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疾病,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2021-12-02宣汉县人民医院杨国丹

家庭医药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产热中枢下丘脑

⊙宣汉县人民医院 杨国丹

要问人体的正常体温,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37℃”。有个说法是,37℃是抵御许多致命病原体感染的最佳温度。在长久的进化下,人体内的各种酶在37℃上下时的活性也最高。但人体体温会随各种因素而波动,而非固定不变,通常受性别、时间、情绪与运动、年龄、外界气温、进餐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同一个人,检测方法不同,体温也有所差异,如口腔舌下测温通常范围在36.3~37.2℃,直肠测温范围大概在36.5~37.7℃。我们一般说的正常体温是指腋窝测温,范围在36~37℃。

体温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要归功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保证了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而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特殊的神经组织可时刻检测人体的温度,并且带有已经设定好的“体温调定点”(如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送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当周围温度过高时,热感受器会被激活,进而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当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高于体温调定点时,其前半部分就会兴奋,通过神经系统引发人体血管扩张和排汗机能,以达到散热、降低体温的目的。这些机能主要包括增加血流量和增加排汗。增加血流量能够使血液的热量更多地通过皮肤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热量排出体外。如果还不足以降低温度,下丘脑则会通过其他机制调节,导致皮肤出汗,通过汗液的蒸发强行将热量带走。

当周围温度过低时,下丘脑的后半部分同样会从冷感受器接收信号,进而兴奋,并同样通过神经系统引起人体的多种机能运作,增加产热、减少热量损失,从而使体温升高。人体主要通过收缩毛细血管,减少血液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来减少热量散失。当这种方法不足以使体温升高时,人体就会通过冷颤等方式,提高细胞的代谢率,进而增加产热。

简单来说,当体温高于体温调定点时,机体促进散热;相反,当体温较低时,机体会促进产热、减少散热。人体的体温就是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长久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时就称为发热。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高热是39.1~41℃,超高热在41℃以上。

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病因,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这些病原体及其产物称之为外源性致热原,进入人体后本身不能引起发烧,而是通过刺激白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包括干扰素等,以及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解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调,引起发热。感染性疾病中又以细菌感染占多数,包括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胆道感染、伤寒、副伤寒、肾盂肾炎、脾脓肿、盆腔脓肿、腹腔脓肿)和结核感染等。病毒感染次之,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

除此外还有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是由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肿瘤等引起的,因此在进行治疗前就要先分清楚是否存在感染。如果发热不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滥用了抗生素;或是对感染致病菌判断不正确,选择的抗生素不正确,那么非但原发病无法治好,可能还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药物热、二重感染、产生耐药菌等。最简单的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的办法就是看发热的同时是否有伴随症状,如呼吸道感染可能伴有咳嗽、咳痰;消化道感染可能伴有腹泻、腹痛、腹胀;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猜你喜欢

产热中枢下丘脑
锂动力电池电化学-热特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小气候环境对肉鸡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中药对下丘脑作用的研究进展
回药阿夫忒蒙丸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
小儿推拿治疗中枢协调障碍163例
云南不同地区大绒鼠体重、产热和肥满度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研究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慢性紧张型头痛中枢调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