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学士与崇文政治:帝国形态的历史叙事及其文绘传统①

2021-12-0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关键词:学士

安 生(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一、引论

汉唐是文化昌明的时代,也是文艺隆盛的时代。帝国的文治、武功,既为当世自塑,又为后世追认与取效,如程子言:“三代而后,汉为治,唐次之。汉大纲正,唐万目举。”[1]1213倘以“文—图”互访的视阈观觇帝国文治、武功的历史书写范式,则两者可统聚于表功的主题中。汉唐两朝帝主的群体性敕绘功臣图以及由此形成的文绘传统,可谓垂炳列代。夷考这一宏大叙事的学理因由,则主要含括帝国皇权的正统史观与政教功用论的大文艺史观两面。首先,自秦汉始,中国政治体制正式完成了由宗法分封制向宗法君主制的转型,王朝的鼎革与对外征服首先是付诸于军事行为而后施加以政教规范。与此相埒,正统史学史观也承继《史记》的纪传体体例——统摄以帝主(本纪)、群臣(世家及列传)为核心的典型性人物群像——来展开基本架构,遂凝定成一种历史英雄主义的政治文化史观。因此,圣君贤臣所创守之盛世与昏君佞臣所致败之衰世,就构成史性论定的一个重要面向,且为本朝提供颂德与讽谏的现实意义。其次,“左图右书”“左图右史”的文艺兼综状态所昭彰出传统图像之学的史源(历史)取向与政教(书契)功用以及唐代正处图像史由社会功用向文艺专能转化的关捩期,可以说,汉唐帝国以文学与图像为表现样式的大文艺史观也强烈地表现出“赋者,古诗之流”[2]21与“画者,与六籍同功”[3]1的政教功用论倾向。

然比勘汉宣帝“麒麟阁功臣图”、汉明帝“云台功臣图”、唐太宗“凌烟阁功臣图”以及清高宗“紫光阁功臣图”等图绘的对象身份与现实动机,又无不以旌表武臣为主。相对的,唐太宗敕绘《十八学士写真图》,则成为图赞文臣儒士的文绘传统关纽。至此,帝国文治、武功之两面形态就隐显地被历史所勾连呼应。本文拟就“十八学士图”的文绘传统及其历史内涵,勾稽抉阐,以备考述。

二、列仙之儒与文绘传统

高祖武德四年(621),天下初定,戢武息兵,为酬秦王平洛之功而特封天策上将军,掌全国征讨军事,开府置属僚。李世民遂开文学馆以广纳贤良,并令阎立本为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绘像,令褚亮赋赞。此初唐士林盛举,被历史冠以“列仙之儒”的尊誉而成定谓,《旧唐书·褚亮传》:

始太宗既平寇乱,留意儒学,乃于宫城西起文学馆,以待四方文士。于是,以属大行台司勋郞中杜如晦,……寻遣图其状貌,题其名字、爵里,乃命亮为之像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也。诸学士并给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每军国务静,参谒归休,即便引见,讨论坟籍,商略前载。预入馆者,时所倾慕,谓之“登瀛洲”。[4]2582

实际上,为学士图赞的活动并不始于此,赵翼《图画学士不始唐太宗》详载:“《封氏闻见记》:‘唐太宗为秦王时,使阎立本图秦府学士杜如晦等一十八人,褚亮为赞,世所传十八学士图是也。’然《南史·王亮传》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使工图其像。《北史·魏收传》齐孝昭帝起元洲苑,画收于阁上。则图画学士,六朝时已有之,太宗特彷而为之耳。翰林盛事,开元中拜张说等十八人为学士,于东都上阳宫含象亭图其形,系以御赞,此又彷太宗故事。”[5]380然后世围绕此故实进行的拟效题咏,却莫不以“唐图”是崇。这一文绘传统的形奠,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知。

