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及在国企改革中的运用

2021-12-01李红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国有企业

李红

(重庆化医宇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是指国有企业在实施组织架构调整工作过程中,若涉及企业的重组或者注销等方面的情况时,则需要将国有资产调配至其他企业当中,且接收的企业并不用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实施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过程中,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国有独资公司当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所制定的管理办法需要能够直接应用于国有资产的无偿划转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应用效果。

一、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在国企改革阶段的应用

(一)非实物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

在现行的会计准则当中,并未针对国有企业的整体或者股权等方面的非实物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对企业的长期股权资产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等方面的专项业务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与此同时,国家税务局在相关公告当中实现了对纳税等方面问题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措施,进一步制定了完善的规定内容,将非实物国有资产的无偿划转业务,逐渐纳入到了权益法以及损益法等两种不同类型的会计处理措施当中,并对此方面的具体内容做出了细致化的说明。

(二)实物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

对于实物资产无偿划转的会计处理工作来说,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与指导,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要求所涉及的实物资产无偿划转的企业,能够在“资本公积”等理念的指导下,无偿调出相应的固定资产,再将其规划到二级科目当中,实现对此项业务的有效核算。不仅如此,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布,促使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工作逐渐朝着完善化的方向转型,但对于国有资产无偿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来说,在最新会计准则当中并未得到明确的解释。为此,在企业实施实物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的业务工作时,还需要结合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等方面的规定,并针对相应的规定办法实现对资产的正确处理。

二、国有企业改革阶段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合理的国有资产无偿转化会计处理方法

在现行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方法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法规制度在执行的阶段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还缺少协同性的特点,导致财务处理方法缺乏规范化以及统一化的标准规定作为基础保障。赠予方式与减资增资方式在选择环节出现了差异化的特点时,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财务处理结果,从而对参与方的转换业绩以及经营结构造成相应的影响。首先,针对产权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有资产无偿转赠方式难以直接体现出资人的实际注册情况,且难以正确的彰显出产权之间的关系,而使用减资增资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时,则会获得清晰的产权关系,从而有效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其次,针对涉税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赠予方法的实施会面临着高额的税收问题,但使用减资增资方式则有助于降低相应的税收成本。最后,结合法律风险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宣传合理的财务处理方式,并保障规定以及约束的整体力度,有助于及时的规避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活动当中的法律风险,并在合理的财务处理方式影响下,建立起更加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规定,并实现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阶段的有效规避,及时的减少在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在使用减资增资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签订相关协议,并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从而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减资增资关系与法律关系之间的清晰程度,有效降低了转出阶段的法律风险。

(二)缺少完善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财务处理制度

现阶段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同时还缺少健全化的资产无偿划转财务处理制度作为基础支撑,相关制度体系的缺失,导致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的业务,在实际的改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以及违法、违规等方面的行为,并且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无偿划转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随意性等方面的弊端,而会计处理措施以及制度体系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缺失,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

三、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阶段国有资产无偿转化会计处理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处理方法

国有企业需要事先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出现盲目追求程序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在制定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方法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的明确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有效降低法律风险的发生几率,切实的保障税务处理阶段的合理性。首先,需要从产权关系等方面的角度出发,确保国有企业能够使用减资增资等方面的会计处理方法,真实地体现出出资人的注资情况,保障产权关系之间的准确性以及正确性。其次,还需要从税务处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及时地掌握赠与方式所带来的高额税务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此方面情况的综合性考虑,从而采用减资增资的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方式的不断优化,切实地发挥出此项方式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还需要从法律风险的角度入手,切实的考虑到赠予方式在法律关系当中的实际情况,由于此项方法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并且还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法律问题,所以可以采用减资增资的方法,通过有效协议并在工商部门登记相关手续,在保障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有效性的基础上,合理的规避相应的法律风险。

(二)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处理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处理规章制度的健全性,可以从外部和内部的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调查。从外部等方面的角度入手,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予以相应的法规政策指导,并建立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处理制度,在保障制度完善性的基础上,实现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行为的有效管理,并为资产无偿划转业务的顺利实施以及后续处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充分的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除此之外,还需要确保相关法律政策的有效落实,使会计业务处理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强制性的特点。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有效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方法以及经验的深入学习,并借鉴先进的业务操作形式,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准时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及时的明确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工作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无偿划转形式的分类,确保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在实施会计业务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切实的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内部的角度出发,则需要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并实现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制度的不断完善,及时地掌握此项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结合财务工作模式以及实施情况,从而制定健全的会计业务风险错误处理细则,通过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阶段所涉及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并严加防范,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化会计业务逐渐呈现出了普遍性的特点,但由于现阶段在此项会计业务处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应通过提升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处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为了有效避免企业在国有资产无偿划转阶段的风险,并针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等方面的制度进行全面化的分析,对业务处理环节的风险进行规避,加强对国有资产无偿划转会计业务处理阶段的监督与管理,从而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保障会计处理业务的实施效果,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与合理防范。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