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口帮扶的机制优化研究
2021-12-01杨守琼杜洪文
杨守琼 杜洪文 彭 涛 郭 璠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乡村振兴是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继承和发展,是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和农村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战略,将为我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1]。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对口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高校需以构建对口帮扶长效机制为切入点,即从构建长效的帮扶信息共享机制、干部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与人才输送和轮换机制中突破困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2]。然而,脱贫只是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开启的第一步,要在此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让人民的幸福之路走得更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3]。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新的历史时期,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同时,这也是彻底消灭绝对贫困,治理相对贫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效路径。
高校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人才、智力、科研优势,开创了独具特色、成效显著的帮扶工作模式。如今,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4],在巩固提升现有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前进动力。高校扶贫干部更要勇担时代重任,继续巩固脱贫成果,优化组织机制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然而,目前校地之间仍存在信息沟通不流畅、输送人才类型单一等问题,高校对口帮扶工作仍然存在机械性帮扶模式,重视物质投入,轻视能力、智力方面的投入,使高校对口帮扶功能被弱化,帮扶效果欠佳。因此,高校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需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身运转机制,做到帮扶信息共享机制科学化、激励机制合理化、干部组织考核机制制度化、人员输送和轮换机制常态化,并切合实际,规范自身帮扶体系,找准机制运转不畅的症结,依托平台优势精准施策,在帮扶机制、帮扶领域、帮扶内容上做好新文章,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加强联系,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2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对口帮扶的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5]对口帮扶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开发政策,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对口帮扶机制是扶贫主体客体之间、社会属性与个体属性之间、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社会期望与实践发展之间所形成的脉络机理与运行架构形式[6]。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要战略正在逐步实施。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高校对口帮扶机制建设也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
2.1 革新人才发展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抓手,战略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性任务的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要大力整合、盘活既有资源,解决好重大民生关切问题,在此基础上谋划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高校帮扶工作已经从高速度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转移到高质量地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上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高校与帮扶地区政府要善于将高校资源发挥到实处,革新发展理念,规划好乡村发展蓝图。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的振兴。目前,农村人才匮乏是严峻的实际问题,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阻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对提升乡村未来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发展理念成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2.2 转移帮扶重心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对口帮扶模式的重建与创新面临着更多要求,从“外部输血式”帮扶转移到“内部造血式”帮扶需要下更大的功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帮扶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乡村振兴工作更具复杂性。各高校间、高校与基层政府之间能否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拓宽信息交流渠道;高校人才是否愿意深入基层、留在乡村;高校与政府是否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等,都是新时期高校对口帮扶面临的新挑战。因此,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有效地发挥高校特有优势,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将是新时期高校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3 贵州师范大学对口帮扶的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央在帮扶开发工作会议上就确定了定点帮扶的政策[8]。贵州省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贫困地区政府签订《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从人才、教育、产业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帮扶。2019年8月,教育部会同国务院帮扶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充实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工作力量的通知》,要求更多高校积极参与帮扶工作,为帮扶事业献力[9]。贵州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定期派遣学校人才进入石阡县关口坪村、克麻场村、马槽溪村、老林村、水口村、双山村、周家寨村7个镇(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学校领导干部更是多次深入帮扶一线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贵州师范大学持续推动脱贫攻坚的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自身资源,积极成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小组,以研究课题或前往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等形式进行帮扶,并整合校内外资源,制定具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不断创新优化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推动石阡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1 对口帮扶的主要成就
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多次派遣教职工深入石阡县关口坪村、克麻场村、马槽溪村、老林村、水口村、双山村、周家寨村7个镇(村)驻扎定点帮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帮扶机制,拓宽帮扶领域,将帮扶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真正实现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上的帮扶,共同推动全面脱贫工作取得新成效。
3.1.1 教育帮扶力度持续加强。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10]。贵州师范大学每年组织优秀教师、专家赴石阡县指导高考备考工作,给予山区学校更多资金支持,并为其援建“阳光书屋”等,并举行爱心捐赠仪式。近年来,学校领导多次到石阡县特殊学校看望慰问其师生,累计向石阡县残联捐赠10万元,用于帮助石阡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残疾人解决学习、就业和生活急需等,贵州师范大学对石阡县教育帮扶力度持续加强。
3.1.2 产业帮扶模式创新发展。在产业帮扶方面,贵州师范大学与当地政府联合设立了“县校产业科技合作发展基金”,每年确定1~2个石阡县主要产业问题,通过科研攻关,解决技术瓶颈。针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直销需求,贵州师范大学还积极创新“校农结合”模式,利用校内生鲜超市、便利店及食堂,开设“三白”蔬菜销售专区,积极鼓励教职工购买;同时还组建食用菌、刺梨、石斛、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蔬菜等7个特色生态农业专班,为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3.1.3 干部人才培养成效明显。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11]因此,自2002年贵州师范大学确定为石阡县党建帮扶单位以来,为支持石阡县人才建设,贵州师范大学3次为石阡县基层干部举办培训班,具体开展了《农村现代化》《县域经济》《网上订单农业》《小城镇建设》等10门课程的培训,为提升当地干部的综合帮扶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给予强力支持。