从图像史的角度看,“十八学士图”的构图制式自宋发生了转变。阎立本所绘“十八学士写真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皆赓续汉代功臣图制式,虽然亡佚,《旧唐书》已明载其制,且据王世贞的见录,《石刻十八学士图》:“余曾见此石本,无他布置景物,止一人一像。”[6]95这种“一人一像”“像、赞结合”的功臣画像制式,与旨在彰纪功臣勋绩,表扬仕进忠君的教化思想深相符契。从绘画的功用性上来说,最宜起到“目击道存”,兴人仰止的直撼与标榜的艺术效果。这正构成汉唐代绘画史观“夫画者以人物居先”[7]1的重要内容,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置《叙自古规鉴》章,开宗明义:“考前贤画论,首称像人。……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故鲁殿纪兴废之事,麟阁会勋业之臣,迹旷代之幽潜,托无穷之炳焕。”[8]12自宋徽宗亲染翰墨,画《唐代十八学士图》始,已采用展现“琴棋书画”“聚会游赏”等主题的分段式布局构图新范式。吴升《宋徽宗十八学士图轴》载:“殿阁参差,左平右墄,界画工致。人物有弈棋者、观书者、把笔题咏者,供给使令,前后离立,姿貌丰硕,衣褶古楚,地坡湖石用烘染,不作皴点,色泽鲜润,笔法直是唐人,转觉伯时一图逊此古雅。”[9]586据陶樑品识院画代表刘松年《十八学士登瀛图》,亦如此:“图中所绘十八学士,偕行者二,偶立者二,对弈者二,观书者二,会饮者七,就几展卷者一,抚琴者一,據榻倚几而倾听者一,余则乐工六人、仆隶三十八人,马十九匹、驴及鹰犬各一,屏帷几榻盘匜壶樽之属无算。用笔细润,设色秀雅,在院体中应推巨擘。”[10]181这种把“琴棋书画”(道具)、“亭台楼阁”(背景)乃至侍从、动物等辅助素材注入图像之中来加以画面内涵的丰富,尽管可以极大地拓展欣赏者的视觉审美空间,但无疑也在消解着“一人一像”的聚焦点以及由此带来的肃穆庄严感,背离了敕绘图的初衷。这也传达出对“十八学士”身份转变的认知观念:由原来的政治身份纯化为一般地文人士大夫。徽宗、钦宗二帝改制功臣像所展现出来的雅趣增厚与政治消解,因遭靖康之难,又成为史家讽寓的对象,楼钥《恭题钦宗御画十八学士图》:“太宗之功烈,自汉高以降,莫之与敌,十八人之力也。此真得太宗之意。呜呼!钦宗游戏翰墨而为此,固为万世法。由今观之,岂不为臣子万世之痛哉!”[11]929-930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历代对“十八学士”的题咏,又尤以元人蒲绍简、明人傅新德、清人吴省兰等28篇①仅据《历代词汇总汇》计,分别是蒲绍简《登瀛洲赋有序》、汤原《登瀛洲赋》、王廷扬《登瀛洲赋》、傅新德《登瀛赋》、彭元瑞《登瀛洲赋,以“语本唐初,古今同艳”为韵》、沈叔埏《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李懿曾《十八学士登瀛洲赋》、吴省兰《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顾堃《登瀛洲赋,以“亲儒起馆,预选为荣”为韵》、辛从益《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张兴镛《登瀛洲赋,以“礼贤之重、天下所慕”为韵》、石葆元《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来鸿瑨《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何绍基《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李杭《登瀛洲赋,以题为韵》、胡积城《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胡清绶《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程烈光《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李恩绶《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作文学馆,收聘贤才”韵》、陈作霖《海客谈瀛洲赋并序》、赵新《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秦际唐《海客谈瀛洲赋》、刘凤苞《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张大昌《登瀛洲,以“春风得意,共宴琼林”为赋》、受庆《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唐初盛举,并绘为图”为韵》、徐绍曾《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一时荣遇,望若登仙”为韵》、郭绍高《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顾球《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等。专题敷陈“十八学士登瀛洲”本事的赋作为耀目,远超其他文体。其中赋体所内寓“拟诸形容”的语辞特色与重“物”拟“象”的审美形态而表现出来的“拟画”思维,[12]构成“文—图”大文艺史观的学理结穴。御制“十八学士图”所彰显出的帝国文治理念,与“美盛德之形容”的群体性同题赋的造作,可谓相得益彰。兹依次举汤原、受庆、郭绍高同题赋例以明其旨要:

