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术传统与特色
——撰于武音音乐学系建系35周年之际

2021-12-01袁利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史音乐学院音乐

袁利军

2021 年是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5 周年,而武音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更早。2016 年音乐学系建系30 周年之时,徐艺老师和笔者曾分别在《黄钟》发表《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理论本科课程教学回望》和《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研究生教学30 年——撰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 周年之际》,①徐艺:《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理论本科课程教学回望》,《黄钟》2016年第4期,第12—18、27页;袁利军:《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研究生教学30年——撰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之际》,《黄钟》2016年第4期,第19—27页。对音乐学系西方音乐理论的本科教学和几个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进行过回顾和总结,而本文则集中以西方音乐史专业的代表性学者为主体,梳理他们在每个历史阶段的科研成果、学术风格与学术交流情况,并结合音乐学系、学院及全国与西方音乐史专业相关的发展概况进行评述,以期对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学术传统和特色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武汉音乐学院有关西方音乐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南音专②中南音专的全称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于1953年随着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浪潮,主要由中南文艺学院音乐系、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音乐部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三部分组成。而这三所院校也由多源汇流而成,本文不做详细追溯。时期。中南音专初期,全院开设的“业务共同课”就包括“苏联及西洋音乐简史”课程。这一课程后来与“中国音乐简史”合并为“音乐史”课,其中西洋音乐和俄罗斯及苏联音乐部分开设一个半学期,由作曲系代副系主任、业务共同课教研室和音乐史教研组主任孟文涛③孟文涛老师1942年就读于重庆国立音乐院,1947年毕业于南京,习理论作曲。后曾在南京国立礼乐馆乐典组、中国台湾师院附中、香港中华音乐院、广州军管会、四野部队艺术学院等部门工作。1953年随全国院系调整来中南音专工作。、器乐系主任马卫之④马卫之老师1939年自德国留学归国,后曾在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担任钢琴教师。1953年随全国院系调整来中南音专工作。等任授课教师。⑤参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1-1954-XZ11-141-001。

那一时期,全国教育部门在寻求“走上正规化”的道路时也响应了全党“向苏联学习”的号召。1955 年12 月18 日至1956 年1 月15 日,中南音专迎来了由中央文化部指派的东德音乐史专家哈里·哥德斯密特(Harry Goldschmidt,1910—1986),为来自全国各地院校和音乐艺术单位的13位正式学员和包括中南音专全体教师及武汉其他单位的40多位旁听生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音乐史讲学活动。其中讲学内容包括“德国古典音乐”“德国近代音乐”和“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及现代音乐家专题报告”三个部分,并举行了“巴赫与贝多芬及其时代”的音乐图片展览会。⑥参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1-XZ11-362-006。哥德斯密特后还赴上海、北京、天津等地讲学。

在哥德斯密特武汉讲学期间,孟文涛、马卫之及当时担任中南音专附中“音乐名作”课程的杨溉诚⑦杨溉诚老师1953 年毕业于广州华南人民文艺学院音乐系,同年9 月起在中南音专唱片室工作,1955 年10 月起担任附中“音乐名作”课程的教学。等老师都参与了听课,马卫之担任课程翻译,杨溉诚是专家工作组教学辅助人员。⑧参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1-XZ11-362-011、1-1970-XZ12-003-116。1956年10月,孟文涛、杨溉诚两位老师还赴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参加苏联音乐史学家康津斯基(Alexey Kandinsky,1918—2000)的讲学班。康津斯基于1957年提前回国后,1958年1月,另一位苏联专家别吉章诺夫来华讲学,杨溉诚老师再次赴天津和北京参加讲学班,直至1958 年10 月。⑨之后,杨溉诚老师还曾赴北京参加中国音协和音乐研究所组织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编写工作,直至1959年7月回湖北艺术学院继续担任教学工作。参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1-1970-XZ12-003-116;李然:《谈20世纪50年代苏联音乐史专家在中国的教学活动》,《艺术教育》2016年第8期,第219—220页。值得注意的是,哥德斯密特和康津斯基两位外国专家的讲学经过记录整理,后于1958—1959 年由北京的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⑩分别是[德]哈里·哥德施密特:《德国音乐:它的古典遗产和近代创作》,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年版;[苏联]阿·伊·康津斯基:《西洋音乐通史》(共两册),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959年版。成为当时乃至之后一段时间国内进行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根基。

