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和有效路径
2021-12-01王颖娜
王颖娜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自2016年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深刻解读和重塑工匠精神,并大力提倡其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融合与嵌入,对于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但近些年,无论在国际竞争中,还是消费者的期待中,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和服务业的品质都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需要,学界和中职学校都普遍认为,技能型人才缺乏工匠精神,对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已经形成了明显的阻碍。通过加强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链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如何培育中职学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在推行工匠精神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改进措施。有学者认为要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其实,无论哪种方式,从何处切入,要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要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唯有让中职学生真正将工匠精神作为目标,能主动要求并锤炼工匠精神,才能最终让工匠精神在每个中职学生的意识里生根发芽,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毕生都会不断塑造和珍惜的人格品质。本文从工匠精神的特点入手,探讨如何依托中职学校的基本学习途径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建立工匠精神。
二、在文化课中渗透工匠精神
文化课程是中职学校的基础性课程,有助于强化中职学生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适应职业需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同时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其教育目标和社会使命。在文化课程中渗透工匠精神应该注意做到三点:一是要对文化课程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删减和增补,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课程目标,要根据课程原有的大纲和内容适当增加工匠精神方面的目标和材料,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课程中工匠精神内容的侧重点及相互联系。二是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要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工匠精神,比如在语文课中,教师可以在阅读课程中布置延伸作业,让学生阅读与工匠精神有关的作品,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在作文课中,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来搜集专业领域优秀人才的事迹,形成通讯稿等等。三是要改变评价方式。文化课程通常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这种方式对于了解知识掌握的程度行之有效,但工匠精神是一种观念,如何通过文化课程的学习了解和促进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接纳,需要从评价方式上做出调整。比如道德与法制类的课程,则可以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与工匠精神有关的企业市场行为或优秀技能人才的事迹,让学生在分析和分享中,受到感染,同时提高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在專业课中磨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培育一定要从专业教育做起,专业的设置要贴近企业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课程要匹配专业核心能力。在专业课程中磨砺学生的工匠精神,要做到三点:一是课程内容要从单纯注重技术,向技术和精神培育兼顾转变。在专业教育中,重构教学的框架,修订其人才培养方案,应由重量向重质转变,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生德才兼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要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内容因应课程内容加上去,要让学生不仅看得见技术,还要看到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学习部分要始终贯穿工匠精神的要求,引导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品质。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匹配,注重“实用性”,课程设置也应该“精”,细分到每个细小的专业领域”。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等,将学生的行为养成、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等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尊重学生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积极采取有效方式提升学生参与日常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大多是“讲”和“做”相结合,以做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单纯的技术学习而言基本上是适用的,要磨砺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必须要改进教学,在“讲”和“做”的基础上再加入“思”和“展”,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讲”——“做”——“思”——“展”。所谓“思”就是让学生在操作后给出时间思考自己操作中的不足和进步;“展”就是展示,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带来成就感,激发学生更专注于技术学习和提升的动力。三是要建立专业课学分制度,让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都要完成一定的训练量,才能通过考核,学分表面看是评价的分数,但背后却是工匠精神中专注和精益求精精神的磨砺。当然,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技术要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安排的意义。还有,在专业课中要磨砺工匠精神,必须要加强“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还要将工匠精神作为教师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四、在实习课中体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源自于人类实践活动,脱离了现实的工匠精神便失去承载主体,只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学生的切身感受体会也定然不深。在中职学校,仅依靠学校力量开展工匠精神教育还不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实习过程是最接近学生未来工作的状态,在实践育人过程中把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实践有效结合,使 “学徒制”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来,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增强学生的体验值和获得感,培养准职业人。让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工匠精神,要注意做好三方面:一是实习工作的安排要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接近,要让学生感受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工作要求,这样才能为更好理解工匠精神建立心理基础。二是实习工作要巧妙安排与企业中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的跟岗和交流,让学生耳闻目睹优秀员工身上的专注,创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个互动的过程,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实习工作的安排中,学校一定要提前与企业做好沟通,在实习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上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三是在实习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地总结和反思,这个是让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工匠精神成功与否的关键。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做,并与优秀员工的互动来感受工匠精神,是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工匠精神的感性阶段,而总结和反思则是体验工匠精神的理性阶段,通过定期召开总结会,让学生表达和分享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反馈和引导,将会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工匠精神,也会帮助学生对工匠精神做到“知行合一”。
五、在实践课中浸润工匠精神
学校课程中除了显性课程外还有很多隐性课程。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活动都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是课程目标的隐蔽性和教学过程的潜移默化。某种意义上来说,工匠精神是一种德性的培养,它必须要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即要放到学校的所有时空里。实践课是浸润工匠精神的最好时机。要在实践课程中浸润工匠精神,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系統规划和组织校园实践活动,进行课程化的设计,要在每项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等相关的文化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目标,所有活动之间要建立联系,让工匠精神在不同活动中有所侧重。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并不是要让活动变得呆板,失去活力,而是要让活动更加具有明确的目标,更加具有教育的功能。二是校园实践活动要起到浸润工匠精神的作用,还要在活动的形式上不断改进,活动的主体要交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和把关。学生做主体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教师的说教和引导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但如果将活动的阵地给学生,由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和积极分子来组织和带动学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会有更多创新的方式,这种氛围的建立会融入学校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将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三是可以借助丰富的校园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正确思想和规范行为。特色校园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途径。将工匠精神与工业文化对接,在校园精神、物质文化、校本特色文化、制度文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这样不仅可以以学校为主体传播工匠精神,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工匠精神的传播作为实习实践的内容,先弄明白,然后讲明白,将工匠精神传播到社会中去。
六、结语
润物无声是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浸润的过程,但教育的时间有限,需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对教育过程做系统的设计,要在课程的设计中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的目标,安排专门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反思,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教学环境的建设上要更加注意软环境的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学校文化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工匠精神。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的学习将超越围墙与社会建立更加丰富的联系,这对于中职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都有好处,在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正面的教育还要防范负面的影响。未来,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还要注重技术的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行为及时做出分析,可以准确及时把握学生工匠精神的水平,对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都非常有价值。
[项目:佛山市顺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SDGH2018038)。]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