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021-12-01曾秀英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完全小学
曾秀英 (甘肃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完全小学)
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应具备学会倾听、表达和进行文明沟通、交流、社会交往以及发展合作精神的能力。但是,当前,部分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兴趣不浓,不利于他们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创氛围,提兴趣
氛围是一种环境,是人群在一段或长或短时间内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兴趣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由于了解或反复接触后产生的积极心理倾向和内心要求,是人们学习、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各取所需基础上的强烈愿望,而不是外力强加形成的。那如何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营造适于学生具有高度个体化的学习气氛和情调呢?
1.教态
教态虽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心态、神态、动作等情绪的外在表现,但是它通过有声语言、无声的形态,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使学生察其容、观其色、知其情、动其心、好思欲、喜探究、果最佳。因此,教师要以人际交流中最好的方式——微笑面对学生,使学生深感教师亲切、温和、无恐惧感,将生硬、冷漠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使学生敢想、善说、喜表达,不感到有压抑、紧张之味,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以无痕的教态多给学生鼓励的语言、肯定的目光和小红花、铅笔、作业本等实物奖励,使学生信心百倍,发挥长处,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向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语交更广、进取心更强、精力更旺、兴趣更浓。
2.学态
学态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同,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表现和效果截然不同。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思想走神、答问受挫时,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用心沟通学生,使学生迷途知返,求知欲增强。
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反映其寻求满足社会需要本质上的心理关系。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平等、友爱是亲师信道、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和上好有效课堂的前提。因此,教师要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用微笑的眼神、激励的表情、竞争的话语、平易近人的态度、体贴关爱学生的言辞等感染学生。同时,适时恰当调整学生不慎和出格的言行,使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致使课堂教学氛围轻松和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肃认真的态度,学生甚至感到教师胜于父母,亲师、爱师、信师和依师之趣倍增,使学生钻研性更强,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潜能发挥最大,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设情境,提兴趣
由于口语交际是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中实现的一种教学行为,它是以教师做引导、学生有重点、有条理地说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创设恰当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听取不同的意见,启迪他们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提升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
1.根据教材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教材口语交际内容、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体现其最大价值且难度适中的生活情景,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必须充分准备,事先做好创设情景的所需材料,同时也让学生搜集好所需口语交际的有关材料,进而避免教师被学生问倒和师生冷场发生。
3.教师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之后,要注意随时保持课堂情景的程度,做到学生学习激情收放适中,使课堂创设的教学情景效益最大,避免学生乱课、交流偏题等不良现象发生,使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发表的各种意见建议,教师能及时倾听、点拨、整理。这样,不仅使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争先恐后,而且让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畅所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
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加倍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变教法,激兴趣
教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双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而所采取的一种教学行为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灵活应用多变的教法,从而无限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高效地获取更多更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1.多媒体
多媒体就是人机信息交流的一种综合媒体。在教学中采用集音、形、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既符合小学生好奇、爱动、乐看的特点,又利于儿童形象、色彩、声音思维发展,高效地激活学生善说乐表的特点。比如:笔者在讲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一课时,将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的长、宽和大小桥洞及桥石栏上雕刻的龙、水花等景物巧妙地制成多媒体互动课件,课始展示给学生,学生顷刻间心旷神怡,并互动起来。多媒体将赵州桥雄伟的气势、美丽的壮观和坚硬稳固以及外形的巧设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生身临其境,乐说观状。不仅大力提升了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本文的主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才干。
2.扮演法
扮演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人物特点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能言善说的兴趣。笔者在讲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就采用此法。首先把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扮演陶罐、铁罐和作者,然后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这不仅使小学生将寓言童话故事表演地活灵活现,而且使学生读中深悟、想象丰富,将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自恃之态与己的长短处等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万事万物各有所长,要善察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和睦、尊重相处之寓意。
此外,讨论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方法都能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培养小学生的想说之欲和兴趣,就必须使全体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及时创建学生乐说、乐思的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情景,积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让学生对口语交流的兴趣增加,进而敢想敢说,乐于同同学文明沟通协作,社会交往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