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产经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21-12-01许铭纹
许铭纹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1 问题的提出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只有切实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才能有效遏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在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1]。
1.1 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已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有1.8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3%。虽然现如今我国农业生产经济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如今留守农村参与生产经营的基本都是60后和70后,很难再见到80后和90后的身影[2]。老龄化现象将直接导致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减少,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有农村劳动人口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都已经不能够保障工作任务的时效性,不能保证农村生产经营的有效性,最终导致农业生产人员不足,经济下滑;另一方面,随着原有农村劳动人口年龄的增加,其身体各项机能减退,疾病频发的情况下只能被动选择休息,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1.2 人才流失
很多农村孩子拼命读书学习,考上理想中的大学,就是为了离开条件艰苦的农村,到向往的城市生活;生产经营人才在农村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就会收到来自各方的邀请聘用;有部分希望在农村创新创业的人才缺少来自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导致项目无法继续[3]。这些都是乡村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虽说农村生产经营人才流失客观上满足了现代城市的发展所需,使得城市现代化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使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政府也没办法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来阻止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流出,因为这样也违背了现代社会人才自由选择、自由流动的原则,同时刻意的阻止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4]。
1.3 人才培养机制政策不足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不足使得农民无法学习到专项技能,教育举措推广不足使得农民不愿接受新思想、新教育。当前,我国农村享受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福利较差,没有健全的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各产业及农民个体及家庭的需要[5]。
1.4 缺乏人才技能培训
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拥有一定的技术性知识、经营管理理念,能够通过自身所学,不断为乡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及经营管理服务。这一类人在农村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能高效调动农村可使用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
1.4.1 技术管理性。这类人往往享受过国家高等教育,能合理有效将所学技术性知识一传多,使得人人有技术、人人都专业;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能灵活变通处理各类经营性难题,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会不断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己,以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6]。
1.4.2 责任感。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对乡村振兴往往富有极强的责任感。这类人大多能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为农民群众着想,同时也给予农民群众足够的耐心和信任。
1.4.3 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我国农村,许多农民都会在一个有领导力、影响力的人带领下推动经济发展。而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就是这样能够号召周围农民脚踏实地搞生产的一类人。他们是生产经营的佼佼者,懂得换位思考,明事理,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1.4.4 具有较强的敏锐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所具有的敏锐性,使他们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城市与农村的接轨,实现农村产业的线上化,增加产品销售推广渠道,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核心
面对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变革,农村传统生产经营观念已经不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力培养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已然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培养问题就值得令人深思。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政府要确立农村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并结合现有的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增加人才吸纳资金投入,减小农村与城市薪资水平差距;通过健全的奖励机制,调动农村生产经营人才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的建设中;通过合理的合作机制,搭建平台让生产经营人才与其他创新型人才、电商人才、卫生健康人才等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我;通过合理的竞争机制,让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保持,同时对缺点加以改进;通过健全的参与机制,让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多参与一些重要工作、重要政策的商讨,充分考虑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意见,让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2.2 建立教育和培训相结合机制
政府要广泛普及义务教育,引导及时调整职业教学内容。地方政府应针对当地主导产业开展较为简单、实用的专业技能培训,让每个农民都有一技之长,为当地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适应城镇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培训,对农村老一辈生产手艺精华进行开发传承,大力宣扬师带徒的传统精神,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能人巧匠;形成以普及教育为基础、专业培训为辅的新农村培训机制,并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让更多乡村百姓在各培训机制中成长、充实自己。
2.3 建立高素质人才一对一入户培训机制
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围绕本村主导产业,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其他村民,形成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可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按照各地所需,开展多方式多元化线上线下教育活动,保障大多农民都能接受教育培训。
3 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重点
3.1 加强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生产经营领域专业性人才,加大对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训力度,使他们不仅有较高的生产责任心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熟悉和掌握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强化责任、创新、卫生健康、影响力意识。政府相关部门每一次都对培训计划加以调查,让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充分做到学以致用。
3.2 支持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科研活动
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的科研成果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政府各部门要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尽全力支持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的科研活动。各级政府部门要意识到科研兴村的重要性,无论是政策还是财政上都要支持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针对乡村振兴急需研究的课题,一定要做好财政经费支持,保障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能够安心地开展科研工作。
3.3 健全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科技等普遍落后于城市,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缺口很大,人才引进较为困难。因此,地方政府务必做好农村人才引进工作,包括建设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健全的人才信息服务网络、健全的选拔聘用制度,在薪资待遇、职称评选等方面,充分给予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最优政策,鼓励生产人才到生产一线施展才华,鼓励经营人才到市场实践指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引进计划,引导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走上合适的岗位,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