1958 年,中南音专和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改名为湖北艺术学院。不过,由于当时国内对待西方音乐充斥着批判的声音,因此,几位先生在这一时期发表的代表性文章,还未见有专门探讨西方音乐方面内容的,而是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进行研究,或关注黄自等留学西方的中国音乐家。⑪60年代,湖北艺术学院大学部开设有“外国音乐史”课程,杨溉诚等人任授课教师。⑫参见武汉音乐学院档案馆馆藏资料,档案号:1-1970-XZ12-003-116。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音专和湖北艺术学院时期在作曲和演出方面颇有成就。许多经典音乐作品诞生于这一时期,⑬如王义平的《貔貅舞曲》(1954)、谢功成的交响大合唱《长江抒情诗》(1955—1959)、钟信明的《长江画页》(1961—1963)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而在1956 年,中南音专器乐系部分教师与中南人民艺术剧院乐队组成的武汉市联合乐团,曾排练演出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莫扎特的《D 大调长笛协奏曲》等经典曲目,⑭参见汪义晓:《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哟——武汉音乐学院部分重要学科奠基人考并兼述历史时期划分暨学科建制沿革》,《黄钟》2008年第3期,第84页。1959 年,中央乐团来汉演出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湖北艺术学院合唱团曾参与演出,展现出那时学院内部对西方音乐的关注。总体而言,尽管这一时期学院有关西方音乐的理论研究还未完全步入正规,但不管是外国专家的讲学,还是院内学者、作曲家和演奏家们的初步关注都已萌芽,这也为之后西方音乐史专业的正式诞生埋下了伏笔。

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3—1975年,全国各地的音乐史专家被集中在北京,编写中国音乐史与外国音乐史,这在全国学界是一件大事。其中,杨溉诚老师曾赴京参与外国音乐史部分的集体编撰工作,后来,这部集体编写的《外国音乐简史》未正式出版,仅以油印本的方式内部留存。⑮编写组集体:《外国音乐简史》,1978年内部印刷(油印本),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藏。

1978 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音乐研究所,初期设民族音乐研究室、音乐理论研究室和资料室三个部门,后于80 年代初改设民族音乐、音乐史论、编钟古乐三个研究室,其中音乐史论研究室包括西方音乐史专业方向。从这一时期直至1986 年音乐学系正式成立(正式下文时间是1987 年2 月),杨溉诚、余尚清与汪申申等老师在学院开设有“外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等课程。

在这一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杨溉诚老师参与编译或校对的译著有《巴托克论文书信选》《贝多芬及其革命时代》等。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编:《巴托克论文书信选》(增订版),张玉明、杨溉诚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贝多芬及其革命时代》一书的作者弗雷达·奈特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该书的第十六章中译文曾发表于《黄钟》。参见[英]弗雷达·奈特:《贝多芬——昨天、今天和明天(<贝多芬及其革命时代>第十六章)》,郜承远译、杨溉诚校,《黄钟》1987年第2期,第74—80页。1986 年5 月,国内首次全国性“美国音乐研讨会”在天津音乐学院召开,杨溉诚老师和作曲系彭志敏老师代表武汉音乐学院参会。同年9 月,中国音乐家协会批准成立“美国音乐研究会”作为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会员学术组织进行活动。天津音乐学院许勇三先生当选该研究会的理事长,而杨溉诚老师与中央音乐学院于润洋老师等6 人为副理事长。遗憾的是,杨老师竟在第二年因病离世,成为永久的遗憾。1987年,《音乐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了杨老师编译整理的《艾夫斯生平及其主要创作年表》⑰杨溉诚编译:《艾夫斯生平及其主要创作年表》,《音乐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Z1期,第122—124页。,以示纪念。杨老师的这篇文章对那些年国内有关艾夫斯的诸多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除此,他在这一时期还参与了《西方现代艺术词典》的编纂工作,负责撰写其中的西方现代音乐部分。杨老师去世后,该书于1989年出版。⑱邹贤敏主编:《西方现代艺术词典》,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余尚清老师曾分别于1984 年和1985 年在《音乐爱好者》杂志上发表关于西贝柳斯《忧郁圆舞曲》和交响诗《坡犹拉之女》的两篇介绍性短文,⑲余尚清:《忧郁圆舞曲》,《音乐爱好者》1984年第1期,第20页;余尚清:《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坡犹拉之女〉》,《音乐爱好者》1985年第4期,第16—17页。是国内较早引介西贝柳斯相关作品的成果。

汪申申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于70 年代分配到湖北艺术学院工作。改革开放初期,曾担任学院音乐研究所的副所长。音乐学系正式成立后,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在进入西方音乐史研究领域之前,汪老师的研究兴趣首先是在西方音乐美学领域,他在80 年代先后发表了《关于音乐学研究的思考提纲》《一本被“误解”“歪曲”了一百多年的小册子——汉斯利克〈论音乐的美〉读书笔记》《论〈4 分33 秒〉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效应》等几篇代表性文章。⑳汪申申:《关于音乐学研究的思考提纲》,《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第119—120页;汪申申:《一本被“误解”“歪曲”了一百多年的小册子——汉斯利克〈论音乐的美〉读书笔记》,《黄钟》1988年第1期,第33—39页;汪申申:《论〈4分33秒〉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效应》,《黄钟》1989年第2期,第40—46页。这为他之后在史学研究中始终保持着美学思辨式的维度奠定了基础。

