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闳约深美 不息变动 经典传承①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创作教学观研究

2021-12-01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年5期

黄 巍(南京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民国初年,一般青年总想发财做官,对政法学校无不趋之若鹜。那几个青年居然会来研究美术,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那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志趣。这也可说是美术学校创立时下的一颗好种子,我们美专将来地发扬光大,也许靠着这些纯洁的种子。”[1]

——刘海粟《上海美专十年回顾》

1912年,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拓荒者刘海粟先生与乌始光等几位画友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专科性独立艺术院校——上海图画美术院,192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这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的第一页。上海美专坚持独立办学四十年,1952年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专,址于无锡社桥,1958年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上海美专创立时播下的“种子”历经百年沧桑,一直传承到了如今的南京艺术学院,几代南艺人不懈努力奋斗,将上海美专不断发扬光大、踵事增华。在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画专业始终肩负着传承经典的重任,培养了大批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家,创作了大量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作品,并且直接催生、推动了如“新金陵画派”“新文人画”等美术运动。某种程度而言,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百年发展史便是一部中国现代绘画发展史,一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创作教学活动始于上海美专创立之时的绘画科,1920年学制改革单独设立国画科,1925年改定新学制设立造型美术院中国画系,1978年中国画专业恢复本科招生教学,1999年中国画教研室升格为中国画系,始终秉持蔡元培先生提出的“闳约深美”校训,以培养德行兼备、传承经典、开拓创新、技艺精湛的绘画专业人才为目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师生作品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重要赛事中屡获殊荣,中国画专业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各项评估中屡获佳绩。

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离不开中国画专业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传承开拓的创作教学观。中国画专业汇聚了国内一大批杰出中国画家在此任教,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自上海美专时期起的刘海粟、黄宾虹、吕凤子、汪声远、潘天寿、朱屺瞻、丰子恺、郑午昌、陈之佛、张大千、关良、谢海燕、陈大羽等;二,自华东艺专时期起的沈涛、李长白等;三,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张文俊、王孟奇、吴元奎、方骏、朱新建、江宏伟、徐建明、张友宪、孔六庆、于友善、周京新等。

一、日月常新海纳百川

由于上海美专创办之时,没有任何其他美术院校的办学经验、章程可循,因此上海美专的教学活动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调整,刘海粟提出了“不息的变动”的办学思路,他认为在这种不息的变动之中,能产生一种不息研究的精神,在时代思想上,应该要刻刻追到前面去才好。“不息的变动”包括五大措施:1.使用人体模特儿;2.废除考试和记分法;3.男女同学的历程;4.开办暑期学校;5.学制改革。[1]

在绘画教学上,刘海粟提出第一要尊重学生个性,不能束缚其个性,不能剥夺、限制学生的本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便是剥夺其艺术上的生命。学生的才能和智能各不相同,但是没有高低之分。使学生培养情感,引导其向高洁纯挚的方向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技巧把自然奥秘和转瞬即逝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不要有师承模仿的习气。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的本能,是教育的动力,是支配艺术世界的能力,创造力的外现形式是潜识、思想、灵感,绘画又是这三者的载体之一。[2]第三要引进西方绘画教学模式,即人体模特写生,研究绘画至关重要的对象便是人体,人体因其流动多变的曲线和微妙的肤色使其具有至高的美的意义和价值,蕴含着最为丰富完美的“生”,而绘画最重要的就是表现自然万物的“生”。通过人体模特写生,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复杂的形体上去练习准确的观察和表现力,从而能轻松地描绘一切物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去感受具有无限扩张性和普遍性的生。[1]

在谈及中国画创作时,刘海粟提出“六法”是中国画的标准,其中“气韵生动”是最高标准,高于其余五法,其余五法是达到这个最高标准的必要条件,其余五法都要蕴含“气韵生动”。“气韵”不单纯是绘画技巧的问题,更要从生活感受和学问中获得,“生动”是生命的活跃。刘海粟将“六法”与西方绘画理论做了类比,特别指出“传移模写”即模仿的问题,相当于西方绘画的“再现”(reproduction),中国画的模仿不该千篇一律的死摹,不该全盘照搬,模仿的意义在于吸取和发扬传统的精神,模仿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3]10-11

