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味,团结情
2021-12-02刘燕
文·图 / 刘燕
“龙云中秋护吉庆”,是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年中秋节前昆明的一大“景观”,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昆明人对此记忆犹新。
民国年间,昆明著名糕点铺吉庆祥所制作的月饼由于价钱公道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年中秋节前,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常造成街巷拥堵。为保证月饼供应,当时主政云南的龙云特地派军队到吉庆祥门店维持秩序。同时,吉庆祥生意火爆也造成了其他一些点心铺子无人问津,迫使当时的“昆明糕饼业同业公会”不得不出面干预,规定吉庆祥中秋月饼只许卖到农历八月初五,以便让其他店铺也能“分一杯羹”。
吉庆祥在中秋节的“拳头产品”,是今天享誉四海的硬壳云腿月饼。说起来,云腿月饼诞生的背后,还蕴藏着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宫廷糕点飞入百姓家
陈惠生、陈惠泉兄弟
云腿月饼是独具特色的云南名点,也是滇式月饼的重要代表。虽然在全国众多月饼种类中属于后起之秀,但它在诞生之后便异军突起,迅速跻身与苏式月饼和粤式月饼相齐名的“中国三大月饼”之列。云腿月饼的出现与两个人密切相关,他们就是清末云南著名宫廷糕点师傅,满族人胡善、胡增贵父子。
据传,清咸丰年间,舒兴阿调任云南巡抚(相当于云南最高行政长官),胡氏父子二人跟随到滇,在巡抚衙门(位于今昆明市五华区如安街一带)做厨师,从此定居昆明。后来,舒兴阿调任回京,念及胡家父子多年服侍之情,在临行前赠予父子俩一笔银两,让其另谋生计。胡家以此作为本金创业,在巡抚衙门旁的“三转弯巷”开设了“合香楼”糕点铺,并成为昆明史上第一家糕点铺。
曾做过紫禁城御厨、擅长白案和糕点手艺的胡氏父子将萨琪玛等宫廷糕点推向市场之后,马上成为了昆明百姓争相尝新的对象,合香楼也因此迅速积累起不小的人气。由于甜食萨琪玛携带方便且十分耐饥,受到常年行走于云南省内外的各路马帮青睐,并随着马帮的脚步而传遍三迤大地,成为云南各地百姓共同的“舌尖记忆”。
从云腿包子到云腿月饼
除了萨琪玛等宫廷糕点,合香楼还开发出了滇式月饼的划时代产品——“四两饦(tuó)”。
四两饦是云腿月饼的雏形,其制作灵感来自云南传统小吃云腿包子。据传,明末清初,偏安云南的南明永历帝有段时间胃口不佳,茶饭不思。一名厨子急中生智,将云南火腿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蒸制成点心奉上,谓之“云腿包子”。因香浓味醇、甜咸适宜使永历帝胃口大开,此后被列为御膳。
南明小朝廷灭亡后,云腿包子传入民间。1860 年前后,胡氏父子对云腿包子的配料和制作工艺进行颠覆性改良,由蒸制改为烘焙,创制出以火腿为主馅的新点心。为方便售卖,此种烘焙点心个重约四两(相当于140 克左右),四个点心包成一包,重量刚好在一斤左右(旧时老秤十六两为一斤),该点心也因此而得名四两饦。直至今日,许多老昆明人依旧喜欢把云腿月饼称作四两饦。
四两饦问世后,立即成为市场新宠,并逐渐成为昆明百姓中秋佳节的标配食品。清末到民国年间,昆明本地面点师争相推出自家制作的四两饦,经过反复实践与摸索,四两饦在配方、用料及工艺方面进一步完善,使滇式月饼迅速打开销路,其中尤以吉庆祥所创制的硬壳云腿月饼深受百姓青睐。
据老吉庆祥面点师傅回忆,硬壳云腿月饼的制作方法首先是将云南火腿洗净去骨,切成大块蒸熟,然后再切成黄豆大小的肉丁,以蜂蜜、白糖、熟面拌匀作为馅心,包入用白油、糖粉、蜂蜜合成的面皮之中,用中火烤熟即成。
吉庆祥推出的这种月饼表面呈金黄色或棕红色,多层酥皮裹着馅心,既有香味扑鼻的火腿肉丁,又有甜中带咸的蜜汁,酥软松香、甜咸适宜,“吃上一口就终生难忘”。
每年中秋节前百姓蜂拥而至吉庆祥门店争相购买,于是便有了开篇所提到的“龙云中秋护吉庆”的壮观场面。由于保质期长达一个多月,还有省外人士和海外华侨托人前来订购,硬壳云腿月饼实现了“走出云南、走向世界”,成了滇式月饼的重要代表之一,至今享誉不衰。
