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菱花入壶艺,妙趣天成语风雅
——紫砂筋纹作品“菱方套壶”创作漫谈
2021-12-01吴幼波
吴幼波
(宜兴 214221)
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在2006年便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门传承了数百年的手工艺术,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并且历久弥新,愈发具有生命力。紫砂陶制作技艺是一个完整的制作体系,但在实际情况下,目前主要还是以紫砂壶制作为核心,与此同时,如紫砂杯、紫砂雕塑等类目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影响力。
紫砂艺术因茶而生,与茶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比如紫砂壶、紫砂杯等,都是实用的泡茶品茗器皿,尤其是紫砂泥料天然的透气性和可塑性优势,使得其获得了“世间茶器之首”的美誉。以紫砂壶为例,这一茶器得益于泥料优势,依托手艺人聪明才智的发挥,并且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推崇,其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等都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如今,当我们展开紫砂器物的创作,尤其是紫砂壶的创作时,必须进行全面的审美构思,包括作品将呈现怎样的视觉形态、容量大小,将融入怎样的人文意境,收获怎样的情感共鸣等,都需要提前进行研究探索。紫砂艺术经典作品不胜枚举,在实际创作中如何汲取经典神韵,同时又做到遵循传统而不失创新,始终是我们紫砂艺人需要孜孜不倦尝试的方向。现将就作品“菱方套壶”(见图1),谈一谈其艺术审美和人文特征,以期共勉。
1 菱花意境,风雅无双
传统文化对紫砂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是紫砂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题材,与此同时,如何选取、提炼并与作品的整体文化氛围和艺术形象结合,则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水平。自古以来,有很多备受紫砂作品青睐的人文题材,而菱花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菱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以菱花为原型而变化丰富的菱花纹则是一种美丽而传统的纹络,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王昭君》诗曰:“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所描绘的就是古铜镜中的菱花意境。古代以铜为镜,映日则发光影如菱花,因名“菱花镜”,这种镜子的形制一般为菱花外形,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是唐代花式镜中最具特征的一种铜镜。菱花文化意境独特,承载着岁月悠然的气息,可谓风雅无双。紫砂作品“菱方套壶”同时汲取菱花文化、菱花纹路及菱花镜的形象特点,将其巧妙集合于一体,加以改良优化,又重点凸显菱花之质,于艺术的角度重新解读其中的风雅。
2 筋纹之趣,妙境天成
紫砂壶造型风格多样、特色鲜明,有光货、花货、筋囊货之别,各显神通。落实到具体创作中,则需要依据不同的题材类别加以择优改良,如此方能更好地呈现其艺术风格。自古以来,菱花题材作品多以筋纹器型突出,甚至筋纹器的诞生发展与成体也与这一题材有关。在实际创作中,为了更好地展示花的纹路,尤其在表现对称统一的妙境时,筋纹器型便有着天然优势。筋纹器造型讲究“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的规则,因而能够更好地凸显菱花艺术特征。
以“菱方套壶”的主壶为例,该壶风格大气、造型严谨,筋纹线条所呈现出的细节面貌十分鲜明。壶身厚重大方、身筒稳健,整体为四方壶的底子,但在视觉上则完全超脱于传统四方式,它取菱花镜式样,从壶肩至壶底均呈筋纹与筋纹之间凹进的圆线条状,巧妙呈现出四方折角般的艺术特色,而使得整体犹如对称的菱花花瓣,同时壶足于壶身处向下探出,提升了壶的重心感。俯看整把壶好似一朵盛开的菱花,四片花瓣张开而对称,加上艺术化的处理更显精密而严谨。壶嘴与壶把设计简约,方中寓圆、前呼后应,圈钮上置一个小圆环,可随意转动,愈显玲珑透彻,加深了作品的趣味效果,妙境天成。
3 风格统一,心驰神往
“菱方套壶”共由一把主壶、四只品茗杯、四个杯托共九件组成,除了主壶外,其它八件同样遵循菱花艺术特色,纹理清晰、细节惟妙;品茗杯造型小巧、容量适度,主体也为四方形,由筋纹线条装饰出折角与凸线,线面明暗交错、光影折叠,呈现出一种拉锯感,充满了力量;同时,杯托的设计也不可能轻易忽视。其形态与主壶和品茗杯一致,每一等份、每一半圆线、弧线等都计算得十分精确,尤其是其厚度巧妙对应了古人的菱花镜,仿佛是一块块古镜穿越时空而来,充满了唯美气息,令人心驰神往、爱不释手。整体上无论是主壶还是配套品茗杯与杯托,其工艺手法的严谨程度均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
4 结 语
紫砂艺术创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以造型为基础,通过艺术形式的转化进而凸显其人文意境,最终能够与壶友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作为一名紫砂艺人,我们理应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这门传统手艺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富于人文艺术价值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