3.2 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高校对口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帮扶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下真功夫解决好帮扶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人员输送和轮换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不到位、激励机制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3.2.1 帮扶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使高校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最优计划开展脱贫工作。从贵州师范大学同周边高校的联系来看,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较独立的个体,较少与周边高校进行帮扶信息与经验的分享和交流,在对口帮扶模式方面容易陷入思维定式,而丰富有效的帮扶信息难以在各高校间扩散传播。从贵州师范大学与地方的联系来看,其信息沟通方式局限于定期召开例会,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与村镇帮扶部门联系较少,不易发现贫困村实际存在的发展缺陷,难以对症下药。
3.2.2 人员输送和轮换机制失效。一方面,人员输送和轮换机制没有合理付诸实践,不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贵州师范大学派驻的帮扶人员中管理型人才比例大于技术型人才,驻村干部的具体轮换时间以及轮换干部类型是由省委组织部直接决定的,未切实考虑到贫困地区的实际人才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高校间未形成互补型帮扶人员轮换机制,不利于贫困地区的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当地政府主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各帮扶单位下达帮扶要求,贫困地区往往也是被动地接受帮扶。高校帮扶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难以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导致贫困问题无法“药到病除”。
3.2.3 绩效考核机制不到位。到目前为止,高等学校通常是以政府辅助者的身份参加帮扶工作的,基于中央政府或者省政府直接下达的行政命令,高校完成一定的量化指标。而量化考核指标大多属于短期量化性的指标,对长期基础性的帮扶工程难有益处。另外,学校直接取地方考核结果进行评估,而未对所派驻的帮扶干部提出具体的考核指标,使得帮扶干部更偏向于完成地方任务,高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帮扶初衷也难以充分实现。
3.2.4 激励机制不完备。当前的激励政策能满足干部的部分需求,且激励形式较为单一。同时,在实地调查与访谈中了解到,高校驻村干部由于离家较远、家庭负担重、驻村地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等原因,工作积极性易被挫伤。目前高校主要通过物质奖励调动帮扶干部的积极性,贵州师范大学通常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职称晋升的激励举措来激发驻村干部的积极性,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激励。因此,高校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需要健全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方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帮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4 优化帮扶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4.1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帮扶信息集成度
4.1.1 完善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为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针对性地解决高校间信息共享不通畅的问题,高校驻村干部应及时做好信息输送工作,及时准确地将所在贫困区实际情况报告给高校,同时贫困地区政府也要及时将当地实际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中,高校分管帮扶的相关部门将信息分析处理,以便高校整合资源,对症下药,制定切合地区实际的帮扶方案。
4.1.2 链接校地双向帮扶数据。针对校地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校地间数据的“共、享、换”,促进信息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丰富和完善双向数据,提升帮扶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在确保数据真实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贫困地区的农业、水利、气象等情况对高校开放,以便高校具体分析,链接校地双向帮扶数据,提高帮扶信息集成度,着力调整对口帮扶结构,解决一些高校优势资源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握不上手”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的无缝链接,更好发挥学科优势,努力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4.2 完善高校帮扶对口人员输送和轮换机制
4.2.1 建立联动性、科学性的高校人员输送机制。要振兴乡村、实现目标,需要回答好一个重要问题,即“由谁来振兴”[12]。高校参与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开发乡土人才,当前管理型帮扶干部与技术型帮扶干部的比例出现失衡,不利于形成联动的供需关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高校与帮扶地区之间需建立联动性、科学性的人员输送机制,从帮扶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将专业更对口、资源更对口的技术型、专业性强的人才输送到最适合的贫困地区,均衡多样化人才类型,着力培养“一懂两爱”(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优质人才[13]。
4.2.2 建立全局性、协调性的人员轮换机制。各省市高校的科研、人才资源和专业特色具有差异性,贫困地区的需求也并不单一,而当前高校帮扶人员的轮换仅局限于高校内部,更换时间也是由各省市政府决定,不利于帮扶工作开展。应该建立具有全局性、协调性强的轮换机制,高校间采取“1+1”或“1+2”联合模式,挖掘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相匹配的人才,充分联合高校优势,协调性轮换,针对贫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优势互补的人员轮换机制。
4.3 完善帮扶绩效考核机制,提升考核合理性
高校直接采用地方考核结果进行评估,致使其内部绩效考核掌握不到扶贫干部的第一手工作信息,且数据式的考核指标也不能完全科学、有效的评估出帮扶成效。针对高校扶贫工作的特点与高校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从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学长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考核跟着过程走。帮扶的每个过程,工作开展情况不一样,需要适时制定不同考核方案,对每个阶段的产业项目组织实施协调情况、产业项目验收情况、帮扶能力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增强考核内容的多样性和灵动性。其次,干部跟着考核走。要解决好干部能下基层、下基层能做事、任务完成后能提拔等问题,仅通过政治任命或轮流调配干部的方式难以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性质。各高校应根据贫困地区和人员实际情况,将帮扶成绩和群众反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执行“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考核结果机制。最后,高校跟着干部走。考核指标应结合高校对口帮扶的实际成效,以干部为中心,对帮扶干部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考核,时常到帮扶一线对帮扶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
4.4 完善高校对口帮扶激励机制,提高帮扶干部的积极性
4.4.1 建立具有互动性、正反馈的帮扶激励机制。驻村干部工作开展不易,需要克服如离家较远、家庭负担重、驻村地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公共服务不足等困难,政府及高校要依托多样激励方式,提升帮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校领导干部应该周期性地前往帮扶地区,支持、关心帮扶工作,宣传高校帮扶优势;当地政府要经常与高校干部展开交流,帮助配合高校干部做好辅助性工作,筑牢返贫防线;对工作认真负责、帮扶工作开展较好的同志要及时给予正反馈,建立健全具有互动性、正反馈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帮扶干部“能去、能留、能做”。
4.4.2 建立“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向结合的激励方式。开展帮扶工作要求帮扶人员具有较强的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仅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职称晋升的激励举措来激发驻村干部的积极性是不充分的,各级领导部门要给帮扶干部更多的实质性鼓励,而不是“走过场式”的激励。因此,高校与当地政府要做好帮扶干部的精神鼓励工作,多给予肯定和支持,物质、精神激励双向结合,以稳定团队、提高士气、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