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措施

2021-12-01

乡村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木精度测量

何 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广西 玉林 537000)

林木采伐对于林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无法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就无法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持林木资源的科学更新换代速度是确保林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的精度,可为合理的林木采伐奠定良好基础。

1 优化分区规划与调查设计

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工作是一项十分烦琐、细致的工作,这项工作需整个采伐团队通过科学的配合和工作规划才能完成。在对伐区进行实际调查的过程中,需根据采伐力度需求,将调查团队分为几个小组同时展开调查,并需对各个小组的采伐范围进行明确划分,以避免出现同一区域重复调查的情况,有效提高调查设计的效率和精度。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伐区调查时,需按照国家所制定的标准进行,通常一个小组所调查的面积为15 hm²。调查过程中需对采伐地区进行精准的地图测绘,并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地图的测绘精度,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在进行调查设计的过程中,会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出现土壤无法测绘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需将此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从而确保整体调查设计精度不受影响[1]。

前期伐区调查过程中,需细化伐区内的树种和需调查的内容,如林区地形、树种起源、树木生长情况等。在进行伐区分区规划时,需明确规划范围和体系,在伐区调查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和综合区划法3种分区方式[2]。在规划伐区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准度,测量伐区接线可采用罗盘仪、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形图等工具。罗盘仪主要被用来测量闭合差,通常处于山区的伐区闭合差应低于1/150,而平缓区域则需低于1/200。罗盘仪还能帮助调查人员更好地设置方形标准地,为提高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度提供相应的测量方式与技术。但此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这种方式规划方形标准地标准法具有一定的操作复杂性,设备等也不具备较强的便利性,对于调查人员来说负重较大。而使用手持GPS能快速测量出小组的调查区域面积。应用时只需手持GPS设备沿着规划区域边界走一圈,然后测量拐点经纬度,再采用一定的比例进行现场地形勾绘即可,不需进行测量,操作便利简单[3]。采用遥感技术进行伐区调查设计能有效提高林区面积调查精确度,并减少调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2 明确不同调查方式的优缺点

在对伐区进行调查设计时,可应用的调查方法有许多,为了提高伐区的整体调查设计精度,需根据伐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调查人员需了解不同调查方式的优缺点,从而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在实际调查阶段,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伐区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目前,常用的伐区调查方式主要有方形标准调查法、圆形标准调查法与抽样调查法3种,这3种调查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伐区。伐区的地理环境若是近似方形或圆形,则可分别采用方形和圆形标准调查法;若是无法构成方形和圆形,则需采用抽样调查法,需调查人员对伐区内的多个地方进行测量。需要注意的是,若伐区内的林木分布不均或长势参差不齐,采用抽样调查法则会产生极大的误差[4]。

3 设置符合土地数量要求的精度

要想提高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度,需从多方面展开,不但要选择好调查标准地,还需确保标准地的数量准确。若标准地的数量未达到既定的要求和标准,则易影响伐区调查设计的精度,且会增加调查工作的烦琐程度,增加调查人员的工作量。为了避免因标准地数量不准确等情况而影响最后的伐区调查设计精度,在计算之前需根据采伐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数量的标准地,再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测量,这样才能确保伐区调查设计工作顺利开展。选择标准地时不能随意选择,需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这样才能使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度得到保障。在计算伐区面积时,可使用方格网法、求积仪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与GPS技术等,无论使用哪种方式,均需确保伐区调查设计小组所计算出的总面积与伐区的实际面积的误差低于1%,以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或是将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5]。

计算林区内树木的平均树高时,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图解法等。加权平均法是将各径阶的树高、种植树木数量和总株数进行运算所得出;图解法是采用实际测量的方式,测量出树木的高度与胸径树枝,再通过相应的数据表格查询出平均胸径所对应的树高值,从而得出平均树高。在计算过程中,所有最终数据均要依赖于最初的测量数据,因此要想提高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度,则需确保初期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在减少误差的基础上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的计算能力,不能仅凭自身工作经验对数据进行凭空判断,且在计算完成后要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多次核算,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 完善伐区调查设计的工作流程

在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阶段,需在保证技术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作制度的管理,并不断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范围,这样才能在进行质量检查时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并落实检查职责。例如,在分派调查伐区、木材用途、采伐更新管理、采伐后的林地管理措施、伐区前期调查工作及采伐所使用的技术标准等方面均需进行细化和落实,以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均能明确了解自身的职责。只有细化工作、完善工作管理制度,避免在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过程中出现数据、操作等方面的纰漏,才有可能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准程度。除此之外,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将责任制度落实到位,确保相关人员均具有调查的职责,并推动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高,为后期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质量提供相应保障。通过将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进行结合,提高林木采伐伐区调查设计人员的工作操作规范意识,并在确保调查设计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减小数据误差,同时通过完善的审核、调查制度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5 结语

林木采伐的重点是要保持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并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对伐区进行科学的调查设计,通过提高调查设计的精度,确定采伐的范围、数量和力度等。除此之外,提高林木采伐的调查设计精度还能为采伐人员的经济利益提供保障,在有限的资源上尽可能地获取最大的利益,只有不断提高林木采伐伐区的调查设计精度,才能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木精度测量
基于不同快速星历的GAMIT解算精度分析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什么是碳中和?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
以工匠精神凸显“中国精度”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