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2021-12-01

广东蚕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转基因农作物

刘 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生物技术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造生物机体的技术,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所以也带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农业种植领域。由此可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生物技术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技术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考虑周全,而这也使其操作并不简便,具备比较高的难度[1]。生物技术经历了漫长的试验和探索过程后,最终在农业生产领域得以成功实施,并且还为农产品带来了更高的质量和产量,效果十分显著。

1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提升农产品质量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日常生活中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由此,我国的农业生产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准,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要使农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还要确保农产品更加安全,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将生物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能够带来更高产量和更多样化的农产品,并且有利于培育出优良农作物品种,使其拥有比较强的抗逆性,推动农产品生产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2]。现如今,很多运用于农业生产的生物技术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嫁接水果和转基因大豆等。

1.2 增加农产品产量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农业始终是发展的基础,但是耕地面积已经开始出现减少的趋势,所以日后农业生产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农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农业增产需求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的加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的“超级杂交水稻”就充分利用了生物技术的优势,对水稻进行改良后获得了更高的产量,有效解决了我国粮食十分紧缺的情况。

1.3 提升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伤害很大,遭受侵袭的农作物会损失原有的产量,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所以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3]。如果能够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生物技术,那么就可以提升农作物自身抵抗病虫的能力,十分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保护。

2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2.1 转基因生物技术

现阶段,我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使用比较普遍,如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都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并且对其进行了合理范围的创新和改良,从而在产量和质量方面获得了显著提高。从番茄的种植来看,虽然番茄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储存很不方便,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将转基因技术运用到番茄上,那么就能够控制其变质的速度,使番茄拥有更多的运输和存储时间。除此之外,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使用转基因技术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对环境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4]。玉米的有机磷酸类化合物也称为植酸,当这种物质被人们食用后,排泄物中会存在污染空气环境的物质,而转基因技术具有降低植酸含量的作用,自然会产生更少的污染物质。

2.2 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对农作物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化和改善的作用,组织培养技术的使用环境必须是无菌环境,该技术利用细胞全能性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组织结构进行专业化的培养,从而保护农作物组织个体足够完整。该技术的种类十分多样,如器官培养和组织培养等。组织培养技术的顺利使用必须确保各种影响因素都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如光照、温度、湿度、pH 和相关压力等,这些因素都必须严格把控。如果酶类物质含量发生改变,那么组织结构的表面也会发生褐变,因此,必须控制培养环境是严格无菌的状态。

2.3 生物农药技术

生物农药技术能够将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充分利用,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传统农药喷洒方式虽然比较有成效,但是也必然会影响到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生态环境。生物农药技术不会进行大范围农药喷洒,主要借助生物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基本不含有化学成分,所以对农作物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少[5]。因此,生物农药技术,能够增强植物的成活率,对于农业种植十分有利,对其进行应用和推广十分有必要。

2.4 杂交育种技术

我国的杂交育种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农业重视领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对于农民而言,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都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润价值。杂交育种技术在操作方面十分便捷,即控制生物体细胞中的同一种遗传因子,确保其不会出现相互结合的情况,后期进行配种时,遗传因素分离并伴随配种到下一代体中。在使用杂交育种技术时,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我国的杂交作物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农民也懂得杂交育种技术的运用。因此,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就不存在过多的困难。

3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策略

3.1 政府做好引导工作

农业生物技术属于高技术领域,所以拥有领域广、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因此,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同时要确保宏观引导工作的有效落实。转基因技术的难度系数比较高,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自主研发能力,而我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应用于农业种植的生物技术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都具备密集型的特点,现如今,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政府开始承担起主角的位置。尽管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科研成果也因此层出不穷,但是成功率仍呈现出低迷的情况,所以政府还要更大幅度地降低资本准入门槛,为这个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生物技术产业注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力量[6]。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生物技术产业投资体系,确保其不会受到资金短缺的严重影响。

3.2 加大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力度

组织培养技术以细胞全能型为基础,借助人工诱导的方式,确保无菌状态下的植物组织发育良好,最终形成完整的支柱。将组织培养技术运用于农业种植中,不仅加快了植物的繁殖速度,同时还能够在完成优良植物品种的培育,从而对病毒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保障农作物幼苗不受到侵害[7]。对于后续的农业种植而言,需要进行更深入地推广,并且将其充分运用。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应当提供适宜的温度作为农业种植的植物组织培育的环境,确保所有种植的基础条件都达到标准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

3.3 强调生物农药的制作

在制作农药制品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化学手段的束缚,挑选的有效成分不仅要具有杀虫、保护农作物的效果,同时还不能污染环境。另外,生物农业能够促进植株拥有更高的耐药性,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十分突出的效果,所以生物技术对农业种植产生的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在基因工程药品中,有些药品的生产材料来源于生物组织,从中进行材料提取来完成药品的制备过程非常艰难,药物的价格因此很高。制药时可以采取生物合成的方式,形成药物成分基因,从而导入微生物细胞中,完成与之对应的药物制备和生产。

4 结语

农业生产领域对于生物技术的运用已十分广泛,相比于传统农业而言,其具备的优势十分显著,如推动粮食产量的提高、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避免过多使用农药以及加强优良品种的研究和培育等。另外,将生物技术的运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还可以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生物技术很有必要,所以要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当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应用后,我国绿色农业以及农业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显著的发展和增加。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转基因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转基因,你吃了吗?
美国首次释放转基因蚊子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