1985 年,湖北艺术学院一分为二,武汉音乐学院正式改名成立。次年,音乐学系成立,并开始招生。1987年,音乐学系招收了第一位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研究生李兴梧。由于当时唯一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生导师杨溉诚老师的去世,音乐学系聘请了作曲系童忠良、孟文涛和马国华三位老师担任李兴梧的导师。他于1990 年毕业时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转调索源》。同年,他还在《黄钟》上发表了《试论欧洲早期多声部音乐的结构及其演变》㉑李兴梧、马国华、童忠良:《试论欧洲早期多声部音乐的结构及其演变》,《黄钟》1990年第1期,第84—90页。一文。

从1979 年到1986 年,武汉音乐学院承办了几场有关作曲理论方面的全国性学术会议,㉒包括1979 年9 月的“中国首届和声学学术报告会”、1985 年12 月的“全国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以及1986 年10 月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等。汪申申老师曾参与撰写这些学术活动的综述文章并发表。㉓汪申申、刘健、周晋民:《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音乐——“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综述》,《人民音乐》1986 年第6 期,第3—7页;汪申申:《展现新时期研究成果的盛会——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综述》,《人民音乐》1986年第12期,第19—20页。另外,音乐学系在这一时期还邀请了一些外国专家来院讲学,具体情况已不可考。学院的这些学术活动与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形成了良性互动,大大增强了学院内部对西方音乐进行关注的整体热度。

三、20世纪90年代

随着音乐学系在80 年代的正式成立,音乐史论教研室也随之成立,其中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教师主要有汪申申、田可文、宋祥瑞、杨汉丹、徐艺和徐康荣。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几位老师主要承担着音乐学系和学院西方音乐史及西方音乐美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逐渐开始有自己更加专项的研究方向,产出了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

汪申申老师在90 年代先后发表了《关于音乐学研究方法的两点随感》《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等几篇代表性文章。㉔汪申申:《关于音乐学研究方法的两点随感》,《黄钟》1995年第1期,第7—10页;汪申申:《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4期,第71—75页。在《关于音乐学研究方法的两点随感》一文中,他曾提倡,在音乐史研究中应多给“观念”“思索”和“想象”一些空间,使音乐史研究不停步在实证研究。这展现出他洒脱、开阔的学者风范及其在研究中始终保持的美学思辨式的研究维度。并且,这一时期汪老师尤其对西方20 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感兴趣,并由此关联到对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关注和评论上,代表性成果是《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命运》《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音乐的标题性与民族性——从钟信明〈第二交响曲〉想到的》《关于20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问题的两点思考》等。㉕汪申申:《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命运》,《人民音乐》1995年第12期,第27—29页;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第41—42页;汪申申:《音乐的标题性与民族性——从钟信明〈第二交响曲〉想到的》,《艺术与时代》1990年第3期;汪申申:《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问题的两点思考》,《人民音乐》1999年第8期,第6—10页。这些带有评论色彩的文章,成为之后音乐学系音乐评论学术传统的重要基础。1991年,汪申申、田可文、余尚清等人为《音乐生活》杂志撰写了介绍西方歌剧的系列文章,其中按照历史先后,引介了从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迪茜》到伯恩斯坦《西区故事》的12部歌剧和音乐剧作品。㉖该系列文章发表于《音乐生活》1991年第1—12期。

田可文老师先后求学于安徽艺术学校音乐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自80 年代到90 年代,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音乐史学观念和中西音乐史方面,其中与西方音乐史直接相关的成果是1998年和1999年先后出版的书籍《亨德尔》和《西方音乐史》。㉗田可文编著:《亨德尔》,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年版;田可文、陈永编著:《西方音乐史》,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祥瑞老师㉘宋祥瑞老师1979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主修大管,副修声乐;1979—1986年工作于武汉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和音乐资料室;1986—1989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硕士。则是从美学角度进行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又一代表。1990年,他在《黄钟》上发表了译文《意义:音乐、语言与符号学(上)(下)》㉙[英]乔斯·凯塞尔斯:《意义:音乐、语言与符号学(上)(下)》,宋祥瑞、许丽华译,《黄钟》1990年第2、3期,第9—18、9—15页。,开启了他的学术研究历程。之后,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西艺术哲学、音乐美学比较研究的论文,如《关于中西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作曲:诸材料的意向性构造》以及“论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现代音乐学术的历史与理论批判”系列文章等。㉚宋祥瑞:《关于中西比较音乐研究的思考》,《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第34—40页;宋祥瑞:《作曲:诸材料的意向性构造》,《黄钟》1996年第2期,第16—17页。“论中西音乐比较研究——中国现代音乐学术的历史与理论批判”系列文章共5篇,包括《萧友梅学术辨释》(《黄钟》1993年第4期,第25—31页)、《王光祈学术阐微》(《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3期,第97—109页),另外3篇文章《新音乐研究考》《当代中西音乐文化关系研究的尴尬境遇》《中西比较音乐学方法论》未发表。可以看到,武音老一辈的西方音乐史学者都较注重对中西音乐现象、观念的比较或结合研究,或者探讨西方音乐在中国的生存与命运等问题。正如宋老师所言“借西方制造钥匙的方法制造中国的钥匙开中国的锁”㉛宋祥瑞:《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的问题》,《黄钟》2011年第2期,第99页。,这一格言似乎成为那一代学者的共同情结。

