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的“设计简单电路”教学案例
2021-12-01■孔跃
■孔 跃
一、背景和理念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赢得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STEM 教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中S 代表科学(Science),T 代表技术(Technology),E 代表 工程(Engineering),M 代表 数学(Mathematics)。如果把STEM 教育当作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门学科的机械叠加,就恰恰违背了STEM 教育的核心理念。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学科、融合性、开放性、体验性、协作性、创新性、设计性和主体性。其课题的选取往往基于一个现实问题,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分析、实验探究、数据分析、交流与展示、评价与思考等过程,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拥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公民。
如何将STEM 教育理念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电路”为例,谈一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STEM 教育理念的做法和思考。
二、设计和流程
【课题选择】“设计简单电路”是“电路初探”这一章节中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串并联电路知识后的一次实际应用。这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学生要灵活运用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一节可以体现STEM 教育理念,运用STEM教学策略的综合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2.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培养设计、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3.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任务】1.设计病房呼叫电路。2.设计楼道灯电路。3.设计报警电路。4.设计未系安全带提醒电路。
【教学资源】教学案、多媒体视频、LED灯(若干)、干电池(若干)、蜂鸣器(若干)、导线(若干)、细导线、开关(单刀单掷和单刀双掷若干)、彩色水笔、卡纸、橡皮泥、回形针、双面胶、图钉、牙签等。
【教学流程】1.情境再现,激发学习兴趣。STEM 教学是基于现实情境的,需要学习者置身于真实、非虚构的学习任务中。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一些贴近实际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个领域的现实状况;还可以介绍该领域内的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树立榜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提前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资料:《理科生浪漫起来简直没文科生什么事》《红外激光防盗报警器》,公益广告片《Heaven can wait,belt up!》。
2.问题导向,引入教学任务。问题一:设计病房呼叫电路,在护士值班室里有几盏指示灯和一个电铃,在病房中的每个病床边都有一个按钮。这个电路是如何工作的?阅读九年级教材上册80—81 页相关内容。问题二:在楼道中安装电灯,要求在楼梯的上下两端都能控制它,上楼时,能用下面的开关S1开灯,上了楼梯以后,能用上面的开关S2关灯;下楼时,又能用S2开灯,用S1关灯。问题三:设计安全带未系提醒电路,驾驶员在开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原理:①司机坐在座位上,相当于闭合开关S;②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1;③当司机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带,指示灯亮;若系好安全带,指示灯熄灭。问题四:某农场有一羊圈和值班室,为了防止狼闯入羊圈或羊从羊圈中跑出来,请为值班室里的牧羊人设计一个报警电路。原理:情况正常时,值班室灯亮,电铃不响;当有牲畜闯入或跑出时,碰到栅栏会拉断栅栏上的细导线,灯灭同时电铃响。
3.团队合作,设计电路并动手实践。教师先将学生分成4~5 人的合作小组,发放“设计简单电路”教学案,要求学生首先阅读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了解任务要求、实验器材、实验准备、注意事项等,在学生了解相关电路器件的功能和实验要求的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确定一项实验任务。在动手实验前,教师要规定活动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接下来,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设计电路,并把电路图先画在纸上,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将电路图连接成电路模型,要求电路模型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安全性、真实性。这个阶段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展示和锻炼。此时此刻,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成了学生的伙伴和导师。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可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适时点拨和提示。如果发现有的小组遇到了困难,教师也不要直接帮助解决,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巡视各组的进展情况,鼓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并制作出电路模型。
4. 展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各组学生完成了相关电路设计和模型制作。此时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示交流、分享成果的舞台。各小组选出2 名成员走上讲台展示本组设计的电路和制作的模型,并交流从设计电路和观察现象中得出的结论。教师适时点拨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展示结束时给予评价,提出质疑和改进意见。
5.知识总结,思考深化应用。课堂教学很快就结束了,但一节课的时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学生在展示、交流、评价和质疑的过程中,对已有设计方案提出改进意见,对实验现象有了新的发现,对实验结果提出了新的质疑。这些都有待于课后去探究和解决。课堂结束后,需要适时进行总结,完成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查阅资料,再次动手改进实验,去探究更实用的电路。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体会和反思
从课堂状态来看,这节课大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被充分调动。运用STEM 教育理念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学习欲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课堂上,教师讲授不多,在材料阅读、问题分析、实验探究、交流展示、评价与思考等一系列环节中,主要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点拨和协助作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结论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运用STEM 教育理念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STEM 教育理念的课堂教会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性方法,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这个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得到了锻炼,为今后从事更加复杂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STEM 教学理念下,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仅靠一人之力是很难完成的,必须有大家的参与和分工协作。问题的结论往往也是开放性的,没有统一的答案。STEM 教育理念下的师生是平等的,有些问题可能教师也不会,但也不必担心,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学习讨论,共同提高。
STEM 教育理念下的课堂让教师感受到了学生的快乐、自信、主动与能力。但是我们能否把每一节课都上成STEM 课呢?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第一,国内缺乏STEM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课程开发和设计也相对滞后。第二,受到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制约,完成一个基于现实问题的STEM 课题往往要花费几节课、几周甚至更长时间,同时还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广泛阅读和动手实践,而要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困难的。第三,受到当下考评方式的影响,在STEM 课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形成。学生也许有广泛的知识面,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但他们的考试成绩并不一定优秀。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在实践STEM 理念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有责任担当,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灵活地把STEM 理念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把它作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最后引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