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榆林农村环境治理满意度研究

2021-12-01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改厕榆林环境治理

张 慧

(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榆林市市情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榆林曾经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后因连年战火、乱垦滥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榆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北治沙、南治土”,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为全国乃至世界治沙提供了“榆林经验”“榆林模式”。在区位上,榆林地处西北和华北结合地带,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冀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也是黄河粗泥沙重点来源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榆林必须筑牢国家区城性生态屏障,在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治理中当好“排头兵”。同时,榆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高度富集与生态极其脆弱并存,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作为主线,核心就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因此,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凝聚各方力量、借鉴先进经验,全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

1 满意度模型构建

1.1 满意度模型

农村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可以直观地反映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施行效果。本文通过研究个人信息、生活垃圾现状满意度、农村畜禽污染现状满意度、农村改厕现状满意度、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满意度、乡村绿化现状满意度等6大因素来研究农村环境治理满意度。构建如图1所示的满意度模型。

2 榆林农村环境治理现状

问卷中生活垃圾现状满意度、农村畜禽污染现状满意度、农村改厕现状满意度、生活污水处理现状满意度、乡村绿化现状满意度这五项的满意度分值介于1-20分之间。分为非常满意(16-20分)、满意(13-15分)、一般(9-12分)、不满意(5-8分)、非常不满意(0-4分)五个等级。对榆林市12个县进行问卷发放,收集有效问卷286份。被调查者平均年龄45.56岁,目前农村留守中老龄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内的调查对象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比较多。

2.1 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农村生活垃圾满意度方面,对垃圾治理政策宣传力度得分最高为15.45分。垃圾收集装备的完善程度为7.34分,垃圾分类的满意度得分最低为2.32。2012年以来,榆林市对全市12县市区的70个乡镇739个村进行了环境治理。截止目前,利用中省市资金共建成乡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60座,总处理规模约为112万立方米,共投资约为7 600万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套,处理能力约为5 300吨/天,共投资约为2 500万元;对全市44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治理;完成了全市乡镇一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全覆盖。目前,榆林农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有些是不可降解或者是难以降解的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大部分农民缺少垃圾分类常识,很多农村墙角、屋后,村口、路边,有大小不一的垃圾堆,破碎瓶罐、溃烂水果、酸臭剩饭、废旧电池散落其中,直接导致了土壤、大气以及水资源的污染。由于缺少有效的处置方法,垃圾处理设施又不完善,随意堆放和直接焚烧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2.2 畜禽污染现状

畜禽污染现状满意度方面,人居与畜禽养殖分离情况得分最高为18.43;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得分13.14;沼气池建设情况得分为12.67;畜禽粪便污水处理排放情况得分10.45。榆林是畜牧业生产大市,同时也是生态系统脆弱区域。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产方式,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和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引进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和技术,养殖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升。但同时,全市规模养殖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不足50%,部分养殖场户废弃物直排、处理不达标,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3 农村改厕现状

农村改厕情况的总体满意度为15.78。按照中央对农村“厕所革命”提出的分类推进要求,榆林市全力推进二类县卫生厕所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卫生厕所22.4万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14.5万座。府谷和吴堡2个二类县,分别建成卫生厕所2.8万座和1.2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47%和92.61%。

全市56万户常住农户厕所开展“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确保改厕工作后续可追溯。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在有条件的地方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到共管共治,采取“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支持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治理,推进厕所粪污有效处理。但农村改厕仍是榆林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难点,有些村庄仍存在对改厕的认识不到位、对群众动员力度不够、改厕覆盖面不全、资金投入少、应付检查等问题,这对于农村环境整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4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满意度方面,水污染治理政策宣传力度满意度为9.76;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的完善程度满意度为6.49;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满意度为7.01。榆林市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因地制宜,分梯次解决污染问题,有效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截至目前,累计完成85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治理率达到28%,对人口集聚度高的2 127个建制村的污水乱倒现象进行严格管控,管控率达到72%。目前陕西大部分农村畜禽养殖废水、生活废水污染问题突出,大部分农村没有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被直接排入河道或者渗入地下。有些农村“污水横流”不时发生,不仅会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和居住,更会影响农业灌溉和水产业。

2.5 乡村绿化现状

乡村绿化现状总体满意度为10.56;乡村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村内外的公共活动场所、村内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绿化与环境建设。由于缺乏对绿化工作的宣传、组织与引导,村民对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美化村容村貌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村庄普遍缺少系统的公共绿化,绿化投入低且缺乏维护与管理;农民在房前屋后绿化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庭院内常常是简单地硬化,在田边、村边、水边、路边也缺少系统的绿化,一些主要道路甚至没有绿化,乡村缺少了特有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

3 农村环境治理解决的对策

3.1 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市场化运作实现管干分离。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避免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打扫卫生上,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运作模式实现保洁服务市场化。通过与保洁公司签订环境卫生保洁服务合同,规定了保洁队伍的规模、作业范围、作业时间,明确了作业质量、标准要求和管理办法,以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市场化促进长效化;通过农村人居环境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建立管干分离的农村垃圾收运、保洁监管机制。我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队伍,把专业保洁和“户前三包”相结合,保障垃圾收集工作无死角、无遗漏。把突出整治和日常保洁相结合,通过宣传引导、建立村规民约、检查督导等方式,落实保洁制度、完善村民自我管理、提升文明素养,努力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创新垃圾处理模式。

3.2 发展多元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

基层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力量,但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化治理不利于农村的环境治理。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政府治理模式,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基层政府要做好角色分工,在治理中发挥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发展多元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在环境治理主体上可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政府对其加以引导,为民间环保组织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民间环保组织加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3.3 加大政府监管作用

政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提出者与实施者,其监管的力度大小影响着环境改善程度的深浅。根据相关分析也可以清晰地发现,政府监管和农村环境治理效果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对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监管主要包括对企业治理过程和效果的监管、对村民进行意识教育和日常行为监管。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和村民的监督,同时要完善环境治理监的督管理机制。

3.4 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宣传和建设力度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乡村绿化和生态建设政策宣传教育,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宣传广告、发放宣传手册和进村入户等形式,以及借助电视、移动网络、融媒体等传播手段,在广大农村营造形成绿色发展的宣传舆论氛围,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使群众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行动中,自觉绿化美化乡村,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猜你喜欢

改厕榆林环境治理
“自下而上”农村厕所革命探析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浅谈农村改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走榆林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追赶超越中加快榆林高质量发展
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榆林抿尖
九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