斯清虚之士所谓瀛洲者,而异乎吾之所闻焉。盖尝神游太和之世,闻道鸿濛之先,想凤麟于舜苑,御龙马于羲渊。而后知圣人之语常而不语怪,有国家者贵贤而不贵仙。昔有唐之肇基,伟秦王之独贤。武功既以戡定祸乱之世,文治所以粉饰太平之年。于是考石渠之故典,访文学之遗迹。爰立馆于宫西,贮游夏之俦匹。……虽一时之盛典,实流芳于史册。……方今明明在朝,济济在位,尚倒沧海而搜珠贝,畦六合而艺稷黍。……依日月之末光,踵稷契之步武,又何羡乎唐之瀛洲也哉。[13]677-678

爰稽前史,载溯初唐。武功既奠,文治始彰。聚英材于金马,开盛事于玉堂。侍从之儒腾踔,文学之馆光昌。……当夫武德立政之始,开府置属之初。聿兴玉署,用启石渠。职则备夫典学,登尤重于贤书。……未若我皇上培英芸馆,拔俊蓬壶。经师原求宿学,席珍聿重名儒。[14]266

昔唐太宗燕翼丕承,鸿图新辑。武烈光昭,文臣林立。……励寅衷于夙夜,允推翰墨之才;笑甲帐兮元虚,不好神仙之学。……何述美谈于贞观,而羡荣遇于瀛洲哉?方今圣天子藻掞星云,庭充鸞鹭。士罗列宿于胸中,臣备词垣之掌故。[14]267

观觇诸家文本书写,可拈抉的方面有三。首先,列仙之儒的政教讽谕。武德、贞观年间,十八学士作为唐太宗一统天下与建设新朝的肱股名臣,确实在唐初的政治、文化、制度、思想、学术等诸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贞观盛世的共同缔造者:“唐太宗置十八学士,与之议天下事。故贞观一代称为至治。斯从臣辅助之明效也。”[15]3936因此,“仙”“儒”身份的并喻就构成秦汉政治与唐政治之间的一组对立讽谕关系。彭元瑞《登瀛赋》:“三神山所为,昉传于汉;众学士因之,借喻于唐。以彼抡妙选,拨华誉。贤人为鉴,君子得兴。”[16]11539-11540百代都行秦政治,而秦祚短促,秦始皇的神仙思想与求仙活动始终是重要议题。五次巡游,四次皆往至东部滨海之地,又因儒生私议“未可为求仙药”,[17]258加上屡次求药不果,终致焚书坑儒,《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17]3116-3117黩武而丧文以及吏治之弊,成为后世诫秦失的重要内容。汉武帝亦深受神仙方术思想的浸染,晚年颁行轮台诏以罪己悔过,有赖于施政方略向“文治”的转变,复使民心归于汉室,并为后来的“昭宣中兴”破除了障碍。[18]秦皇、汉武之于燕齐方士与唐太宗之于彬彬儒士,如蒲绍简《登瀛洲赋》所论:“彼秦汉之荒唐,感方士之愚计。望三神于渺茫,引风舟而莫至。是皆求仙山于寓外,而不知瀛洲之在人世;羌驰情于虚无,而不知人杰之为贵也。”[13]677三位雄主治政方略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帝国兴废治乱的走向。

