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021-12-01金勇君
金勇君
(延吉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吉林延边 133000)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吉林省是大豆的主产地之一,大豆产量高、品质好。为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必须做好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
1 大豆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病害有20 多种,如根腐病、灰斑病、菌核病、霜霉病、孢囊线虫病等;常见虫害有30 多种,如蚜虫、大豆潜根蝇、大豆食心虫等。虽然各种植区主发病虫害各不相同,但其防治原则是相同的,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针对这一方针,要把病虫害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技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在病虫害发生时,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既要提高防治效果,又要减少药害。总的来说,就是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使防治工作达到统筹兼顾、安全高效、积极主动的效果。
2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是指根据大豆种植技术规程和大豆生长规律,调整种植技术的相应环节,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选用良种。在选择大豆品种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病虫害发生规律等,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做到预防与高产有机结合。尤其要参考当地往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从外地调入优良品种。外调种子必须加强检疫,避免调入带有病菌的种子。如果是从上一年收获的大豆中留种,则必须选择没有发生病虫害的地块,避免种子带菌。
(2)清除田间病株,破坏害虫越冬环境。当季大豆收获后要及时秋翻,将地表残留的病株残体、病菌等深埋于地下,使其无法危害来年种植的大豆植株。秋翻地还能破坏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及虫卵的生存环境,减少虫源。在翻地前,应把田间残留的植株、杂草清除出地块,进行焚烧或深埋,减少害虫产卵的寄生植物,从而降低虫口密度。
(3)合理密植。合理的种植密度是营造良好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植株争夺养分的关键。在播种时,要根据地块肥力、栽培技术和品种特征来科学确定种植密度。如果密度过大,易导致大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茎秆矮小易倒伏,还易引发病虫害;如果密度过小,既浪费土地又易造成大豆营养过剩而徒长,且会降低产量。
(4)合理轮作。受耕地面积和适宜地块数量限制,大豆重迎茬问题难以避免,而大豆种植最忌重茬或迎茬。因为重迎茬会使土壤钾、磷、硼等元素不足,导致大豆生长不良,抗病能力差,使病虫害危害程度增大。因此,要采取合理的轮作,并适当补充耕地中的微量元素。
(5)加强田间管理。首先,要科学施肥。原则是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增施优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并为植株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而化肥施用要注意均衡施用氮磷钾肥,适当补充微肥。如过量施用氮肥,易造成植株贪青徒长,易倒伏。还要均衡调控底肥、种肥、追肥的比例,使大豆在不同生长期均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
其次,要做好水分管理。根据大豆生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如雨量集中,要及时排涝;如较为干旱,要及时灌水,浇水以喷灌为主,避免大水漫灌。
最后,及时中耕。中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提高植株长势和抗病能力。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
2.2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就是使用化学药剂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首先,在播种之前,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以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并预防地下害虫侵害,降低根腐病、潜根蝇等的发生概率。目前,大豆包衣和拌种可以使用的化学药剂较多,如多菌灵、乐果、福美双、甲基硫环磷、乙基硫环磷等。其次,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封闭除草和化学除草,减少田间杂草数量,从而减少田间病菌和寄生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最后,当大豆发生病虫害时,可以根据具体病害或虫害种类、发生规模、发生阶段,采用针对性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产生药害。还要注意,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多种化学药剂交替使用,降低害虫的抗药性。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防治措施有利用害虫对颜色的敏感性,使用黄板等设施进行防治;利用害虫对光源的趋向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捕;人工捕捉、扑杀等。物理防治虽然是一种辅助防治措施,但针对性强,对植株及农业环境危害小,防治效果也比较好,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防治措施。
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即利用天敌生物、寄生生物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主要措施有保护、引进害虫的天敌;释放赤眼蜂等寄生生物防治害虫;在田间喷洒白僵菌,有效控制害虫幼虫的化蛹量;使用微生物农药、性诱剂等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属于环保防治措施,防效也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3 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大豆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3.1 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灰斑病是吉林省大豆种植地块经常发生的病害,严重时发病率达到30%,对大豆生产造成了极大破坏。根据大豆灰斑病病原菌的越冬、增殖、传播特性,在进行防治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行农业防治,即选择抗病的大豆品种,并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发现病情后要及时拔除病株并将其带出田外,进行深埋处理;二是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兑水喷施。
大豆霜霉病的病原菌是霜霉菌,喜低温、潮湿,其病菌卵孢子在病株及种子上越冬。病情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叶片枯萎、整株死亡。在进行防治时,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使用克霉灵、敌克松等药剂拌种预防;三是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四是及时排除病株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发病初期,推荐使用化学防治,可使用多菌灵、百菌清、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兑水喷施。
大豆枯萎病是由病菌侵染植株伤口,感染大豆的茎、叶和根系造成。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并传播,重茬地发生严重。因此,应首先进行农业防治,一是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二是合理轮作,避免重茬种植,三是加强田间管理,营造良好的排灌水条件和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的温度和湿度。其次,要进行化学防治。可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兑水稀释进行灌根,防治效果很好。
3.2 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蚜虫不仅危害植株,影响根系发育,降低结荚率,造成严重减产,还是病毒的传播体,因此,要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防治。首先,可采取农业防治,即清除田间、田边杂草,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其次,可采用物理防治,即利用蚜虫对黄色敏感的特性,在田间设置黄板进行诱杀。再次,可采用生物防治,即利用蚜虫的天敌如瓢虫、蚜小蜂、食蚜蝇等,控制蚜虫数量。最后,可采用化学防治,选择克蚜星、乐果、抗蚜威等农药兑水进行喷施。
大豆豆芜菁是东北大豆种植的常见虫害之一。虫害严重发生时会吃光大豆叶片,只留叶脉。因其需要在土壤中越冬,在防治时可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即秋季深翻土壤,使越冬害虫被冻死。当害虫6月末以后成长为成虫为害时,可使用氰戊菊酯2 500 倍液喷施防治。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专有的害虫,主要以大豆的籽粒为食。进行防治时,首先要进行农业防治。一是选择茎秆木质化程度高、豆荚光洁度高的品种,使食心虫难以蛀入豆茎及豆荚为害;二是实行秋翻地,冻死在土壤中的越冬害虫;三是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其次,进行生物防治。可在田间释放食心虫的天敌赤眼蜂,从而大量降低虫口密度。还可以在大豆食心虫幼虫化蛹期洒施白僵菌,降低化蛹率。最后,可进行化学防治。可使用敌敌畏、倍硫磷、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等农药,采取田间熏蒸和兑水喷施的方式进行防治。
地老虎是大豆主要的食根害虫之一,常取食大豆根部表皮,造成根系受伤而缺苗断垄。防治地老虎,首先要做好农业防治,选择前茬为水稻的地块轮作倒茬;及时秋翻消灭虫源,春耕前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杂物,降低虫口密度。其次要做好物理防治,可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还可放置盛有糖醋混合液的容器诱杀成虫。最后,做好化学防治。地老虎幼虫对化学药剂抵抗力差,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喷洒杀灭,防效较好。还可制作毒饵进行毒杀,在地老虎3 龄后,按每亩使用2.5%敌百虫粉剂0.5 kg 加水5 kg,均匀拌于切碎的鲜草上,于傍晚分小堆施放在田间即可。
从以上几种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看出,科学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法,并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增强病虫害预防及治理效果。
4 结语
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多种防治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促进大豆种植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