刘海粟指出中国画以写形为手段,以写神为目的,最终要达到意到笔不到的境界。只有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应目会心,并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才能达到这种艺术修养。中国画的创作要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古今中外各种画派来推陈出新,表现为手法新、意境新、情调美。中国画的基本精神是单纯的形式和深刻的意思。画面的形式力求单纯,在极简的形式中表达复杂的意思,力求风格多样化。中国画最大的特征就是意,即意境,中国画不该是狭隘的自然主义,不该是照相式的刻画,而应该对自然进行艺术的夸张和概括才能达到“意”。中国画的第二个特征是笔墨,笔墨是骨法、用笔和墨色的结合,骨法是造型的能力,用笔即采用具有音乐韵律感的线条表现画面,墨就是要用韵律感的黑白墨色表现丰富复杂的自然。中国画家应该具备诗书画三方面的能力,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3]11-14

陈之佛1919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1930年任上海美专图案系教授,1957年任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副校长,1960年南京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任副院长。[4]在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界有“南陈北于”之说,“南陈”即是陈之佛,他的花鸟画艺术,继承了宋元以来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传统,吸收埃及、波斯、印度东方古国和近代日本画以及西方各国美术作品的精华,在自己多年研究图案的造型、色彩的规律和写生花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5]

关于中国画的创作教学,陈之佛提出了“观、写、摹、读”的四字诀。[6]观,包括观察自然和观看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两部分。“师法造化”是学习中国画的第一步基础工作,通过仔细体察生活,观察自然万物,了解物象变化无穷的千姿百态,将自然万物转化为图像,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图像记忆库,在此基础上对图像进一步研究,才能“夺造化之妙”。除了“师法造化”之外还要“师法于人”,即观看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仔细观看、分析名作的用笔、用墨、设色、构图,再揣摩其中的气韵、意境。对于经典名作的分类,陈之佛对古代画论中的“神、妙、能、逸”四品等第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每个画家个性不同,表现的东西也不同,这种分类法过于机械简单化了,陈之佛受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启发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画体类八分法,“一是笔简意赅,神情毕露者,是画之简约体;二是细密精微,丰满充实者,是画之繁丰体;三是雄伟劲健而有气概者,是画之刚健体;四是温雅秀丽而富神韵者,是画之柔婉体;五是笔迹浑璞,不假装点,而力求真纯者,是画之平淡体;六是意匠巧妙,赋彩鲜妍而力求富丽者,是画之绚烂体;七是统体周密,不逾规矩,精微谨细,一笔不苟者,是画之谨严体;八是笔简形具,得之自然,不加雕琢,不论粗细,随意着笔,意溢于形者,是画之疏放体。”[7]

观察自然之后便要“写”,即写生。眼睛观察自然,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记忆库,通过写生的过程将之转化为实际的图像,这是对画家眼、手、心、脑的一个综合训练过程。陈之佛在中国画创作和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象摹写” “写生变化”,他在1930年上海美专的国画科特别开设了“实象摹写”课,学生面对静物用墨笔双勾作白描画稿。对于写生,他提出:“写生之道,贵求形似,然不解笔墨,徒求形似,则非画矣。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意即在乎是。而世之拙工,往往借此以自文其陋,可称大谬,殊不知不求形似正所以求神也。若任意涂抹,物非其物,亦非画矣。古人有不似之似之语,此非造妙自然,莫能至此。”[8]他反对借传统文人画倡导的“不求形似”:“有人以为不求形似,就专在笔墨技巧上做工夫,于是歪曲形象,单纯追求笔墨趣味,甚或以狂怪为神奇,满纸飞舞,称为神来之笔,这又恐走向错误的道路了。”[9]

观看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之后便要“摹”,即临摹。只有亲自摹绘,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一幅经典名作的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陈之佛提出“凡临摹名作,必须探讨其笔墨,吮吸其神韵,若徒求形似,食而不化,亦有何益?”[8]他认为临摹的目的是“研究古今名作的精神理法,吸取其优点,作为自己创作的借鉴。”[10]“读”,即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画史画论以及文史哲经典名著,以此厚积薄发、开阔视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推陈出新,最终将理论知识融合于绘画创作中,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1935年刘海粟第二次访欧归来,与郑午昌商量,把谢海燕从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调到上海美专主持教务工作,担任教务主任。1939年谢海燕任代理校长,1946-1952年任副校长,1979-1983年担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海燕早年在老家广东汕头的轶士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科,1928年到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跟随陈抱一学习西洋画,后逐渐涉猎中国画、工艺美术、美术史论。1930年留学日本,后入读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今武藏野美术大学前身)西洋画科。

