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1-12-02张罗琦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张罗琦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状况

(一)注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

我国的实践教育相对落后。我国的思政教育更多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而缺少对实践教育的重视以及传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高校的实践教育曾有形式化、功利化的阶段。这跟地方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缺位有较大的关系,即其充分重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结果,但是却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阻碍实践教育的进展。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轨的现象层出不穷,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辅相成,教学如果将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就可以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让两者相分离,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思政课内生能力建设不足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教学的能力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发展的能力共同形成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生能力。[1]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没有把握好思政课作为高校特殊课程体系以及其仍受高等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一般性规律支配之间的矛盾。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思政课的特殊性,例如追求资源配置、急于求新等,而忽视了学科建设的一般性规律。以大班教育为主要教育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放水”现象的发生,也最终导致学生们对思政课缺乏应有的敬畏感。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教学的能力方面,大班教育的形式将来自不同院系或专业的学生聚集到一起传授知识,教育针对性不足。其次,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不能有效地满足教学过程对于学理性的学术要求,对教学的支撑力和有用性不足。

第三,在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力方面,教师授课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及时扩大知识储备。教师大多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采取以自身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关注到不同个体需求之间的差别,从而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思政教育环境建设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课程体系具有其特殊性,并要求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然而由于“经济人”思想,各部门之间互相掣肘,阻碍着思政教育的发展。且高校更多的是例行履行上级命令,并未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使学生产生了轻视态度,甚至是抵触心理,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思政教育是高校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社会资源跟高校之间有必然的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通常会受到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思政教育环境促使教学取得成效的难度增大、效率降低。

(四)教育阵地单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的转型时期,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加速了信息全球化发展,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使其出现政治认同感降低、归属感下降等现象。

此外,教育阵地影响着对高校思政教育主动权的把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全媒体理念相对滞后,且由于其对自媒体、互联网以及实时热点了解不足,也没有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很好地结合,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阵地单一的问题。

二、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过程与结果。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引导高校大学生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把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重任。[2]通过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体现着强烈的时代诉求。

(一)国家层面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迫切要求高校发挥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不仅要教授高校大学生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精神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引领。中华民族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大学生这一角色必不可少,并且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社会层面

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市场出现了“双极端”现象——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过剩与高端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3]思想政治教育将正确价值取向融入教学,即从精神层面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工作,使大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三)高校层面

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作为学术组织应当承担的三大职能中的第一使命。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国家与社会的需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思政教育课堂为载体,深刻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创造出一批具有较高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

(四)个人层面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对青年大学生带来深刻影响。在这一特殊时期,借助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相矛盾的具体情境,向大学生强调集体至上的理念,开展积极向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大学生认识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高校通过开展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使大学生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激烈的竞争,并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

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优化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并辅以激励手段的实施来作为补充,将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使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深入探析相应的解决路径,在促进大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还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以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进一步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教育内容方面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与挫折。高校思政教育如果仅仅传授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也就只能纸上谈兵,缺乏行动力。只有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并辅以高效的行动能力,才能够拥有最大的竞争力。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等很多的世界名校早已注意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开展了相应的校内外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参与政治领域的实践研究活动、举办主题演讲与知识竞赛以及开设教授相关学习技能的专门讲座等等,使得高校大学生在获取课堂理论知识以外,还能够积累实践经验。

知行合一,知行并重。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可以通过构建实践融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来实现。实践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4]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应当被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与个人价值,那么高校就要制定完善的实践教育计划,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最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2.坚持专业知识与道德素养相统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素养对人的成长与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就会使学生的成长有单向度、碎片化的倾向。认真研究杰出人才的基本特质,不难发现他们都具备着杰出的知识素养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成就,与他们崇高的道德风貌与丰富的人文情怀紧密相关。

青年要想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利用好大学时期这一重要阶段。制定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集知识素养与道德修养为一身的全面发展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核心价值观在思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强调将知识素养与道德素养并重的教育理念进行贯彻,为其提供优秀人才。

3.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守正与创新,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守正是指在坚定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知识的继承。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指在已有的成果上,提出新的理念和思维,对原有事物进行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

思政教育不仅要遵守普遍教学规律,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更多的是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通过对“事、时、势”的把握,对“化、进、新”的落实,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大力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

将守正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与时代新事件、新背景、新趋势联系起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育人目的。

4.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实行大班教育。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即教师的授课不能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从而进行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即其自身运行所遵循的普遍规律。而不同专业学生所需获取的知识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即特殊性规律。若想要真正通过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通过思政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结合,强调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建设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就要以满足大学生的自身需求为主要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推动大学生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为其融入社会进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教育模式方面

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教学规律,还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以此来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采取“跟进式教育”的模式将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模式不仅能够关注到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还能够在教育跟进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境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保障思政教育的正确性。

“跟进式教育”紧紧围绕高校思政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学规律,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有用之才。[5]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具有多级主体性的特点,将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把该理论作为思政教育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本信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到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的需求,保障对教师与学生主体双方差异性的尊重,从而推动双方长足的进步。

(三)教育环境方面

要想实现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就要建设一个全民重视思政教育的良好环境。

首先,坚定党对思政教育的领导地位,各级地方政府切实落实党中央下达的各项政策措施。其次,各地方教育部门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为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落实提供切实保障。再次,各地方高校一定要贯彻各项相关的政策细则,完善基础设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社会的各个部门也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融入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增强大学生的代入感,激发求知兴趣与实践欲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阵地方面

互联网时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所面对的新环境。抓住这一特定情境,因势而新,积极促进教育形式的改革与创新,筑牢自媒体平台这一教育阵地,激发互联网载体的巨大潜力,为掌握思政教育的主动权提供强大推动力。

首先,学校可以创建利于信息沟通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等,让高校大学生充分的参与讨论,在自由的环境中发表各自的想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次,从长远视角出发,打造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将线下与线上两种呈现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创建传统方式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新路径,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

(五)教育激励方面

高效的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手段。构建教育激励机制,要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参照思政教育各参与主体的实际需求,构建以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激励机制,调动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实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最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这一主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建立并完善思政教育相关教育人员的奖励体系,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出发,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精准呈现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与进步,从而判断是否加以奖励或奖励多少,对教师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激励。以学分为主要形式对学生加以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并积极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表扬与奖励,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这要求高校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不懈努力,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知识素养与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也启示着相关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与实践引导,推动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