1987 年,杨汉丹老师调回学院任教,之后她又考取了学院的研究生,成为音乐学系培养的第二位西方音乐史专业研究生,导师是童忠良和汪申申两位老师。她最初于1995 年在校期间就发表了《唱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介》㉜杨汉丹:《唱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和比较评介》,《黄钟》1995年第1期,第60—68页。一文,次年,她完成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贝多芬钢琴小品的艺术特色及其历史地位》(1996),并在之后的几年中,接连在国内多个重要期刊上发表了数篇有关贝多芬及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小品的研究论文,如《关于〈热情奏鸣曲〉的审美评价——贝多芬钢琴曲读书笔记之一》《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小品》《钢琴小品:贝多芬之前的发展和之后的拓展状况》《技术试验田和风格测量船——关于19 世纪浪漫主义早、中期钢琴小品的断想》等。除此,她还于1999 年发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有关思考——兼谈音乐作品在史论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一文,强调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应加强对音乐作品的重视。㉝杨汉丹:《关于〈热情奏鸣曲〉的审美评价——贝多芬钢琴曲读书笔记之一》,《黄钟》1996 年第2 期,第61—66 页;杨汉丹:《关于贝多芬的钢琴小品》,《黄钟》1997年第2期,第73—80页;杨汉丹:《钢琴小品:贝多芬之前的发展和之后的拓展状况》,《黄钟》1999 年第2 期,第92—99 页;杨汉丹:《贝多芬钢琴小品的艺术特色》,《中国音乐学》1999 年第2 期,第75—87 页;杨汉丹:《技术试验田和风格测量船——关于19 世纪浪漫主义早、中期钢琴小品的断想》,《音乐探索》1999年第3 期,第21—23 页;杨汉丹:《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有关思考——兼谈音乐作品在史论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交响》1999年第1期,第41—43页。杨老师的研究采用了典型的史学研究方法,即注重音乐事件的历时性发展和历史性评价,并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注重音乐作品的核心地位,这对之后武音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98 年,徐艺老师留校任教,她本科阶段即就读于音乐学系,后成为学院音乐学系培养的第三位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是田可文、童忠良和汪申申三位老师。徐艺老师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欧洲古典歌剧中戏剧的音乐性与音乐的戏剧性——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狄西〉与莫扎特〈魔笛〉比较研究》。她还于1997年在校期间发表了译文《莫扎特及其对手:维也纳歌剧》㉞[美]约翰·普拉托夫:《莫扎特及其对手:维也纳歌剧》,徐艺译、康荣校,《黄钟》1997年第2期,第81—85、91页。。她在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为她之后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多年如一日地关注西方历史中的经典歌剧作品,是歌剧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

徐康荣老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但通晓俄、英、德、世界语等多个语种。他最初任职于学院学报编辑部,担任英文编辑,并主持出版发行了一期英文版《黄钟》,向海外介绍武汉音乐学院的学术成果。之后,他调至音乐学系音乐史论教研室。从1989 年起,他在《黄钟》上发表了一系列引介国外音乐期刊的短文,谓之“海外音乐期刊巡礼”,在业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国外的音乐期刊包括美国的《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英国的《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德国的《新音乐杂志》(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美国的《音乐季刊》(Musical Quarterly)、国际音乐学学会(IMS)的会刊《音乐学学报》(Acta Musicologica),等等。这一“巡礼”从1989 年10 月开始,持续到2004 年6 月。15 年的时间中,徐老师为学界和音乐爱好者引介了一大批之前在国内并不广泛知晓的音乐期刊,功不可没。

这一时期,音乐学系还邀请了一些国内外的学者来院讲学,包括1994年3月邀请日本学者泷本裕造有关“贝多芬专题”的讲学,5 月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黄晓和老师有关苏联音乐的讲学,9 月邀请英国青年学者尼克·史密斯举办关于西方现代音乐的系列讲座,1995 年4 月邀请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老师有关音乐学人文学科性质的讲学,等等。㉟详见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中·八五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1978-2008)》,《黄钟》2009年第4期,第190、185、186页。

总体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音乐学系已逐渐形成了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考古和音乐史论三大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格局,并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据考,至2000 年为止,音乐学系的学生人数一度达到114 人,成为学院的第二大系。㊱汪义晓:《卓然有立三十年——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08)武汉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考(下:九五阶段)》,《黄钟》2010年第1期,第178页。而西方音乐史专业在这一时期虽仍隶属于音乐史论教研室,但几位代表性学者都已开始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特色。同时,学术交流的力度进一步增大,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新世纪前十年

