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铁科植物引种栽培及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2021-12-02邓建忠张凌彬金海湘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药剂植株消毒

邓建忠 张凌彬 金海湘

(广州市绿化公司 广东广州 510080)

苏铁科植物是一濒临灭绝的,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距今已有3亿多年历史,是素有“活化石”、植物界中的大熊猫之称的孑遗物种,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种子植物演化、植动物协同进化、种子植物的区系、板块运动、古气候变迁等的重要材料。其造型独特、树形美观、生长期长、四季常青,大多数种类可以作为优良园林观赏植物,是目前绿化苗木中效益增值最佳的树种之一,极具市场吸引力。广州市绿化公司自2017年11月开始启动观赏苏铁专类园项目,通过与国内外苏铁科研机构、专家交流获赠国内外苏铁类品种49 种,其中苏铁科达20 种。本文将参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引种、播种育苗和栽植养护管理工作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1 种植和播种环境要求

苏铁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25 种,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及四川等地。苏铁科植物为喜光植物,好生于温暖、干燥及通风良好之处,不耐寒,生长缓慢。播种时,土壤以肥沃、微酸性的沙质土壤为宜。

根据苏铁科植物的生长特性,苏铁科植物栽植区域应选择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通风、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偏酸。

2 育苗基质选择和处理

苏铁科植物的育苗基质原则上应疏松,透气,排水性能好、富含有机质、无病虫害源、偏酸性。育苗基质土可选用灭菌的园土、泥炭土、河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透气良好的偏酸性育苗基质,如园土、泥炭土、河沙的比例为1∶1∶2。播种床可选用河沙与园土1∶1的比例混合作为培养土。

3 种子、苗木、鳞芽引种要求和处理

种子要求形态成熟、饱满、无病虫害。引种种子需去除外种皮,利用高锰酸钾等消毒灭菌药剂进行消毒灭菌。清水冲洗种子,洗净消毒药剂后,将种子摊晾阴干种皮水分。将引种种子分品种装入信封袋后,放置书柜、抽屉等阴凉位置进行生理后熟。生理后熟至2月份播种。期间,定期检查种子,观察是否存在霉变和种仁晃动等异常。出现霉变立即进行消毒灭菌,消毒处理后再阴干种皮水分重新装入新的信封袋,放置书柜等阴凉位置;出现种仁晃动,应及时利用清水浸泡种子,补充种仁水分,直至种仁恢复正常。

引种苗木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对于幼苗,要求植株直径3 cm以上。引种回来后及时检查植株茎干、根系和叶片的受损和病虫害情况,若茎干和根系受损,应及时利用高锰酸钾或多菌灵进行伤口处理,防止伤口恶化。剪除老叶、黄叶、病叶后对全株进行药剂喷洒,消灭植株携带的病菌和虫体。

引种吸芽需用生长正常,茎干粗壮,2~3年生直径5 cm以上的蘖芽作引种繁殖材料,将蘖芽枝削平切口,用百菌清600 倍液浸泡1 h~2 h消毒,或将切口涂抹上草木灰,放阴凉处风干2 d~3 d[1]。

4 播种

种子生理后熟完成后选择2—3月份进行播种,种子播种前利用1 000 mg/L赤霉素(GA3)、50%多菌灵800~1 000 倍和40%辛硫磷1 500 倍液混合浸种24 h,去除浮粒后即可分品种播入苗床或播种盆[2]。苗床可使用砖砌苗床,床内土壤厚度达30 cm。种植前先用溴甲烷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种子平放,按5 cm×10 cm进行点播,覆盖约3 cm厚的培养土。

5 上盆、换盆

种子出苗后,待种苗生长了1~2 片成熟叶片,可使用7号种植盆移栽上盆,扩大植株生长空间。幼苗和引种鳞芽茎干、根系生长到一定程度,种植盆无法满足植株进一步生长的需要时,应及时换盆,可选取大一号的种植盆。移栽时保护根系完好,上盆后通过浇灌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根系伤口处理和土壤消毒灭菌。

6 苗木、鳞芽种植

对于茎干直径达到5 cm以上的植株可直接下地种植。宜对种植区进行地形处理,以提升排水能力,适当堆高种植区域,将中粗河沙、腐熟有机肥以及多菌灵等土壤消毒药剂与种植土混合均匀,种植时宜浅种。对于幼苗和吸芽,经过伤口和病虫害处理后可直接种植于种植盆中,盆底垫一层2 cm~3 cm厚的陶粒以加强排水。种植后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促进幼苗和吸芽生根。

