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看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有感

2021-12-01健君上海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杂技魔术师表演者

文︱健君(上海杂技家协会)

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已落下帷幕,作为中国杂技界的一大盛事,它激起的涟漪和连续的效应,还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笔者作为一名观众,从2021年5月1日始一场不落地看到5月5日,赛事过后细想起来感受颇多,仍有不少余味可堪咂摸,引发的思考也连绵不绝。

五天里,开幕式和闭幕式各一场演出及中间的三场比赛,都是魔术和滑稽综合在一起的;尤其是比赛中不同类型节目的穿插,观看起来有节奏的调整,舒缓与紧张,轻松与安静,不致于使观众神经绷紧到底,这可谓是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了。中国杂技金菊奖首次将全国魔术比赛与全国滑稽比赛合并举办,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魔术、滑稽艺术创作实践的最新成果,所有节目几乎都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这说明,近几年的舞台艺术发展趋势、观众审美喜好,普遍且深入地反映到了杂技创作当中。我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相当痛楚的转变,因为杂技界内,相较于以谑笑逗乐的滑稽,魔术更为引人注目。滑稽更偏重于专业技术和手法难度,而视整体呈现为雕虫小技,不屑为之。此次比赛中的每一个节目在保证基本专业规范的前提下,着力打造特定的意境,或假定性戏剧情境,或完整呈现个人的表达,令人欣喜地看到创作者个体意识的觉醒:本来,艺术就是非常个性化的创作,这种意识的觉醒或曰强化,或曰理念的转变,无论是来自外界市场的倒逼,还是源于内心自觉的主动,对于创作者来说,都是千金难求的。

在三年前的上一届金菊奖全国比赛中,融戏曲与顶缸于一体的《三个和尚》还是一枝独秀,独揽滑稽金奖。三年后的今天,几乎所有滑稽节目都是预设情境,人物塑造、情节编织、冲突迭起直至矛盾解决,故事抓人眼球,戏剧氛围浓厚,整体水平较之上一届显然提高不少。

其中最让我欣赏的是《装台》,虽然该节目没获奖,但在我心中是最当得起“滑稽”的。三名工人在队长的指挥下到舞台上安装灯具,他们尽管是工友,却也会在蝇头小利面前弯腰献媚于队长,表演非常本色自然、源于生活。而一旦在工作需要时,三个“猪队友”也会互帮互助,配合默契,使每一个错开、每一个巧借力,都在观众眼花缭乱中严丝合缝地完成。当然,这其中的互帮互助,也不免产生互相使绊子的滑稽效果。在一个可滑动的脚手架狭小空间里,他们施展浑身武艺辗转腾挪,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面面都是他们变换人物关系和对打配合的舞台,构思繁复周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差分毫。创作者的用功令人感动,又感染于表演者局促空间里现出的欢乐,局外人只知其苦而爱莫能助,遂忍俊不禁于其滑稽可乐,笑到前仰后合。该节目有着戏曲《三岔口》的神韵,但又显然更吃功夫。尤为难得的是,我从表演者倾尽全力用尽机巧的表演中,看到滑稽节目中较为罕见的那种投入:他们是真的相信——我就是那个工人,而不是很多滑稽节目中常有的身动心不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仿佛都在告诉观众,喂,我在演,你快来看啊,我在演!

笔者由此产生这样的观感:只有发自内心的表演,才能走进观众的内心。表演者忘我地全身心入戏,以自身的魅力参演角色,才能感染观众。同样的情况也在魔术表演中。当技法只是技法的时候,那可能是在台下的自我练习,当比赛不止是演出的时候,必有更多的日常储备加以挥发。我看到了节目中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比比皆是。用魔术道具设计专家的话来说,就是很多节目从美学、表象、意境、演员功力及门子的设计提高等方面,都颇为讲究。毕竟,这是全国闻名的展示平台。

本届比赛也稍有遗憾,如鲠在喉不得不吐的是:有魔术师的表演风格恐怕亟待改善,比如每次出一效果必一点头示意,类似于滑稽节目中的“讨彩头”(向观众索要掌声),或完成一段表演自做夸张惊讶,令人感觉是不合情理的表情,非常出戏。相比之下,我不由感念起在上海魔术节上看过两位外国魔术师的表演。那是近景魔术,在小小一张桌子上变换手中的扑克牌。他们不夸张矫饰,只是神情专注,十指灵动出神入化,每出效果引来观众惊呼时,他们才跟着微微一笑,或是兴奋涨红了脸,脖颈都兴奋发红,只是将热切的目光投向牌或观众。我认为,那才是投入的表演,只有技艺精湛和态度虔诚,才能赢得观者的赏识。我们的魔术师多数都很年轻,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潜心于创作,那么未来一切可期。

猜你喜欢

杂技魔术师表演者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我的妆容魔术师
老鼠演杂技
魔术师
寻找魔术师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魔术师会选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