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习习惯培养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21-12-01蔺新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南铁路第二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1期
关键词:画图动手书写

蔺新萍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南铁路第二小学)

好的习惯会引领小学生不断前进,它会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减少思考时间,加快行动步骤,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一定要狠抓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一般认为是语文课的专利,与数学关系不大,实则不然,看看现在的数学作业,干净整洁的作业有,但是很少。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作业只追求正确率,而忽视了书写的规范性。有的学生数字写得东倒西歪,似是而非,极大地影响了计算的正确性;有的学生数字大如牛,给的做题空间根本不够用;有的小如蚂蚁,写的什么数字根本看不清;有的学生做题不按先左后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这样混乱的答题顺序,经常给学生的思维造成混乱,给教师的批阅造成困扰。由此可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数学教师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这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训练,为学生以后正确计算奠定基础;同时也要要求学生按照思维的顺序进行答题,连续几问的一定要写上序号,答语也要工整美观,这样书写美观整洁的卷面正如学生一张张笑脸,为数学学习准备第一块敲门砖。

二、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习惯

学生学习本来是自己的事,可是随着学生在家庭“地位的上升”,他们只管学习,其他的事由其他人代劳。课堂上经常听见学生说,“我妈妈没给装橡皮”“我爸爸没给而我带练习本”,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当然不会认真做课前的准备工作,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要认真准备学习用具,另外课前准备还包括课前预习。预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明确下一堂课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通过预习,找到自己疑惑之处,做好标记,上课听讲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地听课、练习,是学好数学的良好开端。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的习惯

认真听讲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有时候这些联系是很微小的,可能教师的一句话就是一个重难点,一个易考点,所以数学课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要跟着教师的讲解,眼睛也要时刻不离开老师的动作,时刻注意教师书写与画图的要领,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以便查漏补缺或者取长补短。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切记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例如,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的话: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5 米”和“增加到5 米”,两句话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题意却大不相同,计算结果也是千差万别。另外要注意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学会及时有效的做笔记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和能力的体现。条理清楚地记住课堂的重难点,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堂内容当堂巩固,更是为以后复习做好了准备。

四、培养学生动手画图分析试题的习惯

动手画图是学习数学必要养成的一种习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动手画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样重要,可以说动手画图是思维意识的一种延伸。动手画图,手脑并用,可以充分体现数学的周密性和严密性,有利于学生透彻的理解题意并快速作答。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画图的习惯,本来很简单的一道题,学生只是用眼睛“看”或是理解出现误差回答错误。例如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 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这道题很显然是在考查求圆环的面积,如果凭空想象做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很容易出错,但是如果动手画图,就十分轻松。由此可见,动手画图是一种快捷方便的解题之法,数学教师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养这种意识,让动手画图成为一种习惯,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培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又可以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习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而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商店买东西,通过付钱、找钱,加深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发现这节课的内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当然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一些“额外”的问题,例如,有个孩子通过认识钱币,发现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有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等,他们买的学具钱币也是这样的面值,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怎么没见过两元和两角的人民币?能提出这样问题的学生,说明他们真的有动脑思考,真正做到了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样的“慧眼”“慧脑”给学生数学的学习增添了实践性,更有效地巩固了数学知识。

六、培养学生勤于检查作业的习惯

不知从何时起,检查作业成了家长和教师的任务,学生的任务就是做作业,做完直接给父母或教师检查,自己从来不回头看一眼对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没有人可以保证全部正确,因此做完作业再回头认真仔细的检查作业,这应该是小学养成的良好习惯。督促学生认真仔细的检查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细心、耐心和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习惯。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中,一定要书写规范,整齐美观,计算一定要验算。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养成验算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及时督促、鼓励学生勤于检查。好的习惯的养成仅仅靠学生自觉是不现实的,在检查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不断督促和鼓励。教师每天提醒学生注重检查,“你检查作业了吗?”“作业做完不算完,认真检查才算完”这样的提醒看似简单,实则是一种心理暗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牢记在心,作业做完要自我检查。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我检查,能够自我检查出错误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很简单的问题都出错,不认真检查的学生要批评,以此来培养学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第三,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检查作业的方法。有的学生也认真检查,可是最后什么也没检查出来,一方面是学生不细心,另一方面是学生不会检查,检查技巧不到位。其实检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三查”。即一查审题是否正确,二查在抄写数字和运算符号中有没有出错,三查运算顺序和结果是否正确。二是验算。验算可以用逆运算的方法,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通过这简单的两步,学会检查的方法,相信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一定可以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是新课标的要求,会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坚持不懈的督促以及及时有效的鼓励和鞭策,才能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钻研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画图动手书写
我也来动手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画图理解“同样多”
动手画一画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画图理解“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