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
——电子、数字科技影响下的西方音乐》

2021-12-01姚亚平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修斯电子音乐音乐史

姚亚平

最近读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黄枕宇教授的新著《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电子、数字科技影响下的西方音乐》一书,感触颇多,收益颇丰!本人从事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工作,但在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确感到作者在该书前言中的一段提醒的必要:研究20世纪音乐,若忽略了科技影响这一重要环节,那将是音乐史研究中一个多么大的疏漏?!(见前言)其实,我们的西方音乐研究和教学,我们编写的西方音乐通史,西方20世纪音乐专史并没有遗忘电子音乐,我们会记写下有关西方电子音乐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们会向学生讲解电子音乐的一些重要作曲家、作品,但尽管如此,我们或许并没有真正走进数字音乐的时代,至少我认为我自己是这样。在我的意识里,电子音乐被当作一种音乐知识,一种在西方20世纪发生的音乐事件,当作是一种现代音乐中的激进实验,它与其他先锋派作曲家做的事一样,不过是采取了科技的手段。然而当我读完黄枕宇的书以后,我的确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对这种音乐还缺乏真正了解。

黄枕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大致是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第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西方电子音乐,主要阐述电子音乐的观念和思想的缘起;第二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电子音乐,这是电子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与西方先锋主义思潮吻合,更紧密地结合音乐创作中的革新;第三部分,走向数字化的计算机音乐时代,这个时候的电子音乐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服从音乐创新的要求,它同时也“自律”地服从电子科技本身的内在逻辑,从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大数据的介入,可以看到科技的力量在左右着音乐的发展;第四部分,走向更宽广的世界,介绍了一些与最新的科技手段结合的电子音乐,粒子合成、频谱音乐、人工智能,为读者展示了电子音乐未来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一、科技—观念的电子音乐理念

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谈科技、谈技术,——这些一般人很难真正理解,也似乎用不着太多了解。该书除了深入浅出,精简地介绍电子音乐的科学和技术特征之外,也涉及到很多关于电子音乐,乃至数字科技时代的观念。在书中,经常可以听到作者的提示:重要的不是这种音乐本身,而是它的观念和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认为此书也是一本有关电子音乐的观念史著作。作者向我们介绍的,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这些电子音乐作曲家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正是在这些问题上,我收益颇丰,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西方音乐的历史,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狂热创新的步伐已经减缓,近半个世纪以来,呈现出少有的平静,我们自认为,对于西方音乐,还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新花样吗?黄枕宇的这本书的确让我大开眼界,它带来一股头脑风暴的冲击,让人们产生联想,受到启迪,并带来对很多相关问题的新的思考。

正因为这本书具有某些观念史的特征,它有比较开阔的视野,具有全局性的整体观念,涉及音乐史、科技进步,也有从人类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电子音乐现象。首先,它把电子音乐的发展放到西方音乐史发展的全局中,认为电子音乐的出现根植于西方常规音乐的发展,是常规音乐发展与科技时代到来共同铸造的必然产物:“电子音乐的思想基因在19世纪、20世纪初之交甚至更早已开始生发萌芽,没有那个阶段形成的思想基础,没有那个时期观念上大胆的突破性的助推,后来电子音乐的很多创作理念或许都很难找到坚实的思想基础。”(第1页)电子音乐产生一开始的动力就是对新的声音、音色的追求,而这在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中已经有所体现。

书中涉及到很多通常音乐史中也提到的先锋派人物,如布索尼、舍费尔、瓦雷兹、斯托克豪森、贝里奥、布列兹等,但由于特殊的目的和视角,书中介绍了很多细节,使人对这些人物的音乐观念有了更多了解,他们顿时鲜活起来,这是对通史类音乐史编撰很好的补充。我尤其要提到泽纳基斯(Iannis Xenakis,1922—2001,也译:克赛那基斯),这位在音乐史描写中总是一闪而过的“苍白”的希腊作曲家,在黄枕宇的书中却到处都闪现着他的身影,他让我了解到这是一位多么活跃,多么充满创造力,思想多么深邃的人物!这让我不禁感叹,音乐史是多么地容易片面化啊!正是通过泽纳基斯,我似乎感悟到,斯托克豪森、布列兹等我们熟知的人物常常还是以常规音乐的理念在创作电子音乐,而泽纳基斯则希望与这种理念决裂,他希望拥有更纯粹的电子音乐的理念。