其次,文德修治的谱系建构。由于帝国形态的文治、武功,呈一种并流共进的演进态势,如胡积城《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不减云台名将,一队班联;差如麟阁功臣,同时简拔”、[16]16276辛从益《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题为韵》:“比将绩于云台,汉家传绘;并功臣于烟阁,唐室书名”。[16]13534因此唐太宗起文学馆以兴文治的政治溯源自然就不在汉宣帝麒麟阁、汉明帝云台上,而将焦点矢向武帝金马门、宣帝石渠阁等文职官署。高似孙《纬略》:“侍招金马门”条比列武、宣、元三世侍诏之士,叹言:“待诏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殊不轻畀也。”[19]111班固《两都赋序》详述汉代彬彬之盛:“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2]21-22钱穆将汉昭、宣、元、成四朝归结成“士人政府之出现”的一个完整历史时段,因其实现了由汉初之农民政权向士族政权的过渡,“变法和尚贤论”与“礼乐和教化论”就成为儒家治道、依经行政的两端。[20]148-152实际上,尽管武帝有独尊儒术之举,但迟至宣帝朝,“法治为主,缘饰儒术”仍是基本的制度,如汉宣帝作斥太子,《汉书·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21]277后元帝继位,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方开汉代儒生政治的气象。风势之变其来有渐,汉宣帝成为这一时期政治走向的关键帝主,石渠阁会议的召开遂成为西汉经学史、思想史乃至政治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与秦皇、汉武迷信方术而致国祚亡乱的反衬策略不同,正面勾勒前代典例就成为绍述正统的话语针线。

最后,隆古喻今的政治颂赞。文德谱系的建构与绍述正统的话语,最终皆落脚在对当朝政治的颂赞上。皇帝御制的文绘活动所具属的政治性质决定了这类创作频频出现“方今”“我皇上”“方今圣天子”等颂词赞语。宋徽宗题诗《唐代十八学士图》:“有唐至治咏康哉,辟馆登延经济才。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嵩莱”,[9]586蔡京《跋宋徽宗唐十八学士图卷》谄颂曰:“唐太宗得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佐命兴邦。臣考其施为,皆不能稽古立政,然终致其君至太平者,……今天下去唐又五百余岁,皇帝陛下睿智生知,追述三代,于是乡举里选,制礼作乐,以幸天下。足以跨唐越汉,犹慨然缅想十八人,图其形寄意于诗什,有‘廱泮育贤今日盛,汇征无复隐蒿莱’之句。求贤乐士,可见于此。则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当如圣志,十八人不足道也。”[22]386君臣自诩,粉饰太平的心理昭然若揭。清人赋作的颂德倾向,又以乾隆朝为最。乾隆六年(1741)孙祜等奉敕合作《十八学士图》一卷,乾隆于次年御题款识。胡敬《国朝院画录》:“乾隆辛酉年十二月,臣孙祜、周鲲、丁观鹏奉敕恭画前隔水,乾隆壬戌夏五月御题,臣梁诗正敬书。”[23]57乾隆帝频繁通过下诏、审画、题款、作诗等方式介与到功臣像的绘制中,成为历朝对功臣图像投入最多的帝主。

三、“一王法”的建德史观

汉、唐、清大一统王朝的群体性御制功臣图及其文绘系列的丰富演绎,就构成了帝国书写的一种文化样态。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对图像本体论与功能论的体认,颇能反映其中大文艺史观念的内涵,《叙画之源流》:“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3]4-5图像兼具传记叙事与赋颂咏美的本体特质,而共同指向“襄政”与“理乱”的治国之道。这又与唐人的史论——刘知几《史通·叙事》:“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24]165文论——白居易《策林·议文章》:“国家以文德应天,以文教牧人,以文行选贤,以文学取士,二百余载,焕乎文章。故士无贤不肖,率注意于文矣”,[25]1369同一机杼,一同昭示出唐帝国文德修治的政治史观与大文艺史观。

落实在帝国文德修治与像赞文臣学士上,其历史的意涵则根抵在“一王法”的王政思想,即在绍述历史与形塑现实中,通过图示兴亡来实现帝国王政话语、正统史观的建构。稽考“一王法”,乃首称颂孔子笔削《春秋》以定“春,王正月,大一统”的正统观思想,见于《汉书·儒林传》:

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究观古今之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21]2588

汉人推阐儒家经义,所重在孔子作六艺而循之以篇目、纪事序纲的经世用意。这是对汉王朝诫秦失、宗周德以立汉统之王政话语的呼应。“大汉继周”的政治观念既为汉人自构,自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允哉汉德”[21]2588始,汉人迭相称述,班固对这一建德思想有系统性的阐扬,而班彪《王命论》、王充《论衡·须颂》等篇章更是集宣汉德之盛,其间又尤以扬雄《法言》与其辞赋创作为典型。[26]汉人尊汉德的历史合法性,关键在取效周德,这又为后人追认,如李光地“读通鉴纲目”条:“秦恶毒流万世,复浮于莽。……不过以莽后仍为汉,秦后不为周耳。实即以汉继周,有何不可?”[27]381

