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攀枝花市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2021-12-01朱军保
朱军保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央、省、市委相继出台了文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编制规划、发展产业、保护环境、保障民生、深化改革等方面推动“三农”全面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了解当前攀枝花的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当前攀枝花市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1.1 生产设施条件不足 攀枝花市属中高山地区,山高坡陡、山高水低,最突出的就是生产道路和水利灌溉的问题。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自由度小,不能够进行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都无形中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
1.1.2 生活环境有待改善 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还存在滞后的情况,特别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还不能够进行集中处理。同时,乡村的教育、文化和网络也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如米易县贤家村康养旅游,交通不能满足游客要求,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周边没有配套的休闲设施和文化培养交流场所,影响村容村貌和旅居康养环境。
1.2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劳动力数量下降,乡村新生代农民大多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逐步下降,谁来种地的问题将会长期困扰乡村农业发展;二是劳动力素质不高,乡村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更加落后,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缺乏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乡村条件艰苦,不能吸引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留住人才。同时乡村基层人员收入较低、政治和荣誉方面待遇较少等问题,影响基层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1.3 乡村规划不够完善
1.3.1 缺乏基层小规划 全市乡村产业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产业化发展意识薄弱,重视短期利益,缺乏效益思考,引领规划不足,仅靠市县级的发展规划还不能带动其发展,还需要乡、村级结合自身地域优势、产业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编制符合自身长远发展的规划。
1.3.2 缺乏区域统筹谋划 对打破地域、行政区域限制,如何利用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建立联动机制,加速优势互补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未能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的攀西乃至西南川滇黔“资源金三角”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尚未形成。
1.4 乡村产业创新融合明显不足
1.4.1 产品附加值较低 攀枝花市农产品大多以鲜活外销为主,深加工、产业化程度还较低,现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产业链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全市农产品市场开拓与发育还不够完善,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技术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的功能作用不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存在,合作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还未凸显。
1.4.2 缺乏工业思维发展农业 农业产业发展缺乏工业思维,发展思维单一,被传统农业思维模式禁锢,农民大多品牌意识淡薄,经营过程多停留在生产阶段,特色资源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相互关联性不强,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以强带弱、强强互推的优势农产品商标集群和品牌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动力不足。
1.4.3 “互联网+农业”跨界融合力度不够 全市农产品已经实现了网络销售,但大多零散单一,还没有创新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下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2 建议
2.1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2.1.1 弥补“硬件”短板 结合全市新一轮的村社区划调整,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水利、道路和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在道路上,应做好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水利上,应充分利用全市光热、风能资源,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提灌引水上山等水利工程,同时联通各区域灌溉水源,形成各水源之间可以相互流通、相互调度的内循环系统。
2.1.2 改善“软件”基础 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大各类惠民利民政策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特别在乡村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更应加大扶持,可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和金融支农服务机制等方式,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地和金融信贷等的难题,以此为乡村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另一方面,应加大对乡村互联网、物流网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面临果蔬农产品质量存在信誉缺失的风险,应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果蔬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面对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通的问题,应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平台;同时,为调动乡村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应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价格风险保障机制。
2.2 推进人才振兴,激发人口红利
2.2.1 完善教育体系 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着力建设多轨制的乡村教育体系,在完善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分层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促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2 创新培训机制 建立以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为主体的乡村产业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机制,实现对基层人员、返乡创业人才和农民的技能定向培训和创业精准指导等服务,培养出一批经营型、管理型、技术型和服务型的乡村人才。
2.2.3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要坚持实施乡村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乡村人才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
2.3 坚持科学规划,协同健康发展
2.3.1 小规划与大规划并行 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对我市各产业、各区域以大融合、大互动的产业发展概念通盘考虑,统筹协调产业开发需要与当地实际农业产业现状之间的关系,不盲目扩张、不同质化竞争、不供大于求,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营主体投资、经营能力与市场大小的关系。乡村在市县级大规划引领下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结合自身地域、资源、文化优势等统筹考虑、精准编制与大规划并行的小规划设计。
2.3.2 联合发展,互补共赢 依托全市自身的工业、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破除区域壁垒,积极与攀西、云贵等地区开展交流与务实合作,寻找利益共同点,整合各自大区域、大环境中的交通、网络、物流等要素,推动各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共谋乡村振兴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精品模式,形成共赢。
2.4 挖掘发展潜力,增加发展底蕴
2.4.1 实施农产品品牌兴农行动 要加强全市农产品品质管理,优化产品品质,塑造原有农产品形象,发掘特色新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精深加工等。如米易县龙华村枇杷种植衍生出了枇杷蜂蜜、枇杷酒、枇杷止咳露等附加产业。另一方面,依托特色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注册本地特色产品商标,并增强各类商标的关联性,聚力打造母子品牌、兄弟品牌,形成以强带弱、强强互动的局面。或进行品牌文化创意设计,促进农业产品与重要文化遗产、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等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形成我市优势农产品品牌集群和体系。
2.4.2 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 运用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生态等的各个方面,以乡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运动养生等特色产业为发展载体,建设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等功能融为一体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内生动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2.4.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结合自身资源环境优势条件,积极探索适合市情的多层次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如在全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用有机生物肥代替化肥施用、用生物农药代替化肥农药施用,秸秆还田、合理轮作、减少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等;建立山地生态果园,推广“果—草—牧—沼—肥或果—草—牧—菌—肥”等多循环的生态模式,建立以企业为单位的生态产业园或以村为单位的循环型农村,优化统筹,实现循环利用,着力提升山地资源利用率与农业生产产出率;利用光热资源开发光伏立体农业种植,实现光伏发电与植物生产、动物养殖相结合,构建零排放的内循环系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和服务作用,将农业的各个产业联系起来,通过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整合,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原料、能源以及废弃物的彼此利用,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2.4.4 发展旅居康养农业 建设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以农、旅、居、康养融合发展为理念的旅居康养农业。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已发展多年,但大多是小家庭、小集体的的方式,休闲环境、服务质量优劣高低、参差不全,很难走出一条私密、整洁、舒适、和谐的乡村旅居康养。发展乡村旅居康养最需要注意的应该是旅居康养中休闲度假的“静”养、农业体验的“动”养和文化熏陶的“和”养。如正在建设的盐边县昔格达社区,建设了村博物馆,并在村前建设了文化长廊及写生基地,充分挖掘了自身文化,凸显了文化熏陶的“和”养。
总之,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极探索实践的战略任务,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助力乡村振兴、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同时,做好战略部署,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适合全市市情的乡村振兴治理模式,做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素共建模式,共同致力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