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动因阐释
2021-12-01陈锦
陈 锦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1 引言
2020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后,我国的贫困治理将进入后脱贫时代。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将由扶贫转向防贫,即如何巩固上一阶段脱贫的成果、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现阶段,尤其是民族地区脱贫不稳定现象突显、返贫风险较大,这除了可能使扶贫开发的成果被蚕食,扶贫工作人员及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外,返贫后的贫困户其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将备受打击,严重影响脱贫质量和成效。基于此,在圆满完成现行标准下脱贫任务的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工作仍然不能松懈,其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伟大工程,乡村振兴作为下一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战略,探究两者有效衔接的动因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理论动因
2.1 历史逻辑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理论的基石,强调“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民族贫困地区开发基本方略,更是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一项创新。乡村振兴战略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乡村改革发展理论的新飞跃。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对“三农”工作目标任务的过渡,是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奋斗目标而在关键历史交汇点上推进历史任务交替衔接的必然要求,是在脱贫攻坚的成果上乘势而上、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过渡的战略选择。从历史逻辑来看,两者都是对中国各个阶段贫困治理与乡村建设理论与经验的吸收与继承。
2.2 内在逻辑
2.2.1 价值取向一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谋福利为宗旨,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两者在价值取向上不谋而合。
2.2.2 最终目标统一。两者都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以助推农村农业现代化为终极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是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乡村发展问题,以期巩固脱贫成果可持续性的又一战略,两者最终统一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2.2.3 具体内容互融。脱贫攻坚战的圆满胜利是乡村振兴战略内在内容,两者均属于系统性的国家工程,在诸多内容上具有同质性。
2.2.4 主体力量互通。农民既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因此,两者都是在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农民所推进实施的,通过强化农民的参与意识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
2.3 实践逻辑
2.3.1 目标任务阶梯延伸。脱贫攻坚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致力于解决其生存问题,以全面奔向小康生活为目标任务,瞄准的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乡村振兴则是聚焦于相对贫困人口,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任务,其瞄准的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成果的根基上向更深、更远一级目标的延伸。
2.3.2 实践过程前后相继。从实践过程来看,乡村振兴不是又一全新路线,而是在上一阶段即脱贫攻坚实践成果基础上的继续前行。脱贫攻坚好比是地基,通过一系列的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退出机制,从根源上入手,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乡村振兴则是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房屋构建,一是不让地基白打,不让脱贫攻坚的成果荒废,二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过上更加殷实美好的日子。因此,两者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不可分割,而且一脉相承、前后相继。
2.3.3 机制保障相互融合。国家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采取的一整套有效的工作机制、政策体系等也属于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部分,能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这些被实践证明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政策在乡村振兴中还可以继续沿用[1]。
2.3.4 功能作用有机互补。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成果为乡村振兴的实施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就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一般情况下,人的需求存在层次递进性,只有当其基本的生存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而脱贫攻坚就对标解决贫困户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只有该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进一步憧憬精神和自身发展层面的需求。当然,前期脱贫攻坚的成果越牢固越丰富,后期乡村振兴的实施才会越顺利越快速。同样,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又为稳定脱贫成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贫困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脱贫攻坚的完成并不代表我国减贫工作就此结束,贫困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乡村振兴通过补牢乡村产业发展短板、夯实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并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能够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返贫现象。
3 现实动因
3.1 内在动力
3.1.1 民族地区返贫的高风险性。民族地区返贫的高风险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民族地区往往疾病风险较高,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民族地区大多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贫困人口自身不具备市场风险预知力和应对规避风险的能力,容易再次跌入贫困线以下,出现脆弱性返贫民族地区群众普遍技能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不高、致富能力弱,这也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政策性收入占比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帮扶的效果会逐渐弱化,存在较高的政策性返贫风险。按中央部署,各地都制定了脱贫攻坚时间表,在扶贫时限的高压下,一些地方存在追求短期效应倾向,虚假脱贫风险突出。国家出于对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会出台一些限制开发政策,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会有一定制约作用,存在一定的环境性返贫风险。部分群众存在自我发展意识低、主体素质差、参与扶贫政策和项目的意愿不高、动力不足等精神性返贫风险。综上可见,民族地区返贫风险较高,脱贫攻坚成果不稳定现象凸显,脱贫的客观现状是巩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动因之一。
3.1.2 民族地区脱贫人口自身发展的需要性。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等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顺利推进,民族地区虽实现了区域性的整体脱贫,但由于存在较高的返贫风险,导致脱贫攻坚期取得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对于新脱贫人口而言,其追求的不是短期政策性的脱贫,而是根本性的彻底摆脱贫困。他们吃过贫困的苦,比任何人都害怕陷入“再贫困”的境地。因此,为满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子女的受教育水平等自身发展需要,脱贫人员也在积极努力地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寻找新出路,以期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实现民族地区的长久稳定性脱贫[2]。
3.1.3 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性。部分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返贫风险较高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新世纪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直以来,政界和学术界都在探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和策略。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够实现民族地区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方面的全面振兴,这为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遵循的路径,也是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3.1.4 民族地区稳定脱贫的特殊地位性。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硬骨头”,也是后脱贫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区域和短板。根据木桶原理,要想实现我国整体性的稳定脱贫,必须解决好民族地区的诸多返贫风险,实现脱贫的可持续性。民族地区在我国的贫困治理中存在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其决定了我国整体稳定脱贫的质量和进度,其稳定脱贫的特殊地位是推动我国民族地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原因之一。
3.2 外在动力
3.2.1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性。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贫困治理工作,在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扶持和帮助[3]。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要严格落实“四个不脱”的政策性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等。可见,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后的相关后续问题,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提供切实保障,真正做到扶上马并送一程。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及落地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根本保障。
3.2.2 乡村振兴战略的外部驱动性。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以及学术界的理论研究,都已表明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之后我国贫困治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乡村振兴能否稳步推进与脱贫攻坚时期所形成的成果有着密切关系,它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起点的高度。民族地区不仅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难点区域,民族区域脱贫攻坚成果的不稳定性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度和质量[4]。因此,民族地区为积极响应并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驱动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3.2.3 大规模外部投资的推动性。大部分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明显,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但其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往往相对落后,导致其没有意识、能力或资本去充分开发大自然和人类历史所馈赠的优势资源,这些优势资源就是其吸引外部投资商的核心要素资源。民族地区在一二三产业方面都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余地。我国民族地区如此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合作。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投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的投资也在逐年攀升[5]。大规模外部投资最明显的益处就是能够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外部推动力。
3.2.4 外部经济环境的倒逼性。这里的外部主要是指非民族地区或者是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整体向好,已由“速”转向“质”的提升。但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与我国非民族地区以及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相比尚存差距。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包括: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重乡村地区发展和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以及经济大环境都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出一定要求,这种倒逼性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外部推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