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角下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探析
2021-12-01赵静
赵 静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逐渐明显,与城市化中所带来的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反的是乡村的衰退。在面临自然扰动与人为扰动时,乡村系统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逐渐凸显出来。在韧性视角下通过乡村自身的转型来提升其韧性和适应能力,采取针对性措施以真正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1 文献梳理
在文献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韧性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建设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韧性主要包含着两次转变: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在西方发达国家“韧性”的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Holling的适应性循环模型,该理论认为社会生态系统在经历外在或人为的扰动后会经历“更新-开发-保护-释放”四个阶段。
目前,国内学者大都是以防灾减灾为出发点,通过提高城市在未来应对灾害时自身的适应力与恢复力来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学者们大都认为建立“韧性城市”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1],未来应该加强对多尺度灾害韧性研究[2]以增强城市韧性[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研究可以分为城市韧性和乡村韧性的研究,他们大都是在总结国内外建设韧性城市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建设一条具有中国化的韧性城市的道路。学者们致力将韧性城市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结合起来,开启一种公共安全治理的新模式[4]以此降低城市自身的脆弱性[5]以及增强城市对灾害能量的吸收和恢复能力[6],最终达到风险治理和减灾的目的。2017年6月,中国地震局提出“韧性城乡”计划,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国家层面上的韧性城市建设计划,同时也是我们意识到将韧性理论与乡村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相结合的关键点。
由此可见,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从公共治理的角度对韧性理论进行研究和推广使用,但是在乡村治理实际应用中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相似,都具有完整的韧性主体与韧性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都具备外在与人为的抗干扰性,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来提升乡村韧性。
2 韧性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践
首先选取的案例是一些因自然或是人为的扰动而使得乡村系统演进更新,乡村由此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进行转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的产业带来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再选取出那些本身就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乡村,在经受外在扰动之前,乡村也拥有特色产业维持自身的发展。由此,本文选取安徽毛坦厂镇和四川九寨沟镇两个典型乡镇进行分析。
从经济韧性看,毛坦厂镇依托“全国高考梦工厂”品牌效应,着力打造具有教育特色的乡村旅游小镇;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成“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政府利用良好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传统以第一产业为重的乡村向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转变。九寨沟镇在受到自然因素扰动的情况下,利用恢复“空窗期”对原有产业反思整治,创新旅游发展策略,对当地旅游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升级,村民与政府的收入都逐年增加。
从文化韧性看,毛坦厂镇不断对明清老街等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加以维护和管理,它们承载着当地村民独特情感并成为了一种村落文化的象征以及精神支柱,在乡村中形成一种凝聚力支撑着乡村的发展。同时,劳动力回流使村民在当地进行一些商贸活动来获得收入。但是与此同时对当地的社会关系网络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了当地村庄的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与保持。九寨沟镇村民地震后重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乡村凝聚力得到增强。村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以及当地脱贫摘帽,政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以及政府公信力。
从社会韧性看,毛坦厂镇中学招收政策的变化,由此带来了商品经济受众群体数量的减少,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因此一部分村民又开始流出乡村进入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维持自己的生活,村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与当地政府的收入增长速度不相符,无法达到令村民满意的地步。由此,政府虽通过政策支持、招商引资的方式与村民协同建设乡村,但是在遭遇外在扰动时仍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其并不具备实质意义上的乡村韧性。九寨沟镇政府通过对村民的技能培训,开创“精品化、绿色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这种“造血式”发展方式增强了乡村建设的韧性,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韧性看,毛坦厂镇政府围绕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上下联动、政策配套、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乡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寨沟政府按照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将生态文明基因植入重建全过程,形成一条科学的重建之路。
3 韧性视角下乡村振兴行动逻辑
通过案例对比,我们发现在韧性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一定运作逻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3.1 倡导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建设中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这其中缺乏一种韧性。我国政府纵向发包与横向竞争高度统一,地方官员的晋升往往与其绩效紧密相关,在行政逐级发包制中,任务被逐级分配到最基层的官员身上。因此,部分政府往往选择一种 “输血式”扶持方式,利用有限生态资源实现短期绩效,“摊大饼式”的乡村拓展虽然乡村居民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往往形成新的发展冲突点。因此,这需要政府、社会与人民实现协作治理。首先政府可以利用特色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打破资源之间的壁垒,在政府的监督作用下开发出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项目来发展当地经济,破坏最小化以保护生态韧性;其次可以通过挥乡村精英的重要性,赋予他们权力参与到政府决策与治理中,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具有个性的发展策略;最后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实现畅通信息交流。通过建立一种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一种团结意识、整体意识提升乡村的韧性建设。
3.2 注重培养乡村居民学习力
在当下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的韧性建设,在近年来也开始学习理论将韧性思想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但是要实现乡村韧性建设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还需要乡村居民的重视。自身创造力与适应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民通过学习其他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经验、及时掌握社会的发展潮流,总结寻找出当地发展的关键突破点,通过自身的尝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项目。同时,利用“熟人社会”这一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乡村中形成一种相互借鉴学习、相互分享经验的氛围,实现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的友好关系和一种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以此树立起一种共同的理念信念,在乡村内部形成乡村凝聚力。众所周知,人并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这种渐进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大家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能在外界因素的扰动影响下快速恢复到原始状态甚至是形成一种新的积极状态,这也便是本文一直所强调的韧性意识。
3.3 积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消费大国,政府科学的规划也是乡村振兴中韧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科学规划包括基础设施的提供、组织制度的建设以及对于空间的合理优化。一方面,建立系统的乡村交通运输网络与信息沟通网络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加强乡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以及产业融合。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规划,在面对不同的发展困境时设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做到因地制宜,而非“在非常时期用非常方法”。政府不再仅仅依靠于地方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3.4 保护乡村生态资源环境
在当下很多政府面临着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囚徒困境”,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呢?乡村振兴应该以生态保护为发展底线,仔细发掘乡村产业发展的“引爆点”,在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用经济发展来促进生态保护,增强乡村发展的韧性来延续乡村的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发展观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生态资源,最大限度收获社会效益。
4 结语
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乡村韧性建设中,政府与社会的支持以及对村民韧性意识的培养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要改变“乡村病”还需要我们不断寻找新视角来创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此能够更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型矛盾风险的挑战,取得乡村发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