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才回流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1-12-01向国川强娇娇

乡村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化人才培训

向国川 强娇娇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广元 628017)

在大城市日益明显的“虹吸效应”下,农村的人才人力逐渐转移到东南沿海或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留居人口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呈下降趋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实质上是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1]。

1 “农村人才”概念界定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核心力量。所谓“农村人才”,即农村中具有较高学历及具备一定技能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既包括农作经验娴熟、丰富的农民工,也包括在农村享有较高声誉、德高望重的长者,还包括能带领农民致富的知识分子等。作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些农村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才回流面临的困境

2.1 农村人才队伍短缺

2.1.1 农村对人才回流缺乏吸引力。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差距仍然较大,薪资待遇、工作条件、创业环境的差别是农村在外人才不愿回到家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等不完善,也是农村在外人才不愿回到农村的原因。

2.1.2 农村产业化人才严重匮乏。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现阶段我国农村产业化人才严重缺乏,制约着乡村建设与振兴[2]。农村产业化人才涵盖产业化管理人才、产业化技术人才及产业化服务人才等,但是农村现有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化发展需求。

2.1.3 农村人才培育模式不完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数农村均较为重视乡土人才培育,举办各种农村人才培训活动,以期助力农村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农村人才培育模式不完善,培训质量不佳。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农村教育培训缺少规划性的统筹,没有整合、分类培训内容对不同类型的农村人才开展针对性培训,而且培训的师资、教材、场地、时间等要素缺乏统一安排,临时通知、临时培训、临时组建居多,对接上级政府部门也不够明确,未能实现制度化管理;二是培训经费没有全额投入培训,培训师资力量的配备多数是临时抽调,培训课时欠缺,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等,导致培训质量低。

2.2 农村教育体制受限

2.2.1 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少。相比城市,农村的教学条件较差,缺乏城市先进的教学设备、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

2.2.2 农村学校和教师仍然相对匮乏。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助力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拔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上,“三支一扶”人员、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年限到期后选择回到城市发展,真正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仍然匮乏。此外,随着农村人才的外流,子女跟随父母进城读书,致使乡村中小学数量呈递减趋势。

2.3 农村人才对自我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2.3.1 读书目的性有失偏颇。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改变自己地位的工具,而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认识不到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对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最直接的回答就是“我好好读书就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农村”[3]。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下,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时不愿回到农村。

2.3.2 在外农村人才乡情淡化。乡情是促使农村人才返乡非常重要的纽带,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走向大城市,乡土文化日益没落。多数农村孩子在年少时期就离开农村,在外求学,长期远离家乡,对于乡情几乎没有认知。参加工作后,更不愿意放弃大城市较高的薪资和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下,让其返乡就业更加困难。

2.3.3 农业农村人才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拥有较高学历的农村籍人才即使愿意回乡,所学专业在农村也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而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主动性较差,加之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给予农民工安全、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返乡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相对不足。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才回流路径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为缓解农村人才回流面临的困境,促使农村人才回流,需采取政策助才、经济引才、文化育才、情感留才和环境吸才等多项措施。

3.1 政策助才

3.1.1 发挥政府指导作用。给予农村一些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发挥政府在生产规划、资金支持、信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充分调研发掘本土本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等,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商业氛围,扩大招商引资。同时,为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乡村发展,政府需出台一系列优待政策和奖励措施,并将奖励结果列入职称评审标准,使农村能留住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归。

3.1.2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一方面,高等教育要致力于服务农村发展,要深化乡村与当地高校的合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高效设置乡村振兴所需的相关专业,培养农技推广人员,毕业后签订服务农村的合同,给予相应的人才引进费[4]。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动员农业、科技和卫生等领域人才与志愿者定期到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添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城市人才的引进不仅能促进乡村发展,而且能带动乡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带动本乡本土人才积极建设家乡,筑巢引凤,使人才回流成为现实。

3.2 经济引才

3.2.1 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诸多硬举措,如“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吸引农村人才回流,应侧重农业产业化方面人才的回流,包括农业产业化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服务人才等。这就需要政府层面将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建立乡村振兴基金,推进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改革,吸引投资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

3.2.2 提高薪酬奖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所以,为了吸引人才回归、留住人才,应适当加大乡村的财政保障力度,增加乡村的办公经费和村干部的薪资报酬。此外,应落实乡村人才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等政策,缴纳五险一金,提供成套住房,使农村基层一线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和保障,使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镇工作人员等各类乡村人才干事有奔头。

3.3 文化育才

3.3.1 重视乡村基础教育。乡村基础教育对增添乡村人才起着重要作用,要继续大力发展乡村义务教育,配齐配强乡村师资力量,提升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也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定期开办讲座等方式,促使农民学习,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

3.3.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还需发展农村职业教育[5]。当地职业院校要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高职扩招100万人”为契机,做好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招生工作,引导中职、高职毕业生向农村流动。以“四辅人员读大学”为契机,大力宣传农民工就读大专院校获取大学文凭、更好服务农村的好政策。将农村职业教育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强化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针对性。

3.4 情感留才

3.4.1 用乡情营造归属感。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大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可利用故土情结来调动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唤起村民朴实的乡愁情感,吸引农村各类人才回归反哺农村。一方面,大力宣传返乡农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常态化摸排在外优秀人才,给予关怀,加强联系,利用乡情吸引其回归。

3.4.2 引导乡村人才认识自我价值。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新时代大学生求职价值观,思政课教师结合案例讲授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使在外求学的农村籍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服务农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此外,大力宣传村民为农村所做的贡献,让村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一步致力于建设新农村。

3.5 环境吸才

3.5.1 完善乡村基础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加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增设锻炼设施、娱乐设施,让返乡人才能够安居乐业。

3.5.2 加强环境治理。随着外界整体生存环境的恶化,农村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从强化老区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制定奖惩制度、投入环保资金等方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既支持和鼓励现有在村人才尽可能地安心在当地谋发展、奔富路,也为吸引人才回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产业化人才培训
人才云
47家上榜!山西公布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名单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