑和特效处理,灵活运用声音、动作配合画面造成喜剧感,可以形成滑稽、幽默、夸张的喜剧画风。夸张、幽默的处理方式掩盖了暴力元素带来的不适感,起到消解暴力的作用,也给动画增添了多元的视听效果,使其更为生动引人。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即是一部充满暴力的喜剧风格动画片。片中汤姆无时无刻不在经受暴力的摧残和折磨,各种暴力手段轮番上演,饱受摧残,其身体经常被折磨得扭曲、变形。但是配合夸张的肢体动作、有趣的音效和天马行空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情节,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其喜剧性表演常常给儿童带来无限欢乐,喜剧性的表现弱化了暴力带来的残酷。又如国产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小哪吒时常捣蛋,是一个满脸坏笑、放火烧街的小恶霸形象。其造型喜剧感十足,浓重的黑眼圈、永远穿不周正的裤子,其随口吟唱的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子要撑破……”感觉哪吒非常残暴,但打油诗最后一句“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带纸”这句幽默诙谐的话语加上其戏谑、滑稽的表情,又将前面哪吒给人留下的冷酷、蛮横形象进行了消解。

动画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让观众感官兴奋、情绪宣泄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们对动画中的暴力、血腥场面产生认同的心理。动画电影是电影艺术的重要领域,其社会功能不应仅局限于实现商业利益。因此,要把握动画中的暴力表达尺度,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对动画中的暴力进行解构,提高暴力动画的艺术价值,让动画回归故事本身、道德本身。此外,要注重挖掘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动画认识和审美功能,使动画承担起认知启蒙与美育的社会责任,用真正走的出、留得住的故事、人物,塑造民族动画品牌,以打造具有文化内核的世界经典佳作。

注释:

[1]纪晓岚:《多维、表达、延展——媒介融合时代下动画的跨界与共融》,《当代电影》2019年第9期,第164-167页。

[2]于永丽:《日本动画暴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3]张琳琳:《动画<海贼王>的媒介暴力分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期,第52、62页。

[4]王英莉:《暴力游戏:国产动画片的审美取向》,《当代电影》2015年第8期,第185-188页。

[5]牛晶晶:《动漫中的暴力内容及其对初中生攻击性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9年。

[6]段晓昀等:《暴力娱乐与成长焦虑:国产动画的媒介暴力分析》,《现代传播》2016年第3期,第98-102页。

[7]燕道成等:《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第61页。

[8]杨光:《试论当代动画艺术创作中的暴力趣味》,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11年。

[9]宗伟刚等:《追溯・反思・疏导:国产动画片媒介暴力分析》,《艺术百家》2015年S2期,第171-173页。

[10]常婧:《美国动画影片中的暴力元素》,《电影文学》2017年第10期,第112-114页。

猜你喜欢

哪吒暴力媒介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哪吒VPro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暴力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