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分析

2021-12-01高伟航

花卉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分殖郁闭度植树造林

高伟航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5)

0 引言

森林对于自然环境起到的作用极大,它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调兵遣将,调控着水和空气之间的循环。而树木发达的根系更是能牢牢地锁住水分,抓住土壤,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难题。并且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让更多种类的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对物种多样化,生态多样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要想解决森林方面的环境问题,并且让其更好地发展,行之有效的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的措施就必不可少。

1 植树造林技术方法简介

1.1 直接造林法

顾名思义,直接造林法就是在经过合适挑选的土地上播种筛选过的树木的种子来达到造林的目的。该方案的优点在于方法简便,并且成本不高。在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项目时,通常会采用这种方法。与此同时,使用该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事先测定土壤的成分,要知道土壤是否具有栽种树木的能力。其次,种什么树?种多少树?种树的密度如何?这都是需要去研究的问题,因为树木的种类关系到树木的成活率,而种树的数量和种树的密度都会让植树造林的完成度有所改变。而且也需要人们去解决一些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问题,才能够让栽种的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

1.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根、茎、枝干等一些营养器官或者是竹类的地下的茎部来进行种植的植树造林方法,它还有一个别名叫作分生造林。而相比于直接造林,分殖造林可以大大节省一开始栽种的时间和成本,技术难度不高。但同样的,这种方法也有属于它的一些需要注意的点,比如栽种的树木身上的营养器官必须要具备有生根萌芽的能力才能够成功,常见的树种就有杨树、柳树、杉树和一些竹类等。如今,分殖造林也在中国的植树造林界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因为分殖造林可以增加树木的成活率,栽种的树木在后期的生长情况都很好,所以中国采用这种方法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了。在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已经有了关于利用杨、柳等枝条进行造林的记载。但是,分局造林也受到一些问题的局限。如地理条件或者是原材料的限制,首先,土壤环境一定要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要便于插条生根发芽,其次,如果母本植株数量有限的话,不建议大规模采用分殖造林这种方法,这样会对母本产生严重的破坏。

1.3 幼苗栽种法

幼苗栽种法就是将完整的幼苗运输到需要栽种的地方进行栽种,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采用的是完整的幼苗,就使这种方法让树木在生长的速度以及存活率等方面比其他的方法要更有优势。这也就需要选取根系完整健康的幼苗进行栽种。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幼苗根系的防护措施,避免因为路途颠簸而破坏幼苗的根系部分,从而影响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幼苗根系的安全,也要保证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湿润适宜的环境。并且栽种的土壤也要尽可能地选择水分充足,营养旺盛的土壤。另外,在栽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需要安排技术人员对幼苗进行照顾,让幼苗更快地去适应环境。由于其高存活率,幼苗栽种法也成为现在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

1.4 宫胁造林法

宫胁造林法是由日本的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宫胁先生开创的。宫胁造林法的理论依据是潜在植被和演替理论,并且提倡用本土的树种来建造本土的森林。其中演替理论就是指群落之间不断演替的一种现象,自然界中,群落之间,实际上是在不断进行演替的。而在演替的过程中,演替后期的群落享有演替前期的群落所提供的更加合适的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一个顶级的群落,由于顶级群落是一个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十分平稳的一种群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进而十分稳定。在自然界中,像这样的演替过程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宫胁造林法可以依据这种演替的理论,通过人为地去改善自然环境控制群落,演替所需要的条件,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演替出最顶级的群落。与其他造林方法相比,宫胁造林法胜在管理简单,一般来说,最大的工程量在最开始的几年之内,需要护林员进行除草浇水等一些管理措施。在经过过渡期之后,就可以让树苗自然地进行生长,利用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创造出最好的森林。

2 森林经营管护措施分析

2.1 活用先进技术,保护苗木成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进行实际造林工作前,不能盲目进行栽种,有一项最开始就需要完成的工作,那就是林地整理。因为选取的林地可能没有最佳适宜树木生长的环境,这个时候就需要技术与科研人员必须做好前期的林地设计和规划,从多个方面入手,调查林地土壤、水源、空气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合理改造,这样可以让树木更好地生长,提高植树造林收益的上限,最大程度获取收益。一般来说,有两种土地整理方式可供选择,即带垦和穴垦,可以是实际情况而定选择最佳方案。

其次,选对合适的栽培方式也至关重要。栽培方法五花八门,面对不同的树种,要依据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栽培方法,正确地采用穴播、条播、撒播等播种方式对树木进行播种,再加上后续工作中正确的培育,能够大大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

再者,苗木生长期间,一些病虫害之类的自然灾害无法避免,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措施。目前大力推广的杀虫剂是植物源的“杀虫剂”,这种方法并不是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化学药品对虫害进行防治,而是利用自然界物种之间的相互克制关系,比方说有的植物散发的气味可以驱赶某一种害虫,那么就可以栽种这种植物来达到应对这种病虫害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效果不如药物来得迅速,但是胜在对环境十分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以目前已经在我国被广泛推行。

2.2 科学经营,提升收益

好的树林同样离不开合理科学的经营模式。首先,不同的林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提出合理的种植结构与各种树木定向培育的目标。一个林区内不同的树种可以规划出不同的小队进行管理,各个小队之间相互协作,依照树木的生长情况,对植树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改。同时,一片林区也可以采用多种植树的办法,比如采用近自然法进行培育栽种,就是模仿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可以对一些遮挡阳光的树木进行合理采伐,或者在一些大树的林冠下进行造林。这些方法都可以显著提高植树造林的效率。

其次,要提高植树造林的收益,就要从生产力入手,我们可以对一些低产林进行合理改造,提到改造,就必须引入一个概念——郁闭度。郁闭度指的是树林中高大乔木的树冠部分对地面的遮蔽程度。郁闭度越大,说明被遮蔽的程度越大,郁闭度达到1,则说明被完全遮蔽。正常情况下科学的郁闭度应当保持在0.4~0.6 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如果郁闭度过低,可以加大种植密度;如果郁闭度过高,就可以针对特殊树种进行适当采伐,慢慢扩大树木之间的间隙,这个过程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有一种提高生产力的方式就是建立母树林与种子园,通过有目的地对母树进行管理经营,扩大栽种面积,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种子,对生产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2.3 加快林业立法,建立防火措施

森林管护应当形成上下一体的管理体系,大方向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细分下来,每一个地区都有其不同的林业情况,这就需要地方林业部门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例如退耕还林的政策等,用法律来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要严厉打击那些违法犯罪,破坏森林环境的不法分子。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恶意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机制,各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敢于承担责任,做好本职工作。奖罚分明,对监管不当,有所失职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以及惩罚,对恪尽职守、表现优异的同志进行表彰和奖励。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我们森林保护人员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植树造林事业。

森林火灾一直是森林资源最大的一位“杀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不仅会对环境产生难以恢复的影响,也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一定要建立安全有效的防火机制。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应用到实际当中去,比如说可以建立巡查小组,定期地去巡视森林,消除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同时也要将防火灭火工具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补给。确保火灾在发生时可以及时的扑灭,将损失最小化。与此同时,开展防火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要让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的居民心中都存在防火意识,也可以在林区树立警示牌提醒人民,实现对森林资源最大程度的保护。

3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维护林业生态方向为主攻方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森林环境的破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家的发展,所以不仅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办法,还要采用行之有效、可行性高的森林经营管护措施。只有二者兼顾,才能让林业更好地发展,从而让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变得更加和谐,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分殖郁闭度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宽叶蓝靛果叶片不同海拔和郁闭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相关对策分析
植树造林共参与
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方法探讨
浅谈山区植树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