昆明人的“小面包”与饼干
吉庆祥的诞生与合香楼密切相关。其创始人之一陈惠生(汉族)早年在亲戚朋友介绍和担保下,进入合香楼当学徒。聪明好学、吃苦耐劳的他,不但在合香楼学得一手制作糕点的好手艺,而且还受到合香楼胡家人的信任与重用,两家后来还结成秦晋之好(陈惠生的侄孙女嫁到胡家),书写了一段民族联姻的佳话。
可以说,没有合香楼,就很难有后来的吉庆祥;同时,合香楼成就的不只是云腿月饼,还有云南名点回饼。而回饼正是陈惠生在合香楼工作期间无意之中的一大创举。
一次,合香楼一位大师傅在做面包时,把面团揉好后才想起忘了加鸡蛋。这时面团已经发酸,如果继续发酵面要变质;若是不发酵又做不成面包。正在为难之时,刚刚出师不久的陈惠生突发奇想建议说:“加点小苏打,做成烤饼吧。”
于是,大家把面团擀成一厘米厚的面片,切成二厘米见方的小块,为了和其他糕点有所区别,又在生坯中心加了一个红花,上炉烘烤。让人惊喜的是,出炉时,烤饼色如白雪,中间的红花好似“雪里红梅分外妖娆”。试尝之后,清香爽口,松软味美,各位师傅都很高兴。在陈惠生灵光一闪之下,一种新的糕点问世了。送到门市售卖,由于新奇而味好,很快被抢购一空。合香楼老板得知后喜出望外,高兴地说:“这个糕点就像小面包,是发面之后又返回来做成,干脆就叫它‘回饼’吧。”
后来,陈惠生对回饼做了进一步改良,加入白糖粉、精炼菜油、奶油、花椒油、精盐等之后,成为兼具甜咸椒麻牛奶香口感的“小面包”,今天仍是昆明人出游常备的小零食之一。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陈惠泉(乳名“小庆”)与大哥陈惠生(乳名“小祥”)、妹夫袁吉之一起合力在昆明华山南路西口开办了新的糕点铺,为表“兄弟齐心、肝胆相照”之意,新铺名在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定为吉庆祥。商标以金戟(jǐ)在上、玉磬(qìn)在下,中间以如意结带穗连接。戟、磬是中国传统礼器,分别取吉、庆谐音;如意结象征“祥和”,整个设计别具一格,连续使用多年。
吉庆祥开办后,不仅在合香楼四两饦基础上创制了硬壳云腿月饼,将滇式月饼发扬光大,而且在合香楼萨琪玛基础上创制了美观大方不黏牙的面筋萨琪玛,成为许多昆明人“忘不掉的家乡味”。
吉庆祥事业发轫之际,正值滇越铁路通车之时,饼干这种法式西点也随着滚滚车轮传入了云南。吉庆祥掌门人迅速捕捉到了这种方便食品中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派出大师傅向法国和越南烘焙师傅取经,并结合云南本地食材及原料,以麦面、白糖、油脂为主要原料,第一个创制出符合云南人口味的饼干,给昆明人带来了新的惊喜。
凭借着式样繁多的糕点和可口的味道,吉庆祥成为民国时期云南糕点业的翘楚,就连它在搬运、零售过程中因为颠簸而碎掉的“点心渣”和制作中剩下的边角料,经过清扫归拢后也成了一门生意。“碎糕点渣子比点心更有味,因为里面不仅有萨琪玛、重油蛋糕、蛋清饼、饼干、芝麻桃酥,还有些叫不上名来的碎渣,有时甚至掺杂了豆沙、红绿丝、苏子、巧克力。”一些老昆明人回忆说,对于收入拮据的普通家庭来说,“点心渣”经济实惠,放在小碗里拿小匙慢慢地、一点点地咀嚼,可以品出许多甘香滋味;用开水冲泡后,还是当年许多老年人的营养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昆明市内的私营商家进行组合,聚集力量,完成公私合营的工作。市内有名的糕饼铺聚在一起,商议前途命运。吉庆祥的当家人深明大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走上整合发展、规范管理之路。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1956 年,吉庆祥与合香楼、萃香楼、德美轩等13 家糕饼铺合并成立了“昆明吉庆祥糕点厂”。
合并之后的昆明吉庆祥糕点厂荟萃四方英才,制作技术和场地条件得到大幅提升,糕点品种既有老吉庆祥的传统品种,也有其他商家产品和各地风味,成为了汇聚云南糕饼点心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