7 水肥管理

苏铁类植物抗旱性强,不耐水湿。下地栽植和上盆植株不宜立即浇水,避免水对植株伤口造成影响。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灭菌溶液浇灌,或者栽植1 d~2 d后再浇水定根。下地植株后期一般不需要进行水分管理,除非出现极端干旱天气,造成土壤干旱开裂,植株缺水。盆苗和播种种子应加强水分管理,土壤见干见湿,防止积水。

肥力管理上,对于下地植株,冬季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春季萌芽阶段和开花前后,以及种子育孕等阶段,根据植株生长需肥阶段追施复合肥。盆苗按季度施入缓释复合肥,施肥量为10 g每盆,按季度进行叶面喷施铁肥。

8 修剪、除草、中耕、清园

及时剪除老叶、黄叶、病叶、凋谢的雄孢子球,采种后的雌孢子球,修剪宜选择晴天进行,剪口靠近叶柄端部位置,避免凋谢雌雄花和叶柄等成为病虫害活动场所。定期进行人工除草,保持植株周围0.5 m~1 m范围内无杂草。苏铁除具有正常根和肉质根以外还有珊瑚状根。珊瑚状根是苏铁类植物的一类背地性生长的、重复二叉分枝的根丛,可暴露于土壤表面,形似珊瑚[3]。珊瑚状根具有固氮能力,对苏铁科植株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9 病虫害防治

首先,做到种子、苗木、吸芽不带病虫。利用药剂喷洒和浸泡等措施,对引种种子、苗木和吸芽进行杀虫灭菌处理。其次,在播种或移栽和种植前,土壤需添加中粗砂、珍珠岩等进行改良以提升排水透气性,土壤使用前进行药剂消毒。雨季期间,必要时可将盆苗放置于大棚内,避免盆土受连续降雨影响,导致土壤含水量长期过高。再次,需增强育苗环境和种植区域的通风透气性,避免盆苗之间摆放过密,下地苗种植过密,叶子互相遮蔽。最后,及时发现和防治病虫害,叶片类病害和茎腐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现后及时隔离救治,必要时再采取化学防治手段。

9.1 茎干开裂

植株茎干开裂主要集中在部分苏铁科植物幼苗阶段。在播种苗2~3年生阶段,茎干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茎干开裂,原因是水分管理不当。在幼苗阶段,高温干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使幼苗幼嫩的皮层组织老化,后期温度适宜,水分供应充足,木质部薄壁细胞再度膨大,周皮细胞不能相应地生长,因此形成茎干开裂。防止茎干开裂应改进灌溉技术,以保持供水均衡。

9.2 苏铁白化病

白化病主要表现在新抽羽叶片上,小羽叶片先褪绿,渐产生黄色至黄白色、大小不等的不定型病斑,严重影响新羽叶生长与树势。苏铁白化病是缺少锰元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一般发生于偏碱性土壤或黏重、透气不良的土壤。措施一是增施有机肥,将土壤调整至偏酸性,二是通过叶面追施微肥,调整缺素状况[4]。

9.3 介壳虫病害

介壳虫病害通常发生在春秋两季,以成虫、若虫固定在小枝、叶片上刺吸汁液,致使叶片褪绿,呈现黄色斑点。防治措施一是加强植物检疫,对调运的苗木或繁殖材料进行严格检疫;二是物理防治,加强养护管理,剪除荫蔽叶片和受害叶片,创造通风透光的环境;三是采用药剂防治,对于正在发新叶的苏铁,可选用杀虫效果好的农药(如速扑杀)进行1~2 次药剂防治,在若虫孵化期可选喷1次50%杀螟松乳油1 000 倍液,亦可利用瓢虫、寄生蜂等天敌昆虫[5]。

9.4 茎腐病

茎腐病由腐皮镰刀菌引起。该病危害成年苏铁,发病时球茎羽叶柄基部开始萎缩或叶柄脱落,叶片发黄或青枯,髓心部变褐腐烂,最后全株死亡[6]。应及时切除病部,利用75%酒精表面消毒,涂上含有杀虫剂的 50%多菌灵、生石灰或高锰酸钾粉剂,保持伤口干爽[7]。

9.5 炭疽病

炭疽病发病初期感病部位产生褪绿小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部变黄枯死。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苏铁炭疽病病菌常产生于植株病部越冬遇上高温多雨季节。防治措施一是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炭疽福镁5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倍液,每隔10 d~15 d喷1 次,喷2~3 次[9]。

猜你喜欢

药剂植株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猪引种的消毒和隔离方案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无题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