新世纪以来,随着音乐学系的发展,西方音乐史专业逐渐形成了老中青几代学者的格局。老一代学者的代表是汪申申、田可文和宋祥瑞老师。他们延续了中西结合的研究视角,或运用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的诸多音乐现象进行关注。如汪老师发表的《清代音乐理论管窥》《清代歌唱理论鸟瞰》等几篇文章。㊲汪申申:《清代音乐理论管窥》,《黄钟》2002 年第1 期,第64—69 页;汪申申:《清代歌唱理论鸟瞰》,《黄钟》2007 年第1期,第165—170页。田老师则在这一时期出版了《中西方音乐通史提要》《西方音乐史(修订本)》《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等几本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教材。㊳田可文编著:《中西方音乐通史提要》,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田可文、陈永编著:《西方音乐史(修订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田可文编著:《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同时,他在这一时期还写作了一些评论文章,关注国内一些新出版的著作、新上演的作品或音乐会,并曾发表文章对武汉音乐学院1988—2003 年的美国音乐研究成果进行综述。㊴刘筱、田可文:《关注美国——1988—2003年武汉音乐学院的美国音乐研究》,《黄钟》2004年第2期,第9—15页。

宋祥瑞老师在这一时期发表了相关论文《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与海德格尔的美学诘难》《西方音乐美学史与中国问题意识——“西方音乐美学史”教学随想》《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音心对映论”争论的意义及其问题》《西方音乐美学与中国音乐美学的互文本性历史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写作随想》《柏拉图音乐美学研究》《希腊化—罗马音乐美学述要》《西方音乐美学的诞生及其范式(上)(下)》等。㊵宋祥瑞:《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与海德格尔的美学诘难》,《黄钟》2001年第2期,第18—19页;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史与中国问题意识——“西方音乐美学史”教学随想》,《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8—30页;宋祥瑞:《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前提》,《黄钟》2008年第4期,第85—89页;宋祥瑞:《“音心对映论”争论的意义及其问题》,《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13页;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与中国音乐美学的互文本性历史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史〉写作随想》,《交响》2008年第4期,第9—10页;宋祥瑞:《柏拉图音乐美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第2期,第63—68、151 页;宋祥瑞:《希腊化—罗马音乐美学述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28—31、36页;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的诞生及其范式(上)(下)》,《黄钟》2009年第3、4期,第3—10、113—120页。2002年,宋老师还在国外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上发表了论文“Chinese Calligraphy: An Art in Objectification of Intentionality”。同时,他还主编或参编了《西方艺术哲学史》《西方艺术哲学史原著选读》《西方音乐美学史》《西方音乐美学史原著选读》《西方音乐美学原理》等教材。另外,宋老师的研究还涉及音乐传播学方面的内容,㊶如宋祥瑞:《武汉音乐学院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黄钟》2003年第2期,第13—19页。也曾指导研究生撰写这方面的学位论文。而遗憾的是,宋老师却在高产的阶段突然离世(2009)。直到他去世之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还刊发了他的论文《亚里士多德音乐美学研究》(2010)。㊷宋祥瑞:《亚里士多德音乐美学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年第1期,第1—5、175页。之后,《黄钟》又刊发了他曾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典论文《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的问题》(2011)。㊸宋祥瑞:《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的问题》,《黄钟》2011年第2期,第97—100页。

时任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徐艺老师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成果是《论莫扎特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作为音乐评论家的德彪西》等文。㊹徐艺:《论莫扎特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以歌剧〈魔笛〉为例》,《黄钟》2006年第3期,第22—29页;徐艺:《作为音乐评论家的德彪西》,《黄钟》2006年第S1期,第58—62页。她还注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获得了良好反响。2003年,已在音乐学系担任多年钢琴副科教师(1994年起)的杨峻峰老师硕士毕业留校,成为音乐学系培养的第七位西方音乐史专业的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巴赫〈b 小调弥撒曲〉的体裁归属及神学内涵》。之后几年,杨老师的研究开始偏向基督教音乐,不仅发表了有关巴赫《b小调弥撒曲》的几篇论文,还对早期基督教音乐进行了专项研究,发表了《〈诗篇〉与早期的基督教音乐》等论文。㊺杨峻峰:《巴赫〈b 小调弥撒曲〉之神学内涵初探》,《黄钟》2005 年第1 期,第85—90 页;杨峻峰:《圣乐史上的一座丰碑——巴赫〈b 小调弥撒曲〉初研》,《交响》2006 年第2 期,第43—48 页;杨峻峰:《〈诗篇〉与早期的基督教音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第4期,第59—64页。同时,他也致力于钢琴艺术史方面的专题研究,发表过相关论文,㊻杨峻峰:《钢琴二重奏教学探倪》,《黄钟》2001年第4期,第104—107页。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形式,开设了“西方钢琴艺术史”等相关课程。