唐代肇祚虽有崇儒、尊道、礼佛与融糅胡汉的多元文化特质,然其治国政略仍以“儒”为本。唐太宗宗法周汉而围绕帝国形象进行图像的系列敕绘活动,[28]同史书所纪,《旧唐书·礼乐志》:“圣唐德厚流广,远法殷周”,[4]956其追肩周汉的王政史观展露无遗。王夫之《读通鉴论》的评:“秦与隋虐民已亟,怨深盗起,天下鼎沸而以亡国,同也。”[29]650与“过秦”乃大汉继周的重要内容相埒,太宗、玄宗两朝诫隋乱、论兴亡,成为“唐德”所立、唐政书写的焦点,《旧唐书·徐圆朗传》:“国无纪纲,盗兴草泽。不有隋乱,焉知唐德。”[4]2261然二帝对待文治的态度、策略及其引发的结果,又构成强烈的对比。

太宗对“亡隋”教训的认知,并非囿止于末主隋炀帝的荒政上,而是上追隋文帝虽勤政却不能尽人之材的治政之失上。针对名臣贤相房玄龄、萧瑀对隋文帝“励精之主”的评价,唐太宗作色警言:“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宰相已下,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朕方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4]40正因唐太宗如此深刻敏锐的政治识断,故其尚在秦府时就广揽贤才,如武德元年(618)平薛举之乱,授褚亮秦王文学;武德四年(621)平定窦建德、王世充,征辟虞世南为秦府参军,陆德明、孔颖达、李守素为文馆学士,李玄道为秦王府主簿,此即构成“秦府十八学士”要员。如来鸿瑨《十八学士登瀛洲赋》言:“谓师前事不远,惟在虚己旁求;而守天下以文,要在知人鉴察。”[16]15418王觌《十八学士图记》:

夫立身之功,莫大于行道。行道之功,莫大于逢时。……十八学士皆炀帝之臣,曷暗于隋而明于唐,是有其材而无其时矣。如晦、玄龄,止于一尉,或非好去任,或挂网徙边;禇亮、虞南,不离下位,或嫉才见谪,或七品十年。暨我国家,则有道兼文武器重珪璋者、慷慨大节临机能断者、仁孝忠直预识存亡者、洁行检身而有英略者、好学敏达详明吏道者、出入军旅涉历危难者、不惮兵威树立忠谊者、博闻贞俭文翰兼绝者、风韵闲雅善于吟咏者、精练诂训长于讲论者,夫如是,则立身行道之事,尽在于斯矣。……觌每睹十八学士图,空瞻赞像而已。辄各采本传,列其嘉绩,庶几阅像者思其人,披文者思其人,非惟临鉴耳目,抑可以垂诫于君臣父子之间也。者、出入军旅涉历危难者、不惮兵威树立忠谊者、博闻贞俭文翰兼绝者、风韵闲雅善于吟咏者、精练诂训长于讲论者,夫如是,则立身行道之事,尽在于斯矣。……觌每睹十八学士图,空瞻赞像而已。辄各采本传,列其嘉绩,庶几阅像者思其人,披文者思其人,非惟临鉴耳目,抑可以垂诫于君臣父子之间也。[30]2732

隋臣不能为隋所用,却显扬于我唐。这固然易起“遇不遇,时也”之感,背后一以贯之的仍是太宗知人善用的治政理念。由此,贤臣佐治就成为“唐德”所立的另一基轴,《旧唐书·马嘉运传》:“史臣曰:唐德勃兴,英儒间出,佐命协力,实有其人。薛收左右厥猷,经谋雅道,不幸短命,歼我良士。上言‘恨不图形,若在,当以中书令处之’”[4]2604,而图形旌功成为常式,这反映出唐人对“左图右书”“左图右史”之图绘学征史兴教的思想,如裴孝源受汉王李元昌之命而编《贞观公私画史》,《序》云:“伏羲氏受龙图之后,史为掌图之官,有体物之作,盖以照远显幽,侔列群象。自元黄萌始,方图辨正,有形可明之事,前贤成建之迹,遂追而写之。至虞夏殷周,及秦汉之代,皆有史掌。虽遭罹播散,而终有所归。……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或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乃心存懿迹,默匠仪形。……验之目前,皆可图画。”[30]1629

