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的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
2021-12-01岑清
岑清
一、前言
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提升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也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阶段,工匠精神是中职学生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和追求极致等工匠精神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尤其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切实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但能助力实现中职学生近距离、零距离就业,还能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工匠精神在职业层面上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和修养。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无论是从广东省的《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一路一带倡议等政策的落地,还是促进广东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升级,实现广东制造向广东质造、广东智造、广东创造转变,推动广东经济进入质量时代,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为此,进一步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有助于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畢业生能以更好心态、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岗位上,助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进。
三、当前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而当下的中职课程往往过分注重对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精神等精神层面的引导,存在过度重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的倾向,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机械类专业的部分课程特别是实训课程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形成。机械类专业实训课程的评分标准往往实行“百分制”,学生制作的零部件的部分结构不达标、超差,按照“百分制”的评分标准,这个零部件可能是60分以上甚至80、90分。但按照企业的标准来看,只要任何一个结构和尺寸不达标,这个零件就是废品。正是校内的评分标准与企业实际的评价体系相矛盾,导致学生容易形成与“一丝不苟”等工匠精神相悖的“差不多”“可以了”等思维习惯。在这样的氛围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教师、学生类似的评分标准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产教融合的力度不足,教学模式的单一、落后也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使得学校难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导致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学生技能实训等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实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出的做中学、学中做等教学模式因为各种条件、环境的制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类似的这些因素也严重地制约了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德国教育学家斯格普朗曾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契机,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把发展、唤醒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作为构建课程的核心目标,通过体验、感悟、交往、探究、反思、创造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工匠品质。
1.利用职业素养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列为中职德育必修课程。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职业素养课程,立足于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经验,把工匠精神的阐述、培养寓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校的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和未来职业活动的主题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遵循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和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背景,坚持“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职业发展”的原则,以案例教学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给学生创设参与、体验、感悟、唤醒、内化和提升的机会,全方位引导学生增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工匠品质观念,理解、掌握并践行追求完美等职业道德规范。
2.充分发掘和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真实事件、人物形象的再现,是社会生活、人物历史的反映,是用多种艺术符号、艺术手段有机加工糅合而成的典型案例。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能给中职学生以巨大的艺术感染,还能陶冶情操、铸造品格、熏陶思想,给中职学生以美的享受。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发挥当前信息时代下的便利,收集一系列反映、弘扬工匠精神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供学生观看、学习、讨论。如可以通过在班会课、职业素养课程或者课余活动等时间里给学生观看《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等影视作品,并在观影后正确指引学生开展讨论、学习影视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工匠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培养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工匠精神。
3.引入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为了科学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养成工匠品质,职业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和地方特色活动中的榜样和精神,甚至让学生参与地方特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引导、培养学生的工匠品质。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佛山市为例,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引导学生了解佛山剪纸、佛山陶艺等具有代表工匠精神的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佛山市的“大城工匠”网络评选,深入了解佛山市近50位获得“佛山·大城工匠”的个人的优秀事迹,有条件的可以带引学生到部分“大城工匠”的工作室、单位进行参观了解,甚至也可以邀请与机械类相关的“大城工匠”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等。通过近距离的了解以及参与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并不遥远、工匠品质就在身边,从而坚定和加强学生自觉践行工匠精神的信心和动力。
4.依托现代学徒制、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师傅带徒弟”有机的结合,强调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培育学生,强调为学生提供与企业一致的学习工作情景,强调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性。可以说,现代学徒制就是工匠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为此,中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依托现代学徒制,积极主动引入企业的“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担任长效的兼职教师,科学整合企业工作任务、加工案例,重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推进学校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练习场所与工作车间合一、练习要求与企业要求合一。通过实施“五合一”,学校教师、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构建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提升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5.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如火如荼开展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是中职学校特别是机械类专业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一个契机。技能大赛经过近10年的发展、完善,每一级的比赛,所有选手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仅仅停留在能做出、做得快无法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现在的比赛更要求选手全程的耐心、专注、严谨、追求极致地完成竞赛任务。为此,中职机械类专业应以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为抓手,积极开展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等各个工种的群众性技能竞赛,引导学生领悟态度决定胜负、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促使学生养成心无旁骛、追求极致地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行为习惯。
6.结合加工制造的特点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每个行业、职业都有与之契合的工匠文化。不同岗位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加工制作类的工作岗位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生产理念,對产品质量追求精雕细琢,在工作中执行规范的生产标准、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把产品做到完美和极致,推动产品的标准、质量、工艺、水平不断提升。更深层次来说,工匠精神也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产品质量的不达目标绝不放弃,是用心制造把产品做成精品的决心,是专业、专注、专研的精神,是严谨、严格、严肃的态度。为此,在中职机械类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加工制作的实际要求和特点,摒弃“差不多就行了”“60分合格万岁”等观念,构建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让学生重拾没落的工匠情怀,用全新的人才评价和课程评价理念塑造加工制作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着力使其在中职阶段就形成注重产品质量标准的“精品”意识。
五、结语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指出,工匠精神,是一门手艺,是一种品质,是一份专注,更是一种态度,工匠精神将引领中国制造浴火重生。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新历史时期,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将显得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