徐康荣老师除了自1999 年起在《黄钟》持续发表“海外音乐期刊巡礼”的文章(直至2004 年6月)之外,还开始在《音乐爱好者》期刊上发表文章,尤其是2005 年发表的3 篇名为《谑浪笑傲歌剧人生》的系列译文,以及2007年至2008年发表的16 篇《音乐野史之作曲家外传》的系列文章,在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在《爱乐》杂志上设有“爱乐书房”专栏,受到音乐界与读者的好评。徐老师的文章虽然大多基于他对外文资料的编译,但其所选择的角度都十分有趣,并往往触及国内学界不太关注的方面,再加上其文风比较轻松流畅,因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除此,徐老师出版的译著还有《霍洛维茨之夜——肖像素描》《弗朗茨·李斯特的钢琴大师班:1884 年—1886年奥古斯特·戈莱里希的日记记载》,以及美国著名音乐理论家约瑟夫·马克利斯的《音乐欣赏圣经》第九版。㊼[美]大卫·杜巴尔:《霍洛维茨之夜——肖像素描》,徐康荣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德]威廉·叶尔盖尔:《弗朗茨·李斯特的钢琴大师班:1884年—1886年奥古斯特·戈莱里希的日记记载》,[美]理查德·路易斯·津姆达斯英译、增补,徐康荣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年版;[美]约瑟夫·马克利斯:《音乐欣赏圣经》(第九版),徐康荣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另外,基于徐老师的学术背景,学院批准他在这一时期开始招收音乐文献编译方向的研究生,㊽实际上,学院的音乐文献编译专业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存在,主要由作曲系郑英烈教授担任导师。由于郑老师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研究兴趣,他指导研究生所关注的课题也都集中在这一领域,如阿伦·福特的和声理论、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及申克理论等。郑老师退休后,这一专业一度停止了招生。其选题大多是对西方的音乐家、音乐现象或音乐期刊的翻译与评论,展现出一定的学术前沿性。遗憾的是,徐老师于2014年意外离世。在他去世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本译著《命运的叩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与人类想象力》。㊾[美]马修·圭列里:《命运的叩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与人类想象力》,徐康荣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003 年,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成立,对国内西方音乐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会成立之初,学院的汪申申老师当选为学会常务理事,田可文老师和杨汉丹老师被选为理事。之后的2005 年和2007 年,学会的第一届年会和第二届年会分别在上海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召开,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在每届年会都有学者参会,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宣讲,展现了武汉地区的西方音乐史教研风貌。

五、2010年以来

2010 年,西方音乐史专业新晋了3 位教师,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血液,分别是冯欣欣、单金龙㊿单老师最初归属体系音乐学教研室,但由于其研究兴趣主要在西方音乐美学领域,因此于近年归属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和笔者。我们3 人均有自己的专题研究领域。冯欣欣老师曾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钢琴演奏硕士学位,后获由上海音乐学院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专业是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序列理念的笃行者——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XIV 研究》(2010),后于2016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冯欣欣:《施托克豪森钢琴曲创作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后又发表了多篇有关施托克豪森的论文,如冯欣欣:《施托克豪森的音乐观》,《文艺争鸣》2010 年第12 期,第107—109 页;冯欣欣:《施托克豪森钢琴曲I—IV 点描化序列创作初探》,《乐府新声》2010 年第2 期,第228—235 页;冯欣欣:《施托克豪森钢琴曲XII—XIV 公式化序列创作初探》,《黄钟》2011 年第1 期,第34—47 页;冯欣欣:《施托克豪森钢琴曲V—XI 对序列理念的坚持与改造》,《黄钟》2012 年第3 期,第115—126、172 页;冯欣欣:《德国序列音乐概念及其特征辨析——以施托克豪森的创作实践为例》,《中国音乐》2016年第3期,第151—160页,等等。成为国内研究该作曲家的代表学者。同时,她还进一步关注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德国作曲家的创作倾向,发表了相关成果。如冯欣欣:《20 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戏剧之家》2015 年第10 期,第51—52、54 页;陈鸿铎等著:《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年版。2016 年,在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第五届年会上,冯老师被增补为西方音乐学会理事。单金龙老师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2021 年又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他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音乐美感研究》(2010),之后还发表了《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格式塔”完型理论在音乐构成与审美方式中的运用》等数篇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论文,如单金龙:《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黄钟》2011年第2期,第70—85页;单金龙:《“格式塔”完型理论在音乐构成与审美方式中的运用》,《黄钟》2012年第2期,第44—47页;单金龙:《论杜夫海纳“现象学还原”在音乐审美经验中的所指》,载于邹元江、张贤根主编:《美学与艺术研究·第8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06—314页,等等。是目前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在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方面的青年代表。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获西方音乐史专业硕士学位后来武汉音乐学院任职,又于2019 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获博士学位。在硕士阶段,笔者关注20世纪早期无调性音乐的特征及其对19世纪作曲家的延续性,博士阶段则进一步扩展到对19—20世纪之交西方文化背景、时代观念及历史内涵的观察。由于这一学术背景,笔者近些年在国内一些重要期刊上也发表了与这一话题相关的十几篇论文。如袁利军:《勋伯格为何会走向“无调性”》,《黄钟》2012年第3期,第97—114页;袁利军:《审美现代性转向与西方音乐的现代性转型刍议》,《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34—44页;袁利军:《是革新,还是复兴?——勋伯格“无调性”音乐中的复调—音程式创作思维探究》,《黄钟》2020年第1期,第129—138页;袁利军:《关于勋伯格“无调性转型”前沿研究成果的追问》,《艺术探索》2021年第3期,第103—111页;袁利军:《勋伯格“无调性”转型背后的神秘主义形式意涵》,《黄钟》2021年第3期,第107—118、167页,等等。

