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2021-12-01姚耀祖马艳丹方博博胡美红

乡村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阔叶秧田除草剂

姚耀祖 马艳丹 方博博 胡美红

(临湘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临湘 414300)

水稻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稻田杂草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完全适应了水稻生长的生态条件,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光、争肥、争水,会严重削弱水稻的长势,还是多种病虫害传播的媒介,导致病虫危害加重,降低稻谷品质,增加了种粮成本,影响了种粮效益。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民传统除草方法效益差的问题,对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化学除草药品研发水平的提高,每年有大量的除草剂新品种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选择。

1 水稻田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

湖南省临湘市水稻种植面积约59 000 hm2,稻田杂草有50多种,常见的有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萤蔺、日照飘拂草、扁秆藨草,阔叶杂草鸭舌草、雨久花、节节菜,双星藻科的水绵等。

1.1 禾本科杂草

稻田中的禾本科杂草以稗草和千金子发生最多。稗草在稻田里生长迅速,在早晚稻田、中稻田均有分布,是水稻田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1]。稗草在水稻移栽后5~7 d大量出现,水稻移栽后30 d左右可显著高于水稻植株,与水稻争光、争肥,不利于水稻生长。稗草不仅会争夺土壤养分,而且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阻碍水稻生长。另外,稗草的生长为病虫害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加重了纹枯病、稻飞虱的发生,导致水稻减产70%以上。

千金子是一种分蘖率极强的农田恶性杂草。由于栽培方式的变革和选择性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千金子发生量逐年上升,危害程度仅次于稗草。在大田自然条件下,水稻播种后4 d,少量千金子出苗,水稻播种后6~10 d为出草高峰期。

1.2 莎草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以萤蔺和异型莎草分布和危害最为广泛。莎草科杂草在水稻移栽后15~20 d出现生长高峰,在田间呈斑块状分布。由于莎草科杂草叶片狭窄,种子数量少,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明显低于稗草,但如果防治不及时,也会在次年造成严重危害,会造成30%的产量损失。

1.3 阔叶杂草

稻田阔叶杂草主要包括鸭舌草、雨久花和节节菜等,一般在水稻移栽后20 d左右发生,多呈零星分布,对水稻危害不明显。但近几年,稻田阔叶杂草的危害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因此,常规防控不容忽视。

1.4 双星藻科杂草

双星藻科杂草水绵通常发生在春季稻田灌溉后的5月中旬。土壤pH值在7.5左右的稳定盐碱水面最适合水绵生长,特别是在大量施用磷肥的情况下,水绵繁殖速度最快。在水绵发生过重的稻田,水稻株高受杂草影响而降低,叶片发黄,导致减产30%左右。

2 水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注意事项

2.1 把握施药关键期

水稻本田杂草化学防除施药需把握3 个关键期:一是移栽前封闭期,二是移栽后封闭期,三是除草补救期。移栽前封闭,就是灌水泡田后、移栽前7 d 左右喷施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将杂草消除在萌芽期;移栽后封闭,即对移栽前未实施除草剂封闭的稻田,在移栽后5~7 d、缓苗后、稗草一叶一心期前及时施药防除杂草;除草补救,即移栽秧苗后15~20 d,对移栽秧前或插秧封闭后新出的杂草以及未能有效防除的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等进行防除。

2.2 掌握药剂特性

插秧前或插秧后进行封闭用药的配方取决于杂草种类。通常,将稗草杀草剂与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除草剂混合使用,要充分掌握不同药剂的除草范围、使用条件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2]。例如,五氟磺草胺主要用于防除稗草、雨久花、异型莎草、节节菜及鸭舌草等;草克星能有效防治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水稻安全;苄嘧磺隆主要防除鸭舌草、眼子菜和节节菜等阔叶杂草以及牛毛草、异型莎草等莎草科杂草,对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无效;氰氟草酯对千金子高效,同时可以防治低龄稗草,对马唐和双穗雀稗等也有效,但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无效;五氟磺草胺、苄嘧磺隆、氰氟草酯等可以在秧田、移栽田和直播田中使用;丙草胺一般用于秧田、直播田芽前封闭;二氯喹磷酸防治稗草要在水稻秧苗二叶一心后使用[3];双草醚在籼稻上使用安全,但对粳稻和糯稻比较敏感,个别品种使用后会出现叶片退绿、发黄现象,需要7~10 d 才能恢复;对杂草水绵有效的药剂是西草净,该药效果较好,但使用不当易发生药害,因此,推荐插秧后与缓青肥和分蘖肥一起分3 次施入秧田,既安全高效,又可以在施药前几天与毒土混合装入袋中密封,使药剂充分融入毒土中,避免药剂漂移带来危害。

