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研究

2021-12-01柳永桂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富川公益林管护

柳永桂

(富川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广西富川 542700)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林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及开发旅游等多种生态、经济应用价值,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及促进经济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其目的在于保持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基于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言,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经营管理的路径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林农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等等,均会影响整体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整体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当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发展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参考作用。

1 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生态公益林概述

1.1.1 地形地貌特征

调查范围为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富川县”)的9 个镇、3 个乡及天堂岭林场、立新农场等国有经营单位。富川县地处湘、桂、粤交界的都庞、萌诸两岭余脉之间,地处东经110°05′~111°30′,北纬24°37′~25°09′之间。富川县属中山地貌,东部为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岩溶峰林地貌,群峰拔挺;西部及东南部分布着横亘连绵的山脉,谷深坡陡,地势高峻;东北面为丘陵地貌,顶圆坡缓,波状起伏;中部为宽坦的溶蚀平原地区,地势低,有土山形似“川”字,呈狭长地带,是北方冷空气进入广西的风口之一,素有大风走廊之称。

1.1.2 生态公益林类型

富川县土地总面积153996.13hm2,林地面积89636.23hm2,森林面积82771.93hm2,森林覆盖率53.77%,活立木总蓄积量287.53 万m3。生态林经营管理的类型,主要包含杉木、松树、一般阔叶树及经济乔木等。富川县公益林地面积41355.54hm2,占林地面积的46.2%,其中重点公益林地面积为33080.43hm2,占林地面积的37%,重点公益林(地)主要分布于西部都庞岭余脉朝东镇、城北镇、富阳镇和柳家乡的山区,且以石山灌木、杉木及松类为主。富川县重点公益林有近1/3 是石山灌木林,公益林的类型不够多样,需要进一步加强封育措施,或采取适当的营林措施,使其逐渐向乔灌型或乔木型森林转变,构建复层、混交、近天然的林分结构,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1.2 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1.2.1 管护费用匮乏,经费投入不足

生态公益林分布较广,易于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者病虫害因素等影响,致使各类不良情况的发生,需要提升日常管护的重视程度[1]。结合具体的管护范围,进行针对性、全面化及专业性的管理。但是结合当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现状而言,多具有管护费用较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因为生态公益林未全面划入到生态效益补偿的范围中,致使各个地区资金投入的差异较大。一些省份由于生态效益补偿较少,仅能通过当地财政解决,加之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标准不断提升,经费短缺问题越发严重,直接影响整体经营管理的质量。

1.2.2 管理制度不全,管护水平不高

受到管理经费、生态补偿制度等影响,一些地区存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水平不足的情况,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公益林相关保护、执法机制不全,执法力度薄弱,难以发挥警示、监督的作用,很多生态公益林处于“失管”的状态下[2]。

一些地区的生态公益林由于地处偏远位置,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但是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不足,致使其工作积极性较差,实际经营管护的重视程度不足。偏远地区的生态林长时间缺乏管理,易于受到病虫害严重影响,林分质量持续下降,难以彰显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作用,经济效益降低。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下,生态公益林缺乏精细化管理,任意砍伐、非法放牧等问题频频发生。

1.2.3 专业人才较少,公众参与度差

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人员,多为当地村民或者基层林业工作者,其专业知识理解程度、管护科学技术等相对匮乏,缺乏专业的生态保护技术指导[3]。在具体工作中,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认知不足,保护意识较差,甚至可能难以清晰划分生态公益林范围。同时当地由于缺乏宣传管理,因此存在公众参与度较差的情况。未能够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影响着生态公益林综合经营管理的效果。

2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法律保障,严格执法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相关内容、路径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制度,落实各项政策条例。特别是在当前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环境下,更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于当前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

各地区政府需要结合本地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与补偿制度。坚持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承担责任,共享利益的管理原则。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内容,创新生态公益林护林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流程,且各项决议均需要通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保证村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预防暗箱操作、以权谋私问题的发生。针对于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行为,需要严格予以处罚,加大执法管理的力度,构建多部门合作的联合执法体系,尽可能降低生态公益林破坏问题的发生率。

2.2 健全管理制度,注重目标考核

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制度,能够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相关人员的行为也能够发挥管束作用。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需要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各个部门工作及管理的价值。

(1)需要构建省、县、乡的三级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是乡镇林业站的机构建设,需要保证由专业人、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做好生态公益林的封山抚育、防火巡防及物种调查工作等;构建林业、公安等联合执法体系,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可以构建多执法部门联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全面监管生态公益林。一旦发现私自放牧、乱占林地或者是乱砍滥伐等行为,则可以多部门快速协作、处理,且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制定公众参与的相关机制,比如举报奖励制度、处罚制度等,设置多样化的举报路径,比如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能够更加全面、精细化管理生态公益林,营造良好的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环境。

(2)需要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内容,设定专门的考核指标,明确各县、乡、村公益林责任制,且根据经营管理的情况、指标达成的百分比等,对相关部门领导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提升各个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且将具体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落实到实际岗位及人员身上,确保各项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促进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持续化及全面化开展。

2.3 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专业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如水,发展似舟。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不但对当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可产生保障作用,对未来人类生存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生态公益林管理期间,需要加强宣传管理,邀请全民参与其中[4]。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科普活动,介绍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一同参与到生态公益林保护活动中。同时面向企业宣传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其参与到建林、护林的工作中,拓展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的资金来源渠道,对现代公益林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产生积极影响。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在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同时,促进经营管理从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经营模式变化[5]。比如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发展林间种植、林间养殖等林下经济。再如可以融合生态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政策,发展绿色生态旅游项目,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与收入。

在此基础上,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先进技术引入的重视程度。比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或者定期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指导。合理应用GIS 技术等动态监测生态公益林,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的质量。

3 结语

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持续化、科学化及专业性特征,能够促进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持续化及全面化开展,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新时期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从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经营模式转变,发展复合经营模式等。同时在各部门全力协作、公众配合的方式下,更好地发挥林业经营管理的作用,降低生态公益林破坏问题的发生率,促进现代林业资源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富川公益林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广西:富川举办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