近些年,我们3 人的研究对象也有了一定的拓展。冯老师开始关注本土作曲家的创作,如冯欣欣:《地域风格与浪漫气质——钟信明〈乡情〉的主题构建及关系内联》,《黄钟》2017年第2期,第51—59页。并探索理论研究与表演实践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方式,策划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学术讲座,关注西方音乐表演实践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她还出版了译著《音乐中的思想》,[墨]卡洛斯·查韦斯:《音乐中的思想》,冯欣欣译,孙红杰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并于2021 年起承担音乐文献编译专业的研究生指导工作。单老师的研究向音乐心理学和音乐能量等话题扩展,如单金龙:《“模糊数学”概念下的音乐能量探讨——以电影音乐的存在方式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年第2期,第71—74页。也关注国内当代作曲家的创作,尤其致力于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学院作曲家们的新作,在网络上产生了一定反响。而笔者则对西方音乐作品的结构性思维以及结构性聆听的音乐欣赏方式有研究兴趣,如袁利军:《“音乐活性构造”之“过程构造”反思——兼谈音乐聆听与分析的视角问题》,《黄钟》2017 年第2 期,第60—67页;袁利军:《聆听的艺术——音乐的艺术特性与聆听方式漫谈》,《爱乐》2016年第9期,第103—108页,等等。还曾发表了几篇音乐导赏与评论文章,出版了1部译著。如袁利军:《魔幻般的“神秘主义”视听艺术景观——斯克里亚宾的管弦乐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爱乐》2016年第5 期,第49—58 页;袁利军:《评姚峰改编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长江文艺评论》2021 年第3 期,第113—115页;[英]克罗伊·戈万:《泰勒·斯威夫特:纳什维尔少女的崛起》,袁利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016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邓军博士入职,为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又增添了新的力量。邓军老师的博士学位论文是《论“优雅风格”》(2016),硕士学位论文是《付诸“理性”的精神诉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欢乐颂”动态中的理性观》(2011)。因此他于近些年发表了数篇有关18 世纪欧洲音乐风格话题的学术文章。如邓军:《18 世纪欧洲音乐风格问题研究》,《乐府新声》2017 年第3 期,第31—39 页;邓军:《18 世纪欧洲“古典风格”音乐美学内涵的再探讨》,《乐府新声》2020年第4期,第30—37页,等等。另外,他还对美国的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思考,发表了相关成果。邓军:《美国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究与审思》,《人民音乐》2017年第9期,第92—95页。

除了以上几位新教师之外,汪申申老师于2012 年出版了《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100 问》(合著),汪申申主编:《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100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并于2013 年发表论文《莱茵河畔的女先知——女作曲家希尔德加德的音乐创作》(合撰)。孙可人、汪申申:《莱茵河畔的女先知——女作曲家希尔德加德的音乐创作》,《黄钟》2013年第3期,第39—48、90页。田可文老师也发表了数篇西方音乐史方向的论文,如李婵、田可文:《瓦格纳乐剧脚本中的悲剧性》,《乐府新声》2012年第1期,第133—137页;丁铃、田可文:《倍感压抑的亡魂盛宴——试论潘德雷斯基〈荧光〉中的现代音乐特征》,《音乐探索》2013 年第3 期,第79—89 页;李哲铭、田可文:《达姆施塔特乐派的形成与解体》,《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34—45页;陈海、田可文:《论柏林歌曲乐派的三阶段及其风格》,《音乐探索》2020年第4期,第113—126页。他还于近些年加大了评论文章的写作力度,发表了一批有关时下前沿的书评和乐评文章,并相继出版了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几本教材。如田可文编著:《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年版;田可文编著:《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田可文编著:《音乐考研辅导教程系列——西方音乐史》,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田可文、陈永编著:《西方音乐史(第三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等等。徐艺老师于2019年发表论文《从戏剧行动素模式看〈游吟诗人〉女性角色的异质性塑造》,并于2021年出版了新著《威尔第著名歌剧导赏》。徐艺:《从戏剧行动素模式看〈游吟诗人〉女性角色的异质性塑造》,《黄钟》2019年第4期,第76—84页;徐艺编:《威尔第著名歌剧导赏》,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在学术交流方面,这一阶段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各位学者参与全国性学术会议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如自2010 年起,全国西方音乐学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年会,武汉音乐学院均有教师和学生作为正式代表发表宣讲,且参会队伍日渐壮大,从2010 年的4 名教师和1 名学生赴广州参加第三届年会,到2019 年赴北京参加第六届年会时,一共有5 名教师和6 名学生。并且,在年会举办的论文评奖活动中,学院的获奖人数也在稳步增长。与此同时,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邀请来院讲座的西方音乐史方面的专家有杨燕迪、王晡、陶辛、孙国忠、姚亚平、陈鸿铎、班丽霞、孙红杰、刘小龙等十几位。这些交流活动对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承办了两场高质量的西方音乐史方面的学术活动,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一是2018年9月,学院和西方音乐学会一起主办了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6 位青年学者在会上宣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由11 位资深专家进行点评。全国各地共有100 多位师生来汉旁听,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青年学者论坛”,其对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较大的推动性作用。二是2020 年11 月至12月贝多芬诞辰250 周年之际,在学院音乐学系领导的大力推动和策划下,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承办了“纪念贝多芬诞辰250 周年学术专题活动”,邀请学院的彭志敏教授、汪申申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刘小龙副教授举办了4 场学术讲座,并由冯欣欣、单金龙、邓军和笔者4位教师共同组织了一场讨论“贝多芬何以伟大”的学术工作坊。借助于新时代网络平台的传播力,应该说,这次学术专题活动在国内学界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的。

