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杨茂陈杰

乡村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郑州市智慧农民

杨茂陈杰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1 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1.1 信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广泛运用

智慧农业在河南省郑州市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涵盖了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并在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1]。经相关部门督促引导,2018年郑州市进一步走向现代农业制高点,一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户在第三方电商平台新开设涉农店铺达300家,全年涉农电商平台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围绕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0个;二是郑州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益农信息社全覆盖,建成益农信息社1 334个,较2017年增加了140个。预计未来几年,可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实现服务延伸到村、信息精准到户。

1.2 测土配方技术大面积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服务站和配肥站,农民可直接在网站上了解如何施肥,涵盖面更加全面广泛,农民也可根据自家种植情况,更加精准地搜索到相关信息,学习科学施肥[2]。早在2009—2012年,郑州市就初步构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3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全市合并区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2.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9.00%,覆盖了郑州市各辖区所有有耕地的乡镇,技术推广作物包括小麦、玉米、蔬菜等市郊主要种植作物。截至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速度加快,覆盖率高达87.00%。

1.3 肥料利用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郑州市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在39.30%以上。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某一养分占肥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数,目前国内肥料利用率平均在3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郑州市肥料利用率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 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素质整体偏低

目前,郑州市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仍较低,农民受到的相关基础培训较少,现有的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农民就业率,并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截至2019年12月,郑州市已有农村劳动力人数82万人,已完成33万人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剩余49万人左右,而这部分剩余的劳动力仅有59.00%参与了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3]。针对部分依旧生活在农村且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而言,其相应技能较低,生存过于依赖农业生产,并未认识到农业生产相应知识的重要作用,因此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郑州市智慧农业的深入发展。

2.2 关键技术成本高昂

目前,郑州市的农业机械主要以小型拖拉相关配套农业器具为主。2019年,郑州市这部分生产工具的持有量为19万部,但中大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数量较少,仅有2.4万部,仅占总体拖拉机配套农具的12.60%。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技术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劳动力,并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现代化农业管理技术除了配套使用部分机械外,同时还要运用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先进计算机技术,但这部分技术的使用、购买和后期维护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均较高,农民直接购买比较困难,加之政府财政补贴相对有限,因此阻碍了郑州市智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近年来,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农业发展成了全球最顶端的农业经济,农业行业因此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虽然郑州市智慧农业的发展在遥感和测土配方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但有关智慧农业的科学研究水平仍较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基本设施装备是农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农业信息技术装备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开发应用投入大,初始投资成本较高,不仅需要人力物力,还需要资金支持。由于地方及政府对智慧农业不够重视,基础投入不充分,因此致使智慧农业的研究止步不前。

3 郑州市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3.1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智慧农业的发展需各项先进技术作为支撑,而农业技术创新及农业设备的应用均需人才作为基础,因此发展现代化智慧农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从总体上来看,当前郑州市的农业从业者文化素质总体较低,农业科技技术类型人才依旧存有较大缺口,因此需提升当前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可运用互联网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促使农民掌握先进的职业技术,并能准确地了解各项市场信息,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5-7]。其次,要培养农民主动获取和学习知识技能的意识,同时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本减少到农民可接受的范围,切实让农民看到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好处,使农民更加主动、热情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农民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郑州市智慧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3.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要想使农民积极参与到智慧农业建设中,就需政府在农业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要鼓励企业参与其中。由于我国土地较为分散,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较为困难,因此智慧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为此可通过结合村和组的形式进行统一规划。除此以外,还应鼓励农业设备租赁服务的发展,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3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发

科技是任何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智慧农业而言同样如此[8]。因此,要加大对智慧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积极攻克各类技术难点,提高智慧农业的研发水平。郑州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政府的全面支撑,要加强各科研部门与农业生产基地的合作,鼓励科学研究工作者到一线了解当前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实际状况,以利于将成果转换为实际生产成果,进一步检验科研成果,最终实现共赢。

4 结语

本文首先归纳了智慧农业的研究情况,并对智慧农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继而阐述了当前郑州市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其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农民素质整体偏低、关键技术成本、有关智慧农业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等,最后对郑州市智慧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改善策略,具体包括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等。对于郑州市而言,当前智慧农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智慧农业的发展和运用需从人力物力的协调、政府的大力支持、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着手。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真正促进农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促进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郑州市智慧农民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郑州市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