1932年底,谢海燕应邀到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担任编辑部主任,应郑午昌之邀请先后担任《国画月刊》和《画国》月刊的主编,期间他开始思考探索中国画如何从墨守向革新的道路发展,认为“现代社会要求的是不忘新不弃旧,非旧无以求新,非新无以显旧”。[11]谢海燕调到上海美专后,由刘海粟全权委托代行一切职务进行教学改革,其教学思想大致包括:一、确立美专的立校精神和建树,在于敢想、敢创、敢闯,顺应历史潮流,切合社会需要,不断改革前进。二、教学创作实践主张解放思想,反对束缚个性。三、提倡大胆创造,让各种流派风格自由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相互促进。四、强调学习中国美术优良传统,吸收外来学术精华。五、坚持旅行写生作为必修课程,面向自然,深入社会生活。六、重视基本训练、文艺修养和美术史论的教学研究。七、开设大学本科和选科,附设绘画研究所和艺术师范学校,乃至夜校、暑期学校和函授学校,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八、辅导学生组织各种艺术研究会,开展课外活动,活跃学术空气。九、学校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十、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2]

陈大羽早年曾两度入上海美专暑期中小学艺术师资进修班学习,1935年以同等学历考取上海美专中国画系三年级,1944年北上拜师齐白石,1947年应刘海粟聘回上海美专任教,接替来楚生的花鸟画教学。1979年起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担任中国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导师,招收硕士研究生。陈大羽擅长花鸟、山水、人物、书法、篆刻和诗文,尤以大写意花鸟画著称。齐白石为陈大羽的《丹菊》题词道:“赵吴之后,独见陈君”。刘海粟为《陈大羽画选》题词道:“溶篆法印味入画,妙师造化,深掘心源,求真率于霸悍之外,得含蓄于豪辣之中。近年笔共人老,境随画高,依然夜以继日,苦耕砚田,沧海横流,画道可贵。”

关于中国画的创作教学,陈大羽提出:一、随着祖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复兴和繁荣传统中国画艺术创作要跃上新的台阶,但是这种复兴,绝不可能是复古复旧,而是对传统绘画以一种新的审视,立于新的时代观念的创新;二、中国画教学不仅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还要吸收外来文化和其他画种的营养;三、站在巨人之肩,提高眼界,扩大视野,加深理解,不赶时髦,不赶浪头追逐一时的新闻热点,要有判别力地对待潮流文化;四、艺术教育的模式不该死板僵化,要相对稳定且行之有效;五、要有竞争意识,与同行专家与外校教师形成良性竞争,善于请进来走出去,定期举办教师新作观摩展,互相切磋,吸收别人的优点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六、重视艺术史论的研究和研讨,加强学术氛围;七、走出去,走上社会,走向现实生活,搜集创作素材,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有利于锻炼基本功;八、在教学实施上,把基础课素描写生的训练和后期创作的造型能力联系起来,强调整体把握,注重创作实践。[13]

二、情系国运承续发展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文化部决定,合并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和山东大学艺术系为华东艺专,址于无锡社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被江苏省政府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在此期间,中国画专业集结了李长白、沈涛等名师,在原有的刘海粟、陈之佛、谢海燕、陈大羽等第一代师资结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画专业第二代的师资结构。

李长白是继于非闇和陈之佛之后,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又一位工笔花鸟画大家。1933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4年工笔画老师张光成立了“罗苑工笔画社”,课外指导李长白等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这对于李长白后来毕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教学起了决定性影响。1954年,李长白到华东艺专国画教研组任教,教授工笔人物和工笔花鸟两门课程。1958年起在南艺专门任教工笔花鸟画课程,1980年执教了在1978级本科生中成立的工笔花鸟班,该专业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艺术院校中首次开设的专业班,他的工笔花鸟教学体系在该专业班得到了完整实践。

“国画教学,不能把临摹和拼凑这种不全面的教学形式方法永远继续下去,应将历史上工笔花鸟的如何创作、学习,从理论、观点、方法到笔墨技巧、渲染设色,全面地有系统地总结一下,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看法,搞出一套理论、观点、方法并重的教材。这样不但便于教学,还可以给社会和后代学习工笔花鸟的人多一份参考资料。”[14]11这是李长白提出的工笔花鸟画教学目标。经过多年研究,到1964年先后完成了《花卉写生处理》《花卉设色》《翎毛表现》《工笔花鸟画创作》,建构起了一套科学理性、体系完备的工笔花鸟画教学体系。

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教学中,李长白在批判“师古人”的同时提出“师造化”的教学理念。[14]19自元、明以来,出现了机械僵化地临摹古画的风气,依葫芦画瓢,缺乏画家自己的思想、风格的发展,并以临摹得像不像作为评判学习优劣的标准,李长白对这种以临摹代替创作的“师古人”的创作教学观提出了质疑和批判,提出应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笔墨运用,应该形式与内容并重,正所谓“经正纬成,理定辞畅”。“师造化”,即写生,但李长白提出的写生不同于现代美术院校绘画教学体系中的追求自然主义的西方素描写生,而是与中国传统绘画传神写形的“写其生气”之意相通,他指出写生不能仅仅追求形象的轮廓比例、透视明暗等外在要素的准确性,更要注重表现形象的神态、神韵、趣味等内在要素,写生处理包括对自然万物的势态、疏密、外形和结构四部分的处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产生感受及其艺术,画家要在自然中对写生对象形成感受,产生立意,概括提炼,着眼于神,这样画的写生才会有“味”。

