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2021-12-01乔秀芝

乡村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调整农产品农民

乔秀芝

(临清市老赵庄镇人民政府,山东 临清 252600)

要想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则需结合农村实际发展状况,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可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有效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1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目的

一方面,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可迅速推进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已由早期的计划性经济转变为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消费者结构层次也发生了改变。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几年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消费方向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家用型用品转为学习、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经济消费,推动了经济产业的变革转型。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不仅会受到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影响,还会受到农业经济的影响[1]。

另一方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可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种植业获取经济收益,但种植种类有限,且缺少向外销售的渠道,从而致使农民经济收益增加困难,经济收入较为有限。要想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需尽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目前,农业销售市场相对低迷,农产品销售价值较低,大大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且部分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出现空心村现象,这对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造成了阻碍。在这种状况下,有关部门需根据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以便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合适的工作岗位,吸引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回流。

2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策略

2.1 制定科学化的策划

新时期背景下,政府部门需综合农村实际发展状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做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首先,应利用科学有效的规划手段,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销售困难的问题,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实现农村经济长久发展的目标。其次,有关部门在推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需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地方产品特色,并要考虑到农民的经济能力,将地方实际发展状况与党中央精神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在农业种植方面,需引进丰富的农作物品种,改变地区农作物单一的情况,促使农民经济收益增加。与此同时,种植农作物时,要以经济市场为中心,对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较高的农作物进行积极引进;对销售量较小的种植品种,可将其种植面积进行适当缩小,以提高农业种植的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需稳步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2.2 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有关部门应针对当地农村实际发展状况,尽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多样化产业,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转变。地方政府可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产业,创造农村休闲娱乐活动等,还可举办农家乐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进行娱乐消费。通过这种方式,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可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造农产品加工厂,通过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价值,并在农村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到乡村,恢复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2.3 建设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

发展农村经济,首先需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水泥道路、通信设备、建材设施等,通过引入这些现代基础设施,可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相关部门需综合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对其经济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在基础设施方面,应增加资金投入量,推进农村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综合当地农业生产具体需求,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推进农村产业转型。

2.4 加强农业科技的发展应用

当前,科学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尤其是在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加快推进农村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则需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改革,首先,农业科技工作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业收益,以保证农民经济收入。其次,政府需通过科学有效的宣传引导转变农民认知,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科技的重视程度,同时应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提高农民劳动素质,促使其掌握现代科技,并通过应用现代科技保持种植上的优势。再次,要在农村地区组建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的利益机制,以便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创建粮食生产基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2]。

2.5 强化市场信息服务

在对市场需求信息不了解的情况下,农民抓不到创收重点,从而导致种植结构调整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最终出现农产品滞销、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的作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如气象、库存、生产、农产品价格等各类重要信息,促使农民群众掌握市场发展趋势,从而保证种植结构调整的科学性、有效性。

2.6 加强技术创新

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可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政府部门需根据当地的主导产业,切实了解市场动态,通过现场技术指导的方式,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当地农民可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此外,还可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创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增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工作,如病虫危害防控、施肥技术等。同时,应加强学习新兴的科技成果,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利用现代科技产品,对传统农业进行适当改造,积聚所有优势资源,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利用、开发,从而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层次[3]。

2.7 打造品牌效应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时,应开展农业产品认证工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此,首先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制定农产品统一生产标准,丰富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其次可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和自然资源,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使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中具备吸引力。

2.8 注重农产品深加工

首先,需把市场经济作为导向,充分开发地方传统工艺和特色农产品,注重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层次,延伸产业链条,将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与农产品加工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全面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其次,应实现外贸出口一体化,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并在蔬菜加工、水果加工、粮食加工等不同行业中确定重点发展企业,将其作为示范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并充分利用精深加工技术手段,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展现出农产品加工业的最大优势,培育出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销售企业[4]。

3 结语

通过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可不断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新时期背景下,政府应结合国家政策,切实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构建符合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新型模式,以有效提升农民收益。

猜你喜欢

调整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农产品争奇斗艳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