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活动中教师的“顺”“引”“助”

2021-12-02吴文雅

好家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手雪花尝试

文 吴文雅

一、活动背景

最近,幼儿对“鸡蛋对对碰”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一次玩鸡蛋的活动中,睿睿指着自己的鸡蛋激动地说:“大家快来看哪,我的鸡蛋站起来啦!”“不可能,鸡蛋怎么会站起来呢?”很多幼儿表示不相信。当他们看到“站立”的鸡蛋后,都跃跃欲试,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鸡蛋“站”起来。幼儿们对鸡蛋为何能“站”起来充满了疑问,我们何不引导他们自己探索鸡蛋“站”起来的奥秘呢?于是,“蛋宝宝站起来”活动拉开了序幕。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的 “顺”

睿睿全神贯注地拿着鸡蛋,努力想让鸡蛋“站”起来。经过多次尝试,终于,睿睿的鸡蛋“站”起来了。看到睿睿的鸡蛋“站”了起来,成成也拿出鸡蛋,小心翼翼地尝试让鸡蛋“站”在桌子上。可是尝试了多次,鸡蛋就是“站”不起来。成成着急了:“我的鸡蛋是歪的,它站不起来。”我笑眯眯地说:“是这样吗?那我们换一个试试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幼儿动手尝试起来。

幼儿总是会被一些不经意的现象吸引,进而去模仿、探索与学习。我们应顺应幼儿的兴趣,生成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幼儿的兴趣点而生成的。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若能主动投入,就会不断发现各种问题,使活动能够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教师的“引”

看到幼儿对“如何让鸡蛋站起来”非常感兴趣,我就组织全班幼儿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师:“为什么睿睿的鸡蛋能站起来呢?”

成成:“可能睿睿的鸡蛋和我们的不一样。”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于是,我拿出睿睿的鸡蛋和其他幼儿的鸡蛋进行对比,让幼儿仔细观察。

师:“怎样才能让鸡蛋站起来呢?”

菲菲:“可以用一样东西帮助鸡蛋站起来。”

小米:“用吸铁石。”

仔仔:“用筷子把它夹住。”

为了便于幼儿探究,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探索。同时,我与幼儿共同设计了《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发现,看看哪些材料能让鸡蛋“站”起来。

教师不但要有“慧眼”,还要做“穿针引线”之人,在幼儿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提供帮助,促使幼儿的自主活动转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方向。在这次活动中,我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展开有效的互动,并在互动中观察幼儿的言行,理解幼儿的学习、思维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鼓励他们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努力为其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操作和探索的乐趣。

(三)教师的“助”

在幼儿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大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阳阳和成成都使用雪花片辅助鸡蛋站立,但是阳阳成功了,成成却失败了,成成表示不理解。于是,我引导成成对比双方的雪花片。成成进行了仔细观察,说:“他把雪花片搭起来了,像个底座一样。”

我的介入成功地帮助成成解决了难题。然后,教师将成成遇到的问题抛给了全体幼儿,引导幼儿将成功运用雪花片的经验迁移到运用报纸、毛根等材料上。鸡蛋在幼儿的手中一个接一个地“站”了起来。

教师适时的引导、同伴间的相互学习都是让幼儿获得信息、丰富经验的重要途径,使幼儿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发现、解决问题,为幼儿创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幼儿体验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在区域活动中,我理解的师幼互动应包括智慧的激发、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应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不是以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幼儿,而是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幼儿在交流互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和经验。

猜你喜欢

动手雪花尝试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