书中的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索:电子音乐“打破了人类传统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可以通过技术看到传统感性直观触及不到的世界,并从中找到新的灵感”(第244页)。其实人类过去的音乐史何尝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器乐,乐器的发明,不也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是人类借助一种新媒介,延伸了我们的音乐能力,使我们超越了人声的感性直观,触及到另一个广阔的音乐世界,获得无数新的音乐灵感。这样来看,电子音乐并不另类,它体现了人类对音乐的很自然的需求,以及对超越自身固有限制的无限渴望。事实上,我在书中的确可以经常看到,电子音乐总是在利用自己的特征和优势,像器乐针对声乐那样,完成一些只有它才能胜任的,因而也是令后者往往感到无法完成的工作。

在常规的音乐创作中,“整体序列”与“偶然”已经形成对立的死结,作曲家们都想突破它。然而计算机音乐却把“偶然”(机遇)作为自己的一个认真的课题。在泽纳基斯看来,“最近的科学进展已经能够深入地探讨‘机遇’的本质,人们发现需要为‘机遇’划分层次,换句话说,要数学化、理性地探求‘机遇’中内在的奥秘,而不是武断地将‘机遇’单纯理解为纯偶然性的问题”(第239页)。只有计算机音乐才敢于自信地宣布:随机,绝不是放任的随机,而是可以把控的随机,“自然中很多毫无规律的现象存在统计组织化模糊(不确定)原则与概率原则,无序的自然也存在数的规律与法则”(第264页)。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计算机音乐与传统音乐思维的联系:传统的即兴创作,有很多偶发和随机的因素,但它仍是有控制的。

基于计算机音乐,泽纳基斯提出一种有别于我们常识的完全相反的时间观念:“音乐的时间不是一切,还有时间意义之外的东西”(第237页),他考虑最多的不是时间的本质,而是独立于时间之外的东西;比如,旋律是内化于时间中的,而不属于时间的是旋律所依据的音阶,泽纳斯基反其道而行之,更关注的不是前者,而是非时间性的后者。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泽纳基斯提出了他的内时间结构与外时间结构的创作观念。他强调,任何一种音乐语言都不可能将非时间结构从音乐语言中移除,现代音乐的最大危险是拘泥于总谱所展示的内时间结构的传统惯性思维,而对于计算机音乐来说,重要的是从外时间结构的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探索音乐创作问题。当作曲家从外时间结构的建构来看待一部作品时,总谱的意义改变了,它只是生成外部时间结构音乐要素的“时间结构”,换句话说,总谱是外部音乐基层语言要素的时间化。泽纳基斯的超时间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大多数作曲家认为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即时间性的旋律、和声等乐音运动)实际上是从属性的,时间结构只是手段和途径,它的目的是呈现外时间结构,如何把外时间结构呈现或生成出来,这是一种音乐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通过时间结构,通过作曲,用内时间来表达外时间的一种创造。(第237—238页)多么复杂的想象啊!和传统的思维似乎正好相反,这只有深潜和痴迷于计算机音乐的人才能想到。

计算机音乐的一些观念还给音乐美学,给我们的音乐美学家经常反复思考的审美过程如何发生带来一些启发。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音乐提出的多胞形、多媒体、时空融合,致力于时间思维的三维空间化。在涉及“情境”问题时,提出两类空间概念,一类是物质空间,一类是能量空间。前者是传统空间概念,包括,如墙壁、窗户、天花板等;后者则是不定性的、感受性的空间,如温暖、气味、色彩、光、声音,这是感觉化的,无界限性的,但事实上存在的空间。联系到音乐,音乐的感受也分为定性与不定性,前者是理智的如乐谱,音响内部技术积淀,但是这些定性成分是唯一的吗?事实上,在人们通常的音乐审美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确地在音乐音响中辨别其中的和声、对位、曲式等技术积淀的定性成分,相反,刻意去辨别这些定性成分很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音乐的真正欣赏和感受”(第240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捕捉音乐审美中的不定性成分?音乐美学是否可以接收到一些启示,是否可以对音乐审美感受中的那些不定性成分以更多的关注,认真分析、研究和细化这些琐碎、不确定但又异常重要的音乐感知内容,如黄枕宇所言:“通过感受非定性的艺术境界来窥探其背后定性成分之精妙”(第240页)。