其后,玄宗修太宗之政,绍周孔之业,以纂叙鸿文,归其大统,御制《授萧嵩集贤院学士修国史制》:“明乎国史,所以宏阐大猷;观乎人文,所以化成天下。自非钩深学海,囊括词林,盛周公之典谟,悬仲尼之日月,何以纂叙鸿业,允谐佥能。”[30]263可以说,开元盛世的文德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与玄宗开元九年(721)起用张说为相有着相当密切的渊系,《新唐书·张说传》:

(说)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帝在东宫,所与秘谋密计甚众,后卒为宗臣。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帝好文辞,有所为必使视草。善用人之长,多引天下知名士,以佐佑王化,粉泽典章,成一王法。天子尊尚经术,开馆置学士,修太宗之政,皆说倡之。[31]4410

张说出任执宰,“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确能“善用己长,引文儒之士,佐佑王化,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盛时”。[4]3057开元十八学士所列之人,如徐坚、贺知章、韦述等皆受张说提拔擢用。故时人仍仿“秦府十八学士登瀛洲”之喻,而以“集仙”比之,《唐会要》:“开元初,故中书令张说等,又有集仙之比,日用讨论亲侍,未有典司。”[32]977且集贤殿之名,本作“集仙殿”。玄宗更名之由,正出于“斥虚诞,兴文德”的治政理念,《帝学》:“张说曰:‘自古帝王于国家无事之时,莫不崇宫室,广声色。今天子独延礼文儒,发挥典籍,所益者大,所损者微。陆子之言,何不达也。’……十三年,帝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集仙殿,帝曰:‘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集贤殿。”[33]741因缘在是,玄宗亦承续太宗“十八学士”事,复敕绘《开元十八学士图》并自题赞,一如张九龄明史迹之由来,以颂当朝文德旌功的盛世,《开元纪功德颂》:“不贡不王,武功居后;不庭不率,文德是先。三代所以直道,百蛮所以向化。”[34]395

开元十八学士事,史籍载记不多。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其始末:“法明,开元十一年勅令写貌丽正殿诸学士,欲画像书赞于含象亭,以车驾东幸遂停。初诏殷、季友、无忝等分貌之,粉本既成,迟回未上绢。张燕公以画人手杂,图不甚精,乃奏追法明,令独貌诸学士。法明尤工写貌,图成进之,上称善,藏其本于画院。后数年,上更索此图,所由惶惧,赖康子元先写得一本以进,上令却送画院,子元复自收之。子元卒,其子货之,莫知所在。今传搨本。”[23]173-174王应麟《玉海》引《集贤注记》:“张燕公等献所赋诗,上各赐赞以褒美之,敕曰:‘得所进诗,甚有佳妙。风雅之道,斯焉可观。并据才能,略为赞述。’上自于五色笺八分书之。”[35]338-339

开元十八学士的历史功绩并不逊于秦府十八学士,然在艺术思想史中却长久地为后者所俺,以致于宋人赵彦卫不得不详加辨言,赵彦卫《云麓漫钞》:“唐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如玄龄、如晦、思廉、志宁、世长、褚亮、薛收、颖达、文达、德明、元敬,开元以无量、行冲、韦坚、张说之辈为学士,见《艺文志》。盖唐有两十八学士,画家不辨。”[36]32其史论的根本,正在以唐帝国的文治兴衰为据。太宗李世民深谙“文经天地,武定祸乱”的治世之理,《旧唐书·音乐志》载其观武乐而推文治之谕语:“贞观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太宗谓侍臣曰:‘朕昔在藩,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岂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示不忘于本也。’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进曰:‘陛下以圣武戡难,立极安人,功成化定,陈乐象德,实弘济之盛烈,为将来之壮观。文容习仪,岂得为比。’太宗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公谓文容不如蹈厉,斯为过矣。’”[4]1045故相较于太宗以文德治政为终始,玄宗则虽效太宗敕绘图赞事且益自赞之,却终以“吏治”经天下而终致祸乱。