六、学术传统与传承

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酝酿,到七八十年代的奠基,再到90 年代和新世纪前十年的迅猛发展,以及2010 年以来的新拓展,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已经历了近70 个春秋。作为国内的“老牌”音乐学院之一,武音西方音乐史专业的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早。尽管学院在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但总体看来,学院的这一专业与国内西方音乐史领域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并且,通过上文的梳理也可看出,尽管每位学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存在差异,但武汉音乐学院的西方音乐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几个特色性的学术传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50 年代开始的老一辈学者所秉持的中西贯通的研究理路。这一点从最早的孟文涛、杨溉诚等老师,到80 年代后的汪申申、田可文、宋祥瑞诸位老师的研究中可见端倪。他们的研究从中国的学术现状出发,通过关注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及西方学界的研究模式,或者通过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音乐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而为中国的音乐史学研究输送营养。

二是将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这也可追溯到50 年代至80 年代的杨溉诚、汪申申、宋祥瑞等老师。他们擅长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音乐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思考。其研究总是充斥着美学和哲学式的思辨,对音乐史中的许多现象进行了中国学者视角的深度探究。

三是音乐史学研究与作曲理论之间的紧密关联。在五六十年代武音的西方音乐史专业还未成型之前,学院诞生的一些经典原创作品便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有一定的借鉴。80年代时,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最早的研究生导师均是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专家,如童忠良、孟文涛、马国华等。之后,在杨汉丹等老师的研究及长期的积淀中,西方音乐史专业逐渐形成了较为注重对作品本体与形态进行分析与解读的学术传统,直至今日。

四是关注当下社会音乐生活、新作与音乐评论的学术传统。从50 年代起,武音每个阶段的西方音乐史研究都与创作和演出实践活动紧密关联。尤其是80 年代之后,学者们对当代新作品以及西方经典作品的演出活动十分关注,并勤于写作乐评和书评文章,逐渐催生出音乐评论这一学术传统。汪申申、田可文等前辈以及近些年的诸位青年老师是这方面的代表。音乐学系近些年多次举办音乐评论比赛,营造写作评论文章的学术氛围,是对这一传统的延续。

五是与西方音乐史专业密切相关的音乐文献编译的学术传统。这一研究方向从90 年代最初由作曲系郑英烈等老师开创,新世纪以来则主要由音乐学系徐康荣老师和作曲系朱爱国老师担任研究生导师。直到近几年,这一专业的接力棒又在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冯欣欣等老师的研究和教学中得以传递。

六是诸位老师十分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传统。多年来,他们开设了多门特色选修课程,如汪申申老师的“西方交响曲发展简史”“贝多芬交响曲赏析”“西方早期音乐”“西方现代音乐”“音乐评论”“音乐表演美学”“西方钢琴艺术史”,徐康荣老师的“音乐文献编译”,徐艺老师的“西方歌剧名作”“西方戏剧鉴赏”,杨峻峰老师的“西方钢琴艺术史”,冯欣欣老师的“德奥艺术歌曲解析”,单金龙老师的“音乐心理学”“西方艺术哲学史”“西方音乐美学史”,邓军老师的“基督教音乐”,笔者的“西方音乐名作”等等。

可以看出,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从一开始便呈现出较强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特点。而就当前国内外音乐学的发展趋向来看,跨学科研究也正值兴旺阶段。因此也可以预见,未来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趋向仍会继续发酵,使得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自由的发展面貌。

目前,武汉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已形成较完备的老中青学术梯队,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较为擅长和集中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特色,发展势头正旺。那么,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清醒地了解自身的学术传统和优势,并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地、有规划地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同时积极关注和引进全球视野下的前沿学术成果和音乐学研究新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的研究方法,在发展中形成新的学术特色,则是当前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猜你喜欢

音乐史音乐学院音乐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恋幽兰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音乐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Astor piazzolla and his new Tango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