《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一书中涉及的新观念、新词汇、新内容很多,令人目不暇接:它提到,试想,将贝多芬的一首完整交响曲录制到磁带上,将其加速,但不改变音高,直至积压为一秒,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特殊音色和音质的声音?另一方面,如果将任意一秒钟的音乐扩大为20分钟,你又将听到什么样的音乐?所有这些在过去想都不会想的新奇问题,在数字化时代完全可以很轻易地成为现实。书中提到“算法”作曲,使人想到风靡全球的抖音(字节跳动)的算法秘诀;提到的“攫取音乐”,使人想到拼贴、摘引技术在数字时代显得多么老旧;提到粒子合成理论,光量子的波粒二象性,云粒子等这些最尖端的科学概念,用“叶子”和“大树”,坚果的“壳”和“肉”的形象比喻,在娓娓道来中不知不觉地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让人们对电子音乐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期待。

二、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

关于这本书的丰富内容,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我还想谈谈对此书的另一感受。

从书名看,这是一本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写作这种书籍的作者一定是需要长年浸泡在这样一个高科技领域,它需要作者刻苦努力,专心致志,并充满对这项事业的热情和热爱才能完成。但是阅读完全书,你会发现,不仅如此,作者还饱含着另一种态度,他对他钟爱和从事着的事业保持着极其清醒的冷静,他绝没有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你甚至感觉他更有人文主义者的浓厚情怀,这种情怀使他对“技术”保持距离,好像常常站在电子音乐之外,对它进行审慎的打量,对它进行反思、责难甚至批判。作者的这种态度,散布在全书,好像是不时地在提醒着读者。下面引用几段:

智能多媒体,人机互动的艺术如何真正走向“沉浸”式艺术的深层次体验,如何真正接续过去几百年来人类留下的宝贵人文精神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如何真正有意义地通过新的艺术模式实现人类心灵深层次的沟通与对话?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可以实现的。(第305页)

智能技术,应有所警惕,因为,这关涉到人类如何看待人性,看待情感,看待艺术,总之,是如何重新看待人类自身的问题。(第311页)

未来智能技术带给人类的光明前景实在是太过诱人,但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对人类自身包括伦理、艺术、人文的难以想象的冲击,甚至是负面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警惕,这部分地是由于人们还没有看清这种智能技术的实质。(第313页)

在论文的最后,在“历史的回眸与思索”一节,作者更是提出警醒:

计算机音乐发展,尽管人类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不应成为阻止我们进行更深层次反思的理由,技术如乱花渐欲迷人眼,为此我们很有些自鸣得意,但却绝不能甘于这样的自鸣得意,技术的尽头是人文。(第320页)

在这里,作者郑重的呼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并明确提出他的两个主张:第一,回归传统与经典;第二,音乐价值的回归。最后,作者以下面这段充满人文情怀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饱含诗意的话语结束了全书:

我们不仅需要人类科技的强劲之“帆”,我们更需要人类人文传承的深沉之“锚”,没有前者,我们会失去动力;没有后者,我们会失去家园。(第325页)

在今天的这个时代,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音乐电子科技书籍的作者,还能坚守这样一份浓烈的人文情怀,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作者通过电子音乐,再一次触动人们思考:什么是音乐?艺术是什么?音乐为何成为我们的需要?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下,人类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是些天大的问题,一说起它们必然又是众说纷纭、纷争四起,最后不了了之。但是,这正是我所推崇这本书之所在。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本书,能激发人们思考、讨论,是十分的难得,弥足的珍贵!