考玄宗朝以姚崇、张说、李林甫三任宰辅为中心的政治团体的身份,可知玄宗前期的治政观念实则历经了三次更迭变化。[37]196-208即位之初,委任姚崇,重在吏干,以固皇权;后罢姚任张,开馆置士,大兴文治;然于六年间隙,旋更张以李,复施吏治,终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作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其祸基始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李林甫拜相之事,此事标志着以科举制出身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仕途开始被门荫、特恩和裙带关系选拔官吏的任人唯亲路线所排斥。[38]盛唐士人群体的政治遭际与文化心态的复杂转变始终与玄宗朝“吏治与文学之争”的治政方针相纠葛,这又导致了盛唐前期文学创作及其诗风走向转变的风向标。[39]

玄宗朝的“文”“吏”更治,与翰林学士院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翰林学士院制度是唐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后世政治机制有着渊深的影响。其直接发端于李世民亲王府的文学馆,李肇《翰林志》:“唐兴,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40]296考学士职任之义,《新唐书·百官志》:“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31]1183玄宗在张说为相期间,遵“一王法”,重用翰林学士,把文治之功推向新的高度。然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李林甫任相期间,在集贤殿基础上正式设立学士院。这彻底改变了翰林学士“与枢密辄不预知”的艺文属性,而客观上已开始侵夺中书省的部分职权,[38]李肇《翰林志》明其因革:“贞观中,有学士一十八人,太宗听朝之余,但与讲论坟籍,时务得失悉不相干,《实录》之中具载其事。玄宗末方置翰林,张垍因缘国亲,特承宠遇,当时之议以为非宜,然止于唱和文章,批答表疏,其于枢密辄不预知。肃宗在灵武凤翔,事多草创,权宜济急,遂破旧章,翰林之中,始掌书诏。”[40]296-297此举固然是翰林学士政治身份抬升的标志,但作为事件的一体两面,学士吏治化成为开元盛世后期的一种治政常态。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屡遭危难,国势颓落。中唐帝主所思在治乱,故亟振武功,未暇文治。一方面,代宗、德宗效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敕绘嘉功事,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敕绘活动。继唐太宗颁布《图功臣像于凌烟阁诏》,德宗颁行的《令画中宗以后功臣于凌烟阁诏》遂成为流传于后世的第二份有关凌烟阁功臣画像的大诏令,表露出对先帝的追慕、对治乱的意志与对功臣的渴求。另一方面,翰林学士吏治化已成定制,德宗于兴元元年(784)下诏,令翰林学士开始“朝服班序”,加知制诰衔。肃宗“至德已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4]1045学士大权在掌。尽管在中唐帝主的经营中,王朝终迎中兴局面。但史家对“一王法”的文治内涵却始终保持倡儒经世的根本定准,而将其归属于以韩柳为代表的古文运动。《新唐书·文艺传》:

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絺句绘章,揣合低卬,故王、杨为之伯。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则燕、许擅其宗。是时,唐兴已百年,诸儒争自名家。大历、贞元间,美才辈出,擩哜道真,涵泳圣涯,于是韩愈倡之,柳宗元、李翱、皇甫湜等和之,排逐百家,法度森严,抵轹晋、魏,上轧汉、周,唐之文完然为一王法,此其极也。[31]5725-5726

“一王法”由《汉书·儒林传》转度至《新唐书·文艺传》的历史审慎考量与处理权宜,又隐寓着《春秋》书法的褒贬大义,是对韩柳古文运动潜存着偏离儒道而逞溺词章的隐忧。不论是古文运动的实际影响效力,还是后世对它的客观批评,韩柳倡古文虽以“道统”为旨归,但最终谋求的是以复古为新变的文章革创目的。因此,对“文治”形态中“文胜质微”的警惕与纠偏,就构成后世复归“一王法”的重要内容。首先,强调“十八学士”的身份及其专能、主功,方回《瀛奎律髓》:“唐之盛,瀛洲十八学士于诗文皆余事也。”[41]191李恩绶《十八学士登瀛洲赋,以“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为韵》:“纬武经文,不独词坛之著作。”[16]18138其次,对“文治”盛久而弊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谋求复振,邱濬《送徐庶子归省序》:“今圣明在上,留神经术,所以切劘治道交修勉辅之责,尤赖乎多贤。礼乐百年,而后兴立一王法,以垂万世。兹其时也,稽古礼文之事,……承平久而文胜质微,所以振起士类,以反雕于朴,亦不能无待于吾徒也。”[42]275