沈涛,早年考取国立杭州艺专预科班,经潘天寿引荐后赴上海报考新华艺专艺术教育系,研习中国画。1945年以后特别关注人物画创作,试图探索以传统绘画线描和造型观来反映时代现实生活、塑造现代人的形象,在讴歌新时代、新人物方面开辟了中国人物画的一条新路。1954年调入华东艺专,担任工笔人物画教师。1958年随校迁至南京,一直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

沈涛在中国画创作教学中特别重视西画造型基础,西方素描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造型问题,这是人物画创作的基础,这也是他对传统中国人物画进行现代化改良的首要步骤。引入西式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沈涛特别重视临摹教学,以《芥子园画谱》为起点,继而临摹元明清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从中摹习到中国画的基本笔法,特别强调线条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以线条为骨立意象之形的“以线造型”观念,从临摹再到以己意创作。他的创作教学观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发展,抗战爆发后,他放弃描绘山水花鸟题材,转向人物画,从热衷古代人物画转向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人物画,用画笔描绘战火下中国人民的苦难。195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出现了“国画无用论”的论调,他下决心重振日趋衰弱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在意笔人物画向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转变中,为新时代需求下的现代人物画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躬逢盛世改革创新

1977年恢复高考前,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的有吴元奎、王孟奇、庄利经、江宏伟等。1978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恢复本科招生教学,徐建明、张友宪、孔六庆、于友善等考入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方骏考取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1980年周京新考入中国画专业,他们毕业后先后留校任教,形成了南艺中国画专业师资结构的第三代。

1977年,张文俊调南京艺术学院,次年任美术系副主任。张文俊早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址迁重庆),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奠定了张文俊的美学思想,这也成了新金陵画派的理论基础,旨在追求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相融合。1958年发表中国画代表作《梅山水库》,被认为奏响了中国画的新声,被王朝文赞誉为“明显地表现了中国画新气派,走进了中国画创作新的领域,民族性和时代精神都很鲜明,预示着中国画无限广阔的前途”。

在山水画的创作教学方面,张文俊提出中国画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必须首先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新的生活内容要突破旧的艺术形式,创造适应新内容的新的优美形式。其次,要表现新时代的精神,表现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画面中劳动人民的形象不能仅仅成为山水的点缀,应成为山水的主人。第三,合理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全面观察对象后进行集中、选择、概括,表现最典型的方面,作科学和艺术化的处理。第四,处理好画面中的虚实关系,意到笔不到。第五,运用墨色强烈对比法,凸显画面的力量感。第六,先画人再布景,根据人物来考虑笔墨的繁简,特别要仔细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15]

王孟奇被誉为“新文人画”画家代表,他认为中国画教学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专门人才。“发展”“创新”“反传统就是对传统的最好继承”实质上仍是传统不同方向上的延伸,以传统做为其参照物。中国画教学的意义便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观念、基本规律、理论与技法。[16]方骏提出中国画的教学必须把师资建设放在首位,保持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传统特色的同时兼收并蓄各种风格流派的师资力量;第二,要深入研究本民族的传统和外来艺术,科学地总结中国画教学经验;第三,避免填鸭式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17]