三、对电子音乐的未来畅想

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它使我长见识。我写这篇文章,更是因为它引发了我思考的冲动。下面,在文章的最后,想再占一点篇幅,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如何看待电子音乐?还是从黄枕宇在全书的最后,引用计算机音乐泰斗马克思·马修斯(Max Mathews,1927—2011)的一段话说起。马修斯说,“计算机技术已经不再限于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可以放在主攻比计算机程序更有趣的问题上了。”(316页)黄枕宇紧接着追问道:马修斯念兹在兹总放不下的“更有趣的问题”是什么?他又引用了马修斯的下一段话:

我们很难创造出一个有趣、强大、美丽的新时代。因为与科技不同,新音乐的局限在于我们对人类耳朵和大脑感知音乐的局限,我们觉得有趣和美丽的音乐是什么?我们觉得无聊和不愉快的音乐又是什么?我们从生活中的音乐中学到什么?我们的基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比编写新的计算机程序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因此在“音乐精神声学”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计算机已经提供了新的工具来进行这项研究。新的大脑扫描设备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的哪些部分是被音乐激活的……(第317页)

我没有看到马修斯文章的原文和全部,只是根据上面说提供的片段,结合后面还有的两段话,谈谈我的理解。重要点仍首先集中在马修斯念兹在兹的“更有趣的问题”是什么上。上面那段引文中加着重号的一段是黄枕宇加的,我也认为这段话的确很重要,因为它关涉到那个“更有趣的问题”。在我看来,马修斯所提到的“新音乐的局限”主要并非是说电子音乐的局限,而是说人类的耳朵和大脑感知这种音乐的局限,也就是说,马修斯的确清楚地意识到电子音乐与人类感知听觉沟通起来有困难。由于电子音乐所创造出来的音乐很难被现有的人的耳朵和大脑接受,所以电子音乐作曲家很难创造出一个有趣、强大、美丽的音乐新时代,因为音乐毕竟与科技不同,科技可以无所顾忌于人的听觉发展,但音乐总是要给人听的。怎么办呢?马修斯想来想去,想到了妥协,换一下关注点,计算机技术不要再限于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可否放在比主攻计算机作曲程序更有趣的其他问题上呢?

什么是“更有趣的问题”?马修斯上面那段话说的很明白:既然人类现有的耳朵和大脑接受不了高科技的音乐,那么我们为何不来搞清楚人类到底要什么样的音乐,他们觉得有趣和美丽的音乐是什么?他们觉得无聊和不愉快的音乐又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类从古到今的音乐趣味梳理一遍,弄清楚人的音乐基因到底是怎么样的,这难道不是一个比单纯的计算机作曲的编程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的事情吗?这里马修斯已经不是作为一名作曲家,而是一名音乐学家在说话了,他要搞的“音乐精神声学”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工程和理想愿景,他想把人类的音乐审美的历程搞清楚,这可是人们一直想,但却不敢想的追求啊!但马修斯却似乎信心满满,因为他自恃拥有战无不胜的高科技,这才有了上面那段引文的最后一段话:“计算机已经提供了新的工具来进行这项研究。新的大脑扫描设备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的哪些部分是被音乐激活的。”

如果依照我的上述理解,马修斯的“更有趣的问题”的确更有趣,而且意义相当重大。看来,马修斯也并不是想放弃计算机作曲,他打算搞一个“曲线救国”,先从音乐学的角度,通过计算机的超凡能力,把人类的音乐思维、趣味搞清楚,然后再来作曲。马修斯的这番心思在书中后面引用的马修斯的两段话可以得到印证:“音乐精神研究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新的音乐,只有音乐家和作曲家才能创造出新的音乐,我们必须为这些音乐家提供新的教育。”(第317页)通过以上,我们了解到,马修斯的音乐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仍然希望音乐要能够与公众沟通,作曲家不能太自以为是,因此对于作曲家必须要进行“教育”。马修斯最终还是对计算机音乐充满信心的,认为通过他的“音乐精神研究”能克服横亘在计算机与人类听觉之间的障碍。他写道:

在过去的50年里,计算机在许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相信这只是门开了一个裂缝,在接下来的50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的对音乐本体的理解将会有很大的进步。计算机将帮助我们进行探索、通过综合分析我们的耳朵和大脑,将我们听到的和判断出的、接受的和拒绝的、爱和恨……都能解读并运用到我们的音乐创作实践中。(第317页)