迄于有清,乾隆大兴文绘之事,意在祖述周、汉、唐的盛世文治来建清德统绪,以彰显清王朝自身的正朔合法性,所依循依旧是《春秋》“一王法”的王政正统思想,御题《十八学士登瀛洲歌题李公麟所画》:“府开天策敦儒林,……当时学士数十八,世间争羡登瀛洲而入琳阙。……《春秋》要欲责贤备,我偶为歌申其义。”[43]627-628《东华续录》:

庚午,(乾隆)幸翰林院。先是上以翰林院署岁久倾圮,发帑重修,至是讫工,御书翰林院匾额,赐掌院大学士鄂尔泰,曰:‘稽古论思’。……御制首句曰:“重开甲子文治昌”,群臣以次,赓续成章。上举十八学士登瀛洲事,顾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曰:“卿等无愧房、杜,顾朕弗逮唐太宗耳。”二臣惶恐避席,奏言:“陛下上法尧舜,过唐太宗远甚。臣等谫劣,亦思孜孜日赞,少效交修之责,然限于才力,愧出房、杜下,有负圣谕。”因顿首谢。上又以昆明池赋诗事谕群臣曰:“翰林之则,惟在文章。要贵因文见道尔,诸臣当明体此意。”群臣悚然敬听,复顿首谢。[44]143

乾隆重修翰林院,与群臣谕谈所流露出来的雄心意志明显;而“因文见道”的敦诫则出于对儒道与文章关系的定调申明。秦际唐《海客谈瀛洲赋》叙源流得失,深得赋家“美、刺两端”的襄政三昧:“余尝博考典籍,旁稽掌故。昔者强秦虎视,始皇狼顾。包赤县而并吞,期丹颜之常驻。于是说士上书,童男应募。使符四出,片帆远渡。心艳不死之药,目断长春之树。……汉武求仙,黄金炼丹。尝北至琅琊,东临渤海,得洋洋大观。望祀蓬莱,烟波㳽漫。……李唐肇兴,登瀛路宽。状学士之清秘,疑真灵之盘桓。……颂曰:吾皇右文,烝髦士兮。……子弟受学,游璧水兮。海不扬波,周道砥兮。”[16]18883-18884可以说,清人的群体赋咏同是在“上承唐治,远砥周道”的历史语境下的王政书写。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秉持“长时段”的史学观念以纠正传统史学中所究心“最变化莫测、最具欺骗性”的短时段、个人和事件的弊端:“从短时段转向较长的时段,然后转向深远的视域(只要它存在,它肯定是智者的时段),这时就可以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建构周围的一切。”[45]52这一理念的优势就在于以一种宏通的视野去较为准确地发现一个缓慢的、层积的历史结构的“断裂点”。应该说,“短时段”的个案事件是历史丰富鲜活性的基础,“中时段”的趋势变动又使其呈现以阶段性,“长时段”无疑是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必要条件。所以对唐太宗敕绘“秦府十八学士真士图”的省察,不局限在事件本身的内涵,更关键的是,可以借此透视王朝政治史、思想史与文艺史的深度侧面,从而勾稽出大一统帝国是如何通过隐喻“讽”“颂”理念的文绘活动,在绍述历史与形塑现实中实现自身王政话语与正统史观的建构,并将其垂范于后世的。

猜你喜欢

学士
入夜后的学士街,是苏州人的宵夜江湖
幽默的刘攽
作品赏析(1)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学士论文档案的共享和利用研究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Comparis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alyzing the Writing Background of Tess of D’Urbervilles