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嘴山市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1-12-02张惠霞
张惠霞,杨 涛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宁夏 石嘴山 753000)
近年来,石嘴山市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奶牛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强化生产管理、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等措施,推动了石嘴山市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石嘴山市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1 奶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石嘴山市奶牛存栏量达6.04万头,比2019年增加65%;年产鲜奶26.7万t,比2019年增加64%,鲜奶主要由伊利、蒙牛、夏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收购,是伊利和蒙牛的优质奶源基地;奶产业实现产值5亿元,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32.77%。
1.2 奶业基地布局初步形成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了一批现代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场,形成了以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和河西奶牛养殖提升区为重点的奶业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有存栏奶牛1 0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20个,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8个,规模化养殖率达100%。共有挤奶站(厅)28个,全部为机械化挤奶。养殖场奶牛档案、生产性能、良种选配、饲料搭配等实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从农户散养到园区集中饲养再到现代化单体牧场的转变。
1.3 优质饲草料生产形成规模
石嘴山市饲草种植面积1.854万hm2,其中优质苜蓿种植0.525万hm2,青贮玉米种植1.296万hm2,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苜蓿)在规模奶牛场中普及推广。规模养殖场流转农民土地自建饲草料基地或与种植农户签订收购及配送合同,实行订单式服务已成常态。一批新型集饲草加工调制、贮存和配送为一体的饲草配送中心涌现,有效提高了饲草料综合利用率,有力支撑了石嘴山市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新的养殖技术运用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奶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实施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奶牛节本增效、奶牛性控繁育、奶牛绿色养殖等示范项目,全面推广良种选育、高效繁殖、全混合日粮饲喂、信息化管理、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石嘴山市规模化养殖场奶牛良种率、机械化挤奶率、青贮饲喂率均达到100%。
1.5 乳品质量安全性不断提升
石嘴山市共有生鲜乳收购站28个,生鲜乳运输车51辆,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全部实现备案管理,所有奶站、运输车辆和违禁物品监测实现全覆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实现了可追溯。连续多年生鲜乳监测合格率和生鲜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同时经有关机构检测,石嘴山市牛奶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均较高,是高端奶和特殊配方奶粉(如婴儿配方奶粉、老年人配方奶粉)加工的优质原料,是奶产业走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的奶源基地。
1.6 草畜一体的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初步形成
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在奶牛养殖场示范推广种养结合、商品有机肥生产等,奶牛场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和灌溉农田,固体粪便经堆积发酵后还田,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扎实有效。
2 存在问题
2.1 发展与环境承载的矛盾
石嘴山市是宁夏奶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十四五”期间石嘴山市规划新增奶牛15万头,按照1头奶牛0.2 hm2饲草料种植地的配套标准和60 m2的奶牛场建设标准,需调整饲草料种植用地3万hm2,新增奶牛场建设面积0.09万hm2。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下游,受黄河配水指标限制,农业用水矛盾突出。随着奶产业的发展,水资源配给不足问题亟待解决。预计每年增加养殖粪污192万t,养殖量加大与资源紧张、粪污处理的矛盾突出。
2.2 动物疫病风险日益加大
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和区域布局的扩大集中,从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调入奶牛增多,且流动日益频繁,疫病的发生、流行、传播风险加大,防控风险加剧,加之养殖场管理水平不高,动物防疫工作不彻底,人畜共患病净化难度大。口蹄疫等流行病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一旦暴发疫情,不但危害养殖场,还严重威胁奶制品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奶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3 标准化养殖水平还不高
虽然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较高,但与其他大中型奶牛养殖企业相比,牛群自繁增长乏力,主要依靠外购后备牛维持产能。养殖观念不先进、经营管理能力不足,对奶牛先进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关键性技术应用度还不够,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管理不足,养殖成本偏高。
2.4 养殖场和乳品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石嘴山市奶牛养殖在奶牛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奶产业经济模式单一,主要以生鲜乳销售为主。在生鲜乳收购定价方面,乳品加工企业处于强势地位,养殖场基本没有话语权,生鲜乳购销没有形成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定价机制。当生鲜乳供给相对过剩时,收购企业随意提高标准、压低价格、限量收购;当供给短缺时,收购企业哄抬奶价、争抢奶源、无序竞争,导致消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主要由奶牛养殖环节承担,造成奶牛养殖主体对生鲜乳销售市场的稳定性信心不足,奶牛养殖在奶牛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地位。
2.5 乳制品加工流通环节薄弱,产业链不完整
一直以来石嘴山市没有乳品加工企业,各奶牛养殖场(园区)鲜奶主要由蒙牛、伊利、夏进等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导致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且不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3.1 坚持科学规划,走质量环保发展道路
按照“整体规划、分区建设”的原则,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根据土地承载能力、饲草料供给能力等条件,科学确定奶牛养殖规模,促进种养业布局协调,规模适宜。对新建养殖场应以高标准养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生产生态协调、设施工艺配套,集约化运营和标准化生产,饲料储存加工、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等配套设施齐全,充分考虑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饲料区、隔离区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等设施的合理配套。对已建成的奶牛场进行合理改造升级,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奶牛养殖能力。围绕奶产业发展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落实“粮改饲”政策和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建设项目,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技术,建立和完善饲草料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发展饲草料收贮企业和配送中心,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基地。
3.2 强化疫病防控,保证奶牛健康发展
加大疫病防控工作力度,严格动物调运监管,所有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从指定通道进入,严格查证验物,严防疫病的传入。做好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监测,支持养殖场开展自检,对患病牛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落地报检、隔离、监测、扑杀等措施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加快无规定疫病小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规模奶牛场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建设,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促进奶牛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3 开展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奶牛整体养殖水平
以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围绕营养、饲草料、疫病防控、畜舍设计、养殖设施设备、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环节,引进荷斯坦等良种奶牛,开展奶牛选育、增产增效、疫病防控、绿色养殖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精准化循环发展养殖模式,提高奶牛综合生产性能和效益,构建高效养殖体系,提升奶牛整体养殖水平。
3.4 加强源头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
重点对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等进行监管,严格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监测全覆盖,严厉打击非法收购生鲜乳和各类违法添加行为。支持奶牛养殖场自建乳品检验检测体系,确保生鲜乳和乳品质量安全。
3.5 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培育乳品加工业,培育高端乳制品加工基地
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进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乳品加工企业,健全完善产业链。鼓励养殖企业开展乳制品生产加工,积极消纳新增奶源。加强石嘴山市优质奶源基地宣传,提高优质奶牛、优质奶源、优质乳制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6 密切养殖加工利益联结
健全完善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由政府引导,乳品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定期发布生鲜乳收购指导价格。引导乳品企业与奶牛养殖场、家庭牧场、合作社等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积极推行股份合作、优质优价,密切加工企业与养殖主体利益联结,实现互利共赢,严格按照自治区发布的生鲜乳收购合同范本,签订生鲜乳购销合同,规范生鲜乳购销,确保奶农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