马修斯的想象力无疑是非常有趣的,这或许正是拥有计算机思维的人才能想到的。但无论如何,计算机音乐在当下的现实情况常常并不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已远远超越人的听觉认知的能力。从人类几千年音乐历史来看,特别是西方,虽然音乐经历了丰富的变化,各种时代风格各异的音乐呈现在人们面前,但人类的听觉认知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人们仍然或始终希望听到的是有旋律、有清晰律动,能打动人心的音乐。或许,有少数文化精英因为特殊的观念,可以去欣赏高度复杂抽象的音乐,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受人的天然的生理属性的限制,他们需要的仍然是常规的音乐。就这样来看,计算机音乐(我这里指的是那种当代与严肃作曲结合,刻意追求,总是希望无限突破的音乐)是超人类的音乐。前面曾谈及,人类音乐的发展曾出现过通过技术发展的手段,借助新媒介,延伸我们的音乐能力,比如器乐,就体现了超越我们人类自身固有限制的对音乐的无限渴望。但遗憾的是,至少就目前来看,通过技术发展而又能同人类的听觉认知高度契合的“高级”音乐发展面临很大困境,电子音乐远远走在了大多数人听觉感知的前面,它已经超越了人的一般生理条件的变化。

在读黄枕宇的书的时候,曾想到它的遗憾:如果能在书中后面附上一张CD,让人们能听到真实的音响(毕竟一般人很难找到它们),结合书中的分析介绍,不是更理想吗?但随即我又推翻了这个念头,我担心,如果附上音响,会不会破坏人们通过阅读才建立起来的对计算机音乐的好印象?在前面我曾说过,这本书最能使人产生阅读兴趣并不在于它所描述的包含复杂技术程序的计算机音乐本身,而是它对很多观念和新颖思想、知识的介绍。就我对计算机音乐的一些了解,很多人阅读这本书也许问题不大,但要接受目前严肃的计算机音乐可能会有困难。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常规音乐中,音乐是聆听的,任何语言的描述在实际音乐面前都显得苍白;而计算机音乐(包括很多先锋派音乐),语言的描述,观念的呈现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令人产生对这种音乐美好的遐想和期待,但真实地去听电子音乐,却好像落差很大,人们可能难以理解,音乐在语言和道理阐述面前反而显得无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可能听不懂这种音乐,但对讲这种音乐的一套道理人们理解起来似乎并无障碍。

电子音乐到底是否能够像马修斯说期望的那样,通过“曲线救国”,最终找到一条既富有创新,跟上时代,又能被普通公众接受的音乐?过去,我可能会断然否定。我注意到现在有很多人对音乐现状不满意:既不满意流行音乐,它太俗;也不满意传统古典音乐,它过时了;也不满意现代音乐,它太抽象;也不满足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它跟不上时代。总之没有什么现存的音乐是令他们满意的,但他们心目中却存在不属于上述所有音乐的一种美好音乐的理想:既现代,又好听,又有人文内涵,还很新颖,并且接受起来很容易。我把这种音乐愿望称为“音响乌托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读了黄枕宇的书,不能说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但至少提醒我,对于未来绝不要轻率地说:不可能!它对我“保守”的观念有所触动,促使我产生了哪怕一丝有点幼稚天真的遐想:我想到,美好的“高级”音乐也许仍然存在,它们漂散在虚幻的宇宙天空,电子科技能够通过对人类音乐历史的“计算”,设计出对于当代人从未听过的、并非常适合他们聆听旨趣的未来音乐。计算机、人工智能能找到它们吗?人们也许会说,你这太想象,太科幻了!但这奇葩的想象不正是这本数字科技时代音乐书籍,不正是马修斯“想入非非”的“有趣问题”难以抵御的诱惑招来的吗?

猜你喜欢

马修斯电子音乐音乐史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如何提高电子音乐的艺术鉴赏价值
第 18 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
构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杨和平《浙江音乐史》有感
加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变奏人生
电子音乐应当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