徐建明、张友宪、孔六庆、于友善是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恢复本科招生教学的首届学生,师从于刘海粟、陈大羽、沈涛、李长白、张文俊诸师,毕业后先后留校任教,成为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师资结构中的新生代。徐建明在中国画的教学中特别重视传统笔墨,指出笔墨具有时代性,各个时代的笔墨具有自身特点,但是反对通过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方法对中国画的传统笔墨进行改良,否则中国画的创作会卷进一个以制作效果来代替笔墨的漩涡。笔墨的现代化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观念的更替,复古的、形式的、外来的等等,必要包容宏观思考;二是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世界的交流,要有机统一;三是创造笔墨的时代感,要符合人类的基本审美需求,反人性的笔墨习嚆墨,否定笔墨的存在与发展是虚无主义的表现。[18]张友宪反对以画石膏作为中国画基础教学,中国画不同于西画,有着特定内涵和特殊规律。画石膏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方法均以明暗观念出发,可作为以光取物的绘画的基础训练,而中国画的造型基础正是要避免以光取物。通过画石膏可以达到把握物象外部比例的准确,却难以把握物象的内在联系,即难以做到结构的线的理解。画石膏所得与中国画艺术所要求的仰观俯察、远取近求,以意写形等是相悖的。因此中国画基础教学应该摒弃画石膏,代之以直接画人的方法,从锻炼活的造型能力上下功夫。[19]孔六庆认为中国画的教学理念的核心是穷理尽性:第一,明概念,中国画分为“三科”“二类”六门,皆应求于学而精于术,从而致广大尽精微;第二,立大法,即遵循谢赫的“六法”和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第三,辨阶段教学,基本功重理性的基础的共性,创作重感受的创造的个性;第四,尚经典,重视和发掘古人经典作品中的理法和技艺;第五,定精神,通过学术理性思辨精神来提升绘画技艺的格调;第六,晰学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皆在“大道至简”处发微;第七,担历史责任。[20]于友善在中国画的教学中提出应该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点滴中抽取可以入画的元素,从简单琐碎的内容入手,进而不断深化直至组织起一个完整且有内容的画面,或者采取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题材进行命题式创作。[21]

1980年,周京新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8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同年中国画作品《水浒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其作品又连续在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获奖。他先后担任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南京艺术学院美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期间,周京新作为专业带头人,对中国画专业进行大力改革,使得中国画专业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专业。1995年,中国画专业人物画课程被省教委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院校优秀课程”,1996年他主持完成美术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其主编的《中国画专业人物画课程教材》被文化部审定为部级教材,2001年中国画教师梯队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2002年中国画系所在的美术学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美术类唯一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画系所在绘画专业《绘画课程群》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群”,2003年主持美术学院专业课程群工作室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先后开设了中国画人物、山水和花鸟三个专业课程工作室,2006年主持的《中国画课程》被审定为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2007年主持的《中国画技法》课程被审定为国家精品课程,主持的《绘画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主持的《中国画专业》被审定为江苏省高校A类品牌专业建设一期项目,2016年主持的《中国画技法》课程完成转型升级,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9年主持的中国画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周京新提出要继承南京艺术学院特有的艺术风骨,南京艺术学院风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自信,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有独立的人格意志,不从俗流,学术研究可以变通,但精神不改,底线不移;二是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包括学术信念、人生信念、使命信念、奉献信念等等;三是有不懈的坚定追求,认定人生目标,执着求索,初心不改。[22]

周京新认为“绘画之法,质性有别,无论旧法新法,无论有法无法,成画者,终是少不了法度的,是法,必然要炼成一定的度数,或夷或险贵在深度,侥幸取巧,虽奇而浅。古今之法,中外之法,都是如此。”应该使每个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及时将技术性能力转化为理解性能力,才能真正属于自己,才有自制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中增加创作训练,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吸收基础训练内容,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作素养。中国画具有自身特殊性,因此教学需要灵活性,加强学生对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新的知识结构、意图等加以引导。[23]教学效果优劣取决于教师,教师要言行双至,“言者,理论上强,语言表达好,能把问题说得透彻,能把话说到人心里去。行者,手上功夫硬,创作有成就,拿得出像样的范作。”[24]

周京新提出“写生即创作”的观念,把眼见之物如实记录的写生只是收集素材,只能作为创作的草稿,真正的写生应该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悉心构思画法,处理好实景与画境的关系,不能将自然实景简单再现、记录,而要进行取舍和艺术化处理,收敛创作中的笔墨习惯,为实景入画让出空间,使得造型、笔墨、意趣各就其位、各显其能、融合畅通,写生结束也就完成创作。[25]针对一些通过特殊技巧而获得特殊效果的制作式中国画,周京新提出了“水墨雕塑”的观念,即将书法的“书写性”引入中国画,将中国画的笔墨、造型、意趣等建立在“写”的基础上,“写”贵有个性和质量,通过“写”将画中的各项元素彼此交融,结成通透合一的画格意韵,将经典法度与经典个性完美合一,达到独特、洁净、自然、自由的境界,这便是艺术中的“经典”。[26]

结语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代代南艺人始终秉持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的“闳约深美”的校训和老校长刘海粟提出的“不息的变动”的办学思路,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是老校长在创办上海美专时播下的那批纯洁“种子”中最为耀眼的一颗,传统底蕴深厚,学科文脉清晰,教学特色鲜明,师资实力雄厚,经典传播持续,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还是在经典作品的创作上均取得了卓越成就,这更加坚定了南艺人的文化自信,坚定不忘初心、传承经典、砥砺前行的艺术信念,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南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