还有其他除草剂,各有各的除草范围和使用方法,需要了解清楚,才能做到高效、安全除草。

2.3 掌握施药时的特定外界条件

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除草剂时的外部条件,否则不仅会影响药效,而且易造成药害。例如,采用药土法撒施,施药后保持3~5 cm水层7 d以上药效理想;对于刚施过药的稻田,水层一定要控制在心叶以下,不能盖过心叶;避免在大风天气和高温天气进行施药。

2.4 掌握药害补救措施

如果除草剂使用后产生药害,一般有4种补救措施:①加强肥水管理,通过排水、换水稀释田间除草剂含量,减轻除草剂危害;②根据不同除草剂的药害,及时喷洒亚硫酸氢钠、油菜素内酯等进行补救,提高水稻植株的抗逆性;③及时补苗;④对于无法补救的田地,可以更换种植对化学药剂不敏感的作物。

3 化学防除技术在水稻田的应用

3.1 秧田除草

秧田杂草主要是稗草,也有少量阔叶杂草,一季稻秧田还有千金子。一般在催芽播种后喷施40%苄·二氯复配剂750 g/hm2兑水450 kg 防除秧田杂草,注意先放干水再施药,24 h后再复水;一季秧田在播种后2~4 d用4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0 g/hm2兑水450 kg 喷雾,可以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及其他阔叶杂草。

3.2 移栽田除草

早稻移栽后5~7 d、晚稻移栽后3~5 d用药,可以选用27.4%苄嘧磺隆·丁草胺·乙草胺可湿性粉剂或53%苄嘧磺隆,后期如果稗草防除不彻底,可以在杂草二三叶时用五氟磺草胺等喷雾防除,7叶前用二氯喹啉酸、双草醚等喷雾防除。

3.3 抛秧田、机插田除草

由于抛秧田或机插田中的秧苗苗龄小,因此,需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剂,一般抛秧或机插后5~7 d,用35%丁草胺·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750~900 g/hm2拌细土或尿素撒施,也可以用60%丁草胺1 125 mL/hm2加10%吡嘧磺隆150 g/hm2与细土20 kg拌匀撒施[4]。

3.4 直播田除草

直播田因为播种时泥土湿润,稻种与杂草种子同时萌发,田间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如果防除不及时,对幼嫩秧苗极为不利,严重时会形成草荒。直播田出草有2个高峰,即播后10~20 d、播后30~40 d。因此,在直播田除草剂选择上,前期要考虑安全性和杀草谱宽问题,后期要针对杂草的具体发生情况对症施药。

3.5 前期封闭除草

稻种直播后两三天,用4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900~1 200 g/hm2兑水450 kg 喷雾除草。如果稻种刚破胸就下种,施药时间要延后,以免发生药害。要保持田面湿润,如果田面干旱开裂,要灌1 次跑马水,在秧苗两叶一心时田间灌浅水。

3.6 后期看草施药

如果田面平整,施药期间天气良好,后期杂草一般较少;如果前期施药时间过迟,杂草已经萌发出土,除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田面高低不平,高处露出水面的地方就会杂草丛生;如果施药后立即下大雨,除草效果也会不佳。因此,需要根据田间杂草的发生情况,对症施药。如果是以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可在杂草二三叶期用25 g/L 五氟磺草胺600~1 200 mL/hm2加20%氰氟草酯750~900 mL/hm2兑水450 kg防除;如果是以稗草为主,可用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双草醚等防除;如果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混合发生,可用双草醚与氰氟草酯配合使用,100 g/L 双草醚300~450 mL/hm2加20%氰氟草酯750~900 mL/hm2兑水450 kg喷雾,注意施药前放干水,药后24 h复水。

4 结语

近年来,水稻种植方式日益多样化,稻田杂草的发生特征和程度不一。随着临湘市水稻直播面积的逐年增加,稻田杂草危害不断加重。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使用化学防除技术除草时,要合理选择除草剂,根据水稻种植方式、苗情和草情等情况,选择适合的使用方法、把握正确的使用时间、确定适宜的使用量,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猜你喜欢

阔叶秧田除草剂
生物除草剂的发展前景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阔叶槭物候特征及播种育苗试验
热带地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浅析与实践应用
感怀
关于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晚荷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