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摆脱耳鸣
2021-12-02乐山华城耳鼻喉专科医院余欣遥
⊙乐山华城耳鼻喉专科医院 余欣遥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即使周围很安静,却能隐约听见汽车的鸣笛声、嘈杂的说话声、虫子的叫声、潺潺的流水声……如果这不是发生在梦境中,那就要注意,你可能出现耳鸣了。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耳鸣的发生率越来超高。耳鸣患者已经占据耳科就诊患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耳鸣?又该如何治疗呢?
引发耳鸣的原因很复杂
耳鸣源自拉丁语,意为持续的铃样响声,即人耳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异常声音感觉。耳鸣实际上是一种听觉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但许多疾病都有耳鸣的症状。
耳鸣的发生与听觉传入通路出现问题有关。声音被人“听到”,首先是声波与鼓膜(即通常说的“耳膜”)产生“碰撞”,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又带动与其相连的听骨链运动;接下来,听骨链的镫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耳蜗把这种振动的机械运动转变成电信号刺激听神经,由神经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最后大脑把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我们就听到声音了。但如果听觉传入通路里出了问题,上传的信号有缺失,一些大脑的指令信号就无法处理。大脑会把这些无法处理的指令信号转送到听觉中枢旁边一个叫“海马回”的地方,此时,耳鸣就可能出现。
临床统计,耳鸣主要由以下4类原因引发:耳道感染、炎症导致耳的生物损伤;药物导致耳的化学损伤,像有些抗生素如链霉素或是阿司匹林、奎宁等会造成耳鸣、听障、眩晕之耳毒性;噪声、外伤导致耳的物理损伤;精神刺激引起耳的精神创伤。另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也能造成耳鸣。
多种方法可以让耳根变清净
由于不少疾病都可能导致耳鸣,因此临床上首先要排除原发疾病导致的耳鸣,如耳鼻喉科疾病(中耳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鼻咽癌、听神经瘤等)、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贫血、偏头痛、高血压、高血脂、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原发疾病导致的耳鸣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主,如果没有具体原发病导致的耳鸣,在临床上则直接诊断为耳鸣。耳鸣不会引起器质性的病变,采取下列方法合理处置,就会逐步改善。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没有针对耳鸣的特效药,医生会视患者情况处方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比如血管扩张药、抗惊厥药、局部麻醉药、神经营养药等,但疗效并不确定。
心理咨询和调适耳鸣与心理密切相关,心理问题可以是耳鸣的原因,也可以是耳鸣的结果。可以说每个耳鸣患者都有心理问题。因此耳鸣患者应该避免任何负面思维,比如“这病治不好了”“没有好办法治疗”,要消除心理负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掩蔽治疗主要是通过应用耳鸣治疗仪、耳鸣掩蔽器、纯音测听仪或者助听器(放大生活周遭的声响),让患者处在背景声音大一点的环境中,来减轻对耳鸣的感受,降低耳鸣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和心理、情绪上的反应。
习服疗法目的是使患者对耳鸣适应和习惯,从而减轻耳鸣程度。该疗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长期、严重的耳鸣患者,主要包括低强度的噪音掩蔽、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训练、心理咨询等。习服疗法要求耳鸣患者坚持训练1~2年才能达到完全适应或习惯。
除了配合和坚持治疗,患者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4点:远离噪音环境,也要避免长时间处于过于安静的环境当中,因为适当的环境声有益于屏蔽耳鸣;放松心态,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避免肥甘厚腻,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并戒除烟酒;经常沐足和做一些耳部保健操,也可改善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